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映明编写的这本《红楼随笔》用散文及诗词的形式,对曹雪芹笔下的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进行了尝试性的评析,从相貌、品质、地位、命运、背景等逐一刻画。在尊重原著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探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红楼随笔 |
分类 | |
作者 | 许映明 |
出版社 | 羊城晚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许映明编写的这本《红楼随笔》用散文及诗词的形式,对曹雪芹笔下的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进行了尝试性的评析,从相貌、品质、地位、命运、背景等逐一刻画。在尊重原著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探微。 内容推荐 红楼问世,瑰宝天下惊奇,争阅探微,书卷手渍重叠。千万眼睛睹出百般风情,说痴道淫各有悟。人鬼神仙聚集,而死鬼说人话,人语难辩,仙音隐其情,神道扶乩假也真!一册红楼,文思宏大隽永,风格奇妙!悲与恨重叠凄凄相映也生辉;曹氏神笔空灵娟逸,寓意深远,细腻传神;词气俊韵可吞山河,书魂则深融于心,情能惊天地泣鬼神,魄更可逐清风飘万里!梦外咬舌卷唇已没必要,承传瑰宝才是时不可忘! 许映明先生继《红楼微探》绚装出版后,再度和《羊城晚报》联手推出新作《红楼随笔》,目前此书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有售。 《红楼随笔》由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情痴宝玉 情痴宝玉之一:开卷之篇话情痴 情痴宝玉之二:青春萌动性幻奇 情痴宝玉之三:梦里红颜独我痴 情痴宝玉之四:赐之娱乐赏家佣 情痴宝玉之五:芙蓉花神真有幸 宝黛缠绵 宝黛缠绵之一:脉脉深切心相许 宝黛缠绵之二:一片疑心引泪流 宝黛缠绵之三:悲歌丧曲绕天间 宝黛缠绵之四:人居两地心归一 宝黛缠绵之五:满帕悲诗惹病萌 宝黛缠绵之六:紫鹃试言情痴癫 宝黛缠绵之七:断肠心乱梦悲凄 宝黛缠绵之八:泪尽血凝香魂散 金玉婚缘 金玉婚缘之一:梦中较量困钗妞 金玉婚缘之二:金玉之说露笔端 金玉婚缘之三:任是无情也动人 金玉婚缘之四:敲断金钗红烛冷 霸女熙凤 霸女熙凤之一:貌似仙妃性似狼 霸女熙凤之二:金凤腾飞在此时 霸女熙凤之三:夫君引诱他人妇 霸女熙凤之四:夫君入室娱娘娘 霸女熙凤之五:贾琏娶亲惹祸根 霸女熙凤之六:裙钗谋略显英雄 霸女熙凤之七:可怜尤姐祸来临 霸女熙凤之八:入地孤魂无处停 众梦所归 贾琏与王熙凤:同床异梦心各异 贾珍贾蓉父子:孽恋销魂夜夜春 袅娜纤巧可卿:身不由己随梦去 骄横仗势薛蟠:地下冤魂讨债来 善良聪敏平儿:积善灵心谁可比 贾政及王夫人:梦中悲剧己承担 贤孝才德元春:玉液三餐口不香 老实懦弱迎春:命惨皆因其父昏 精明机巧探春:求荣弃母不言愧 冷酷无情惜春:三春过后裹缁衣 中性豪放湘云:侠女胸襟闪闪辉 洁癖半尼妙玉:高洁自雅世难容 封建淑女李纨:朽腐宗法厄青春 言出九鼎贾母:家败方知老脸惭 戏滑王刘姥姥:报恩送上好时蔬 高鹗续书功过:留于后世众人评 梦里人鬼厮缠:请君翻卷眼睁嗔 红迷天池 禅在红楼第几重 金陵十二钗之一 金陵十二钗之二 金陵十二钗之三 金陵十二钗之四 金陵十二钗之五 金陵十二钗之六 红楼人物入梦来——试评许映明的《红楼随笔》 后记 试读章节 情痴宝玉之二 青春萌动性幻奇 自古至今,同性相欢不因朝代变迁与经济及政治的强弱而自灭,也不因存在道德与社会压力而消失。相反,随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同性恋也逐步为社会所相容与接纳。