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龟交易法则(珍藏版)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美)柯蒂斯·费思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首次揭示了海龟们所使用的神秘交易系统大获成功的原因。最出类拔萃的海龟柯蒂斯·费思首次透露了整个实验的过程,揭示了丹尼斯和埃克哈特如何在短短两周之内把23个普通人训练成为杰出的交易者。他会带你领略那些摇钱树一般的海龟交易策略——就是这样的策略让这些海龟获得了年均80%以上的收益率和超过1亿美元的利润。

内容推荐

  伟大交易员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24年前,交易大师理查德·丹尼斯对他的老朋友威廉·埃克哈特说:”我们要培养交易者,就像新加坡人养海龟一样。”这开始只是两人之间的赌注,后来却成为被业界奉为传奇的交易实验:理查德·丹尼斯从1000多人中选出13位交易成员进行系统化训练后,他们果然在市场上创出佳绩,这群海龟们使用的交易技巧,就是传奇的海龟交易法则。  本书首次揭示了海龟们所使用的神秘交易系统大获成功的原因。最出类拔萃的海龟柯蒂斯·费思首次透露了整个实验的过程,揭示了丹尼斯和埃克哈特如何在短短两周之内把23个普通人训练成为杰出的交易者。他会带你领略那些摇钱树一般的海龟交易策略——就是这样的策略让这些海龟获得了年均80%以上的收益率和超过1亿美元的利润。你会知道:  ·海龟们怎么赚钱——他们的交易原则和详细步骤  ·为什么某些海龟比其他海龟更成功,尽管他们使用的是同样的方法  ·如何透过海龟们所遵循的法则去发现适用于任何交易市场的核心策略  ·如何将海龟法则应用于你的交易以及你自己的生活中  ·如何让交易大元化并控制风险  海龟交易法则为什么能在现代市场中大显神威?读完本书,相信你会受益匪浅。本书神奇的交易策略也必能让你在市场中获得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回报!

目录

前言

引言

第一章 玩风险的交易者

 风险交易

 交易者、投机商和帽客

 大厅内的恐慌

第二章 揭秘海龟思维

 情绪陷阱

 海龟方式

 市场状态

第三章 海龟的培训

 培训课程

 破产风险

 风险控制的科学

 海龟的优势

 趋势跟踪

 实战

 第一张成绩单

第四章 像海龟一样思考

 无关对错

 忘记过去

 避免“未来时”

 从概率角度思考

 没有秘密

 对结果负责

第五章 掌握优势

 优势的要素

 优势率

 过滤器优势

 退出优势

第六章 寻找优势

 支撑和阻力

 支撑与阻力中的优势

 震颤的战场

第七章 如何衡量风险

 风险重重的世界

 衡量风险

 风险的对立面:回报

 风险与回报的衡量

 系统死亡风险

 每个人都不同

第八章 风险与资金管理

 不要听风就是雨

 破产风险

 海龟资金管理法——生存第一

 N系数

 风险衡量法则

第九章 海龟式积木

 积木一览

 意犹未尽?

第十章 海龟式交易

 检验还是不检验

 通用积木

 系统

 测试结果

 加入止损点

 再看测试结果

第十一章 历史测试的谎言

 交易者效应

 随机效应

 最优化

 最优化矛盾

 过度拟合或曲线拟合

第十二章 脚踏实地地测试

 测试的统计学基础

 不够稳健的现有指标

 稳健指标

 回归年度回报率

 R立方:一个新的风险回报比指标

 稳健夏普比率

 代表性样本

 样本规模

 洞察未来

 蒙特卡洛检验

 粗略性提示

第十三章 防卫系统

 不可预知的未来

 稳健交易

 稳健系统

 市场分散化

 系统分散化

 面对现实

第十四章 掌控心魔

 成也自负,败也自负

 谦恭为上

 贵在坚持

尾声 万事俱备

 走你自己的路

 迷惘的路

 在失败中学习

 改变你的道路

 关于金钱

附 原版海龟交易法则

致谢

试读章节

患上损失厌恶症的人对避免损失有一种绝对的偏好,赢利只是第二位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赚到100美元与损失了100美元并不是一回事。但是从理性角度来看,这两者是一回事:它们都代表着这100美元没有赢利。研究表明,损失的心理影响可能比赢利大一倍。

