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有很多员工持股性质的实践,但由于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引导而陷入混乱,实践中我国立法对于员工持股的立法也经历了承认与禁止的转变。现实表明,一方面,员工持股为企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却又引发了诸如华为股权纠纷这样的问题。因此,从员工持股有什么作用到我们需要怎样的员工持股,是梁慧瑜编著的《企业员工持股法律问题研究》研究的基本出发点与落脚点。
梁慧瑜编著的《企业员工持股法律问题研究》从人力资本的法律地位展开,分析论证了我国发展员工持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涉及员工持股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企业员工持股法律问题研究》通过对员工持股理论及实践的分析,指出确认员工持股的法律规制路径十分必要,且不能因企业性质的不同而厚此薄彼。我国目前过分关注国有企业员工持股问题,而忽视民营企业员工持股的做法不利于员工持股的发展。应针对员工持股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统一规制。
导论/001
一、问题的提出——从华为公司股权纠纷案说起/001
二、我国员工持股制度的研究现状/003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006
第一章 员工持股制度的基本理论/010
第一节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法律地位/010
一、企业发展中的资本问题/011
二、人力资本出资法律问题/017
三、现代企业资本制度: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并重/026
第二节 员工持股制度的理论基础/030
一、双因素理论/030
二、分享经济理论/031
三、人力资本理论/033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034
五、劳动力产权理论/035
六、我国国企改革背景下的员工持股理论探讨/038
第三节 员工持股基本内容/042
一、员工持股的概念/042
二、员工持股的类型/043
三、员工持股适用范围/046
四、员工持股制度之利弊/048
本章小结/052
第二章 各国员工持股实践及其得失考察/055
第一节 国外员工持股实践主要模式/055
一、美国模式——员工持股计划/055
二、德国模式——员工参与管理制度/069
三、日本模式——员工持股会/073
四、其他典型员工持股实践/079
第二节 国外员工持股实践的启示/083
一、资本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合二为一”/084
二、强大的法律支持/084
三、员工广泛参与/085
四、员工持股具备可操作性/Q86
五、严格限制员工股的转让/086
六、专门机构实行统一管理/087
第三节 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及其得失/088
一、我国员工持股实践/089
二、我国企业员工持股的类型及持股方式/094
三、我国企业员工持股实践的得失/100
四、我国企业员工持股失效的原因/104
五、我国员工持股成功个案分析/107
本章小结/112
第三章 各国员工持股法律规制/116
第一节 西方国家员工持股法律规制/116
一、美国对员工持股计划的法律规制/116
二、德国对员工参与制度的法律规制/120
三、日本商法对员工认股权选择制度的规定/121
第二节 我国员工持股法律规制现状/125
一、我国对员工持股的法律规制现状/125
二、我国员工持股现有法律规范中存在的问题/131
本章小结/133
第四章 构建我国员工持股法律制度/135
第一节 构建我国员工持股法律制度的基本思路/135
一、立法宗旨/135
二、指导思想/136
三、立法模式/138
四、基本原则/140
五、基本路径/141
第二节 我国员工持股具体法律制度设计/155
一、员工持股的资金来源/155
二、员工持股的股份来源/160
三、员工股东的主要权利/162
四、员工股份的管理/165
五、员工持股合同/170
六、员工持股会/172
七、员工持股相关法律制度保障/177
本章小结/181
结论/183
企业员工持股办法(建议稿)/185
参考文献/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