性喜怀旧,在现实空气里捕捉旧时代闪烁过的金影金尘,在李香兰柔腻歌声想象花朵盛开,在金嗓子娇软吟唱体会里弄风情,在阮玲玉缓缓回眸里窥探民国女子的哀怨,从费雯丽笑嗔玉貌感受了乱世佳人……也许是一己的沉溺,主观的美化,珠帘倒卷,窥见了一番沧桑的时光,那一片曾经繁丽的百花洲,那一瞥的吉光片羽,其实是一去不复返的。
《珠帘倒卷时光》收录了李天葆的散文随笔作品百余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珠帘倒卷时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天葆 |
出版社 | 山东画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性喜怀旧,在现实空气里捕捉旧时代闪烁过的金影金尘,在李香兰柔腻歌声想象花朵盛开,在金嗓子娇软吟唱体会里弄风情,在阮玲玉缓缓回眸里窥探民国女子的哀怨,从费雯丽笑嗔玉貌感受了乱世佳人……也许是一己的沉溺,主观的美化,珠帘倒卷,窥见了一番沧桑的时光,那一片曾经繁丽的百花洲,那一瞥的吉光片羽,其实是一去不复返的。 《珠帘倒卷时光》收录了李天葆的散文随笔作品百余篇。 内容推荐 《珠帘倒卷时光》收录了李天葆的散文随笔作品百余篇。 《珠帘倒卷时光》分为:重温金粉梦、瑶台仙姬榜、时代曲金声玉音、民国艳影浮尘、海外繁花盛开、香岛生明月、迷楼旧窗观幻影、红了樱桃碎了心、回眸的一抹春色九辑。 目录 第一辑 重温金粉梦 浮花幻影推理小写 南洋艳丽 璇宫幻影的歌声 无端跌落珊瑚枕 第二辑 瑶台仙姬榜 兰语魅香 天女散花 因李香兰之名 超时空尽是夜来香 唱出一片光 丽华缘 花魁数上去,只有一个皇后 阅读瑶池仙品 孤燕传奇 偷得年月觅春光 牡丹红 第三辑 时代曲金声玉音 聆听灵魂在唱歌 璇声花开 笙歌桃源春 温柔月 雯韵帆声录 霞映秋水娟娟月 天光未老,歌宴重现 双姝情歌及莺老遗音 洞仙歌唱遍花间人间 两个茱莉一个海伦 张狂与吐露 第四辑 民国艳影浮尘 梅魂兰影传芳韵 梅影留兰芳 留下一个梅郎 三月白芙蓉,穿过静默无声 玲珑塔对香罗冢 沧海一蝴蝶 花月非貌云非裳 背灯私语 第五辑 海外繁花盛开 一路走,一路遗落的凄艳 花月喋血以及其他 魂化瑶台夜合花 离恨天 蔷薇与玫瑰 西海紫莲金芙蓉 第六辑 香岛生明月 曼菲莎华 莎菲绝迹 开箱验取石榴裙 花之颜色春风懒 不在梅边,在湄边 春火爱神 歌舞江山 第七辑 迷楼旧窗观幻影 丽人掌灯,黛蝶穿宝莲 时光荒漠里残篇的芬芳 光影丽人争奇录 第八辑 红了樱桃碎了心 我是一个女人 镜花绮丽终须幻 紫罗莲的秋天 雪蝶拥抱灯钗梦 抛却胭脂作郎身 烟霞花月晚景凉天 艳芬留芳 战胜时光的艳桃红 一点灵犀化彩虹 非凡尘缘艳红罗 秋声赋 七彩宝珠玉女心经 第九辑 回眸的一抹春色 玉袖摘绛桃 踏月摘星的夜皇后 寒烟翠 燕语抒情 莫道多情说钟情 皓月未当空,鹃声已啼红 巫山一段云 记忆里的花团锦簇 试读章节 丽华缘 那次忽然对张恨水感兴趣,不同版本的影视《啼笑因缘》几乎都找来对照比看,邵氏版众星拱月般拥出的花魁便是李丽华。四十年代的《秋海棠》,李一人饰演罗湘绮和梅宝二角。及至古老浪潮又再卷土重来,六十年代的《红伶泪》中只能演湘绮,天真的唱戏姑娘让给了凌波。对手年轻,总是可敬的,她不在意和她们合作。当时四届亚洲影后林黛魂归离恨天,一代妖姬白光处于半退隐状态。她还在,可不能倒下。 迟至七十年代,我童稚时竟还可以目睹她客串观世音的正大仙容,指引点化妈祖林默娘,此时的名号是“常青树”李丽华。