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宏扬中国传统文化,也为了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笔者赵嘉宁将徐乐吾研究子平学说的代表著作《子平粹言》做了点校和白话释义工作,希望能呈献给读者一部原汁原味的徐氏经典。
《子平粹言(最新编注白话全译)》是“中国古代占卜经典”系列之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子平粹言(最新编注白话全译)/中国古代占卜经典 |
分类 | |
作者 | 徐乐吾 |
出版社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了宏扬中国传统文化,也为了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笔者赵嘉宁将徐乐吾研究子平学说的代表著作《子平粹言》做了点校和白话释义工作,希望能呈献给读者一部原汁原味的徐氏经典。 《子平粹言(最新编注白话全译)》是“中国古代占卜经典”系列之一。 内容推荐 《子平粹言》虽然幅面不长,却成为了中国命理学界备受推崇的经典著作之一;虽然年代不长,却深深影响了中国几代命理学大师。 《子平粹言(最新编注白话全译)》是“中国古代占卜经典”系列之一。 《子平粹言(最新编注白话全译)》的作者是徐乐吾,译者赵嘉宁。 目录 子平粹言卷一 第一编:子平学理 何谓阴阳 何谓五行 何谓十干(天元) 何谓十二支(地元) 何谓地支藏用(人元) 第二编:排演程式 六十甲子 月建 五鼠遁歌诀 五虎遁歌决 四柱 夜子时 六神 干支配合六神 推大运法 推小运法 流年 推命宫法 推胎元法 推小限法 第三编:会合变化 天干五合 地支六合 三合会局 地支四方 六冲 地支三刑(破附) 地支六害 禄刃 论旺衰强弱 论五行生克及反生克 论八法(生克制化会合刑冲) 子平粹言卷二(上) 第四编:明体立用(上) 辩体用 一、体性 四时之木体性 四时之火体性 四时之土体性 四时之金体性 四时之水体性 附释:八正格 第四编:明体立用(中) 二、用神 (甲)用神之定义 四时之木宜忌 甲乙木性质之分别 六甲造化 六乙造化 四时之火宜忌 丙丁火性质之分别 六丙造化 六丁造化 四时之土宜忌 戊己土性质之分别 四季月土性质之分别 六戊造化 六己造化 四时之金宜忌 庚辛金性质之分别 六庚造化 六辛造化 四时之水宜忌 壬癸水性质之分别 六壬造化 六癸造化 子平粹言卷二(中) 第四编:明体立用(中)续二用神 (乙)十干选用法 甲木选用法 正月甲木(初春) 二月甲木(仲春) 三月甲木(暮春) 四月甲木 五六月甲木 七月甲木 八月甲木 九月甲木 十月甲木 十一月甲木 十二月甲木 乙木选用法 正月乙木 二月乙木 三月乙木 四月乙木 五月乙木 六月乙木 七月乙木 八月乙木 九月乙木 十月乙木 十一月乙木 十二月乙木 丙火选用法 正月丙火 二月丙火 三月丙火 四月丙火 五月丙火 六月丙火 七月丙火 八月丙火 九月丙火 十月丙火 十一月丙火 十二月丙火 丁火选用法 正月丁火 二月丁火 三月丁火 四月丁火 五月丁火 六月丁火 三秋丁火一例 三冬丁火一例 戊土选用法 正二三月戊土一例 四月戊土 五月戊土 六月戊土 七月戊土 八月戊土 九月戊土 三冬戊土一例 己土选用法 正月己土 二月己土 三月己土 四五六月己土一例 七八九月己土一例 十月十一十二月己土一例 庚金选用法 正月庚金 二月庚金 三月庚金 四月庚金 五月庚金 六月庚金 七月庚金 八月庚金 九月庚金 十月庚金 十一月庚金 十二月庚金 辛金选用法 正月辛金 二月辛金 三月辛金 四月辛金 五月辛金 六月辛金 七月辛金 八月辛金 九月辛金 十月辛金 