《红楼梦》一书,曹雪芹除了写儿女之情外,还着墨叙述同性之欢。在书中第七回,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一章里,曹雪芹开始对贾宝玉与秦钟这对双性恋有详细的描述。先介绍秦钟的家庭背景。秦钟是工部营缮郎秦业的儿子,其姐即金陵十二钗之一的秦可卿。曹雪芹笔下的秦钟:“较宝玉略瘦巧些,清眉秀目,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腼腆含糊。”秦钟与宝玉都是男儿身女儿貌,请看这对假鸳鸯相见时的心理状况:“那宝玉自一见秦钟人品,心中便如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杲意,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就成了泥猪癞狗了,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中,若也生在寒门薄宦之家,早得与他交接,也不枉生了一世。我虽如此比他尊贵,可知锦绣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根死木头;美酒羊羔,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而此时,“秦钟自见了宝玉形容出众,举止不凡,更兼金冠绣服,娇婢侈童,秦钟心中亦自思道:‘果然这宝玉怨不得人溺爱他。可恨我偏生于清寒之家,不能与他耳鬓交接,可知“贫寒”二字限人,亦世间之大不快事。’”日月探微至此,对这对假鸳鸯的一见倾心与惺惺相惜有所悟,也感受到宝玉与秦钟彼此的爱意滋长开始了,而且两个灵魂都痴痴地急盼寄托对方给予无限的爱、无限的情,并憧憬“小梦”给他俩带来柔情蜜意与另类温馨。正是: 相见倾心一瞬间,迟来宝贝好相牵,魄魂彼此悦心田。 蝶影花丛轻起舞,蜂姿檐下觅窝眠,鸳鸯有假也缠绵。 哈哈,一见钟情心兴荡,双睛对视语生香。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这对假鸳鸯即时亲密无间。为了可在日后有更多的相见,秦钟首先提议读书应有一两知己作伴更能进益。秦钟此话一出,正中宝玉心事。在书中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写宝玉上学前,来到贾政书房请安,请看原文:忽见宝玉进来请安,回说上学里去,贾政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说,你竟顽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呵呵,连老父都深知宝贝读书是假,想玩些新花样是真。难怪曹雪芹掷下:“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始读书。”轻轻一句话,剥开了他俩一层皮,点中他俩的死穴。“自此以后,他二人同来同住,同坐同起,愈加亲密。又兼贾母爱惜,也时常的留下秦钟,住上三天五日,与自己的重孙一般疼爱。” 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为宝玉与秦钟提供了相欢作乐的客观条件,而青春萌动才是他俩对性幻奇的直接诱因。其时,宝玉、秦钟正处在青少年的青春发育期,心里只图性能给他们带来快感与遣情。至于道德的约束、伦理的常规、感情的真谛,他们是视而不见的。他们读儒书,背儒意,直接暴露了其虚伪的嘴脸,把人性的弱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曹雪芹在书中第九回,有一段文字描述贾宝玉的劣根性。请看:宝玉终是不守分之人,一味随心所欲,因此又发了癖性,又特向秦钟悄说道:“咱们两个人一样的年纪,况又是同窗,以后不必论叔侄,只论弟兄朋友就是了。”