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影视大王邵逸夫/浙商名人研究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郭学勤//郭亚晖
出版社 杭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影视大王邵逸夫》由郭学勤、郭亚晖所著,邵逸夫,一位101岁的老人,被后辈尊称“六叔”,他的英文名叫Run Run Srlaw,真是人如其名,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前进,积极入世中度过。

这是一本记录邵氏电影王国和TVB发展史的书。邵逸夫不仅亲历了中国电影自1920年代以来的整个发展过程,更以其睿智与先见之明,始终站在华语影视业发展的最前沿,并最终打造出了邵氏电影王国这一“东方好莱坞”。在他的带动下,香港邵氏兄弟影业公司成为1950—1980年代中国电影制片业的巨头,同时他也审时度势,及时投身电视业,成为TVB最大的股东之一。这亦是一本记录一位关注教育民生的大慈善家的书。邵逸夫在全力投身影视业的同时,还热心公益事业,在内地捐资助学;祖国大地,遍地都是“逸夫楼”。

内容推荐

《影视大王邵逸夫》由郭学勤、郭亚晖所著,邵逸夫的成功,秉承了宁波帮“敢为人先、智慧勤奋、诚实守信”的精神。这位从庄市走出来的“影视大王”,不仅是庄市人的骄傲,也是宁波人、浙江人的骄傲,更应该是中国人的骄傲!那颗遨游在太空的“邵逸夫星”,将使宁波帮精神更加光彩辉映,永世流传。

《影视大王邵逸夫》里的六叔,这位长寿的智者,依然还在续写着自己的人生传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少年起步上海滩

 一、少小求学,辗转于沪甬之间

 二、“天一”小伙计,助兄逐鹿上海滩

 三、“忠孝节义”,天一“立地成佛”

 四、执机《珍珠塔》,阿六学艺初试刀

第二章 卧薪尝胆闯南洋

 一、赤手空拳,为破“六合”漂洋过海

 二、兄弟齐心,创立南洋电影王国

 三、从流动放映车到“邵氏兄弟公司”

 四、拍摄第一部有声粤语片《白金龙》

第三章 南迁香港拓新路

 一、“猛醒救国”,天一拍摄进步电影

 二、天一港厂遭重创,醉翁隐退

 三、邨人出山,开创邵氏“南洋影片时代”

 四、强者如林,“邵氏父子”难敌对手

第四章 独闯香港创霸业

 一、雄才大略,荒山秃岭筑影城

 二、延揽人才,邵氏聚“星”出奇招

 三、自捧明星,邵氏胜数又一招

 四、胆识过人,六叔经营善攻略

 五、知人善任,取胜还靠此法宝

 六、迎头赶上,欲与电懋争雌雄

第五章 邵氏王国踞东方

 一、《貂蝉》试水,黄梅调电影赚下第一桶金

 二、《江山美人》,“港式黄梅”掀浪潮

 三、“倩女”失意,《后门》争宠

 四、阳刚武侠,《独臂刀》开创新天地

 五、传世之作,《大醉侠》天下无双

 六、真拳实打,邵氏“功夫”再撼香港影坛

 七、《天下第一拳》,“打遍”世界无敌手

 八、“奇情武侠”,楚原掀起古龙热

 九、《百花迎春》,歌舞、艺术片“千娇百媚”

第六章 港视王国领风骚

 一、审时度势,投石问路电视业

 二、入主TVB,进军港视展宏图

 三、一台独大,无线、丽的战正酣

 四、商战剧崛起,《千王之王》“用爱将心偷”

 五、无线、亚视,方尺荧屏谁主沉浮

 六、“盛世最强”,万千星辉将军澳

第七章 慈善大家报桑梓

 一、创百亿资产富甲一方

 二、兼善天下济众生

 三、情系内地散千金

 四、万千爱心献灾民

 五、善举莫大于“邵逸夫奖”

