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北京媒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芷宁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媒体圈,时刻处在流行和诱惑的前沿。在这个“把女人当男人使,把男人当驴使”的行业里,他们送走了青春和梦想,甚至埋葬了爱情,旁观着稀奇绯闻,或者根本就是制造绯闻的中心……

本书是一部反映都市生活的长篇小说。描写媒体人的生存状态和群体关系,反映了现实生活的一个层面,故事结构合理,人物个性鲜明,文笔流畅。

内容推荐

本书将视角集中在媒体这个都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四个媒体密友各自的从业经历和彼此闻缔结的深厚友谊,折射出当今媒体世界的各种怪现象,披露出大众所不知道的圈中秘闻,堪称媒体现形记。

目录

楔子/1

1 生活像小说/5

2 一个小矮人和七个白雪公主/12

3 师傅们/18

4 我要成为史上最年轻女主编/25

5 人的幸福在于人与人的相遇/31

6 媒女的心,天上的云/38

7 因为重要,所以重要/45

8 时尚媒女的双重生活/51

9 上天安排的最大/58

10 总有麻烦不请自来/67

11 谁动了公司的笔记本/74

12 爱应该比神更有力量/82

13 不能重写的人生/90

14 和你在一起太痛苦,但没有你我活不下去/96

15 我们心地善良又有品位又没犯罪还照章纳税/103

16 不走运的薛宝琴/110

17 每个“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116

18 我们去看海吧/123

19 我的路/131

20 沉默是金,随大流是银/138

21 再不相爱就忘了吧/144

22 人生的愉悦与乏味/152

23 有肉吃,有罪受/159

24 这是个复杂的世界,忙碌的人没工夫去理解/167

25 发现时,船已离岸/175

26 回首时,已走了太远/182

27 在我的世界里,你并不存在/190

28 黑暗里走得太久,已忘了光明的滋味/198

29 你走后,我反而重新认识了你/205

30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了看看太阳和蓝色的地平线/213

31 逃走的过客,迟早会停住他的脚步/220

尾声/228

试读章节

经过一夜大雨的冲洗,这座总像是蒙着一层灰的城市终于变得明亮而清澈,天空中蓝的部分没有一丝掺杂,白的部分也十分纯粹,这样养眼的景致,会让那些对环境提出过质疑的人也暂时忘记了空气污染的存在,而那个冉冉升起的火球更是热力四射,普照万物,慷慨大度。

似乎自立秋以后,阳光就变得格外耀眼,毫不吝啬地将强光芒送往地球,照得北半球的人们睁不开眼。

苏姗也不例外,她刚从支离破碎的梦中醒过来,透过落地窗的强光就迫使她再度闭上了眼睛,显然,昨夜入睡前,她忘记了拉土窗帘。半晌,她移过昏昏沉沉的脑袋,躲过最强的那束光,再度睁眼,看着惨白的屋顶,然后就有点茫茫然——这是哪儿?这不是她的卧室。

如果要通过卫星定位现在苏姗所在的地理位置,环游在外空的“卫皇眼”会先找准地球的北半部,进而逐步精确定位:中国版图一华北地区一北京一奥北一温榆河畔一紫辰苑居住区一7栋的某间卧室内。

苏姗闭眼,再睁眼,像一只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虫子般缓缓地从床上爬起来,随着移动,腿边似乎有东西滚了起来,在苏姗有反应之前,清脆的摔碎玻璃瓶的声音就响了起来,这声响在寂静的卧室内显得尤为惊心。

下地,像竹节虫一样一节节地直起酸痛的身体,苏姗揉揉眼睛,看了看发亮的地面上新添的那些褐色的碎片,终于意识到,昨夜她居然喝了一整瓶的酒。

环顾四周,还被酒精俘虏、辨识度低的脑细胞终于活动了,苏姗发现自己正身处老妈的房中,几乎同时,伴随着意识恢复,一阵尖锐的刺痛从苏姗心口穿过,痛得她一下子抱紧了双肩,可疼痛依旧,那些经年累月的伤痛却并没有因难以负荷而令痛苦的人得到缓解,反而遇弱愈强,变得强烈而灼热,并且很快遍及全身。

生下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败笔。

你的出生就是个悲剧。

你怎么不去给我死?

老妈的这些话从记忆深处袭来,迫得苏姗不由得浑身哆嗦。

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连方忱都不留给我?

我为什么要考虑你的感受?