呵呵,叔侄相恋怕遭人不齿,难道朋友弟兄相欢就有人称颂?哈哈,笑你痴,笑你呆,笑你一世不清白!正是: 语巧言花心事歪,叔侄秘戏被人猜,风流双恋上瑶台。 往日读书谁最怕?今时淫荡笑声开,为何寻乐惹家灾? 毫无疑问,宝玉和秦钟上学堂读书只是掩人耳目,他俩真正的目的是能够朝夕相处,来开启他俩彼此心中的另类温馨。而天生情性体贴、话语绵缠的宝玉,对秦钟又是赔身下气,服侍周到。他的心摇目荡、勾魂摄魄、娇姿献媚的种种所为,难免在学堂上引起同窗的闲言碎语。时有薛蟠也来假读书,还有不知哪家不肖子弟“香怜”、“玉爱”。他们一伙都喜欢干那些“雅事”,以致争风醋意大闹学堂。可以说,玩世不恭、性放纵才是造成宝玉、秦钟、薛蟠以及“香怜”、“玉爱”等人的人格沉沦,灵魂失落,思维扭曲。正是基于此,使他们一伙色胆不断膨胀,他们所作所为与纯粹的同性恋不可相提并论。因他们同性滥交,对异性又掠夺肆淫。在书中第九回,曹雪芹虽然只用“龙阳之兴,挤眉弄眼,八目相勾,设言托意,咏桑寓柳,遥以心照”等含蓄且优雅的形容词来描写这帮假鸳鸯、真贱男横欲踪迹与魂上九霄的快意,但可见曹雪芹掠词夺句之妙,“掩情”忌讳之绝,思路技巧之精。其狡猾之笔,试问谁人可及?正是: 大笔轻轻掩孽情,书中深锁触晴惊,托辞喻意句狡精。 宝玉秦钟缠与恋,香怜玉爱也相倾,薛蟠色胆更狰狞。 宝玉秦钟这对假鸳鸯去到哪里就淫到哪里,在书中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曹雪芹有一段文字披露秦钟掠夺小尼智能的描述:谁想秦钟趁黑无人,来寻智能。刚至后面房中,只见智能独在房中洗茶碗,秦钟跑来便搂着亲嘴。智能急的跺脚说:“这算什么!再这么我就叫唤。”秦钟求道:“好人,我已急死了。你今儿再不依,我就死在这里。”智能道:“你想怎样?除非等我出了这牢坑,离了这些人,才依你。”秦钟道:“这也容易,只是远水救不得近渴。”说着,一口吹了灯,满屋漆黑,将智能抱到炕上,就云雨起来。那智能百般的挣挫不起,又不好叫,少不得依他了。呵呵,秦钟始终不愧为“情种”,连庵庙小尼也不放过。秦钟孽情不断叠积,地下鬼判也渐渐向他招手。日月探微至此,想起《金瓶梅》一书开卷之篇那首警世之诗曰:“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果然,由于秦钟淫荡过度,加之郊外受凉伤风,回家一病不起。“谁知近日水月庵的智能私游进城,找至秦钟家下看秦钟,不意被父秦业知觉,将智能逐出,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气的老病发作,三五日光景呜呼死了。”秦钟见气死老父,悔之已晚。真是淫祸生灾命也丢,不多时曰他也命归黄泉,跟父秦业、姐秦可卿再次骨肉团聚。正是: 过度肆淫惹病袭,骑龙凰戏气声赳,孽情积聚鬼来究。 取乐悦心无限意,悲哀落魄臭名留,久缠风月命先丢。 P14-17 序言 拙作《红楼随笔》是用散文及诗词的形式,对曹雪芹笔下的主要人物进行尝试性的评析,从相貌、品质、地位、命运、背景等逐一刻画。在尊重原著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探微。二百多年来,一部《红楼梦》读出万般风情,谜底深藏无数,红学家不断探索、争论不休。随着网络的普及,众多红迷读者也加入对我国这部最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探讨与解读。2011年7月,拙作《红楼探微》在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发行。笔者在网上搜索到有墨客对《红楼探微》一书的评语如下:“本书是一部用格律诗词的方式演绎《红楼梦》的文学作品,用诗词再现《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人文精神。