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
本卷是《陈白尘、孙瑜、姚克、李天济卷》,选入上世纪40年代末的电影文学剧本:孙瑜的《武训传》、姚克的《清宫秘史》、陈白尘执笔的《乌鸦与麻雀》、李天济的《小城之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陈白尘孙瑜姚克李天济卷)(精) |
分类 | |
作者 | 杨剑龙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 本卷是《陈白尘、孙瑜、姚克、李天济卷》,选入上世纪40年代末的电影文学剧本:孙瑜的《武训传》、姚克的《清宫秘史》、陈白尘执笔的《乌鸦与麻雀》、李天济的《小城之春》。 内容推荐 本书选入上世纪40年代末的电影文学剧本。其中孙瑜编导的电影《武训传》回溯武训的坎坷人生和行乞办学的经历。姚克的《清宫秘史》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为背景,以光绪为首的变法维新派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保守派之间的政治斗争,展现出清朝末年宫闱斗争中大清帝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再现了历史生活,表达变法革新求国家富强的思想。《乌鸦与麻雀》由陈白尘执笔,在1948年冬国民党政权即将灭亡时的上海弄堂里演绎故事,以国民党军官侯义伯与众房客之间的冲突构成影片的矛盾。李天济的《小城之春》将背景置于1946年江南小城被战火摧毁了的家园中,在人物复杂的情感纠葛中展现出人性的魅力。 目录 凡例 前言 陈白尘 乌鸦与麻雀 孙瑜 武训传 姚克 清官秘史 李天济 小城之春 编后记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总目 试读章节 余小瑛陪着老魏在敲着后客堂门,叫: “孔老头子,孔老头子!” 小广播走过来说: “嚷嚷……人家孔先生天亮了才打报馆里回来,刚睡觉……” 余小瑛扭转脸来,气恼地: “我知道!”更加重地敲击着板门,“孔老头子,孔老头子!” 冷不防孔有文突然拉开门,钻出一个包扎着围巾的头,因为刚被吵醒和未戴近视眼镜的关系,蒙咙着眼向余小瑛逼视,余小瑛却被吓得倒退两步。 孔戴上眼镜:“哦——侯太太!” 余小瑛用手势要他让开点,孔有文退一步闪进房去。余小瑛以手绢掩着口鼻,老魏也皱着鼻子朝里面略张一张,即摇头退出,孔又伸出头来,莫名其妙地望着他们的背影。 余小瑛、老魏向前客堂门走去。三个毛毛堆在门口,小广播夫妇只好把孩子挥开,让他们进去。夫妇二人狼狈地站在门口往里看。 小广播从房里收回眼光,和他妻子交换眼色。低声说:“我跟你说,这房子成问题了。” 余小瑛、老魏从前客堂退出,老魏边走边说: “那么一切等侯先生回来再谈。——他什么时候回来?” “每个礼拜六都回来的。” “好,那么再见!” “再见,不送不送!” 老魏出去,余小瑛扫大家一眼,欲上楼,小广播却叫住她: “侯太太,房子是不是……?” 余小瑛截住他的话:“等我们老爷回来再说!”径自上楼去了。 小广播见余小瑛去了,低叫:“老夫子!” 孔有文过来。小广播一把抓住他:“这个人是来看房子的!” 他扫楼上一眼,进一步对着孔有文的耳朵,压低声音: “呃,老夫子,房子是你的,你就由他们出顶啊?” 孔有文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地哼哼,冷笑着。 华先生抱着薇薇下楼来,到楼梯口,随口说:“早,早!”’ 小广播马上舍孔而逐华,凑上前去,压低声音: “薇薇,你去找孔伯伯去玩去。华先生,告诉你一个惊人消息:这房子要出顶了!” 华先生将信将疑: “哦?这个广播可靠吗?” 小广播认真地: “当然可靠,刚才那家伙就是来看房子的。这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你听我说……” 华先生刚才的紧张情绪松了大半,看看手表: “改天再听你说吧,对不起,我马上得上课去了!” 华先生放下薇薇,匆匆过去。小广播“呃”的一声想叫住他。 萧太太推着货车过来,不满地: “人家要你来说,多管闲事!——快上街去!” 小广播还想推托: “你听我说……” 萧太太知道他这老脾气,没好气地: “你听我说,不去吃什么?——好吃懒做!走走走!” 小广播无可奈何地帮着推车。 薇薇跑到孔有文身边,拖着孔有文的裤脚管,撅着嘴: “孔伯伯我也上街去!” 三个毛毛也先后聚拢来,孔有文俯低身子搂着薇薇慈祥地: “好,好,好,我们进去讲故事。哎呀,外面好冷呀!”P8-10 序言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加自觉地发挥和弘扬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软实力”,自然便成为国家和民族新的文化发展战略的着眼点。