跟六十年代版本的观音不一样,这里她昙花一现,稍纵即逝,却华艳得不可逼视,她的戏里戏外,无不蕴含着法力,谁敢挑战?后来看到一本《中国电影》封面,她一身泥金旗袍,披挂上荧光珠翠宝石缨络,流光灿烂,凡夫俗子总觉得难以侵犯。她似笑非笑,与日月抗衡的美貌,有着历代美人叠印的如花艳影,一颦一笑,都有排山倒海的法力,年月越久,越觉得她是屹立不倒的天女,艳丽万端地足踏云海,静看变幻沧桑。我还有幸看过胡金铨导演的《迎春阁之风波》,客栈老板娘是李丽华,机灵敏捷,手下还有几个身手不俗的女跑堂,全凭掌柜大娘眼神示意行事,那份江湖老练,李胜任有余,她是得道千年的狐狸了。 热带国度的子民曾经在五十年代见识了李丽华,其美色映照了椰影海景。她穿一袭纱笼,斜着身子,双手扶住树干,露出招牌“丽华式”笑容。围观的不计其数,他们目睹如此娇艳妖娆的娘惹,应有梦幻不真实之感吧。湿热泥地开出了野牡丹,时空错置,不协调到极点,可那个年代哪一个女星不穿上一件半件的卡芭雅,当回娘惹?没有人会记得《娘惹与吝吝》、《风雨牛车水》拍了些什么,剩下的几乎全是她异国风情的美艳。 旧箱子里的陈年四十五转小唱片,保留着《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电影插曲,李丽华精雕细琢的一张脸,凤眼红唇,炯炯有杀气。我当然听过《天上人间》,极为娇嫩的歌喉,那“树上小鸟啼,江畔帆影移”唱得柔糯,莺声呖呖溜得圆,而歌词花间风得很,“处处花开,朵朵花香,兰如白雪桃如胭,你娇我艳,羞得金鱼儿也不敢出水面……”近年来也只有费玉清敢唱,女歌男唱,虽然自有一种儒雅风范,却不是暗藏倾国倾城的象征意味。李的另一首《西湖春》,有人唱得千回百转,不过没有那点如花貌,歌声飞升至婵娟璇宫也没辙,谁都不会是李丽华,难以取代。老旧收音机里沙哑的配乐里,透出幽幽女音,仿佛真的乘舟游湖,乐声随水漂荡,“春风吹,春燕归,桃杏多娇媚,侬把舵来郎摇桨,划破西湖水……”一年皆炎热的南洋,就在歌声里想象遥远的湖光潋滟的画面,似近在咫尺,却无限神秘。李丽华亦如是。 所谓中国时代曲的领域里,撇开李氏花颜玉容的魔力,她的声音不过是流动乐声里的一阵春风软语,有其楚楚动人之处,却没有威胁性——不必有感情的劲道,嗓音娇柔得依恋在花瓣上、萍叶上,任由飘流,纯粹是小姑娘的歌声,永远长不大:“不要吵,不要吵,我要睡觉……”轰轰响的爵士音乐配搭,她的慵懒诱惑只是点到即止,没有真正的风月情浓。李丽华还有一首《郎情妹意》,自有一种温婉情伤,不落怨妇旧窠:“月亮光,月亮光,月亮光照妹房,照进小妹象牙床,多一个枕头少一个郎……”歌词近乎明清乐府小曲,推窗见月,无需扭曲肚肠,如此泣歌也不会真的催人泪下,那实在是甜蜜的婉转娥眉、柔美的幽怨哀啼,到底不过是美人唱的曲子而已。 李丽华也曾有过朴素的进步女性时期,这是她弥漫一丝梦幻桃红的时期。她不忘一股潮流的趋势,嗅见它们的存在,也就顺应自然,洗尽铅华淡扫娥眉,演起劳动女性:头发看得出是稍带电熨的微卷,但已剪至齐耳,一件素色唐装衫裤,是渔家女,是纱厂女工,是大家庭的可怜女,甚至还执笔为文写角色塑造的体会。李丽华当年这种前进的作风,我们似乎感到不习惯,可是她再进步,也不过是银灯女神的过渡潜伏,其实摆脱不了魅艳的天命。像《误佳期》插曲,她唱的《小喇叭》是带着社会觉悟意识的歌曲,但在男主角韩非的梦里,新娘李丽华白纱白裙水晶后冠,钻石耳环珍珠项链,怀抱着姹紫嫣红的玫瑰,一双剪水瞳勾魂摄魄,暗示着未来走的肯定是另一条路。在另一部电影里,李丽华演个戏院领位员,在生活线上挣扎,豆蔻含珠,又被雇主辞退,只好等待“十月果”瓜熟蒂落——《十月果》正是戏名。