这种表现形式较为新颖,主题积极,文学底蕴深厚,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笔者自审,《红楼探微》一书只用诗词来表达《红楼梦》的故事情节,虽说这种形式独一无二,但显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书中许多人物的特点以及精彩故事无法完整叙述,故再续拙作《红楼随笔》,用散文的形式作为《红楼探微》的一种补充、延续和拓展。 《红楼随笔》是以《红楼梦》通行本一百二十回的文本为基础,可以说是把读后感化为心音而作,其文内有关对曹雪芹及其笔下人物的解析只是笔者的一孔之见。而文本之外的有关“曹学”、“脂学”、“版本学”、“探佚学”,那是红学家寻觅的天堂。作为一个草根红迷,能从地下“梦里”掘到一鳞半爪已觉幸运。 曹雪芹用十年时间耕织了一个大梦,而二百多年来,千千万万文人墨客以及红学专家企图解梦还原,这一点是曹雪芹始料未及的。可见《红楼梦》一书,其笔墨已酝成谜底,让人们日以继夜、乐此不疲地去猜解。其无穷魅力之处在于《红楼梦》一书是现实与梦幻交织,其所产生的是非真假难辨。书中伏笔处处、玄机无穷,真的在深处暗藏,假的在表象显现。我们在书中见到的是人鬼神仙重叠交错同时入梦,所以才有文人墨客捉错鬼的现象。红学工程之宏大,以致众多红学家为此而终身探索不休。尽管“红楼”之谜还未被众多红学家彻底解开,但其盛况与繁荣已让世人惊叹与无奈。惊的是千军万马都往梦里驰骋,叹的是人马虽跃入梦里,可惜都无法圆其梦(解梦)。说来也悬,千军万马都敌不过老曹一支诡异之笔的深幽玄妙。这就要佩服他在书中设下层层叠叠的迷魂阵,让你百攻不破。所以,《红楼梦》一书才称得上我国文学史上一座空前绝后的文学丰碑,一条流之不尽的文化长河,其辉煌璀璨之光芒已照耀了整个世界!这才凸显《红楼梦》这部巨著作者曹雪芹之伟大。可以说,这部名著已站在世界书林的顶峰,它是中华民族之傲! 笔者自从写《红楼随笔》第一篇开始,“红学宫”一群红迷与日月(本人网名)互动交流,他们对笔者的书稿用心写点评,在近三百篇长短点评里面,其中慧眼独具、文思焕采、观点不同的更受笔者的欢迎。笔者将一些有见地的点评编附在本人的文章后面一同刊印成书。日月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拙作正式出版时将赠与诸君留念惠存。 笔者前年在写《红楼探微》时,其中曾用《蝶恋花》词谱写“金陵十二钗”,深受诸多红迷的欢迎,作品被转载与被分享共1235次。近一年来,红学宫先后收到部分红迷用《蝶恋花》、七律、七绝、《九张机》、《汉宫春》等各式词谱写的《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共23款。诸多红迷心中的钗姬在其笔下活鲜鲜、蹦跳跳,形象至极。故日月把他们的雅作附于《红楼随笔》之中,让读者诸君分享! 日月2012年5月28日于红学宫(QQ:1141447802) 后记 《红楼随笔》终于付梓出版了,心中淤积数年的许多有关“红楼”的思绪,总算尘埃落定了。为使拙作能赶上今年的南国书香节(8月17日)与读者见面,羊城晚报出版社全力以赴投入编审工作。为此,本人诚挚地感谢羊城晚报出版社的吴江总编辑,以及策划编辑喻彬,责任编辑黄捷生、王思宇、何琳玲、杨映瑜,责任技编张广生,责任校对胡艺超等工作人员。诸君严谨的专业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令我深为感动。你们出色的工作,使《红楼随笔》得到进一步完善。大家付出的辛劳与真诚,我铭记于心。 在《红楼随笔》问世之际,特别要感谢著名书法家方斌先生挥毫题写“红楼随笔”书名以及“钩沉史简,心系红学”等墨宝,令拙作蓬荜增辉,书香氤氲。 在这里,还要感谢某杂志社资深编辑马雪芬朋友对拙作的玉笔精点,其洋洋洒洒近五千字的点评,凸显画龙点睛之妙,可见其笔端魅力无穷,为《红楼随笔》增光添彩! 最后,再次感谢众Q友们的支持、关注和厚爱! 许映明2012年7月18日于广州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