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爬到高山山顶,如果能看到山顶,知道我们最后的行进方向,就会激励我们继续往上爬。
这个比喻并不是说我们应该有着非常清晰的人生目标,把每一步都计划好。成功人士似乎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生活规划并非一成不变(Taylor和Humphrey,2002)。
但是,我们仍然有必要怀有愿景,知道自己大致方向该往哪走,想要过怎样的生活,在不同领域希望做多少个人投入。有了这样的愿景,当不可避免的挫折忽然出现在面前时,我们才能够继续走下去。我们组装书架或者玩拼图游戏的时候,如果面前摆放着书架或者拼图结果的图片,我们会觉得最后的目标是实实在在可能实现的,整个组装或拼图过程就会轻松不少。如果我们正在做一个持续几年的项目,比如攻读学位或者建立自己的事业,就更有必要怀揣着想要实现的愿景。
抱负
一开始,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看清楚你当前觉得自己的抱负在哪里。有的学生进入大学时就已经很了解自己的抱负和目标所在。但是,很少有学生思考过大学毕业之后他们想要追求什么目标。你没必要一定要有清晰的目标,但是看清自己的抱负还是很重要的。只有你弄清楚了,才可能去思考这些抱负对你究竟有多重要,思考你与自己真正重视的东西之间的距离,然后做出相应的努力。
梦想
做高贵的梦。你梦到什么,就会变成什么。你的愿景就是你的承诺,最后会实现。
P33
《个人发展手册》由斯特拉·科特雷尔所著,这是国内第一套系统讲解西方国家大学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技能发展的图书。与目前留学教育类图书主要集中在语言提升、申请指南方面不同的是,该系列重在阐释西方大学教育究竟注重哪些技能、素养的提升——比如思维方式的转变、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探索与系统训练、内外部资源的搜索与运用、学习过程中沟通、交往和协作能力的提升、发展规划和职业素养提升等。通过探求中西方大学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学习方法上的差异,引导读者思考在大学里究竟要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如何能转变为走出校门后最有价值的人生资本。对于能够出国留学的人能帮助其尽快适应国外大学教育环境,对于未能出国留学的人则能启发其寻求真正有价值并适合自己的个人提升方法。
这本《个人发展手册》对于不打算出国的中国学生来说,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个人提升指南。
《个人发展手册》由斯特拉·科特雷尔所著,读大学,比拿学位更重要的是积蓄立足社会的资本。既然学习是“无法回避的痛苦”,何不按照《个人发展手册》的指导,让这段学习时间的价值最大化。这本手册通过各种自我测评让你明确“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更有各种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工具,帮你提升任务管理、人际交往、问题解决、创意思维、面试求职等具体的能力,告诉你如何与更多的人和事关联起来,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