对交易行为来说,损失厌恶症会影响一个人使用机械性交易系统的能力,因为使用这类系统的人对损失的感受要强于对潜在赢利的感受。一个人可能因为遵守系统的法则而赔钱,也可能因为错过了一个机会或忽视了系统的法则而赔掉同样多的钱,但前者带给人的痛苦要远大于后两者。这样一来,损失1万美元的痛苦感毫不亚于错失一个2万美元的赢利机会。

在商业圈里,沉淀成本是指已经发生、无法收回的成本。比如,一笔用于研究一项新技术的研发投资就是沉淀成本。在沉淀成本效应的作用下,一个人在作决策的时候习惯于考虑已经花掉的钱,也就是那些沉淀成本。

举个例子。假设ACME公司投入了1亿美元开发一种用于生产笔记本电脑显示屏的特殊技术,但在这笔钱已经花掉之后,他们却发现另外一种技术明显更好,而且更有可能及时带来他们所期望的成果。如果从纯理性的角度出发,ACME公司应该权衡一下采用这种新技术的未来成本和继续使用当前技术的未来成本,然后根据未来的收益和支出状况来作出决策,完全不必考虑已经花掉的那些研发投资。

但是,沉淀成本效应会促使决策者们去考虑已经花掉的钱,而且他们会认为,转而采用另外一种技术就等于浪费了1亿美元。他们也许会坚持最初的决策,即使这意味着未来的生产成本要大上两三倍。沉淀成本效应导致了糟糕的决策,这种现象在群体决策中往往更加明显。

这种现象对交易行为有什么影响呢?让我们考虑一个典型的新手。假设他刚做了一笔交易,希望能赚到2000美元。刚刚成交的时候,他给自己定了一个退出标准:只要价格下跌到让他损失1000美元的程度,他就马上退出。几天之后,他的头寸损失了500美元。又过了几天,损失上升到了1000美元以上:超过了他的交易账户的10%。账户的价值已经从10000美元下降到了不到9000美元。这正是他最初定下的退出点。

究竟是按最初的决定在损失了10%的情况下退出,还是继续持有这个头寸?让我们看看认知偏差对这个决策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割肉退出对一个有损失厌恶症的交易者来说是件极端痛苦的事,因为这会让损失变成板上钉钉的现实。他相信,只要他坚持不退出,他就有机会等待市场反弹,最终失而复得。沉淀成本效应则会让决策过程变了味儿:他考虑的不是市场下一步会怎么变化,而是怎么想办法避免让那1000美元真的打水漂。所以,这个新手决定继续持有这个头寸不是因为他相信市场会反弹,而是因为他不想接受损失。白白浪费那1000美元。那么,如果价格继续下跌,损失上升到了2000美元会怎么样呢?

理性思维要求他退出。不管他最初对市场有什么样的假设,市场已明显证明了他的错误,因为价格已经远远低于他最初定下的退出点。不幸的是,上述两种认知偏差在这个时候变得更严重了。他想避免损失,但损失更大了,更加不堪忍受。对许多人来说,这种心理会继续下去,直到他们把所有的钱都输个精光,或者终于在恐慌之中仓皇逃出,让账户赔掉30%~50%——也就是3~5个10%。

在互联网热潮的黄金时期,我就在硅谷工作,认识很多高科技公司的工程师和营销官员。其中有几个身家过百万,因为他们手里有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在1999年后期到2000年年初的那段时间,他们志得意满地目睹股价一天接一天地蹿升。当股价在2000年开始下跌时,我问许多朋友他们打算什么时候卖掉手中的股票。他们的回答几乎如出一辙:“等价格回到X美元的时候我就卖。”而这个X要远高于当时的市价。结果,几乎每一个人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股票一路跌到了最初价值的1/10甚至1/100,他们却始终没有卖出。价格越低,他们就越有理由继续等待。“我已经赔了200万美元,再赔个几百美元算什么?”这是他们的普遍心态。

处置效应是指投资者倾向于卖掉价格正在上涨的股票,却保留价值正在下跌的股票。有人认为这种效应与沉淀成本效应有关,因为两种现象都证明了一件事:投资者不愿意承认过去的决策并不成功。类似的,早早兑现利润的倾向也是来源于人们不愿意丢掉赢利机会的倾向。对怀有这种倾向的交易者来说,弥补大损失是很难的,因为能够赚大钱的交易早早就被终结,潜力也就永远失去了。