第八章 踏遍青山人未老

 一、长寿老人,台庆最亮一颗星

 二、浪漫多情,红颜知己伴人生

 三、寻根问祖,情是故乡浓

 四、德才双馨,“逸夫精神”世人崇敬

附录

 邵逸夫大事记

 邵氏电影创作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1919年,邵逸夫在叶氏中兴学堂读完了高小,12岁的他再返上海,考入八仙桥青年会英文中学。这是一所由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创办的学校,该校教学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除国文外,其他课程一律都使用英语授课,而且学校中的教师构成也很“西化”,一部分教师直接来自美国,也有一部分教师是留学归来的学子,还有一部分毕业于上海教会学校。与庄市的叶氏中兴学堂相比,这里的教师思想比较活跃,设置的课程更加新潮。所以,在这所学校里,邵逸夫更加如鱼得水,眼界大开,他接触到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方式。同时,他学得了一口流利的英语,这为他以后闯荡南洋、漂洋过海到西方去考察学习先进的电影技术与理论打下了基础,提供了语言工具。

就这样,为了求学,小小年纪,邵逸夫辗转于上海与宁波之间。邵逸夫从小就性格稳重,聪慧敏锐,读小学时他十分喜欢国语,十几岁就能把一本《唐诗》背诵得滚瓜烂熟。由于学习认真、刻苦、努力,邵逸夫经常受到老师的夸奖。当然,父亲邵玉轩更加欢喜,料想这孩子将来一定有大出息,对邵家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当邵逸夫在上海读中学时,上海十里洋场娱乐事业已相当蓬勃。这使邵逸夫得以经常出入于上海繁华的娱乐场所,耳濡目染之下,少年邵逸夫渐渐痴迷于戏剧与电影,这为他日后从事影视业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天一"小伙计,助兄逐鹿上海滩

邵逸夫正式涉足电影业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的,那时他只有十六七岁,还是一个正在读中学的学生。直接影响他电影生涯的人,就是他的大哥邵醉翁。

20世纪20年代初,一个新兴的行业——“电影”在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里悄然兴起,中国民族电影也正在这里起步,一群来自中国大江南北的人们正为这一行业而不遗余力地奋斗着。

1916年,宁波人张石川率先创办幻仙影业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国人自主投资创办的电影公司,它开创了中国电影制片业之先河。但是,幻仙只拍了一部《黑籍冤魂》影片后就昙花一现般地“幻灭”了。1922年,张石川东山再起,他与郑正秋、周剑云、郑鹧鸪以及宁波同乡任矜萍一起,创办了明星影片公司。“明星”成立之初,首先走的是通俗娱乐路线,尝试拍摄滑稽短剧,企图“处处惟兴趣是尚,以冀博人一粲,尚无主义之足云”,一连拍摄了《滑稽大王游沪记》、《掷果缘》、《大闹怪剧场》等喜剧片,以及命案题材的《张欣生》,但是影片上映后并不卖座,使“明星”陷入亏损境地。后来,“明星”改变制片路线,采取了郑正秋“教化社会”的“长片正剧”的主张,于1923年拍摄出一部以家庭伦理为题材的影片《孤儿救祖记》,大获成功,该片轰动了全上海乃至全中国,使明星公司一跃成为了上海电影市场的“龙头老大”。

《孤儿救祖记》由张石川导演,郑正秋编剧,张伟涛担任摄影师,郑鹧鸪、王汉伦、王献斋、郑正秋之子郑小秋等主演。影片描写的是富翁杨寿昌在儿子不幸身亡后,因受居心不良的侄子挑唆,怀疑儿媳余蔚如不贞,将其逐出家门。守寡的儿媳妇忍辱负重,将遗腹子余璞养大成人,并送人富翁杨寿昌捐资兴办的义校读书。就在恶侄谋害富翁之时,幸得机智的孙子相救。最后,沉冤大白,祖孙三代终于相认团圆。在故事情节上,影片完全摆脱了当时对西方电影的追随和模仿,开创了家庭伦理情节剧的电影模式,影片继承了中国艺术“文以载道”的传统,把千百年来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道德观念与新兴的电影艺术结合到一起,十分契合当时上海电影观众的文化心理,使他们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因此,影片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尤其是儿媳余蔚如的美貌、专情、善良、勤劳、教子有方、明白事理,赢得了观众的认同和高度好评。当时,各报章、杂志都给予影片极高的评价,其声誉和影响超过了当时所有的外国片。仅此一片,就让明星公司赚得盆满钵平。

