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中西哲学交会的历史反思——汪子嵩先生访谈漫记
历史的导言
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哲学的历史发展
中国近代哲学与西方哲学思想的传入
中国现代哲学家对西方哲学的回应
金岳霖
《逻辑》:当时国内唯一具新水准之逻辑教本
《论道》:一部用西方严格的逻辑方法阐发中国哲学传统范畴的本体论著作
《知识论》:中国哲学家建构的第一个关于知识论的完整体系
金先生的哲学体系既是西方的,又是中国的,是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完美结合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史论结合、自成体系的第一部哲学史著作
“贞元六书”的出版标志着中西会通的“新理学”哲学体系的建立,从此中国哲学从传统进入了现代
《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与出版历经坎坷、备受磨难,这是冯先生以40年的心血写成的巨著
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冯友兰
附录冯友兰先生的矛盾观及其现实意义
宗白华
《流云》的出版及其中蕴涵的审美意境
20世纪80年代相继问世的《美学散步》和《艺境》
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史上的“双峰”
张岱年
《中国哲学大纲》是一部以问题为纲的中国哲学问题史
“哲学新论”的构思:20世纪40年代写的“天人五论”
“文化综合创新论”的提出与第二个学术成果丰收期
任继愈
任先生关于老子哲学的研究成果和他对《老子》认识的转变
任先生对老子哲学研究方法的探索和它对我们的启迪
关于中西文化(包括中西哲学、中西宗教)比较的若干看法
张世英
作为西方哲学史家:张先生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享誉海内外
作为哲学家:张先生提出了以“万物一体”为核心范畴的新哲学观
张先生的治学与为人:虚心、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超脱、豁达的处事胸襟
附录1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张世英关于“天人之际”问题研究及其方法论原则
附录2 探讨个人精神境界问题的社会文化维度——评张世英新著《境界与文化》
中国现代哲学发展的反思与展望
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历史
若干哲学理论问题的再探索
正确对待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
未来的展望
附录1 梁漱溟和他的《中西文化及其哲学》等著作
附录2 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当学生的难忘岁月(1954—1958)
跋: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