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湘西大会战(1945)/话说中国抗战史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作者 龚晓虹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话说中国抗战史》是一套完整记录中国抗战史的鸿篇巨著。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叙述这段历史,意在对中国抗战历史的沉痛缅怀和深刻解读。

龚晓虹所著的《湘西大会战(1945)》为其中一册,首次集中详细披露了湘西会战的历史真相,用理性思考审视历史原貌。本书以全景白描手法配以清晰真实的老照片,带领读者一起走进封存已久的历史档案。

内容推荐

1944年,中国全民抗战进入第7个年头。国民党蒋介石为保存实力,在对日作战的正面战场上,一败涂地。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军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却取得重大胜利。国民党统治岌岌可危。在此背景下,国民党军队取得美国援助,清一色的美式装备,近30万国民党精锐部队在湘西雪峰山地区,同前来进犯芷江机场的日本精锐部队展开了最后一场大拼搏。结果一纸降书出芷江,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同时诞生了国民党嫡系的五大主力军。在湘西会战中,何应钦、王耀武、汤恩伯、李天霞、张灵浦、廖耀湘、邱行湘、周志道等战将。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湘西大会战(1945)》首次集中详细披露了湘西会战的历史真相,填补了抗战历史的一个空白。《湘西大会战(1945)》由龚晓虹所著。

目录

第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1]

 1.一号作战[2]

 2.兵败河南[8]

 3.长沙沦陷[13]

 4.日军付出最沉重的代价[19]

 5.衡阳战役引发高层矛盾[28]

第二章 柳暗花明[35]

 1.雪上加霜[36]

 2.危机四伏[40]

 3.厚黑之道[44]

 4.柳暗花明[49]

第三章 重整旗鼓[59]

 1.整训嫡系部队[60]

 2.点燃湘西大战导火绳[64]

 3.头号战犯冈村宁次[7l]

第四章 巧妙布阵迎日军[79]

 1.师生对垒雪峰山[80]

 2.飞虎队先发制人[87]

 3.大战前的寂静[91]

 4.骁勇善战的第5l师[96]

 5.少数民族的“臭枪队”[101]

第五章 雪峰山谷鏖战急[105]

 1.日军高层萌发失败情绪[106]

 2.“疯子”在战斗[110]

 3.向茶山发起总攻[117]

 4.雪峰北端起战火[123]

 5.山门丢了没有[129]

第六章 困敌于雪峰山中[135]

 1.王耀武没有远虑[136]

 2.比钢铁还硬的57团[140]

 3.人性灭绝的泷寺保三郎[147]

 4.日军露出溃败的征兆[151]

 5.筹备国民党六大会议[156]

第七章 兵民是胜利之本[163]

 1.湘西人民付出巨大牺牲[164]

 2.唇亡齿寒[167]

 3.大后方来了慰问团[169]

 4.湘西会战洗刷名声[174]

 5.战争还真离不开百姓[178]

 6.兵民是胜利之本[182]

第八章 湘西战场战略反攻[187]

 1.刘光宇团长两战不利[188]

 2.美国空军称英豪[196]

 3.日军残部会合地[200]

 4.雪峰山日军大溃逃[209]

第九章 中国人民的胜利[213]

 1.何应钦获得满堂彩[214]

 2.王耀武去了龙潭[219]

 3.八年抗战的最后岁月[224]

 4.一纸降书出芷江[230]

 5.汤姆大叔不仁义[239]

试读章节

一号作战

1944年,是中国人民坚持全民抗战的第七个年头,用中国战区蒋介石总司令的话说,这一年是“危险最大且忧患最深的一年”。照说这是不应该出现的情况,日本这个弹丸岛国,经中国人民七年来的抗击、消耗,该是气数已尽了。蒋介石看到了日军的穷途末路,却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竟然险些成为他们的陪葬品。实事求是地说,这一年国民党中没有任何人想到,在胜利曙光的映照下,还会栽这么一个大跟头。

在这之前,也就是1943年年底的时候,整个世界战争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逆转。欧洲、太平洋两大反法西斯战场,几乎同步转入了战略反攻阶段。对日本实行全民族抗战已有六年多的中国战场,这时也正处于由战略防御向战略反攻转变的过渡阶段。为迎接反攻作战的到来,蒋介石已命令中国战区最高统帅部着手筹划和制订后期的战略方针。

为制订反攻作战方针,1944年2月,蒋介石在南岳召开了第四次军事会议。蒋介石在军事会议上,向参会的将领们通报了国际战局的大好形势,明确谈到对日抗战转折点和反攻阶段已经到来,并作出相应的军事部署。其战略方针有一个关键词叫配合,也就是蒋介石说的“国军总反攻,以配合盟军行动为有利”。蒋介石关于配合盟军行动的思想,产生于1941年12月8日这一天。