《孤儿救祖记》的巨大成功大大地刺激了中国电影制片业的发展,推波助澜地促使中国电影走进了默片时代的黄金岁月,使中国电影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繁荣时期。与此相应的是,一家又一家的电影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电影制片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据1927年初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在上海、北京、天津、镇江、无锡、杭州、成都、汉口、厦门、汕头、广州、香港、九龙等十几个城市共开设了175家电影公司,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除了有些空挂招牌的,1926年在上海一地有近40家电影公司拍摄过影片。

P6-7

序言

19世纪中叶,宁波市近郊的庄市还仅仅是一个人口不足五千的小古镇,它默默无闻地坐落在甬江边上,归属宁波镇海县管辖。谁也没有料到,就是这个普普通通的小镇,日后竟成了名扬天下的宁波帮的重要发源地。从庄市走出去的宁波帮人士达数十人之多,方介堂、叶澄衷、包玉刚、邵逸夫、宋炜臣、阮雯衷、叶庚年、董杏生、朱之信、楼志章、叶谋升等一大批名商巨贾,享誉海内外。

在这些名闻天下的镇海庄市籍宁波帮人士中,邵逸夫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代表人物。他是宁波帮中惟一一位,也是中国惟一一位靠影视业白手起家、成为百亿富翁的商人,被誉为“亚洲娱乐大王”、“东方电影皇帝”。

邵逸夫排行老六,所以人称“六叔”、“六先生”。1925年,邵逸夫随大哥邵醉翁在上海创办天一影片公司,开始涉足电影业。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灯红酒绿,霓虹林立,年轻的邵氏兄弟只是众多电影淘金者中的一员。邵氏兄弟的天一影业公司既没有黑帮靠山,也没有左翼背景,他们靠着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宁波帮”吃苦耐劳的天性,在上海滩一鸣惊人,天一公司跻身于上海三大电影公司行列,成为上海电影三足鼎立之一足。1926年,邵逸夫随三哥邵仁枚远赴南洋,赤手空拳,经过30年辛苦打拼,他们在南洋建立起了庞大的邵氏影片发行放映网,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爪哇等拥有100多家电影院和9座大型游乐场,建立起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邵氏电影王国”。“每天光顾这些电影院的观众大约有100万人!在过去半个世纪以至未来的岁月中,只要你看电影,免不了遇到邵氏电影公司的影片!”

1957年,邵逸夫在香港清水湾挂牌成立“邵氏兄弟公司”,建东方好莱坞“邵氏影城”。在邵逸夫的经营下,“邵氏兄弟公司”开创了香港电影的新时代,自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20年间,香港电影是“邵氏兄弟公司”称雄天下的时代,邵氏电影几乎独霸香港影坛,“邵氏”也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一个具有特殊涵义的专有名词。

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电影,邵逸夫是中国电影发展进程的历史见证人。回首当年,在天一公司成立前后,上海滩曾涌现出来一大批财大气粗、激流勇进的电影公司。如今,这些电影公司早已随岁月的流逝而烟消云散了,而惟有邵氏电影企业奇迹般地存活下来,最终演变成“邵氏电影帝国”,成就了“东方好莱坞”的传奇。

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电视行业异军突起,目光敏锐的邵逸夫转而进军无线,把精力投向电视事业。1980年,邵逸夫出任无线台董事局主席,执掌无线电视的大权。邵逸夫接手经营的香港无线电视,在香港无线电视收视率上一直独占鳌头。这位曾经在电影王国中煊赫一时的电影皇帝,一跃又成为了电视王国的巨子。

邵逸夫把一生的精力和智慧都献给了影视业,是影视界真正的“王者”。迄今,邵逸夫在影视界叱咤风云长达84年之久,创造了无数银屏幕上的传奇,而他本人也是一个传奇:他100岁时还能开工迎事,坚持上班,以102岁高龄退休。试问世上几人能做到?

