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子的岁月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李工有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名:时间单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版本]

魏王弼本。

[注释]

①徼jiao:边界。

[解读]

那些分门别类、头头是道的道理,其实并不能清楚地解释万物的存在之道。那些根据人的意愿所命名的时间单位名称,对于整个宇宙的时空存在而言,并非都是名正言顺的。

在时间名称尚不存在的遥远,宇宙天地爆发了起始。一旦有了岁、月、日这些时间单位名称,万物才孕育而生。没有岁月的宇宙,状态是怎样的玄妙?有了岁月的生物圈,又将能承受怎样的极限呢?无名的时间与可称的时间说到底都出自时间,只是名称不同而已。虽然它们名称相异,其玄机却是相同的。时间的玄机可以统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玄妙,它是万物存在之奥妙的幽门。

[议论]

究竟什么是道?狭义地说,道可能是指人的生存之道。人科动物已有三百多万岁了。在原始时代,他白天打猎采集,晚上睡觉休息。“日”、月是他的第一个钟。待到他渐渐学会耕作畜养时,春播秋收使他对“年”有了深刻的认识。年的重要性超过了日,成为与他生存休戚相关的第二个时问单位。文艺复兴以后,人生的世俗价值得到重视。工业社会资本投入产出过程的利润实现往往要耗费投资者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是一生的精力。人生的跨度成为现代文明的核心时间单位。人科动物经过三百多万年的努力,终于达到了与上帝所赐寿命相一致的第三个时间单位:“世”。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原子弹首次爆炸轰开了人类进入生态时代的大门。人类在生态时代里对自然的破坏,是千年也难以恢复的。在临近公元第二个千年末,第一只克隆羊的诞生标志着人类仅用了短短半个世纪的过渡期,就完成了从工业时代到生态时代的转变,莽撞地闯进了第四个时间单位:“千年”。

海德格尔说,“存在者并非因为‘处在历史中,而是‘时间性的’,相反,只因为它在其存在的根据处是时间性的,所以它才历史性地生存着并能够历史性地生存”①。当我们说,北京猿人在60万年前产生,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瓦特于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阿姆斯特朗在1969年踏上月球,通常认为:这些处在历史中的存在者和事件是有时间性的。但是,能不能从一个相反的视角来理解存在与时间呢?正因为原始人的存在根据处是时间单位“日”;汉人的存在根据处是时间单位“年”;近代资本家和工人的存在根据处是时间单位“世”;现代人的存在根据处是时间单位“千年”,他们才造就了人类文明的历史,才能存在于人类文明的历史之中。文明的时间单位涵义跃升膨胀,很可能贯穿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①如同《阿闼婆吠陀》的经文所说,“时间征服了整个世界,它上升着……”②

广义地说,道可以指整个宇宙的存在之道。宇宙膨胀,斗转星移,日出日落,春夏秋冬,花开花落,暴雨台风,候鸟迁徙……所有存在无不以时间为道而展开。

所以,“道”很可能就意味着时间;“名”则是指时间单位名称。在老子的岁月里,生产方式从每“日”狩猎采集过渡到每“年”播种收割。文明的时间单位涵义所发生的第一次跃升,困惑着人们。文明与时间关系的巨大变革,引发先人追寻时间的意义。在没有“科学地”认识太阳系轨道的情况下,先人对时间之所以这样存在和流逝,感到十分迷惑,而时间又无所不在,故勉强称之为“道”。