结果偏好是指一个人倾向于根据一个决策的最终结果而不是本身的质量来判断这个决策的好坏。说到风险和不确定性,有很多问题是没有正确答案的。出于这个原因,一个人有时候会作出一个自认为有理、看起来也正确的决策,但由于没有预见到也不可能预见到的因素,这个决策并没有带来理想中的结果。

结果偏好会导致人们过于重视实际发生的事情,忽视决策本身的质量。在交易世界中,即使是正确的方法也可能赔钱,甚至有可能连续赔钱。这些损失会导致交易者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决策程序,于是对自己一直在使用的方法作出负面评价,因为这个方法的结果是负面的。再加上近期偏好,这个问题会变得尤其严重。

近期偏好是指一个人更重视近期的数据和经验。昨天的一笔交易比上个星期或上一年的交易重要。近两个月的赔钱经历可能跟过去6个月的赚钱经历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于是,近期的一连串不成功的交易会导致交易者怀疑他们的方法和决策程序。

锚定效应是指人们在作出一个涉及不确定性的决策时过于依赖那些容易获得的信息。他们可能会盯着近期的一个价位,根据当前价格与这个参考价格的关系来作出决策。这就是我那些朋友们这么不愿意卖出股票的原因:他们只顾盯着近期的高点,然后拿当前的价格与这些高点相比较。如果这么比较,当前价格总是显得太低了。

人们往往会因为其他人相信某件事就随波逐流地相信这件事,这被称为潮流效应或羊群效应。价格之所以会在泡沫行将破裂的时候仍然疯涨不止,部分就是由这种潮流效应造成的。

被小数法则迷惑的人相信,一个小样本就可以近似准确地反映总体状况。小数法则这个词来源于统计学中的大数法则。大数法则是指从一个总体中抽出的一个大样本可以近似准确地反映这个总体,这个法则就是所有民意调查的理论依据。从一群人中随机抽取出的一个500人的样本可以非常准确地代表2亿甚至更多人的意见。

相比之下,小样本对总体并没有太大的代表性。比如,如果一个交易系统在6次测试中有4次成功,大多数人都会说这是个好系统,但从统计学上说,并没有足够多的信息可以支持这种结论。同样,如果一个共同基金经理连续3年的表现都强于指数的表现,他会被当成英雄。遗憾的是,几年的表现并不能代表长期表现。信奉小数法则会导致人们过早地建立信心,或过早地失去信心。再加上近期偏好和结果偏好的影响,交易者往往会在一个有效的系统刚要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就将它抛弃。

认知偏差对交易者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如果一个交易者可以不受这些偏差的影响,那么每一种偏差都意味着赚钱的机会。当我们在后面的章节里细说海龟方式的细节时,你会看到,避免这些认知偏差能带给你巨大的优势。

P14-19

序言

一十多年前,我是一项伟大实验的一分子。时至今日,这个实验已经成了交易者和投资者之间的一个传奇。这次被称为“海龟”的实验源于理查德·丹尼斯和比尔·埃克哈特之间的一个赌局,他们两个是朋友,也都是著名的交易大师。

我将在这本书里讲述那个时候的故事,以及自那以后我所学到的东西。我希望有一天会有另外一个海龟更详细地写下那个时期的点点滴滴。但这本书不是那种书。我那时只有19岁,对其他海龟来说就像是个局外人,所以现在也没什么资格回忆我们的共同经历。在那个年龄,我也觉察不到发生在那群朝夕共处、为生存而竞争的海龟之中的那些人际关系上的事情。

我将回顾我作为一个海龟的经历和学习过程。《海龟交易法则》将再现整个实验,告诉你我们学了些什么,我们如何交易。本书将详细介绍我们的一些最重量级的交易以及它们的时机把握法则,剖析在市场中收获百万利润的要诀。对我来说,《海龟交易法则》是交易的故事,也是生活的故事,特别是以一个杰出交易者的方式看待生活,会带给你更多的乐趣和更丰富的体验,遗感也会少得多。

除了这个问题,以下各章节还将探讨如下主题:

·海龟们如何赚钱:海龟交易方法让我在4年的海龟计划中获得了超过100%的年均回报率,这种方法的核心是什么?

·为什么某些海龟比其他海龟赚得多:有些海龟大获成功,但另外一些却赔了钱,尽管他们掌握着完全相同的知识,为什么?

·如何将海龟交易法则应用在股票和外汇交易中:如何通过我们所遵循的法则去发现适用于任何交易市场的核心策略?

·如何将海龟交易法则应用在你自己的交易和生活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