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追求理想,戴布诺带着勇气和胆怯来到全然陌生的中国。在中西文化的剧烈差异中,她找到了自己在中国的生存方式。她挫败过,困惑过,诧异过,也感动过,惊喜过。她用西方的眼睛观察中国的人与事,用西方的思维理解中国,思考中国,眺望中国的未来。
《你好,中国》——一个美国商业顾问的中国见闻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你好中国(一个美国商业顾问的中国见闻录)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国)戴布诺·莱恩·丽爱特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了追求理想,戴布诺带着勇气和胆怯来到全然陌生的中国。在中西文化的剧烈差异中,她找到了自己在中国的生存方式。她挫败过,困惑过,诧异过,也感动过,惊喜过。她用西方的眼睛观察中国的人与事,用西方的思维理解中国,思考中国,眺望中国的未来。 《你好,中国》——一个美国商业顾问的中国见闻录。 内容推荐 戴布诺·莱恩·丽爱特(Debra Lane Wright),美国人,印第安纳大学毕业。2005年只身来到中国,带着浑身上下的西方元素在中国跌跌撞撞。目前任职于南京一五星级酒店,担任商业顾问一职。 《你好,中国》是戴布诺在中国六年来的见闻和思考。没来中国之前,像许多西方人一样,她对中国的印象,也就是小说或者银幕中的人力三轮车、稻田和筷子!从初来乍到,对中国一无所知,到娴熟地在中国生活,红发女郎感受到众多不同寻常的差异,也经历过许多令人宽慰的惊喜。 在《你好,中国》一书中,她用大量事实揭示并比较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问题。她的观察之敏锐、分析之透彻、言辞之犀利、见解之深刻,构成了这本书的特色。 目录 序言 凌空飞跃 第一章 耳目一新 第二章 擦肩而过 第三章 自辟新径 第四章 云游中国 第五章 惊奇不断 第六章 大洋彼岸 第七章 客随主便 第八章 成功之桥 第九章 情投意合 结语 谢谢你,中国! 试读章节 我的第一次中国之行,没有去宏伟壮丽的首都北京,也没有去商业和购物中心上海,我所去的地方是南京一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一个城市,因此,我只好在网络地图上去寻找它!当我告诉自己的朋友,说我要去南京时,朋友说:“哦,我喜欢到南津去旅游!”我答道:“那太棒了……不过,我要去的地方是南京,不是南律!”他告诉我那是同一个城市;南津是旧时沿用的城市名称译音。我对自己将要前往的地方一头雾水,或者说对这个城市到底怎么样一无所知。不过虽然我心中有点忐忑不安,但却丝毫没有犹豫。我应一家酒店连锁集团之邀前往南京,我也在网上查询过有关资料,这家酒店是中国国内的品牌酒店,在全中国都设有分店。虽然问题很多,但是我想到,如果我不去的话,便总会疑虑如云,难解难消。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家酒店,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品牌;但是我阅读的所有资讯却使人难以忘怀,那么让人喜欢。网站上的酒店照片优美典雅。地点距离上海不太远,使之看起来‘‘很安全”。这一点很好。倘若我想品味现代文明生活的话,只要乘火车就可以去上海了!我甚至了解到乘坐特快火车只需两小时。我觉得这些对自己都不成问题,另外,从南京还有飞机到北京和香港! 应吴总之邀的首次中国之行可谓诚惶诚恐!吴总作好了一切安排:派了司机去上海机场接我(通常去南京要开五小时)。司机手里举着写着我名字的一个牌子,等在接机出口处。长途飞行之后,我们接着开始了更长的汽车之旅。星期五晚上交通高峰时刻车辆拥堵,一辆辆汽车几乎是摩肩接踵。原本四五个小时的车程已经超过了八小时,但是摊上高速公路全线施工,有什么有办法哩!我看着车窗外面天色骤暗的异域风景和异国建筑,与我在美国司空见惯的景物毫无相似之处。这时,我的思绪回到了疾风骤雨般向我打来的人生事件。