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上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侯会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侯会编著的《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上下)》是一部专为青少年朋友撰写的世界文学通俗读本,借助老爷爷讲故事的形式,在暑假的五十天里系统介绍了世界古今著名作家及其经典作品。行文全用聊天口吻,声声入耳,点点入心。中间还穿插了大量掌故趣闻,读来轻松愉快、引人入胜。

内容推荐

侯会编著的《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上下)》是专门写给青少年朋友的世界文学通俗读本,与深受读者喜爱的《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配套,展现了五千年世界文学发展的历史全貌。书中依然借老爷爷讲故事的形式,在暑假的50天里系统介绍世界古今文学经典。共涉及200位顶尖作家的近800部(篇)作品。讲解生动、文图并茂,是私人藏书中必不可少的文学路线图!

《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上下)》荟萃人类文学遗产之精华,再现世界文坛群星之璀璨!做现代社会的合格小公民,先从了解辉煌的世界文明成果入手!

目录

[上册]

第一天 芦草文明与“旧约”神话

第二天 希腊神话与“荷马史诗”

第三天 古希腊的悲剧与喜剧

第四天 印度史诗与日本和歌

第五天 一千零一夜也说不完的故事

第六天 史诗悲壮说英雄

第七天 吟唱“神曲”的大诗人但丁

第八天 风靡欧洲的《十日谈》

第九天 《堂吉诃德》挑战骑士文学

第十天 乔叟用诗歌讲故事

第十一天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

第十二天 《失乐园》时代的英法文坛

第十三天 喜剧大师莫里哀

第十四天 《百科全书》派的学者作家

第十五天 鲁滨孙、格列佛的漂流传奇

第十六天 大诗人歌德吟咏《浮士德》

第十七天 席勒“强盗戏”,海涅“织工曲”

第十八天 诗坛英豪拜伦、雪莱

第十九天 司各特、奥斯丁各有千秋

第二十天 司汤达谱写《红与黑》

第二十一天 浪漫主义文学巨匠雨果

第二十二天 看破“人间喜剧”的巴尔扎克

第二十三天 剑客重然诺,卡门爱自由

第二十四天 充满爱心的福楼拜

第二十五天 左拉、凡尔纳:实验与科幻

第二十六天 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

第二十七天 与音乐结缘的大作家罗曼·罗兰

第二十八天 专写“苦孩子”的狄更斯

[下册]

第二十九天 萨克雷、夏洛蒂:笔底巾帼有异同

第三十天 哈代“荒原图”与高尔斯华绥“金钱梦”

第三十一天 爱写“不愉快”戏剧的萧伯纳

第三十二天 大侦探的烟斗与现代派的新诗

第三十三天 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

第三十四天 讽刺大师果戈理

第三十五天 拿笔作枪的“猎人”屠格涅夫

第三十六天 心理小说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三十七天 小说巨匠托尔斯泰

第三十八天 契诃夫的小说与戏剧

第三十九天 革命文学家高尔基

第四十天 肖洛霍夫与顿河史诗

第四十一天 东欧文学家显克维奇、裴多菲等

第四十二天 犹太小说家茨威格与卡夫卡

第四十三天 童话大王安徒生与戏剧泰斗易卜生

第四十四天 霍桑、惠特曼等新大陆作家

第四十五天 诙谐的马克·吐温,严肃的德莱塞

第四十六天 硬汉作家杰克·伦敦与海明威

第四十七天 拉美文学“大腕”何塞·马蒂、马尔克斯等

第四十八天 非洲文坛鼓声急

第四十九天 东方大诗人泰戈尔

第五十天 富士山下的文学巡礼

附录一:作家人名索引

附录二:作品篇名索引

试读章节

芙蕾失恋后,随随便便嫁给了个贵族青年马吉尔。以后又跟颓废派诗人威弗烈有过一段恋情。她出入上流社会,同一位贵妇人争风头、闹义气。作家的笔,已经超越了家庭的范围。

芙蕾也是个占有欲极强的人,她的性格里打着爹爹索米斯的烙印。后来她费尽心思,到底把约翰弄到了手。可心地诚实的约翰事后非常痛苦,觉得对不住妻子,终于跟芙蕾一刀两断。

芙蕾彻底绝望了。正赶上她家失火,爹爹索米斯跑上楼去抢救那些名画,把它们从楼窗扔下来。芙蕾偏偏站在楼底下,想让画箱掉在自己头上,砸死算了!当爹的不顾一切跑下楼来,把女儿推开,他自己却被燃烧的木头砸伤,不一会儿就咽了气。

高尔斯华绥写这六部书,前后经历了二十多年。其间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写第一部《有产者》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作者对索米斯这个只重金钱、不懂得美的资产者,抱着尖锐批判的态度。

后面的几部,则是那场大战以后的产物。大战使资产阶级元气大伤,作者的态度也由批判转为留恋惋惜。——索米斯在最后一部里成了道德高尚的慈父,他的身上哪儿还有那个铜臭熏天的“有产者”的影子呢?