在中华慈善事业中,邵逸夫被誉为“中华捐资第一人”。邵逸夫靠影视发家,创下百亿财富,多年来一直稳踞香港十大超级富豪榜上。富起来的邵逸夫,不忘报效桑梓。自1985年开始,邵逸夫向大陆捐款,支持内地发展教育、卫生事业。据不完全统计,他先后捐款达42.6亿多港币,为富人树立了一个慈善标杆。  1990年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申报,正式批准将该台于1964年10月8日发现、国际永久编号第2899的小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太空之中行星以名人命名者有之,而以一个企业家名字命名的,邵逸夫是中国和宁波帮人士中第一人。

邵逸夫的成功,秉承了宁波帮“敢为人先、智慧勤奋、诚实守信”的精神。这位从庄市走出来的“影视大王”,不仅是庄市人的骄傲,也是宁波人、浙江人的骄傲,更应该是中国人的骄傲!那颗遨游在太空的“邵逸夫星”,将使宁波帮精神更加光彩辉映,永世流传。

后记

2007年8月,浙江省社科规划办在浙江社科网上公布了2007年度“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立项课题,在长长的89项课题目录中,我惊喜地发现我申报的《影视大王邵逸夫》赫然被列入其中,期待已久的《影视大王邵逸夫》研究课题终于立项。在喜悦的同时,也不禁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给邵逸夫写传,谈何容易!

最大的困难就是学界对邵逸夫的研究早已有相当深厚的积淀,可谓硕果累累,要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其难度是可以想见得到的。好在任何一位名家大师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深人研究,邵逸夫也一样,想到这里,不禁又增加了几分信心。

经过本课题组成员共同的努力,这本《影视大王邵逸夫》终于完成了。但是,我们深深感到“邵逸夫”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邵逸夫”三个字已从一个简单的姓氏名字上升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符号了,它留给人们的思考太多太多,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是一个研究不尽的课题。所以,在本书正式出版后,本课题组将继续投入精力深入地研究邵逸夫。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曾得到过多方帮助,在此,向所有帮助和支持过本书写作的人表示衷心感谢,有了你们的关心和支持,本书才得以顺利完成。在这里,还要特别感谢宁波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郭华巍书记,郭华巍书记一向关心和支持宁波帮研究事业,早在任宁波市镇海区区委书记期间他就曾做过大量的有益工作,在海外宁波帮人士中享有极高威望,在本书写作过程中,他在百忙之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值此向郭华巍书记表示真诚谢意。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已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有关邵逸夫研究的成果,有的征得了作者或编者的同意,有的则无法联系到作者或编者,值此之机,一并向所有作者表示感谢。本书所参考的成果资料凡能列入参考文献条目中的基本都列了进去,凡能查到出处的,在直接引文的注释中都已做了明确注释。但是,还有一部分文献和资料,因多种原因而无法列入参考文献条目中,或无法明确加以注释,对此,笔者向这些作者表示深深的歉意。

另外,还需作特别说明的是,本书插图除了自拍的外,绝大部分影片剧照与人物肖像及封面人物图片插图,均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朱天纬研究馆员提供,邵逸夫故乡的有关图片由邵逸夫侄孙邵才元先生、宁波工程学院刘华老师提供或拍摄,在此向他们深表感谢。还有个别图片的来源因无法联系到作者并征得其同意后使用,本书作者在此深表歉意,看到本书后,有关作者可主动与出版社联系,提供足以证明自己拥有著作权的身份与作品证明,以便我们支付相应的稿酬。

由于水平及多方面条件限制,本书肯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朋友批评指正。

仅以此书献给104岁的世纪老人邵逸夫先生。

邵逸夫,中国电影电视一个永远的传奇!

郭学勤

2011年12月15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0: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