缘于此,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编纂的《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也自当要从建设上海文化大都市的基础性文化工程着眼,充分发挥历史的文化积淀和展现深厚的学术渊源,广采博辑,探幽烛微,以期起到应有的咨询鉴赏和导向传承的作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上海文学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来梳理开掘上海近二百年以来的历史文脉和文学矿藏,温故知新,继往开来,无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这是我们应该极为珍惜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当前有待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文学事业也将是一种很好的推动和激励。 早在上个世纪初,上海作为一个面向世界的文化都会,对全国文化人才逐步形成了一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态势,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有效地促进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繁荣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所谓“海派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近百年来全国四面八方文学人才云集上海、共同参与的结果。正像鲁迅先生当年所说的那样,“所谓‘京派’与‘海派’,本不指作者的籍贯而言,所指的乃是一群人所聚的地域,故‘京派’非皆北平人,‘海派’非皆上海人”(《鲁迅全集》第5卷,第352页)。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所以我们在编选这部《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时,主要不以作者的出生地域为界,而是视其是否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了上海文学事业的共建共荣,并获得重要的文学成就为取舍。 上海作为我国开埠早并兼有海洋性文化特征的世界大都会,在西方的各种学术思潮和理论流派的交流和渗透下,在文化、文学方面自然也得了风气之先,使得上海的传统文化和保守思潮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洗礼,而各种新锐的学术思想、文化新潮和创作流派,则纷至沓来,一发而不可收,从而奠定了上海文化和文学开放性、现代性的基础。时至今日,文化艺术的多元互补、兼收并蓄已经成为人类思维方式和审美要求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不可逆转的世界文化的大整合、大跨越的历史潮流面前,我们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文化心态与创新精神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人类的美好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规模宏大,卷帙浩繁,在编选过程中除了直接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编委和有关人员的通力合作,还得到人选作者的家属和海内外文化界人士的热情关注和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信息和资料,特此铭记,以表谢忱。 2010年3月 后记 本卷选入上世纪40年代末的电影文学剧本:孙瑜的《武训传》、姚克的《清宫秘史》、陈白尘执笔的《乌鸦与麻雀》、李天济的《小城之春》。 孙瑜(1900—1990),原名孙成玙,生于重庆。1919年考入清华大学文学系,1923年毕业后公费去美国留学,学习文学、戏剧、电影编导、摄影洗印等,1927年归国后,先后加人长城、民新、联华等影片公司,先后编导《渔叉怪杰》、《潇湘泪》、《风流剑客》、《故都春梦》、《野草闲花》、《自由魂》、《野玫瑰》等。1956年编导了《乘风破浪》、导演了《鲁班的传说》、戏曲片《秦娘美》。孙瑜的编导艺术,在注重故事情节完整性的同时,还追求影片诗情画意的浪漫色彩,形成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 由孙瑜编导的电影《武训传》回溯武训的坎坷人生和行乞办学的经历。1948年由中国制片厂开拍,因故未完成。1949年为上海昆仑影业公司收买,1950年底上映,被《大众电影》列为1950年十部最佳国产影片之一。1951年遭到批判,认为电影“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并将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演化为一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批判运动。 