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前沿
作者的几点说明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问题新探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中若干理论问题探要
马克思的解放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完整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
关于历史发展中主客体问题的论纲
主客体的矛盾运动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
论一般人道主义
成熟时期马克思的科学人性论和人本哲学——马克思哲学新论之一
社会的发展和人性的提升——马克思哲学新论之二
马克思的异化论——马克思哲学新论之三
与人性有关的几个理论问题
努力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
马克思主义是“片面的”、“过了时的工具”吗——评托夫勒《预测与前提》一书对马克思的歪曲
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和曲折道路——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前进道路的曲折性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化论要
毛泽东思想与两次历史性飞跃
略论毛泽东思想与抗日实践的互动关系
邓小平与社会主义几个理论问题钩沉
对待科学体系应有科学的评判标准——兼论邓小平理论的内在逻辑联系和逻辑起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文本
中国面临的难题究竟是什么
三、唯物史观与中国改革开放
三中全会以来唯物史观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应用和发展——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我国的改革实践对唯物史观的丰富与发展
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体制
体制改革与观念更新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体制改革要遵循社会系统整体运动的规律
也论体制和制度——从何匡同志对体制的规定谈起
略论“交往形式”、生产力体制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改革的系统工程与社会发展的规律系统
开放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论市场经济的由来、属性、功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我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划时代贡献
关于股份制的若干理论问题
浅论分配不公与两极分化
四、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力问题
生产力若干理论问题新论——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与生命力
唯物史观的生产力论与生产力标准论纲
关于坚持生产力标准的断想
生产力的科学含义及其运行机制新论
现代社会系统及其子系统生产力运动规律新探
生产力发展规律体系刍论
论改革与发展社会生产力
对“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几点认识
“三个有利于”标准: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的深化与发展
五、精神生产力与精神文明建设
论精神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关系
论精神生产力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物”
精神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体系论要
试论作为生产力范畴的智力
论智力及其发展规律体系
“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含义与实践意义
论科学技术上升为第一生产力的标志和条件
略论文化生产力
关于新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
《厦门特区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研究》绪论
六、关于文明与文化的反思
略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论及其现实意义
论思想文明、行为文明及其与政治文明的关系
社会生态文明论
何为尊严——从马克思和现代文明的视野看尊严
十年文化热中的三种观点剖析
评《当代中国的文化难题》对马克思历史观的“补正”
评“全盘西化”论
关于民主与科学的反思——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
中国现代化宁馨儿难产探微
《盛世良相李光地》序论
附录 我的人生道路与往事回忆
我的八十年传奇经历
三起两落话母校
纪念萧萐父先生
七律诗选九首(外一首新诗)
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