这是昨夜她和老妈的最后对话,之后她跑出了方家,一路冒雨开车,并没有回和媒体密友谷昕、罗津津合租的房子,而是直奔自己独立前的家——紫辰苑,她想在那里等老妈回来,她需要老妈给她一个解释。

苏姗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手机,便跌跌撞撞地走到床头柜前,拿起手机查看,老妈并未回复她的短信,倒是有若干个未接电话,都是来自方院。

方忱,以后该怎么称呼他,此刻的苏姗没有心情回电,她像个游魂一般来到落地玻璃窗前,院子里景致依旧,花木扶疏,小径蜿蜒,游泳池里的水在日光下泛着盈盈的蓝和点点的白。

蓦地,池水形成的若干发亮的光晕让宿醉的人目眩神迷,意识恍惚。这一幕似曾相识,这一幕让苏姗呼吸紧促,所在的地方也仿佛顷刻间变换了时空,她已置身于法国南部小城艳阳下的海滨浴场。

那个疗养院里的老人,木然地看着她,眼神依旧放空,仿佛她如空气般透明。在那片令人头晕目眩的阳光下,她的身边突然出现了一个人——苏乙。苏乙的笑容充满了嘲讽的意味,她笑着对苏姗说——你不该存在幻想,你的出生完全没必要,你本身就是个悲剧……

苏姗的心再次抽搐了一下,抽搐得她五官几乎移位,猛地,她转过身子,跑向另一间卧室。

在前任嫂子孙婷的房间里,苏姗搜到了若干药片。她昨天夜里就该在大雨中开车撞死,或者用整瓶酒送这些药片下肚,她为什么还要等老妈回家,为什么还想听老妈的解释,为什么还存在幻想?何况老妈根本懒得解释,所以到现在都没回来,难道她苏姗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亲人们拿来践踏并嘲笑?

苏姗将大把的药片吞下去,摇摇晃晃地走下楼梯。

楼下,小玉阿姨正在做清扫,看见状若游魂的苏姗,只是点点头,并没发现任何异常。苏姗笑笑,她的存在就是这么的微不足道。

接着,苏姗出了屋门,来到游泳池旁,她曾经在这里徘徊过很多次,每当痛苦难抑的时候,她会跌入水中,在水中狰狞着纠结着,每到肺里的氧气消耗殆尽时,她才会在求生欲望的诱使下,浮出水面,只是这一次,她不会允许自己浮出水面了,即便浮出,那也只能是浮尸一具。

“你是不会知道的,我多么的思念你,随着时间流逝,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苏姗的脑中响起了一部电影里被遗弃小女孩的歌声,还没等她在心中唱完,她已经在水里了……如果她的出生是个悲剧的话,那么就终结这个悲剧吧!

火球的位置往天空的正中慢慢移动着,光芒更加刺目,更加让人无所遁形,即便在水里也一样,何况水是透明的……

等方忱赶到紫辰苑时,他看到的场景,令他瞬间失去了呼吸,蓝色的水中漂浮着白色的裙摆,苏姗已如浮尸般静浮着,方忱边喊小玉阿姨去打急救电话,边跃入水中……

苏姗被推进急救室时,浑身湿透的方忱才感到胃部一阵阵的痉挛。他明白,这一次,苏姗彻底没有了求生的意志,虽然以前的苏姗也玩过溺毙,但这一次是真的,如果在这世上,还有谁能让苏姗感到一丝温暖,并重拾活着的信心的话,那么一定是她的密友们。想到这里,方忱给谷听、李晓勉、罗津津分别发了短信,甚至让罗津津通知了那个总在游离状态的姜爱……

走廊上的等待是漫长的,谷昕、罗津津和姜爱匆匆赶来,李晓勉因为在外地采访而无法及时赶来。谷、罗、姜三人相依而坐,各怀心事,终于,借由苏姗的自杀事件,这些心中自有委屈的人可以尽情的流泪,在流泪的同时也回避着方忱恳切的眼神,因为那个眼神让她们忐忑不安。

我们这几个人的友谊是从媒体圈开始,而整个媒体圈被人称为最不靠谱的职业之一,那么,我们的友谊靠谱吗?我们能唤回苏姗的求生意志吗?我们是苏姗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吗?两个媒体丽人和一个媒体边缘人心中并无答案。那我们究竟是怎样开始的,似乎要回答这个问题,也不容易。