十一月辛金 十二月辛金 壬水选用法 正月壬水 二月壬水 三月壬水 四月壬水 五月壬水 六月壬水 七月壬水 八月壬水 九月壬水 十月壬水 十一月壬水 十二月壬水 癸水选用法 正月癸水 二月癸水 三月癸水 四月癸水 五月癸水 六月癸水 七月癸水 八月癸水 九月癸水 十月癸水 十一月癸水 十二月癸水 子平粹言卷二(下) 第四编:明体立用(中)续二用神 (丙)取用之方式 一、扶抑日元之取用法 二、扶抑用神之取用法 三、通关之取用法 四、病药之取用法 五、调候之取用法 第四编:明体立用(下) 三、体用之变 (甲)专旺 (乙)从旺 (丙)合化 子平粹言卷三 第五编:鉴别等差 论格局高低 (甲)真假 (乙)虚实 (丙)清浊 (丁)有力无力 (戊)有情无情 (己)团结 论征验 富贵命 富命 清贵命(贵而贫) 贫困命 寿考命 残疾命 夭殇命 盗贼命 论胎元重于命宫 论运岁上 (甲)大运 (乙)太岁 (丙)总论岁运 论岁运下 何谓战 何谓冲 何谓和 何谓好 论人元用事多寡 论分野上 化分野下 子平粹言卷四 第六编:古法论命 一、引言 二、神煞起例 三、论命方式 四、战斗伏降刑冲破合 五、流年月建 子平粹言卷四 附编 子平法与神煞 神煞看法与并临 试读章节 五行、十干、十二支都是一些代名词。一种符号而已。用五行代指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是专门针对徐子平命理方法的一种理论,并不是最真彻、最广泛、最根本的原理。如果必要追其源头,命理只是众多术数中的一种。正如其名术“数”,即关于“数”的术。数,数目的意思;五行,本意即是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十干,为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等生成数(其中一二三四五为生数,六七八九十为成数。有了这些数,天地万物都能被包含其中而没有遗漏,所以也叫做天地范围数),也叫做河图之数;地支即九宫,是洛书之数;神煞,也是干支与干支相加的符号。成败遏合、吉凶休咎的原理,追其本源不外乎数。而数与数之间复杂的计算,就不能不借助于代数方程了。命理也是这个道理,它只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可行的代数方程,供我们借此运算世间所有的“数”,以达到知天命的目的。如果能够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一切无稽之说都可以一扫而空。 [原文】 五行为寒暑温凉之气,无时无刻不流行于天地之间。所不同者,旺相休囚之别耳。旺相为有用,休囚为无用。地支藏用者,各支藏有用之气也。兹先释生旺休囚十二宫之名义。 [今译] 五行代表寒暑温凉四时之气,这四种气息无时无刻不在天地之间流走。出现冷暖变化并不是因为某一种气消失不在了,而是它们之间的旺相休囚关系发生了变化。若气得旺、相之位叫做“有用”功用更大,在体、囚之位则是“无用”功用很小。比如在夏季,是暑温(木、火)之气得旺相位,寒凉(金、水)之气得休囚位,即暑温功用大,寒凉功用小,所以我们会感到炎热。所谓地支藏用,即十二地支分别在四季中带有何种有用之气的情况。所以下面先解释生旺休囚等十二宫的含义。 [原文] 气候之至也,自无而有,非突然而来,必先酝酿、胎养两位,乃酝酿之时也;长生者,萌芽初生,发动之时也;沐浴、冠带初生幼稚,气渐生长,如人登场之先,沐浴衣冠以预备也;临官乃最壮旺之时,如人壮年,锐气正盛,前途希望,无有穷尽,故临官又名禄位。言食禄王家,努力前程也;帝旺者,主旺也。帝、主也。专旺之地,无别种夹杂,故言主旺。然盛极难为继,外象峥嵘,其气已竭。故临官帝旺两位,虽同为中心极旺之时,而临官如午前,帝旺如午后。