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零用钱的第一步,决定孩子将来的幸福程度,别再跟孩子对着数学习题大眼瞪小眼了,赶快翻开《平凡妈的亲子理财实验室》,平凡妈陈若云的方法不仅有用,还很好玩!
平凡妈的理财实验室里,充满了各种新奇有趣的点子。爬楼梯竟然是理财教育的第一步;1个印章加5块钱就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打造良好生活习惯只需十七个字;白纸一张就能教会孩子复利的观念?!还有那“饿扁小猪计划”“跟信用破产计划”又是什么理财秘密武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平凡妈的亲子理财实验室 |
分类 | |
作者 | 陈若云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发零用钱的第一步,决定孩子将来的幸福程度,别再跟孩子对着数学习题大眼瞪小眼了,赶快翻开《平凡妈的亲子理财实验室》,平凡妈陈若云的方法不仅有用,还很好玩! 平凡妈的理财实验室里,充满了各种新奇有趣的点子。爬楼梯竟然是理财教育的第一步;1个印章加5块钱就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打造良好生活习惯只需十七个字;白纸一张就能教会孩子复利的观念?!还有那“饿扁小猪计划”“跟信用破产计划”又是什么理财秘密武器? 内容推荐 “孩子不懂爸妈赚钱的辛苦,看到什么就想买!”“那个机器人要1000块呢,他知不知道这个价钱很贵啊!”“想要的东西不买给他,就会在地上打滚又哭又闹!”“当初一直要求买,买了以后又不好好珍惜!” 以上问题,相信每个爸妈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吧。其实,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让他自己决定“要买什么”“该花多少钱”。不是用爸妈的钱,而是用孩子自己的零用钱!不骗你,他会马上理智起来,精打细算跟头脑清楚的程度,包你吓一大跳! 没错,孩子对于“我的钱”,想得总比“爸妈的钱”多很多。爸妈可以善用这一点让孩子:学会聪明花钱,他就能善用有限的资源,不会受制于毫无节制的欲望:谨慎决定花钱,他会对自己的判断负责,不会整天怨天尤人不知反省;懂得分享金钱,他将学会体贴同理他人,不会成为自私小气的守财奴。 《平凡妈的亲子理财实验室》——看平凡妈与两个女儿最生动的实际互动,孩子未来的深度幸福,就从领零用钱,学习正确的金钱观开始! 在陈若云所著的《平凡妈的亲子理财实验室》里,还有父母亲们最想知道的【零用钱关键十二问】看理财专家妈妈怎么做: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零用钱呢?应该固定还是不定期给孩子零用钱呢?孩子要求多给零用钱时,该怎么办?孩子拿零用钱乱买东西,怎么办?给零用钱时,哪些话爸妈一定不能说?给零用钱的制度和原则,多久要调整一次?等等。 目录 基础篇 Part 1 发零用钱前的热身运动 先让孩子正确认识钱 用“好宝宝章”热身 Part 2 开始发零用钱喽 平平姐姐第一次领零用钱 凡凡妹妹第一次领零用钱 进阶篇 Part 3 学习更多零用钱管理技巧 不断调整修正的零用钱机制 妈妈,我会用钱了 Part 4 跟着孩子一起成长的零用钱制度 到底哪里有问题 这是我的钱 平平姐姐的下一个钱钱功课 变化篇 Part 5 这些观念,孩子懂了爸妈会更轻松 这也跟钱有关系吗 原来钱会愈变愈多! 后记 妈妈与小舅的小打赌 附录 平凡姐妹的“交钱”计划 试读章节 不论是平平姐姐还是凡凡妹妹,一岁半时最爱玩的游戏之一,就是爬楼梯。但平凡家的两姐妹绝对不只是安静地上下爬楼梯而已,总是边爬,妈妈边数,然后她们会跟着数,两个人最爱玩的戏法是,当她们突然变身,往上爬变成往下爬,或者往下走突然转向往上走,妈妈的声音就会跟着变调,由她们操控,忽大忽小、忽强忽弱、忽快忽慢,甚至变声成巫婆或是卡带的音效,大声地把三念成二,或者五突然跳到八。 谁说理财教育一定要到孩子懂事,学会数学以后才可以开始?当理财教育就像生命或品格教育,已经融人日常生活时,小BABY出生后,就可以开始。 