我试图弄明白这次冒险将会怎样开局,将会把我带到何方。我顿时思绪万千,百感交集。我坐在汽车里,有很多时间一个人独自遐想,有很多时间回放所有的电影镜头和可能出现的结果。司机不会说英语,他在收听我不熟悉的音乐;这使我觉得行程更加漫长了!我甚至难以想象出白天的中国会是个什么样子。眼下的中国,投射在阴影内,掩藏在黑暗中,溶解在夜色里。 然后突然间,我们就到了南京。汽车穿过街道,道路两边绿树成行,枝叶繁茂,形成绿色的华盖,让人感到喜悦。不过,最令人惊讶的是满城灯火;举目望去,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触目可见闪烁不已的霓虹灯!这是城市,不是农村(正如我私下里想象的那样)。城里四处皆是摩天大厦,还有建造更多摩天大厦的吊车,高楼鳞次栉比,吊车林立入云!一路上看到很多中国传统楼宇和其他建筑物,远远超出我的期待。建筑物新旧杂陈,我这时才第一次全然兴奋不已,所有的担心害怕全都甩到脑后了。我们甚至经过一家看起来相当不错的意大利餐厅,我迫不及待想去品尝一番!这时,我觉得心里比较踏实了。 凌晨4点,当我步入酒店大堂时,竟然看到了吴总,就是邀请我来中国的那个人,我的惊讶不难想象。在这个星期六的一大早,他抱着一束鲜花在迎接我。我几乎—下子晕了过去!正是吴总,在这个富丽堂皇的酒店大堂里满面笑容,让我在走过大门的那一瞬间感动至深。我感动的是,在这么早就看见像他这种身份、这种地位的人来迎接我!要是在美国,很少或者永远不会发生这种事情。我应邀前来的职位是经营顾问,不是外国政要或者王室成员。没错,我尽管怀着无限憧憬,但还是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这时,我就看到了在中国为人处世真是不同!他们重视细节,热情好客,无微不至。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家酒店,对于正在等待我的事情一无所知。在以前的工作中,我与很多高级国际酒店打过交道,在遍及全球的各家酒店工作过,却从来没听说过这家品牌连锁酒店。我也曾设想过中国有很不错的酒店,但是肯定都在北京、上海或者香港,不是吗?这家酒店,我以前甚至从不知道它的存在。但是,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酒店的一切都晶莹璀璨、流光溢彩,每一平方英寸无疑都没有被管理者忽视。酒店管理完美得不可思议。我顿时觉得被运到了另一个世界,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要说我震惊的话,那是言轻了。我是目瞪口呆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初来乍到的头两个星期,日程排得满满的:旅行、会议、介绍。在这整段时间,我的眼睛睁得大若铜铃,以孩童般的惊奇吸收着一切。整个日程计划周密,组织严谨。当我动身来华时,所有的朋友都认为我完全疯了;有那么多工作机会和选择,“为什么选择中国?为什么要去这个落后、拥挤、贫穷的国家?”这是我未曾到达时对中国的看法。然而,我看到的中国却是如此进步繁荣、生机勃勃,这当然会让我非常震惊!新建的高楼大厦犹如雨后春笋,触目可见,仿佛一天之内冒出来似的!在那两个星期里,每一天都有意外的惊喜,随着时间的流逝,迷人的行程几乎让我喘不过气。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地方,怎么会顷刻之间全出现在眼前了?我以为自己受过良好教育,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但是中国却不这么认为。P1—P3 序言 首先,我想感谢罗比·斯帕罗。这么多年以来,罗比不但是一个弥足珍贵的朋友,而且如果没有他的帮助,这本书依然还只是一个令人辗转反侧的美梦,依旧还只是一个无法付诸实践的幻想。他以富有洞察力的编辑、建议和坚定不移的支持,让这本书终成正果。我难以想象,在他这种年龄,如何会集如此多的智慧和人生经验于一身,但他做到了。凡是他经手的事情,他样样精通,好像易如反掌。谢谢你,罗比,谢谢你的友情和支持,谢谢你鼓励我完成此书。 