她也可能是瞎眼女子,即便如此,也少不了美目盼兮一《盲恋》本事一侧,赫然是李丽华的绝世芳容,是作者徐舒笔下的卢薇翠么?她终究比较像徐箭另一本间谍小说《风萧萧》中的白萍。当然东方茶花女也可以很李丽华,斜靠妆台,调笑着一脸悻然的阿芒张瑛……我们未必相信她会真的患上绝症,但是角色本身回魂似的迁就李丽华,指着,是她。看过《世界》杂志封面,她演摩登林黛玉,两手放在身后的雕花栏杆扶手,微挺着胸脯,笑容带着春意,整个人在暗绿背景里光艳玲珑起来,新月眉工整,眼儿斜飞,金灿灿的马甲与旗袍连身,细看,有一根根珠钉插竖着,仿佛身上有刺,一如桃花软甲。这副装束,是《新红楼梦》里的黛玉,流落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暂且把伤春悲秋和葬花营生丢在一边,趁着热闹的伦巴音乐响起,索性轻摆柳腰舞一回吧。开生日舞会在高齐眉毛的蛋糕前吹蜡烛,闲来坐汽车游车河,郊外野餐唱情歌……渐渐的,黛玉越来越像凤姐儿,粉面含春威不露,成了女强人,叱咤风云起来,比什么圆梦、补梦还要惊世骇俗。 七八年前有人将陈年光影烧录成碟,在熟悉的店里寄卖,倒是看到1955年李丽华版本的小凤仙(我其实就相信野史里流传的名花长得便像她一个模样):元宝领高耸,斜斜划过桃腮两边,恐怕是著名的凤仙装了。眉挑目语,魂授色予,嫣然浅笑,一口滴溜溜莺声珠转的京片子:“我可不怕什么男人的……”妖媚地迎风摆柳在军官面前回话,机智伶俐,却异常世故老练,一推三不知,然后自称烟花巷人,迎送生涯稀松平常,一下子“小女子”、“奴家”的。这种风情不再了,如今的自以为天生尤物可以参考一下,想必暗地一惊,原来老旧的时代还有女人眼波流转替代千言万语,樱唇玉音说出了一朵花,柔艳到了一种境界,等于是艺术了。 当然李丽华的那种美,倒是停留在历史的旁侧,不会落在现代,重返人间。只是传奇不谢花的典范永存,李丽华脂光粉艳地美了超过半个世纪,任何时局都倒过来成全她,事业爱情无不手到擒来。南半球北半球,沧桑飞渡,红颜玉容抵得住生离死别的折腾,多年前的人儿再重逢,携手双双返回赤道上的小岛新加坡,这里仍然是海外的神仙岛。现实和戏剧的界限模糊不可分,只是对于李丽华,传奇化的团圆结局根本没什么大不了。她应分如此。 P40-45 序言 看一看时光的百花洲 总觉得世情没有绝对——小时候家里播放的是周璇、吴莺音的唱片,稍微接近同时代的是姚苏蓉之歌,则属于台湾;更多的是像芳艳芬、邓碧云的粤曲小唱,来自香港。这里是南洋地方,过去的马来半岛州府,后来的马来亚,1963年才有的马来西亚。这些流散海外的我们,早已落地生根,奇异的地理位置,在空气里接触到的是上海的靡靡之音、香港邵氏的黄梅调、黄婉秋的刘三姐;看了《小铃铛》,然后看台湾中影出品的《八百壮士》,再去看古龙武侠的《流星蝴蝶剑》,没有隔阂,没有突兀,也不觉得时空有任何错置落差。有人说文章里提及玉簪花、凤凰树,是借中国写南洋,竟让人误以为这些花木是古典诗词里才有的:我记得小时候过初一、十五,(这里也有!)家里人拜神,总买一束玉簪,浅绿枝茎上开着玉色骨朵,清香扑鼻;至于高中时代,学校外回廊,市区组屋靠河沟总有一树红霞,是凤凰树,也叫凤凰木,随风火烧火燎,就是张爱玲笔下的“野火花”,她说香港人口中的影树,南洋也有,不是从旧纸残篇里幻想出来的。 以后?以后恐怕也会像我这样,臆想珠帘倒卷,看一看时光百花洲,看那稍纵即逝的繁华,香褪芳残,然后说这一切并不存在,是心头想出来的,存在感的荒诞,即使怀旧也属于虚无。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