向旺向衰,自此而别。自帝旺之后而衰、而病、而死,逐渐衰退义至明显;墓者,死之后犹存余气,如日落西山。太阳之光,从地平线下,倒映而上,回光反照,犹有余辉也;至绝而气真绝矣。自此之后,又将酝酿而生。故一气循环,周流不断也。 [今译] 四季气候的到来,并不是从无到有突然而来的,必要先经历酝酿、胎养两位,这是发展壮大的前提条件;而长生,代表萌芽初生,为发动之时;沐浴、冠带为初生之时,虽然幼稚但气也逐渐生长,如人在登台之前所做的沐浴、衣冠等准备工作;临官之位是最壮旺的时候,如人在壮年,锐气正盛,前途希望没有穷尽的时候,所以临官也叫做禄位,代表在帝王下得禄位,预示着锦绣前程;帝旺,正如其名,主旺。帝,主的意思。在只有旺气的地方,没有其他成分夹杂,因而主旺。然而此时气势虽为盛极但难以继续,看似峥嵘气已暗中衰竭。因此临官、帝旺两位,虽同为十二宫中极旺之时,但临官如在正午之前,帝旺如同正午之后,二者的向旺向衰,因此而有区别。自帝旺之后衰、病、死皆将出现,逐渐衰退的含义十分明显;墓位,指死后还尚存的余气,好比日落西山,太阳的光芒,从地平线下,也能倒映而上,即回光反照,犹有余辉;到了绝位,气便完全绝灭。自此之后,又将回到酝酿、胎养的阶段。五行中的五种气,都是按照这种顺序循环往复,周流不断。 [原文] 上述旺相休囚十二位之义,自胎养至临官六位,逐步生长为阳;自旺至墓绝六位,逐步衰退为阴。阴阳之分界,则在子午卯酉之中心。就年论之为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就日论之,为四正(子正卯正午正酉正);下更详之。更就五行分配十二而述其旺相休囚之次序。 [今译] 上文所述的旺相休囚十二位,从胎养到l临官六位,经历逐步生长为阳的过程;自旺至墓绝的六位,则是逐步衰退为阴的过程。阴阳的分界,就在子、午、卯、酉四支的中心。就一年来看,为二至日(冬至、夏至)与二分日(春分、秋分);就一日来看,为四正时(子正、卯正、午正、酉正)。下文对此有更加详细地讨论,并就五行分配十二宫的情况来介绍它们旺相休囚的不同次序。 [原文] 木生于亥,沐浴、冠带于子丑,临官于寅,旺于卯,衰于辰,病死于巳午,墓于未,绝于申,而酉戌则酝酿之时也。木在亥子丑寅四位,为甲木;在卯辰巳午未五位,为乙木。酉戌木气未生,申位木气已绝,故不论。然论其义,酉戌木气酝酿属阳;申位木气绝地、属阴。(从酉至寅为甲木,从卯至申为乙木。特用有显晦之不同耳。火金同论。) [今译] 木,生于亥位,沐浴、冠带于子位、丑位,临官于寅位,旺于卯位,衰于辰位,病死于巳位、午位,墓于未位,绝于申位,酝酿在酉位、戌位。木在亥、子、丑、寅四位,为甲木;在卯、辰、巳、午、未五位,为乙木。在酉位、戌位时木气并未出生,而申位时木气已绝,所以此三位不讨论。但是在酉、戌二位时,木气在酝酿中,故属阳性;而申位木气己入绝地,属阴性。此中,木从酉位至寅位为甲木,从卯位至申位为乙木,所以其作用有时明显有时晦暗(火、金同论)。 [原文] 火生于寅,沐浴、冠带于卯辰,Il缶官于巳,旺于午,衰于未,病死于申酉,墓于戌,绝于亥。火在寅卯辰巳四位为丙火;在午未申酉戌五位为丁火。(亥,火之绝地。子丑,火气未生,故不论。) [今译] 火,生于寅位,沐浴、冠带于卯位、辰位,临官于巳位,旺于午位,衰于未位,病死于申、酉位,墓于戊位,绝于亥位。火在寅、卯、辰、巳四位为丙火;在午、未、申、酉、戌五位为丁火。其中,亥位是火的绝地。子、丑位时火气尚未出生。所以,此三位不在讨论之中。 [原文] 金生于已,沐浴、冠带于午未,临官于申,旺于酉,衰于戌,病、死于亥子,墓于丑,绝于寅。金在巳午未申四位为庚金;在酉戌亥子丑五位为辛金。(寅,金之绝地。卯辰,金气未生,故不论。)