高尔斯华绥十分重视作品的真实性。他说,他既不打算取悦读者,也不想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人,只是客观地描写生活,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获得启示。在他的创作里,不难看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和福楼拜的影响来。他的作品,也成了二十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真实而生动的兴衰史。

高尔斯华绥的小说作品,还有《岛国的法利赛人》、《庄园》、《弗里兰一家》、《开花的荒野》等等。除了小说,他的剧本《银盒》、《斗争》、《正义》等,也都十分出色。

1932年,高尔斯华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牛虻》

爷爷停了一下,又说:“在英国的作家里,还有位‘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女作家——伏尼契(1864—1960)。她的小说《牛虻》在本国不太著名,可在咱们中国却是家喻户晓。”

沛沛说: “我记得曾跟爸爸看过同名电影,只是那会儿年龄小,看不太懂。”

“是这样,小说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讲一个英国富商的儿子亚瑟,生长在意大利。他的亲娘是爹爹的续弦妻子,母子俩受够前妻所生哥哥的虐待,母亲就那么郁郁寡欢地死去了。

亚瑟长大后,到神学院学习。院长蒙太尼里把他当亲儿子待。亚瑟是个虔诚的教徒,同时又秘密加入了反抗官府的青年意大利党。在一次党内秘密集会上,他遇见了童年时的女伴琼玛。可他很快发现,琼玛对党内年轻领袖波拉十分崇拜,心中不禁起了妒意。

对天主教徒来说,嫉妒是一种要不得的坏品质。亚瑟自愧自责,便在忏悔时把自己的痛苦一股脑倾倒给神父——这会儿蒙太尼里已调到罗马去当主教,听亚瑟忏悔的是新来的院长。

就在这天夜里,亚瑟被捕了;一块儿被捕的还有波拉——是新来的院长出卖了他。亚瑟被释放了,琼玛来接他,听说波拉是他‘出卖’的,气愤地打了他一记耳光,转身走掉了。

亚瑟昏昏沉沉回到家里,哥哥嫂子又闯进来,大骂他是私生子——他这才知道,自己的亲爹原来竟是蒙太尼里!他也突然明白,娘活着时为什么总受委屈。

教士都不是好东西!蒙太尼里是伪君子,新来的院长是官府密探、奸细!亚瑟抓起榔头,打碎桌上的耶稣像,逃出了家门。人们在河边发现他的衣物——他多半是投河自尽了。

小说的第二部分,已是十三年以后。意大利革命党人的圈子里,出现了一个陌生的面孔——列瓦雷士。他是从南美洲来的。看着他那一脸伤疤和微跛的右腿,就知道他曾经历过怎样的磨难。

琼玛这会儿依然是革命党内的积极分子。当年亚瑟的死使她受到极大打击。她爹把她接回英国,不久她跟流亡英国的波拉结了婚。后来波拉死了,琼玛又回到意大利,重新投身革命活动。

琼玛对列瓦雷士格外关注:他思想敏锐,文笔犀利,总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猛烈抨击教会。对蒙太尼里大主教,更是毫不留情。他用‘牛虻’作笔名,大家就都喊他‘牛虻’。

从牛虻身上,琼玛总能看到一点儿当年亚瑟的影子。有一回,牛虻要去发动武装起义,临行前答应琼玛,回来后向她透露自己的身世秘密。可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起义失败了,牛虻为了掩护同志,走在最后面。本来他完全可以突围,可是一眼看见蒙太尼里主教出现在面前,他那持枪的手竟抬不起来,就那么束手就擒!

严刑拷打和主教的劝说,都没能让他投降。而直至临刑,蒙太尼里才知道眼前这个坚强的汉子,就是失踪多年的亲骨肉!一旦他没勇气跟儿子一块儿逃走,只能痛苦地摆摆手,牛虻被送上了刑场!

十天后,琼玛接到牛虻死前写给她的信。信的结尾是一首他俩从小就喜欢的儿歌:‘不论我活着,还是我死了,我都是一只快乐的牛虻!’——而蒙太尼里主教呢?他又一次杀死了自己的儿子,没出刑场,他就疯啦!

