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美国人阶级成份复杂,不仅有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而且有最早移民美洲的欧洲人、亚洲人、非洲黑人,以及新近移人的欧、亚、非人民。美国上层阶级就利用这一点,实行民族离间政策,使本土人仇视外来人。
在各种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美国社会矛盾激化,集团、枪支、烈性酒、毒品是引发犯罪的重要因素。因此,谋杀、贩毒、抢劫、强奸等仇恨犯罪行为大幅增加,每二三十分钟发生一起谋杀案,四五分钟发生一起强奸案,每几秒钟发生一起人室抢劫案。各类犯罪影响了美国社会的正常秩序,给受害者带来了物质和精神上的痛苦。
也是在此时,美国年轻人的思想文化水平急剧倒退,自由放荡的疯狂时代来临了。青年们风行的是以放荡为荣,尤其是及时行乐的性解放思潮,全然不顾任何道德规则和旧式戒律。摆脱了家庭桎梏的美国青年男女也彻底抛弃了父辈们“高尚体面的”假正经,在这“迷惘的一代”眼里,“所有众神都是不存在的,所有战争都是可耻的,所有信念都已作鸟兽散”。那些仍然过着维多利亚时代生活的家庭主妇们痛苦地发现,她们的女儿早已领略了成打成打的小伙子们的热吻。理想主义已全然失去了市场,在物质世界追求现世的快乐已成为“美国主义”的新内核。清教主义遭到了谴责,年轻的大学生们把求证所有神经官能症均源于性欲受到压抑而致的心理变态的任务寄托在弗洛伊德身上。新兴的汽车为幽会的情侣们提供了便利、安全、机动的天堂。人们在谈到肉欲、妇女选举权、饮酒权利等词汇时,无一例外地使用“解放”这一口号。“解放”的目标首先指向酒精消费。早在世界大战以前,一些州就在法律中规定了禁止酒精饮料的条文;1919年,在法律上贯彻宪法第18条修正案的《沃尔斯坦特法案》正式生效,禁止在全美国制造、运输、出售含酒精量超过百分之零点五的饮料,包括葡萄酒、啤酒。为什么?因为工厂主希望减少工伤事故,当局希望减少犯罪,亨利·福特这位汽车大亨认为:“我们如此快速地驾驶汽车,操纵复杂的机器,而大家要活下去,就不可能与酒打交道了。”
《禁酒法》有悖于战后美国社会时尚,因而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尽管调查局和州、县、城市警察先后逮捕了50万违反此项法案的人。不仅如此,由于私酒贩卖业的借机勃兴,使联邦政府失去了酒类生产和销售的大笔税收,因此对后来的“大萧条”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有酒瘾的醉鬼之外,就连那些以前滴酒不沾的纯洁少年,也加入了暗设于地下室或商店后店堂的秘密酒店顾客之列,因为这与牛仔裤后口袋里放一只扁酒瓶一样,都是反抗社会的时髦标志。鸡尾酒代替了葡萄酒,书房也变成了自己加料配酒和朋友聚饮的酒吧间。由于供不应求,私酒贩子成了一种获利丰厚的职业。也由于获利丰厚,他们已可以买通警察,或结成帮派,动用暴力威胁、谋杀手段,在一些大城市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还可以拓宽经营范围,向赌场、妓院、舞厅、停车场、牛奶房索取保护费。根据保险业的统计,美国的谋杀事件已相当于英国的16倍以上。在犯罪率居高不下这一“现代社会”的内在特征方面,美国走到了英、法等老牌强国的前面: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纽约,在芝加哥,在密尔沃基,在达拉斯,银行里的现款就已需要动用由武装人员守护的装甲汽车来运送了;警察不愿再冒生命危险极力逮捕那些一被拘留很快就能依靠政治势力保释出狱的罪犯,转而采用遇到盗匪就拔枪射击的稳妥办法。而在其他国家,这一切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得到普遍效仿。形形色色的黑社会组织也空前活跃起来。
P6-7
2012年,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已经走过了104个年头。在它年届百岁生日的时候,美国为它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回顾百年历程,FBI曾因抓捕众多臭名昭著的罪犯和破获一系列大案要案而声名远扬。而现在,FBI的工作重心已渐渐转移——反恐,成为最为重要的工作。
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FBI不仅有光环和荣誉,也有争议和丑闻。1922年,卓别林因演出针砭时弊的电影而成为联邦调查局的调查对象。联邦调查局特工混进卓别林的电影厂做卧底,监视他的一言一行。二战后,联邦调查局开始监视爱因斯坦,对于他赞同共产主义理想,支持民权运动,特工们感到惊恐不安。联邦调查局为了找到把爱因斯坦驱逐出境的罪证,建立了爱因斯坦的详细的文件,长达1424.页。