妈妈,钱钱好好玩…… 至于真正认识钱,开始用钱币计数,大约是在姐姐两岁多,妹妹一岁多时。这个时间点的决定,不是从书上看来,而是因为妈妈密切观察后发现,姐妹只要具备“不把东西随便塞进嘴巴里”的能力,就可以开始“安全”地玩计数。 姐妹几个月大时,我就从大的积木、娃娃开始跟姐妹玩计数,后来才换成塑料钱币。姐姐大约在三岁以后,已经开始对“钱币的换算”有感觉,妹妹因为姐姐陪着一起玩,不到两岁,就知道钱和积木不一样,数积木她不会抢,但数钱时却会顺手把钱揽进她的势力范围里。 尤其,当姐姐带着妹妹用塑料钱币玩“买卖”的扮家家酒游戏时,什么都还不太懂、只是具备行动能力、刚发展认知能力的妹妹,似乎隐约知道,“钱”这东西,可以用来买东西、换东西,“值得”伸手去抢。 妹妹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钱这个东西和其他东西不太一样呢?密谋两个女孩生活理财的白老鼠实验,平凡妈实在很想知道,当五岁多的平平姐姐,已经很清楚地知道,钱是什么、钱可以用来做什么事、钱从哪里来,还有,要用什么方法把钱留下来时,凡凡妹妹会不会因为姐姐的陪伴和互动,比姐姐更早认识钱? 于是妹妹满一岁后,妈妈就展开密切观察,想知道在没有刻意教育,纯粹只是参与妈妈和姐姐的互动过程中,凡凡妹妹,什么时候会开始认识钱,又是什么时候,会开始对钱产生兴趣? 这个答案,在凡凡妹妹一岁一个月大,“抢保姆钱”时拉开了序幕。 那天一大早,平凡妈一如往常地送妹妹去保姆家,同时顺便拿保姆费给保姆罗妈妈,没想到钱才一出手,就被罗妈妈抱在怀里的凡凡妹妹,快动作地顺手“接”了过去,硬生生地从妈妈手上接过了保姆费,抢走平凡妈要给罗妈妈的钱。被凡凡妹妹突如其来的举动惊讶到失神的罗妈妈,脸上带着尴尬的表情,对她抢钱的动作“直呼神技”地说:“哇,你怎么这么厉害,才这么小就知道要抢钱?”然后试着把保姆费,从她手上“拿”回来。 妹妹没有退让,因为这包钱在她的认知里是妈妈和她的东西,但她到底知不知道这东西的名字叫作“钱”?一岁的她对金钱究竟认知到什么程度?这个意外的动作勾起了妈妈的好奇心,在协助保姆从妹妹手上拿回保姆费后,平凡妈决定晚上再做一个实验。晚上回到家,妈妈把平凡爸收在书柜里的外币零钱包拿了出来,放在妹妹轻而易举可以拿到的地方。 “不知道妹妹是不是真的这么厉害,知道要抢‘钱’?”抱着好奇心,平凡妈开始不着痕迹地旁观。 果然,这只小馋猫中计了,她趁着妈妈不注意(妈妈其实很注意她呢!),偷偷地把书架上的零钱包扫了下来,然后,“一、二、三、四……”耐心地把零钱从小包包里拿出来,再耐心地一个个慢慢放进去排好,放好后还会带着零钱包在家里四处“乃夜市”(逛夜市的意思),摇摇摆摆的好可爱,要跟姐姐买东西,一起玩扮家家酒。显然凡凡妹妹玩钱玩得不亦乐乎。 不反对孩子认识钱的平凡妈,经过观察后相信,妹妹其实还不太懂钱是什么,也不太懂得早上抢的钞票和晚上玩的硬币都叫钱,同时绝对不懂为什么钱可以用来“乃夜市”…… 她只是刚好抢到钱又玩到钱,而且觉得这个东西很好玩,还从大人“惊讶”的反应中发现这个东西更好玩…… 这个发现不代表什么,却代表时机到了。犹如当初姐姐快两岁时的引导过程,平凡妈决定在妹妹满周岁后提早出发,将“金钱”相关的概念和用途,穿插在大大小小的各种游戏中,启动妹妹和钱钱的第一类接触,让她有更多的机会,慢慢开始因为玩钱好玩,而正确认识并且认知“什么是钱”。 P13-15 序言 没有零用钱,孩子学不到责任感! “为什么要发零用钱给小孩子?现在只要把书读好就行了。” “英文、数学都补不完了……哪里还有时间学理财?” “孩子要买什么,爸妈有钱,爸妈决定就好了……” “小孩子又没有赚钱,要怎么学理财?” “爸妈都不会理财了,孩子学什么理财?” 开始研究亲子理财之后,不论是演讲、和朋友聊天、问卷调查结果,或者和学校老师沟通,平凡妈耳边总是围绕着这些父母师长的共通疑问。但是孩子却有另外一种声音。 “我想要零用钱,为什么不给我零用钱?” “没有自己的钱,我怎么学理财?以后我怎么变成有钱人?” “爸妈最讨厌,我要什么都不买,老是买他们喜欢,但我不喜欢的东西。” “为什么一天到晚都要我读书就好,长大赚钱的人,又不是考试一百分的人。” 亲子高低调差这么多,所以到底该不该发零用钱给孩子,让孩子学习理财,管理他自己的钱?