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一部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为一体的金融学著作;该书坚持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或者说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研究相结合;该书坚持整体性与专题性研究相结合。
全书包括了金融专论、演讲专访这两个部分。
本书是一部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为一体的金融学著作。作者以金融学基本理论为依据,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农村的金融问题和现象。从农村合作金融的起源出发,考察了中外农村合作金融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特点,比较了其与一般商业银行的区别,进而分析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政策性与商业性兼备的突出特色。本书对当前的农村金融改革进行了独特的实证分析,对改革的重大问题都给出了实事求是的解答,并对新一轮改革取得的成绩和遗留的问题给予了阶段性的评价,从而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
本书坚持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的研究相结合。将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放在国家市场经济改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的大环境下,分析了政府干预情况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采取的策略;分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背景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转型;分析了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前提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与体制重构;分析了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变化及面临融资困境的条件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应对措施。从微观上,本书专门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资金组织、贷款营销、风险控制、稽核监督、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多方面工作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了重点阐述。
第一辑 金融专论
合作金融的起源、内涵与特点/3
从交易成本、组织成本看农村信用社的起源、发展/6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变迁/12
典型国家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16
农村信用社与一般商业银行的区别/25
政策性与商业性兼具:农村信用社的特色/27
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背景、内容及解读/31
历史包袱化解与农村信用社改革/34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阶段性评价与未来发展方向/39
改革后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分析/45
新管理体制下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特定安排/50
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法人治理/53
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的特殊性/58
合作制与股份制之辩:农村信用社何去何从/62
关于省联社改革的几点思考/70
产权模糊、治理结构不完善下省联社的职能定位/75
稳定县域:当前农信社改革的基本精神/81
信息优势、规模限制下的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服务于
“三农”和中小企业/85
农村信用社改革与解决“三农”问题/88
构建适合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外部环境/94
城市化下的农村信用社转型/99
商业银行跨行业经营下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转型与体制重构/103
诚信建设中的政府/108
政府干预:如何认识与对待/114
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变化与农村信用社/117
农村经济发展的融资困境与农村信用社/120
农村信用社的社会责任/125
灾害性天气与农村信用社支农/128
从资金来源看农村信用社的能力边界/131
农村信用社能力限制:从贷款的角度分析/136
浅议小额贷款/141
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业务:实践探索与政策调整/147
“贷款难”辨析/153
利率为什么这样高?/158
农村信用社稽核体系建设的思考/162
关于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的几点看法/167
浅谈农村信用社的操作风险/174
浅谈农村信用社的信用风险/179
关于村镇银行的几点思考/184
第二辑 演讲专访
中国农信社服务理念的实践/191
以县域法人为主体壮大中国合作金融/195
发挥中国农信社农村金融覆盖的核心作用/199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与农村信用社发展/205
县级联社在农信社改革中的主体地位/211
金融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与劳动力就业的思考/216
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促进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222
争取政策 搭建平台 维护权益 扩大影响/228
满怀激情谋发展 五载耕耘结硕果/232
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农村信用社改革/242
后记/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