近几年来,联邦调查局丑闻迭出,这显示其内部系统仍存在大量问题。外界给予了猛烈的抨击。2001年7月17日,媒体披露联邦调查局在过去的11至12年间已丢失了近200台笔记本电脑和约450件武器。经认定,失踪的笔记本电脑中肯定有四台储存了机密信息。
联邦调查局向俄城爆炸案主犯麦克维的辩护律师提供材料时,居然遗漏了千页重要文件,结果造成麦克维的死刑被迫从2001年5月16日延迟到6月11日执行。
此外,联邦调查局资深探员汉森竟是潜伏了15年的俄罗斯双重间谍,此闻一出,舆论哗然,FBI大丢脸面。
想当初,胡佛坐镇:FBI的时候,它可是风光无限。
1908年7月26日,罗斯福总统在任期间,美国司法部成立了一个调查小组,这就是FBI的前身。它当时规模很小,直到胡佛上任才真正走上正轨不断壮大。1924年,年轻的胡佛被任命为FBI局长。因为成功地抓获了如“娃娃脸”纳尔森、“好孩子弗罗伊德”(联邦调查局给这些家伙起了很酷的昵称)等臭名昭著的匪徒,联邦调查局在20世纪30年代声名鹊起。也正是在这一时期,FBI特工人员赢得了“政府的人”的绰号。
胡佛在这个位子上一坐就是48年,其间美国换了8位总统,但没有谁敢解雇胡佛,因为没人知道胡佛究竟知道些什么,这对总统来说是最大的恐吓。
作为这个机构的秘密守护者和最高掌权人,胡佛曾是FBI的化身,是一个令人恐惧的神秘人物。他是美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人物,也是最富争议的人物。即便是在他死后的30多年里,关于他的争议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尼克松总统在自己的私人日记上写道:“他在一个适当的时候死了:幸运的是,他是在位的时候死的。如果他在之前被迫下台抑或主动辞职,他都很可能被人杀死。”然而,在对全国发表的官方讲话上,尼克松却是这样说的:“今天,所有美国人都对J·埃德加·胡佛先生的去世感到悲伤。作为联邦调查局的局长,胡佛先生拥有赤诚的忠心,卓越的能力和非凡的奉献精神。可以说,他是在他自己所生活的这个年代里的一个传奇。”
J·埃德加·胡佛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可以坐镇FBI 48年?他掌握了当权者哪些秘密?他自己又有什么秘密呢……本书将为读者朋友们揭开这个谜底。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国内已出版、发表的有关埃德加·胡佛的大量论著和译著。在此我们向这些论著和译著的作者们深表谢意。尽管我们小心谨慎、不厌其烦地核对相关材料,但仍不能避免产生瑕疵和纰漏,还请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FBI之父(胡佛大传)》由沧海满月编著,胡佛是美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人物。也是最富争议的人物。即便是在他死后的30多年里,关于他的争议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尼克松总统在自己的私人日记中写道:“他在一个适当的时候死了:幸运的是,他是在位的时候死的。如果他在之前被迫下台抑或主动辞职,他都很可能被人杀死。”然而,在对全国发表的官方讲话上。尼克松却是这样说的:“今天,所有美国人都对J·埃德加·胡佛先生的去世感到悲伤。作为联邦调查局的局长,胡佛先生拥有赤诚的忠心,卓越的能力和非凡的奉献精神。可以说,他是在他自己所生活的这个年代里的一个传奇。”
胡佛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可以坐镇FBI达48年之久?他掌握了当权者哪些秘密?他自己又有什么秘密……《FBI之父(胡佛大传)》将为读者朋友们揭开这些谜底。
作为这个机构的秘密守护者和最高掌权人,胡佛曾是FBI的化身,是一个令人恐惧的神秘人物。他是美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人物,也是最富争议的人物。即便是在他死后的30多年里,关于他的争议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埃德加·胡佛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可以坐镇FBI 48年?他掌握了当权者哪些秘密?他自己又有什么秘密呢……《FBI之父(胡佛大传)》由沧海满月编著,本书将为读者朋友们揭开这个谜底。
作为联邦调查局的局长,胡佛先生拥有赤诚的忠心,卓越的能力和非凡的奉献精神。可以说,他是在他自己所生活的这个年代里的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