我想对把我带到中国来的那些人表示谢意和感激,是他们的不懈支持让我留在了中国;他们是我的东道主和公司全体员工。没有他们,我不会这么容易在中国生存下来。一路上因为有了他们的慷慨、好客、保护和温暖,才使这次高飞翱翔的探险之旅成为可能。谢谢你们。 我还想感谢侯萍,她在本书翻译过程中,反复斟酌我的文字,寻找完美的汉语措辞,从而使中国人能够理解我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情和感受。 如果没有纳瑟,我就不可能写完这本书;是纳瑟自始至终在无条件地支、持我。对于表达内心想说的话,我有时候缺乏勇气和信念,是纳瑟给了我勇气和信念。对于我来说,纳瑟是灵感,纳瑟是所成就的化身。 我不可能不感谢中国人民;他们使我在中国的这段时光值得纪念。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的这本书才写得如此艰难。我设法在这本书中叙述的内容,每一天都会撩起一件感人的往事。中国,不但国家美,人民也美。中国每一天都会让我感到惊奇,每一天都会让我印象深刻,日复一日,从不间断。 人无完人,但每个人都有希望。人生的转折点正猫在一隅等待时机。我希望自己这本书不但能够涉及自己在这个异国他邦见证的美好,也能表达我心中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我不仅对中国发生的奇迹叹为观止,而且也保持着身为一个美国人的自豪。这两个国家的力量,都不可否认。 后记 大家都说这本书是一个爱的结晶,蕴涵着中国给予我的爱,还有我希望自己能够回报中国的爱。这几年来,我曾与很多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闻者都会不停地再三建议:“黛布诺,你真应该写一本书!”于是,我就写了这本书。 但是你如何结束一个传奇故事、一个旅程、一个似乎永无尽头而又非同寻常的远足经历,过程中铭刻着繁星般难以忘怀的面孔?这就是我结束这本书时的感受。这种感受悲喜交集。这是五年多难以置信的经历,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中国人和中国地方。这本书难以表尽我这些年来的所有收获,也无法恰到好处地描述我的内心感受。尽管我竭尽全力在书中尽情倾吐心声,但依然意识到还有很多故事需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不过那得写在另一本书里了。千万别相信某人告诉你,说写书很容易。 我简直无法表达自己怎样来到中国的经过,也无法表达自己多么感动或者自己化蛹为蝶的蜕变过程。生活在国外都会有这些感受,这是实话,特别是生活在与我自己的国家如此不同的异国他邦.这些感受当然也就更强烈了。在来到中国以前,我曾想过:“我们能有多么不同呢?”我不久就发现,我们彼此真的非常不同!但是,我也发现了我们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在中国的经历曲折复杂,其难度胜过一次综合远征考察。我不仅发现了中国,也重新发现了自己。这是一个过程,生活也就是一个过程。 中国恢复了我对人类的信仰。中国——沉浸在古老历史和传奇神话中的国家——变成了我的新起点;这是一个新开端。我来中国不是为了索取,而是为了给予。但是,中国给予我的远远超过我对中国的贡献。我本来可以很容易就回国。或者我也有可能去其他地方工作。为什么中国这么吸引我?我必须要说,这是因为中国的人民,因为中国那种恒久不变的魅力。中国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每天迎接我的微笑,纯粹就是微笑,什么理由也不需要。正是中国人的微笑,让我敞开了心房和灵魂。 甚至在我工作地点附近的星巴克咖啡馆,他们也总是用微笑迎接我。他们也许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新面孔,但是他们从来不会是陌生人。他们亲切友好,乐于助人。当我离开星巴克时,他们无论多忙,都不忘说声“再见”。这仅仅是个例子,这不是公司培训能做到的,微笑在他们的眼睛里,在他们的积极态度中。 在我喜爱的一个小餐馆“杰克地方”,每次我走进门时,他们都会招手微笑。