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顾彬编著的《中国传统戏剧》的对象是中国的戏剧史,在谈论着一话题时,我们用“戏剧”这一类型的概念缩率了某一些汉语区的一般性话剧研究……喜欢中国传统戏剧的朋友一定会喜欢这本书的。
德国顾彬编著的《中国传统戏剧》对中国传统戏剧的产生发展、在中国与世界文学的地位,以及研究现状和方法等作了较为全面而详尽的分析阐述。作者将《中国传统戏剧》置于跨文化交流的大框架内,注重与欧洲,由其是与德国戏剧做比较,阐述中国传统戏剧对欧洲、对德国戏剧的影响,分析了中国传统戏剧后来在“文学上的倒退,后被欧洲戏剧超越的原因。
前言
序
1.戏剧场所
2.中国戏剧的起源
3.宫廷和娱乐文化
4.中国戏剧两种不同的传统
5.中国戏台上的技艺
6.中国戏剧的一种理论
第一章 宗教与戏剧
一、概述与展望
二、来世债务人
三、金钱的奴隶
四、盆儿鬼
五、关汉卿(约1240约1320):《窦娥冤》
第二章 元代戏剧(1279-1368)
一、元代戏剧(杂剧)的起源
二、白朴(1227-1306):《梧桐雨》
三、马致远(1260-1325):《汉宫秋》
第三章 元代戏剧详述
一、纪君祥(生卒年月不详):《赵氏孤儿》
二、李行道(13世纪):《灰阑记》
三、王实甫(13世纪):《西厢记》及激情后果(关汉卿等)
四、南部戏剧(南戏):石君宝(1192-1272)及其他作家
五、高明(约1305约1370):《琵琶记》
第四章 明代(1368-1644)的罗曼司:传奇和昆曲
一、朱有墩(1379-1439)
二、康海(1475-1541),王九思(1468-1551)及其他作者
三、传奇
四、《白兔记》
五、昆曲
六、梁辰鱼(约公元1519约公元1591):《浣纱记》
七、吴炳(1595-1647):《绿牡丹》
八、阮大铖(1587-1645):《燕子笺》
九、汤显祖(1550 1617):《牡丹亭》
第五章 从文学到语言表达 清代(1644-1911)
一、吴伟业(1609-1672),陈与郊(1544-1611)等
二、洪异(1645-1704):《长生殿》
三、孔尚任(1648-1718):《桃花扇》
四、李渔(笠翁,1611-1680):中国喜剧
五、京剧
展望 论革新与习俗问题
参考文献目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