P13-15 序言 自宋代徐子平首创命理四柱预测法以来,中国古代命理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纪元。特别是在明清两代,出现了很多命理大家,如:《三命通会》的作者万民英,《滴天髓》的作者刘基,《子平真诠》的作者沈孝瞻,《神峰通考》的作者张神峰等,他们都是命理长河中璀璨的明星。遗憾的是,这些人虽然能独当一面,但却始终没有成为能将命学推向新高峰的集大成者。 斗转星移,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三位命理大家,即袁树珊、韦千理和徐乐吾,号称:南袁北韦东乐吾。特别是徐乐吾的出现,改变了已然沉睡千年没有取得重大突破的命理学的格局。他集中国古代命理精华于一身,由此创立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达到了前人从未达到的高度。虽然自徐乐吾后,中国现代也出现了不少命理大师,却少有人能望其项背。 为了宏扬中国传统文化,也为了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笔者将徐乐吾研究子平学说的代表著作《子平粹言》做了点校和白话释义工作,希望能呈献给读者一部原汁原味的徐氏经典。 本书共分为六编: 第一编 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地支十二宫、天干阴阳以及阴阳天干的性质区别;人元藏用原理等内容。是学习命理学的知识储备。如果您对命理毫无涉猎,那么从第一编开始必定能为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为您的命理研究打开一扇亮堂的大门。 第二、三编 主要内容:会、合、刑、冲等变化的原理。一般的命理书,只是枯燥地罗列口诀,并不能言明其中道理。即使有所涉及,也多为穿凿附会之词,不但不能给学术研究者帮助,反而会将人引向歧途。本书的二、三两编,详细地介绍了命理学中生克变化的原因,是至根至本的金玉良言,从此您大可不必为秘而不宣的道理烦恼。 以上三编,虽然是入门初步,但也是命理的基本知识。若能仔细审读,定能获益匪浅。 第四编 主要内容:这是论命时最为困难的一部分——取用神。用神中的变化向来被人演绎的玄之又玄,徐乐吾先生对此有独到见解和一套相对容易掌握的理论。相比其他命书的格用不分,混淆难辨。本编按照“先明其体,从体立用”的方法将用神取法介绍得十分清楚,且有一定的标准可以遵循。是本书中最为经典的一部分,也是为许多现代大家所推崇的精粹之言。 第五编 本编着重讨论:子平学说对格局高低的看法,他认为这是人生之所以宝贵穷通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徐乐吾先生将古来杂乱无章的命例归纳为六大类,逐一讲解,清晰透彻。除此之外,本编还详细讨论了大运流年的基本知识。同时还兼顾了胎元、人元用事、分野经纬等古人的创道之论,相较普通命理书这又是一大优势。 第六编 主要内容:介绍了古代命理的基本方法,让您在学习现代命理学的同时,可以溯其本源。参读古法也是每一位命理志士必修的课程,徐先生再次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惊喜。 本书虽然幅面不长,却成为了中国命理学界备受推崇的经典著作之一;虽然年代不长,却深深影响了中国几代命理学大师。无论您是未人玄门的初学者还是深谙命学的专家,相信这本《子平粹言》都会给您带来丰富的心得体会。 碍于时间仓促,书中必然存在错漏,希望您能对书中差忒指点一二,以便再版时能有所改进。 竹山 2010年5月20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