1941年12月8日,本是一个平常的日子。而就在这一天,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它改变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和力量对比,世界战争的进程从这一天起发生了转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珍珠港事件。

东京时间8日凌晨1时30分,183架日本飞机飞临毫无戒备的珍珠港上空,随着呼啸倾泻的炸弹、鱼雷,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军事基地顿时变成一片火海。在日机轮番轰炸的袭击下,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40余艘舰艇被炸沉,188架飞机爆炸起火,4 500名官兵伤亡。当美国人得知这一消息后,大都呆若木鸡,悲极而泣。

在事变的前一天,华盛顿还在进行美日谈判,日本的欺骗伎俩和太平洋上的巨大损失,让坐在轮椅上的总统罗斯福表现出罕见的愤怒和激动。珍珠港事件,正好印证了中国人形容蠢人的一句老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美国政府官员正是这类愚蠢之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美国人自以为聪明,采取中立的态度和立场,向交战双方输送大量军火。黄金、白银滚滚而来,大发战争之财。结果是自己酿出的苦酒,还得由自己把它喝下去。

美国总统罗斯福如果能站立起来的话,他一定会暴跳如雷。然而,多年以前的那场小儿麻痹症使这位59岁的总统下肢永远瘫痪了。他那天只能坐在轮椅上,通过广播向美国民众发表讲话,挥舞着拳头发誓要报仇雪恨。罗斯福的广播讲话,在世界上得到强烈的反响,除道义上给予同情外,许多国家的领导人都掩饰不住自己的激动和兴奋。丘吉尔的嘴里叼着一支黑熊牌大雪茄,刚听上一段罗斯福的讲话,他便激动地鼓起掌来,大叫着说,好啊!我们从此不会单独作战了。

同丘吉尔的举止截然不同的是蒋介石。那天,蒋介石正忙着批阅文件,室内的电话响了。蒋总司令心不在焉地拿起电话,电话那头是中央宣传部的董显光,他向蒋介石报告了这个惊人的消息。蒋介石突然从座椅上弹了起来,一贯表情严肃的蒋总司令,放下电话,在室内手舞足蹈地转了好几圈,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从这一天开始,必将发生一场戏剧性的变化。苦撑苦熬的蒋介石,从珍珠港的火海中,发现了一个坚强的同盟者。同在一个战场,面对着同样一个敌人,蒋介石不再孤独,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抗战政策之成就,至今已达于顶点。”

从此,蒋介石便牢固地树立了“配合同盟军行动”的战略思想。  蒋介石没有了孤军奋战、前途渺茫的担心之后,便产生了其他的负面影响,那就是坐观等待。他迫切希望世界战争格局发生变化,最好是闹他个天翻地覆,举世震惊。时任最高统帅的副参谋总长白崇禧,深知蒋介石消极的持久消耗的战略政策。他曾致电蒋介石,有如下一段话:

我军最高战略为消耗战,在中印缅公路未通以前,如何善为运用现有兵力,以待盟军联合反攻……得以支持较长时日,想均为钩座明鉴之中。

白崇禧在这里把蒋介石消极抗战的指导思想披露无遗。这个指导思想直接影响着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参战部队的思想和斗志。上上下下都清楚日本的最后失败已不可避免,那么保存实力,坐等胜利自然就是上上之策,何必再去与日军死拼呢?抗战意志颓废,从军委会最高决策者的蒋介石,到战区司令、集团军司令,乃至军长、师长,几乎再难见到抗战初期以来决一死战的雄心斗志。

日本侵略军的日子同中国军队的情况截然相反。随着反法西斯同盟军在世界各战场上的大反攻,日本在亚洲所面临的战局也日趋严峻。美国军队在太平洋上继续扩大攻势,致使从东南亚到日本本土的海上交通线被切断。这样一来,从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经中国到朝鲜釜山的大陆交通线,就将成为日军坚持东亚大陆作战的生命线。然而这样一条大陆交通线,目前还没有完全贯通,其中在中国的河南、湖南、江西及广西等地。还由中国军队所控制。因此,打通大陆交通线,将是保障东亚大陆作战的关键。

日本参谋部作战部长真田穰一郎少将,作战课长服部卓四郎大佐,他们开始着手制订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计划。在制订作战计划的这个时间里,美国空军从中国机场起飞,对东北、日本本土以及东海的海上交通线等重要目标进行空袭,使日本大本营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为此,日军参谋总长杉山元特意向真田和服部询问,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中,可否加入压制盟国空军在中国活动的作战计划。他们就此进行了具体研究,最终在战役计划中加入了摧毁中国大西南的美军轰炸机基地的方案。

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9:5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