P1-4

序言

我们习惯上叫她棕榈

芷宁,我们习惯上叫她棕榈。

芷宁比一般被我们称为白净的姑娘还要白,白到出格儿。有时一起玩,有不相识的新朋友加入,会对她格外关照,因为看她脸色,以为她身体不舒服。

因为白,一双眼睛显得特别黑。如此黑白分明,一丝瑕斑都没有的一张脸,让我觉得,这样的姑娘,生在这个纷扰杂乱的年代,有点格格不入。如果生在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的古代,会更融洽些。

在我想象中,古时候的姑娘,就像芷宁这样吧:细眉细目,白白净净。说话慢悠悠的,从不大声。穿些颜色低调、宽宽大大的衣服。走路步子小,但很稳,极少欢蹦跳跃。有心事闷着琢磨,能消化的,就当什么都没发生;消化不了的,写下来。当然,难免偶尔也有写下来都消化不了的,就在可控范围内发泄,比如,找最亲近的闺密倾诉。

从古比到今,现代姑娘则大多情绪激烈,言行豪放。心里存不住事,稍有不顺心,必得当场一吐为快。这些特点,都和芷宁没相干。

七八年前刚认识芷宁时,她正在努力融入这个不太适合她的社会。她在一家杂志社供职,是个圈内公认的好编辑,工作非常努力,努力到脸色在她自然白之下,又埋了一层惨白,憔悴,走路像在风中飘。还记得有一天,一伙人在簋街一个老宅子里吃饭,她一直紧蹙眉头,双臂不自觉地环抱自己。问她,她说,这里阴气太盛。一般说来,这是人身体比较虚弱的表现。

很努力的芷宁,在工作中的种种艰辛付出皆未得到回报,周围朋友都替她抱不平,芷宁自己对此也困惑,同时很无奈。可是该工作了,还是扑上去。我在一边旁观,心里愈加肯定了一分自己的感觉:她,和这个节奏如此之快、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年代,的确格格不入。

好在因了种种机缘,芷宁的生活突然生变,她随夫君离开北京,去海南生活。她不再必须要去融人这个年代,她尽可“宅”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从此,芷宁好像突然活了。

先开始,我看到芷宁的博客几乎每日更新,没有闲言碎语,没有流水账,每天一篇小评论,电影的观后感,或者是读书心得。篇篇写得认真,看法独立,从不人云亦云。感觉上,一部电影或是书对于她,都是纯粹一对一的关系,她从不管这书在社会上是个啥评价,这电影别人看了怎么说。我每隔一段时间去看,看她字里行间,都是自在二字,为她高兴。

再后来,某天,芷宁突然发来一个文件,打开一看是部长篇小说。讲她经历过的一些事,生命中的一些过客,因为不少人物的原型我都认识,我看得兴致盎然,同时看她如何把张三的脑袋、李四的胳膊、王二的腿拼接一处,不时会心一笑,赞叹她把握文字的奇巧而不失自然。

这个应该生在古代的姑娘,终于找到了与这个年代的相处之道,那就是通过某种媒介来感知这个时代、参与这个时代。这一媒介就是书、电影。无论是读书、写书、看电影、写电影,她都不必直接裸面这个年代,她可以保持一定距离,但又不远离。这样的相处,让芷宁越来越自在。

一个自在的人,笔下的故事和人物,会平顺,让人看了舒心。眼下大多数人、大多数文字,都太不舒心了,不妨读读芷宁,也就是棕榈。

书评(媒体评论)

恭喜小说的作者,她找到了一个富矿。而且,她以为她挖的只是煤,我们却看到,其中颇有几颗钻石呢。

我密友中,很少有媒体人——同媒不同心,同媒不同趣。读过芷宁的《北京媒密》身感惭愧,原是我不愿敞开内心的缘故。书中有四个很可爱的女人,各自是个怪圈却可以环环相叠,让某种“现友”“实谊”发扬光大,我想这样的生活也许会更有趣更精彩!

写书对芷宁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

芷宁的小说就是有种魔力,无论是现代的还是魔幻的,都非常之——好看。

掀起青面纱,露出众生相。

在餐馆,如果看到一桌男人在吃饭,他们可能是朋友,也更可能是在拉关系谈生意,如果看到一桌女人在吃饭,她们一定也只能是一种关系——闺密。芷宁的《北京媒密》让我想起闺密们的聚会。没男人的女人不可怜,没闺密的女人,真可怜。

人物是北京的白领闺密,职业是不靠谱的媒体,故事是文娱圈的秘密,主题是名利场的诱惑?抑或闺密间的友情?请看芷宁动了真感情的《北京媒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9: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