姚克(1905—1991),原名姚志伊,学名姚莘农,又名姚成龙,祖籍安徽歙县,生于福建厦门,苏州东吴大学文学系毕业后,先后在世界书局和明星影业公司任编辑和秘书。1938年赴美国耶鲁大学戏剧系任研究员,1941年回国,任教于复旦大学和圣约翰大学,抗战时期为几家电影公司编写过剧本。1948年去香港定居,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联合书院任教。1967年移居美国,任太平洋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1976年返回香港,任丽的电视戏剧顾问。1991年逝世。有剧本《蝴蝶梦》、《清宫秘史》、《银海沧桑》、《豪门孽债》、《一代妖姬》、《人海奇女子》、《名女人别传》、《此恨绵绵》、《玫瑰玫瑰我爱你》、《阿Q正传》(与徐迟合编)等。姚克擅长历史题材创作,能够将西洋戏剧与中国古典戏曲的手法融会在创作中,在跌宕曲折的戏剧情节中刻画人物性格,他一生追求的是融合西方工匠技巧与中国戏剧形式。 电影《清宫秘史》改编自姚克的话剧《清官怨》,香港永华影业公司1948年拍摄制作。影片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为背景,以光绪为首的变法维新派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保守派之间的政治斗争,展现出清朝末年宫闱斗争中大清帝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再现了历史生活,表达变法革新求国家富强的思想。剧情的紧张跌宕、矛盾的尖锐复杂、性格的鲜明生动,使其成为一部颇有艺术性的佳作。1954年遭到批判,认为它宣扬“卖国主义”。 陈白尘(1908—1994,)原名陈增鸿、陈征鸿,又名陈斐,生于江苏省清河县城(今淮阴市)。先后就读于上海文科专科学校、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1927年至1929年间主要从事小说创作。1930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有话剧《汾河湾》、《街头夜景》、《父子兄弟》、《虞姬》、《石达开的末路》等。抗战爆发后,在重庆、成都等地从事抗战戏剧运动,创作了《魔窟》、《乱世男女》、《秋收》、《结婚进行曲》、《汪精卫现形记》、《大地回春》、《岁寒图》、《升官图》、《未婚夫妻》、《禁止小便》等。1946年回上海,创作多幕剧《悬崖之恋》。1947年夏,任上海昆仑影业公司编导委员,创作电影剧本《幸福狂想曲》(与陈鲤庭合作)、《天官赐福》、《乌鸦与麻雀》(集体创作,执笔)。解放后先后任文化部剧本创作室主任、中国作协秘书长、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副主编、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等职。解放后参加创作了电影剧本《宋景诗》、创作独幕剧《哎呀呀,美国小月亮》、《美国奇谭》、多幕剧《纸老虎现形记》、历史剧《大风歌》、电影剧本《鲁迅》(集体创作)、《阿Q正传》。陈白尘的剧作在关注现实人生中注重作品的讽刺意味、喜剧色彩,其作品构思巧妙、文笔活泼、讽刺犀利,呈现出其讽刺剧创作的独特风格。 1948秋影片《乌鸦与麻雀》由上海昆仑影业公司开拍,1949年摄制完成。剧本由郑君里、沈浮、王林谷、徐韬、陈白尘等共同创作,由陈白尘执笔,在1948年冬国民党政权即将灭亡时的上海弄堂里演绎故事,以国民党军官侯义伯与众房客之间的冲突构成影片的矛盾。影片获得1949—1956年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李天济(1921—1995),江苏镇江人,曾用笔名高鲁、于刚、光沛等。1938年考进了四川戏剧音乐实验学校,1941年起,先后在重庆中央青年剧社、民众剧社、中华剧艺社当演员、剧务、剧务科长、演出部主任。1947年,他一度任上海剧人福利会秘书。在吴祖光等人的鼓励下,他写出了电影剧本《好夫妻》、《迷失的爱情》、《小城之春》、《逢凶化吉》。解放后,他先后在中央电影局电影剧本创作所、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上海电影制片厂任编剧,创作了《布谷鸟又叫了》、《球场风波》、《今天我休息》、《爱情啊,你姓什么》、《姑娘今年二十八》、《逢凶化吉》等电影剧本。 《小城之春》由李天济编剧,费穆导演,上海文华影片公司制作,1948年9月公映。2005年3月,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与香港电影评论学会颁布了“中国电影诞生百年——最佳华语片一百部”,《小城之春》以最高票数荣登百佳榜首。影片将背景置于1946年江南小城被战火摧毁了的家园中,在人物复杂的情感纠葛中展现出人性的魅力。主人公情感的哀怨、老城头残破的场景、女主人公悲切的内心、第一人称叙事结构、含蓄婉转的情感表达等,使该影片成为一部充满诗意的精美之作。 杨剑龙 2009年3月10日于瞻雨楼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