P1-3

目录

第一章 名:时间单位/1

第二章 万物:美乎丑恶乎? /8

第三章 虚其心,实其腹/12

第四章 时间:万物先祖/16

第五章 橐籥:循环的边界/21

第六章 谷神:一年四季/28

第七章 人类:置后为先/32

第八章 水:利万物而不争/36

第九章 原罪:自遗其咎/39

第十章 畜:男耕女织/43

第十一章 有与无,利与用/47

第十二章 人:为腹还是为目? /51

第十三章 有身,宠辱若惊/54

第十四章 纪:时间之箭/57

第十五章 犹豫,清静,生动/62

第十六章 复命:复归原点/68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汉/73

第十八章 智慧出,有原罪/76

第十九章 绝智,绝巧,绝伪/80

第二十章 愚顽:我独遗以/85

第二十一章 时间:物象精真/90

第二十二章 委曲求全,人玉双全/95

第二十三章 变脸:自然不能久/101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天道难违/105

第二十五章 大道:周行而不殆/108

第二十六章 君:重为轻根/113

第二十七章 无弃人,无弃物/116

第二十八章 知其荣,守其辱/119

第二十九章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124

第三十章 兵强天下,其事好还/127

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得已而用之/132

第三十二章 天道时间:朴/135

第三十三章 寿者:死而不亡/140

第三十四章 天道时间,万物归焉/144

第三十五章 道,淡呵其无味? /147

第三十六章 柔弱,胜刚强/151

第三十七章 化而欲作,镇之以时/155

第三十八章 层次:道德仁义礼/158

第三十九章 一:天道时间/164

第四十章 时光岁月,万物生长/170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173

第四十二章 万物:生于岁月日子/177

第四十三章 时光:至柔克至坚/181

第四十四章 知足知止,可以长久/184

第四十五章 人类:大成若缺/187

第四十六章 祸与咎:戎马勖勃/190

第四十七章 人的尺度,人的眼界/194

第四十八章 益:多多溢恶/199

第四十九章 圣明:倾听民声/202

第五十章 兕虎生,人类才生/207

第五十一章 道之尊,德之贵/211

第五十二章 生命之母:时光岁月 /214

第五十三章 盗:时空皆损/217

第五十四章 祭祀:文化传承/221

第五十五章 赤子:童年取火/225

第五十六章 文明:五光十色/229

第五十七章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233

第五十八章 福兮,祸之所伏/236

第五十九章 啬:文明根基/239

第六十章 烹小鲜,若治大国/243

第六十一章 大小:各取所需/246

第六十二章 欲贵:变本加厉/249

第六十三章 事:多易必多难/252

第六十四章 学:始于爻变/255

第六十五章 明智,不如愚钝/260

第六十六章 不争,莫能与之争/264

第六十七章 慈:宝中宝/267

第六十八章 配:韬光养晦/272

第六十九章 执无兵,温兵器/275

第七十章 万变:不离其宗/281

第七十一章 不知有病,病矣/284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287

第七十三章 超禀赋,陷天网/290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295

第七十五章 民之轻死,奈何? /298

第七十六章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300

第七十七章 缺奉余,达极限/304

第七十八章 弱胜强,柔胜刚/309

第七十九章 彻:分得一杯羹/312

第八十章 全球化,成负担/315

第八十一章 天之道,人之道/324

附录1 版本,读本/327

附录2 甲骨文金文章 序索引 /373

附录3 甲骨文金文音序索引 /376

序言

本书不拘泥纯文本的解释。解读大约有三层思路:尽量尊重老子当时的本意;不回避当今视角;就现代人与生物圈的紧张关系,领悟老子的先知先觉。

在老子看来,最简单的,其实就是最玄妙的。大千世界以及人类的生存之“道”,很可能就在日落日出、一年四季这样简单的常识中。在没有“科学地”认识太阳系轨道的情况下,先人是如何理解时间单位的?为什么太阳总要在一天的时间里升落?为什么春夏秋冬总要在一年的时间里循环?

在老子的岁月里,人类的生产方式刚刚从每“日”狩猎采集过渡到每“年”播种收割,文明的时间单位涵义实现了第一次跃升。数十万年的生活方式戛然改变,引起人们的焦虑和思索:文明与时间单位有着怎样的关系?

本书试图揣摩,在老子的岁月里,他老人家是怎样认识时光岁月的,尤其对岁月日子这样的自然时间单位,老子是怎样理解它们与文明之间的关系的。因此,书名含有三层意思:老子的岁月,老子的时间,老子的时间单位。

万物之禀赋无一不是经过岁月酿成的。若以道为岁月,德为禀赋,岁月酿成禀赋可揭示道与德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作为解读《道德经》的一把钥匙。

在本书的81个议论中,与“岁月”密切相关的有:第一章、第四章、第六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五章、第三十七章、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九章、第四十章、第四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五十二章。这16章可以形成一个道与时间以及时间单位的阅读系列。

检讨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原罪意识是一个重要的思想资源。第十八、七十三、七十七、八十章所议论的四个主题:获得智慧、突破禀赋、达到极限、成为负担,构成了人类原罪从信仰演变为现实的完整逻辑。

一个字,可以与其他字组成几十、甚至上百个意思不同的词。在《老子》中,很多地方是用字而不是用词来表达语义的。这就要求读者从这个字的本义出发,再参考上下文,方能接近老子使用该字的语境。老子距离中国字的原生态要比我们近得多,所以,本书尽量利用甲骨文以及金文来认识各章节中的关键字,进而作为一种解读格式。

书中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体来源于:汉典网http://www.zdic.net/;Chinese Etymology网http://www.internationalscientific.org/;王本兴《甲骨文小字典》,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字源解释所依据的字典有: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年;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版;李乐毅:《汉字演变五百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李乐毅:《汉字演变五百例续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古代汉语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5年;《辞海》(198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1版;汉典网。

一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上的新闻资料,感谢图片的制作者和上传者。一部分图片来自我和家人以及朋友外出旅行时,随手拍的照片。为了使图片与文字的意思配合恰当,请禤真明(mypaint@126.com)先生手绘了一部分插图。这些朴素平常的图片表明,遥远的甲骨文,看上去玄乎深奥的老子话语,其实与我们身边天天发生的平常事、天天看到听到的新闻,密切相关。通过这些熟悉的场景和画面,也许可以引导我们跨越时空,接近老子的内心世界。  读者可以从网上获得本书的资料支持,如相关文章和彩色插图等。具体操作方法为:发电邮给laozidesuiyue@126.com,根据自动回复邮件的指引,获得所需资料。该电邮用户名是根据“老子的岁月”汉语拼音形成的。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得到同事吕元礼教授的热情鼓励和支持。与他切磋,是一种享受。每当手稿的新一章刚出炉,我太太顾颖往往是第一个读者,她的直觉和意见,给了我不少启发。本人(lgy@szu.edu.cn)期待与您交流。

内容推荐

李工有所著的《老子的岁月》不拘泥纯文本的解释。解读大约有三层思路:尽量尊重老子当时的本意;不回避当今视角;就现代人与生物圈的紧张关系,领悟老子的先知先觉。

《老子的岁月》试图揣摩,在老子的岁月里,他老人家是怎样认识时光岁月的,尤其对岁月日子这样的自然时间单位,老子是怎样理解它们与文明之间的关系的。因此,书名含有三层意思:老子的岁月,老子的时间,老子的时间单位。

万物之禀赋无一不是经过岁月酿成的。若以道为岁月,德为禀赋,岁月酿成禀赋可揭示道与德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作为解读《道德经》的一把钥匙。

编辑推荐

李工有所著的《老子的岁月》是一部对老子《道德经》进行独特视角解读的著作,从字源字形入手,广泛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大量生动的图片进行阐述与佐证。在此基础上紧扣“时间与文明”的关系进行思考,揣摩老子是如何认识和理解这种关系,以此检讨现代人与自然生态圈的紧张关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0: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