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警官诺玛·威尔逊来说,那天的工作任务听起来极其简单——检查一个刚从州精神病医院回到家的人,这个人的妻子怀孕了。工会说服医生“解放”了他,以便他能照顾妻子和两个孩子。
和20世纪40年代的其他女警一样,威尔逊穿着便衣离开市中心的辖区,没有带武器,开着没有标志的巡逻车。通常情况下,进行隐蔽行动麻烦较少,没有警察标志的出警证明她很幸运。当她到达那家的住处时,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西雅图临街建筑。她停下车,爬上很长一段楼梯,来到那家门前。
“当我到达时,那家的男主人在门口和我打招呼。”威尔逊解释说,“他浑身是血,手中拿着的刀上也都是血。他用奇怪而陌生的表情盯着我。”
“我问:‘一切都还好吗?’他答道:‘好’并继续用那陌生的表情盯着我。我说:‘你待在这儿照看一切,好吗?’他点点头。然后我就离开了。”
威尔逊慢慢走下台阶,她需要寻求帮助。这件事发生在收发两用对讲机出现以前,她车中的设备只能接收单向信息,因此不得不穿过几幢大厦去打电话通知警局。她快步走向电话亭寻求帮助,然后回到车里等待支援。
“不久,大约来了八辆警车。”她说,“我和那些男警察一起进入房间,他们立即给那个人戴上了手铐。在浴室里,我们发现他妻子躺在浴缸里,脖子在流血。她的喉咙被割断了,显然已经死了。”
两个小孩也在房子里,幸运的是他们没有受伤。威尔逊迅速把他们带出房间,带到青少年公寓,而男警们等着验尸官到来。不久,这个精神错乱的丈夫进了监狱,孩子们被送到妈妈的娘家监护。
“当我在门口,第一次看到那个拿着刀的丈夫时,”威尔逊回忆到,“我没有把自己当成警察,因为我一看他就知道发生了很危险的事情。我不知道说什么,但我明白我需要帮助。这也是警察的工作之一,你不得不在瞬间做出决定,必须要反应敏捷。这不是恐惧的问题,你根本没有时间恐惧。而对那个丈夫,我除了打电话求助外别无选择,特别是作为女人。我没有带枪,当然我也无法徒手夺走他的刀。”
威尔逊自从1945年1月首次进入西雅图警察局起,面对杀妻的丈夫的情景是她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事。那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告终。这个迷人的有着深褐色秀发的24岁姑娘想要另谋出路,不想在波音公司继续从事单调乏味的文秘工作。但是,那时正处于战时雇佣冻结期,唯一换工作的方法就是能从老板那得到许可证明,而威尔逊没有得到这样的证明。
她考虑过搬到佛罗里达州,她叔叔在那经营一家粮库。但不久她得知西雅图警察局档案部要招人,对于跳槽而言,一般认为警务工作是带有军事色彩的,如果警察局雇佣了她,威尔逊就能得到许可证明。她立即去了人事部,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笔试,第二天就得到了这份工作。
P1-2
蓝色,是美国警察制服的颜色。
《另一种蓝色——西雅图女警》是一部独特的纪实作品,通过作者的采访和女警的回忆,以质朴无华的语言、真实感人的内容,深刻地描写了美国西雅图女警。西雅图最早的女警归妇女部管理,直到该部解散后,女警们才被分到警察局工作。书中描写了她们对工作的态度、欢乐与烦恼,以及警察工作对其个人的爱情、婚姻及家庭的影响。她们和男警察一样:-每天要面对居民,处理各种社会治安和犯罪问题,但要比男警察付出更大的代价和牺牲。女警这种甘冒风险而换来大家安宁的品质,愿为公众排忧解难的高尚品格,日日夜夜出没于大街小巷、置身于危险而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的奉献精神,值得人们赞扬和钦佩。同时,人们也应该对她们遇到的种种困难和烦恼表示同情和理解。
本书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女警的情况,依次介绍到当代女警的工作。女性从警之初,从事简单的社会工作,处理性侵犯案件和虐待儿童案件。随着女警的增多,其工作范围也在扩大。直到1976年春天,女巡警的出现意味着女警与男警在所有警务工作领域平等竞争。
伴随女警的出现,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女警面临着诸多的歧视和偏见,有的来自一起工作的男同事;有的来自顶头上司;有的来自从警之初对她们进行训练的教官;还有的直接来自她们服务的民众。女警在训练、工作以及晋升过程中都面临着一定的障碍,但女警们有自己的生存战略,不断地努力奋进,创造着属于她们的神话。
在女警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性骚扰的困扰,也存在对女同性恋的歧视问题。有些女警采取沉默态度,这也是警务工作中的一个潜规则。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平权法案,亦即扶持行动,可以被理解成一种反向歧视,是用降低标准的办法录取美国人中的少数族裔、弱势群体、女性等,给予其就业和升职机会。女警的增多也受到平权法案的影响,但是对这一行动的评论却褒贬不一。
在翻译此书的过程中,译者作为共和国预备女警之一,心中感慨万千,对警察这一神圣职业,又有了更深的理解。本书的翻译是在恩师任士英先生督促下完成的。任先生在校看译文的过程中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本书第9章的翻译还得到师兄滕家红的帮助。对于书中涉及的专业问题,译者还请教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副教授王华博士。还要感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图书馆的张轶老师、霍新新老师和比较警察研究方向导师组的全体老师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帮助和支持。感谢他们。
因水平有限,译文中难免有疏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另一种蓝色(西雅图女警)》由艾森伯格所著,本书是一部独特的纪实作品。
蓝色,是美国西雅图警察制服的颜色。另一种蓝色,是指西雅图女警。
作者采访了数十位女警,以口述实录和回忆再现的形式。描写了美国西雅图三代女警的亲身经历以及相关的案件。
书中再现了西雅图女警对工作积极认真的态度。她们从警的欢乐和烦恼,以及警察工作对她们个人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的影响。她们不只是从事简单的社会工作。克服来自社会的歧视、偏见和潜规则,处理性骚扰事件、儿童受虐事件,而且还和男警察一样,每天要面对不同的社区居民和犯罪嫌疑人。日日夜夜出没于大街小巷,置身于复杂而危险的社会环境中,为公众排忧解难。处理各种社会治安和犯罪问题。她们以自己的努力和生存战略。以比男警察付出更大的代价和牺牲,换来社会的安宁,创造了属于她们的神话。
《另一种蓝色(西雅图女警)》由美国西雅图法院的亚当·艾森伯格整理,畅销书作家安·鲁尔作序。
《另一种蓝色(西雅图女警)》由艾森伯格所著,本书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女警的情况,依次介绍到当代女警的工作。女性从警之初,从事简单的社会工作,处理性侵犯案件和虐待儿童案件。随着女警的增多,其工作范围也在扩大。直到1976年春天,女巡警的出现意味着女警与男警在所有警务工作领域平等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