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修学念佛法门,要“持戒念佛”,因为念佛不持戒、不行善,不能往生,所谓“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印祖用这三本书籍来弥补我们戒行之不足。最重要的是善心、善语、善行,《感应篇》最后的结论也是如此。心善、言善、行善就得善神保佑,在净土宗来讲,念佛决定得生。
《感应篇》全文只有一千二百多字,不算很长,是从圣贤立心发愿,一直落实到生活处事待人接物。在中国过去每个朝代,依照这一篇修学的人很多,所感应的果报非常殊胜。
印光大师云:“太上感应篇,撮取惠吉、逆凶,福善、祸淫之至理,发为掀天动地,触目惊心之议论。何者为善?何者为恶?为善者得何善报?为恶者得何恶报?洞悉根源,明若观火。且愚人之不肯为善,而任意作恶者,盖以自私自利之心使之然也。今知自私自利者,反为失大利益,得大祸殃,敢不勉为良善,以期祸灭福集乎!由是言之,此书之益人也深矣!故古之人儒,多皆依此而潜修焉。清长洲彭凝祉,少奉此书,以迄荣膺殿撰,位登尚书后,尚曰读此书,兼写以送人,题名为元宰必读书。又释之日,非谓读此书,即可作状元宰相,而状元宰相,决不可不读此书”。
《太上感应篇》这一篇文章是从圣贤立心发愿,一直落实到生活处事待人接物。古德说它的功用可以作为“超凡入圣”的阶梯,“转祸为福”的关键。印光大师一生极力提倡本书,这是他高度的智慧,是他的大慈大悲。我们应当要知道,应当要尊重,应当要感恩,应当要依教奉行。
本书是净空法师对《太上感应篇》的详细讲解,是学习《太上感应篇》的基础入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