发零用钱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教养孩子,父母身上承担的包袱已经够重了,为什么还要在家庭教育里,卡进一个影响看似遥远的“亲子理财”的沉重包袱呢? 我一直试图找出问题背后的关键答案。 它曾经是, “理财能力(FQ)是成就专业和梦想的最重要竞争力之一。” “学会理财就能学好数学,在生活中用有趣的方法接触数字,学会数字背后更重要的逻辑思考能力。” “学习理财和投资,借着分析全球财经信息及知识累积,可以培养国际观。” “透过金钱,和孩子沟通父母的价值观,也逐步形塑孩子的生命价值观。” 在用了七年多的时间,持续地和两个女儿互动,同时不断调整平凡家理财教育方法的实战经验里,这个关键答案也跟着不断被调整和改变,直到有一天,“责任感”三个字在我反复的检讨和思考中突然跳出来,穷究好几年的关键答案,终于定调。 “责任感的范围有多大,人生影响力的范围就有多大,它影响着一个人一辈子的生命价值观。” “责任感的标准有多高,生命的态度和行为的尺度就会有多严谨,它影响着一个人生存竞争力的厚度和幸福深度。” 价值观、生存竞争力,以及未来人生的幸福深度,不正是每一位父母内心对孩子最重要的期待,也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教养责任吗?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具备抗压力,唯有他能面对不断改变的环境,弹性地改变自己的能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才能在这个现实、残酷但又处处充满温情的世界里,得到自我真正的圆满和快乐。 但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责任感,他的压力从何而来呢?从来不需要面对压力,又如何培养抗压力呢?当然,有一种可能是,孩子衔着各种金银汤匙出生,他一生的责任和压力,早已完全背在父母身上,他毋须培养责任感,也毋须用抗压力去应对人生,但这样的成长环境,孩子真能快乐吗?父母又真能有“安心放手”的一天吗? 发零用钱,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至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发零用钱有什么关系呢?具体举例说明。在大人的世界里,当一个朋友请你帮忙时,你很乐意帮忙,但你身上没有责任,要帮忙到什么程度,要用多快的速度响应,是顺手人情,还是要排开手上其他的重要工作,立即用心投人,端看你和朋友的交情或两个人的利害关系。但如果你答应帮忙却做得不够好,朋友不会也不能多说什么,因为他只是动用关系请你“纯帮忙”而已。 可是一旦朋友付了你一笔钱,甚至和你签了合约,整个故事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钱的出现,故事里的责任感范围和定义也跟着改变。 在大人的世界里,收了钱之后,关系往往产生质变,随之而来的责任和压力,也将有不同的定义和结果。孩子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常常听到许多父母说,孩子买东西父母出钱,最后会在卖场耍赖,但只要变成用孩子自己的零用钱买东西,孩子马上理性起来,而且会开始精打细算,重新决定还要不要买这个东西。这不是孩子见钱眼开,而是金钱背后驱动的价值和责任,原本就无时无刻不在挑战和考验着人性的贪婪与恐惧。 所以大人会说,“钱在谁口袋,谁就是老大”。如果从来不发零用钱给孩子,永远都是父母当老大,又怎么期待,当孩子长大后,你拿走全部权利,也同时拿走全部责任时,他会突然扛起全部权利和责任,变成负责任的老大呢? 能力需要培养,专业也需要刻意练习。 把金钱从孩子的生活中完全抽离,等于把孩子放进一个抽走空气的真空温室里,“虚拟”地对孩子进行生命和品格教育。读再多的绘本、听再多的故事、讲再多的道理,一旦有一天孩子长大,不得不走出温室,突然要开始面对金钱的诱惑和挑战,却从来没有经过刻意练习,又怎么期待他可以诚实、正直、勇敢地信步向前? 孩子学理财不代表要放弃学业,金钱原本就在真实的世界中随时出现,只要让孩子自然地和它接触,随时进行机会教育就好。这就好比愈开放,接触愈多空气和大自然的孩子,愈不容易生病。