《牛虻》作者伏尼契生在爱尔兰,长在伦敦,还曾到德国柏林学习过音乐。她年轻时结识了不少外国流亡者,以后嫁给一位波兰革命者。她的作品不多,这部《牛虻》是写得最好的一部。

她后来移居美国,死于1960年,活了九十多岁。在作家里,这位老太太要算是长寿的了。”

P304-306

序言

跟一位学者聊天,他说在唐以前,一个读书人可以读尽“天下书”,因为那时典籍数量有限,加起来不超千万言。可是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书籍量猛增,到了宋代,再勤奋的读书人也做不到这一点了。——这里说的“天下”,当然还只限于中国。

如今资讯发达、知识“爆炸”,大洋彼岸的一本新书,不出一周就能摆上你我的书架。每当我走进书店,总觉得自己变成童话中贪心的“老大”,望着太阳山的遍地珍宝眼花缭乱,拿起这个,又舍不下那个……

成人尚且如此,孩子又当如何?那时女儿还小,我就想,能不能开一张书单,列上不可不读的中外文学经典,略加评介,让孩子知道哪本书好、好在哪儿;就如同交给她一张“藏宝图”,使她深入书林而不致迷路、遨游书海而不致呛水,岂不善哉?

于是我用一整年的业余时间,撰写了《中华文学五千年》的书稿,借老爷爷暑假给沛沛讲故事的模式,介绍五千年中国文学经典。出版后反响热烈,海峡对岸也风行多年。不久我又应邀撰写了《世界文学五千年》,同样获得读者认可。

前不久,《中华文学五千年》易名《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由团结出版社精编推出,颇获好评。根据读者要求,这本《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即《世界文学五千年》)也跟进出版,把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学世界呈现在孩子们面前。

江河万里,必有源头。世界文学的源头则不止一个: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伯来、古希腊、古印度……

本书的讲述者仍旧是小读者熟悉的老爷爷,在来年暑假的每一个傍晚,坐在大槐树下给沛沛和同学源源讲故事:由世界文学的远古起源一直说到中世纪的演变成长,再讲到近、现代的百花竞放、万木争春。许多大家名著便在娓娓讲述中凸显出来:《圣经》故事、《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在讲述中,孩子们还会遇到不止一位戏剧大师:英国的莎士比亚、萧伯纳,法国的莫里哀,挪威的易卜生……

小说家中“熟人”更多:创作了《堂吉诃德》的塞万提斯、撰写了《红与黑》的司汤达、《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的作者雨果、《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的“主人”巴尔扎克、还有写下《羊脂球》、《项链》等名篇的莫泊桑、泼墨挥洒战争大场面的托尔斯泰……这里列举了十几位作家,其实还不及全书介绍的十分之一!

您别误会,我们并不想把大学的《外国文学史》删繁就简、硬塞给孩子——本书完全是为孩子们量身打造的:小说戏剧的生动故事、诗歌散文的精彩片段、作家诗人的成长经历……联翩而来,又排列有序。至于教科书中枯燥的“理论分析”、“思想批判”等等,您在这里则很难碰到。

也别说,书虽说是写给孩子的,但跟大学课本相比,内容只多不少!譬如叼着大烟斗的福尔摩斯,因为出自柯南道尔的“通俗小说”,《文学史》是不屑一顾的;此外《海底两万里》等科幻作品、 《格林童话》等儿童读物,大学课堂也都略去不讲——可是孩子们喜欢,我们的书里当然要说到。

至于作家们的创作轶闻、生活趣事,书中也时有涉及:如身为贵族的托尔斯泰为什么要自己缝皮靴?巴尔扎克为什么写着写着会突然嚎啕大哭?狄更斯为何能把苦孩子的生活写得那么真切生动?马克·吐温的笔名究竟是什么意思……

总之,当你拥有了这本《世界文学经典》,你也便拥有了“文学经典世界”!

我在前一本书的序言中打比方说:“您打开这本书,就等于同时打开五本书!”这话对本书依然有效。您想了解世界文学经典吗?摆在您面前的,便是一本文学路线图、一本作家传记选、一本文学故事集、一本家教辅导书、一本轶闻趣事录……

跟前一本书相同,本书的再版,并非对原书的简单重复。笔者根据多年来读者的反馈与建议,对书稿做了深度修订。不但内容文字上多所调整润色,还将每天内容划分成若干小段落,增拟了醒目活泼的小标题,使孩子们读起来更轻松,更有趣味。

书后还新增了“作家人名索引”及“作品篇名索引”;共收作家200位,作品近800部(篇)。您在日常阅读中遇到陌生的外国作家或作品,多半能通过索引获得初步的叙介和指引。

再有,本书跟《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相同,增插了大量精美的插图。古人说:“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读着有关作家的生动故事,再瞻视作家的肖像——大多是一表人才、器宇不凡,顿生如晤其面的亲切感。而艺术家为作品绘制的插图,对于激发小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样起着良好的引导作用。

衷心感谢团结出版社的编辑王海燕女士,她为这两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本书如获得读者认可,里面自然有她的一份功劳!

侯会

2011年1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2: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