他们让我感受到“回家”的感觉。其中有个女孩名叫爱丽丝,她看见我非常高兴和激动,会连蹦带跳地迎接我。她有二十出头的年龄,但她天性中的“小女孩”也唤起了我的快乐童心。在其他什么地方我能受到这样的接待?这就是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彰显出天真无邪的童趣,从庆祝节日到分享家常菜,再到表达真诚好客的其他风俗,我希望这些传统永远不要被舍弃。中国在很多方面变化很快,但是我希望这些传统不会改变。中国人,无论年龄大小,不管背景如何,都很快乐。中国人享受生活!这很有感染力。 只有在中国,我才会煞费苦心地在大理石淋浴房里贴上维尼小熊的贴画,每次看见这些贴画都会让我不禁发笑!只有在中国,我才连问都不要问,服务员就把我那根断了搭扣的珍珠项链修好了。也只有在中国,当我问前台哪里可以修鞋时,那个前台接待员会送我去修鞋的地方,告诉我该怎么办,然后再陪我一起走回宾馆。只有在中国,才有这么多人愿意主动帮助我,帮得无缘无故、无怨无悔,而且他们从不计较时间。 我看到了那些多年持久不衰的友情和长远联系。中国人培养维系了这种联系,他们以温暖友好的方式接纳了我。我与一起工作的同事以及刚接触到的人很快就成了熟人,甚至做了朋友。中国不停地让我感到惊喜,让我充满敬畏和惊诧。事实证明,没有行动的爱是无关痛痒的,没有爱的行动是毫无意义的。 中国给予我的一切,我永远无法报答,也永远感激不尽,我只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希望能够与其他人分享他们可能不了解或者没有亲眼看到的中国。一点不错,人无完人,也没有一个国家堪称完美无缺,但是你总会发现天赋,总能发现令人愉悦的惊喜。中国是一个美妙神奇的地方,正在等待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们去发现和分享。在我来到中国以前,我头脑里充满了错误的印象。尽管我每天依然在学习新东西(将来会停止吗?我认为那是不会的!),但还有很多东西我必须去体验或者理解。这就是吸引力,这就是中国的魅力! 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中国从来没有让我失望。中国曾让我茫然不解,让我灰心丧气,是的,甚至不止一次让我觉得如坠五里雾中。但是,借助于那只手的力量——那只手紧紧拉住我坚决不松开,中国总能把我拉回来。中国为我掸去身上的尘土,把我拉回大道上,因为这就是中国人做事为人的秉性。中国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中国不容忽视,不容否认,也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离去。他们不断前进(这些日子前进速度很快,简直堪比光速),如果你同意的话,他们也会拽上你一起走,让你快马加鞭地驾驭自己的生活!享受神仙般的日子吧! 中国不只是在进行一次冒险或者探险,进军那遥远的异域王国。中国像自己非常尊崇的神龙,不止一次让我起死回生。当我以为自己的炉火也许快要耗尽或熄灭时,中国再一次把我扶起来,我犹如涅槃于灰烬中的凤凰,得以重生。 在本书结语中,我想借此机会感谢中国,感谢美好的中国人民,感谢他们为我的生命增添了如此灿烂的光辉,不停地闪烁照耀着我的人生之路。我在中国生活的这段时间是我的黄金岁月,我将这一切都归功于玉成此行的那些人,是他们自始至终地不懈努力,是他们为其间发生的一切事情勉力操劳。我必须要说一句:xiexie——谢谢你,中国! 书评(媒体评论) 戴布诺不仅写出了一个美好的中国,还讲述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她描述了在中国的探险旅程、所见所闻以及对中国的着迷。她不仅在用头脑写作,也在用心写作。——盖尔·厄特克尔 红发女郎在书中用大量事实揭示并比较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问题。她的观察之敏锐、分析之透彻、言辞之犀利、见解之深刻,构成了这本书的特色。——侯萍,译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