父母的责任,只是要教会孩子随时洗手,保持卫生,吸收营养,多多运动,并且定期带孩子去打预防针。当然,父母自己也要做到这些。 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反复练习这些基本动作,一旦病毒来袭,你的孩子绝对比每天关在家里,什么都未接触的小孩,有更强的抵抗力对抗病毒;虽然开放的过程里,你的孩子也一定比被关在温室里的孩子,体验到更多的伤痛,但同时也会体验到更多的成就和快乐。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理财?为什么要发零用钱给孩子?你的心里有答案了吗?平凡妈的心里,答案已经很笃定。 创意、逻辑、专注、主动学习、诚实、智育……可以透过很多方法学习,学习理财不是唯一途径。当然,父母也可以利用其他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但是发零用钱给孩子,却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因为“钱”在真实生活中,是和“责任感”联结关系最紧密的工具之一。 一旦孩子有了自己的零用钱,在父母正确的身教示范和引导下,他很容易因为零用钱开始面对生活中“资源有限”的压力,同时在“匮乏”的环境下开始练习选择、取舍和决策,最后在反复不断的决策练习中,学会对自己负责,而不是老把责任推给别人,只因为他的生命里都是别人帮他做的决定。 责任感学习的第一步,就让孩子从领零用钱,学习对自己管理的金钱负责开始。 后记 妈妈与小舅的小打赌 在朱铭美术馆的草地上,姐姐曾经开心地跟妈妈讨论着,她这两天可以盖哪一种好宝宝章,然后可以换多少零用钱……一旁的小舅听到这对母女的对话深深地不以为然,傻眼地问平凡妈说:“她还那么小你就开始给她零用钱啦?” “是啊……”平凡妈淡淡地回应着大惊小怪的小舅。 结果小舅不甘示弱地回嘴说:“你不怕她有一天变成势利鬼哦!” “势利鬼?!为什么要怕?!” 显然平凡姐妹的小舅跟许多东方人一样,在文化的包袱下,将“钱”跟“势利”和“自私”画上了等号,所以认为太早给小孩零用钱,就等于在培养一个小小势利鬼。在大中华儒道文化价值的浸润下,或者说东方含蓄被动的宗教信仰趋力下,教小孩子理财,显然是件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 但平凡妈还是相信,这将是中国人要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光发热必经的过程,我们的下一代对于金钱的观念和态度必须有所改变,因为理财不是短视的投资近利而已,它是一个人一辈子正确管理好自己金钱和资源的态度,一旦一个孩子能管理好他的金钱,他也就能管理好他的时间,以及他的所有人脉和资源。 学习理财,只是帮助孩子更有效率地达到成功的目标,而成功,不是致富,不是成名,只是让孩子认真投入,让他的这辈子尽力活出不一样的精彩而已!就像平凡姐妹上画画课,不是为了参加写生比赛拿奖牌,而是为了浸育生命中的美感;陪孩子上音乐课,不是为了成就一名天才钢琴手,或者变成一个有气质的美女,而是为了开启她们一辈子的音律感动和享受。 所以让孩子领零用钱、认识钱,进而积极地使用钱、管理钱,不是为了让孩子投资致富赚钱变成势利鬼,而是让他透过这样的学习和体验的过程更进一步地认识自己,有效正确而不偏差地利用金钱这项工具,帮助自己成就未知而精彩的人生。让他从小在有限的资源和必须努力争取资源的过程中,更加爱惜他努力争取来的一切资源。 所以教孩子理财不能只教钱,这是一门配套的学问,不只要配套引导孩子建立同理心,更要引导孩子的热情和创意想象力,引导孩子积极地实践人生的梦想…… 当天行程末了,平凡妈暗暗在心里和小舅打了个小小的赌,没有赌注也没有赌期,只是一个无形的期约和压力:“看看这两个女孩会因为太早领零用钱而变成势利鬼,还是会比其他不需要领零用钱的孩子,更珍惜她所拥有的一切?” 配套而认真的家庭教育引导下,我其实不太担心姐妹俩会让妈妈输到脱裤子,但是这个深埋心底的小小打赌,却驱使着平凡妈用更小心谨慎的态度和方式,扎根姐妹成长过程中的亲子理财教育,同时更认真地投入和参与姐妹不到二十年的菁华童年时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