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跟孩子沟通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多么重要,我们传统的观念认为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家长们恰恰忽视了家庭教育中的一个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跟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取得孩子的信任,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分享孩子的快乐、沮丧、痛苦和恐惧。孩子的世界跟成人的世界是相通的,他们有着跟成人一样的心理反应,只不过在表现方式和认识上木同而已。而我们传统的观念总是认为孩子是无忧无虑的,孩子的很多想法是无聊的,没有意义的,孩子们总是挑选一些大人们感到最无聊和最烦人的游戏来让你和他一起玩,孩子的一些哭闹和反常表现是孩子在胡闹,是被大人惯坏了,所以,会利用家长的权威进行“镇压”。家长们会把工作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带回家中,把工作中的火气发泄在孩子身上,会在孩子跑过来想要跟你亲热的时候不耐烦地说“一边去”。孩子想要跟父母诉说自己的痛苦和困惑时,来自父母的反应常常不是话题被岔开,就是责骂、或者不理睬,或者应付,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孩子最后只能放弃想要得到帮助的打算,而是采取自己能够想到的方式去处理事情,而此时他选择的方式有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是极其糟糕的一种方式,父母也就错过了给孩子很好的指导的机会。儿童心理学的实验证明,即使是婴儿,当他拉动身边的绳子的时候,如果绳子上系着铃铛,拉动时铃铛就会发出响声,婴儿就会增加拉动绳子的次数。相反则会减少拉动绳子的次数,慢慢就不再拉了。可见一个积极应答孩子的环境是多么的重要,而我们的父母就是那个应答孩子的铃铛,如果家长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积极跟孩子沟通,对孩子心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做出相应的应答,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孩子就会停止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在遇到困难和困惑时,会感到无助。失去对父母的信任,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亲子关系了。
如果父母能意识到以上的错误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以及给教育孩子带来的不良后果,并且能很好地克制并改正,那么家长们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然后开始回答孩子提出的种种问题,诸如他们对暴力、疼痛、恐惧、朋友等问题的看法,这样,孩子会感受到你是真心爱他的,会有一种安全感,而不会是无助感,一旦孩子对父母产生了信任感,他们就会毫无保留地向父母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困惑跟苦恼,在孩子看来,父母肯定能接受他们,无论他们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父母都会很好地解答,孩子就再也不会隐藏他们的坏情绪了。然后,家长们会发现这样的沟通在教育孩子中带来的硕果。
很多家长愿意跟孩子沟通交流,但是他们的时间总是被公司或单位没完没了的加班占用,然后是回家后无尽的疲劳,超负荷的工作使家长没有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从而失去了跟孩子沟通的机会,更有甚者,家长会把工作中的坏情绪带回家中,让家里充满了阴云。这些并不能完全归罪于家长,我们的生活节奏快得让家长疲于应付。但是如果家长以此作为推卸自己疏忽了孩子的教育的责任,那就是没有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并且会在以后的岁月里品尝没有教育好孩子的苦果。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父亲可以放弃上网的时间,可以放弃健身的时间,可以放弃会友的时间,可以放弃一切不会影响到工作生计的事情。母亲可以放弃美容的时间,可以放弃逛街的时间,可以让家里乱成一团,可以把脏碗扔在水池子里不洗,但是唯一不可以删除的时间就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留出一段时间来好好地跟孩子玩耍,交流、沟通。这段时间可以是睡觉前,可以是双休日,可以是跟孩子一起去郊游,总之是一段可以完全属于孩子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家长不受任何事情的干扰,不受不良情绪的干扰,全心全意地跟孩子交流,告诉孩子你喜欢他、爱他。这段时间完全归孩子所有,家长要按照孩子要求的游戏规则去做,不要指导孩子怎样玩,因为孩子有他自己的思维。
坚持不懈地跟孩子在一起交流和沟通,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加深对家长的信任,慢慢地他就会向你敞开心扉,让你知道他对事物的看法和他内心的困惑,这样你就走进了孩子的内心。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