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早产天使迫降人间
这一年是公元2008年,春节。
安徽省安庆市某医院的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烟花炮竹燃放之后飘来的硫硝味。老婆和腹中的孩子被我从乡下用车子紧急送过来时,春节期间值班医生并没有如我所希望的那样重视,或多安慰我们几句,大致检查了一下,就安排护士把痛得大汗淋漓的老婆送进了产房。
安徽西部的春节同样寒冷,这个冬天在我记忆中特别冷。但此时我脱去皮大衣,额头的汗还是不停往外沁。后来细想可能都是冷汗,老婆腹中的孩子只有七个月,远远未到应该出生的日子。
根据我的安排,在她娘家过完春节,我们一起回南京。我的家和企业都在那座城市,人脉关系要比这边活络许多,然后找一家大医院静静地待产。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大年初六,老婆突然腹疼,有了临产的征兆。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一时手足无措,尽最快速度找一家离我们住处最近的医院安顿下来。
母子能否平安,我的心一直悬着。
我很抱歉。对进进出出妇产科的医生、护士,我的心里很是愧疚。我们的突然到来,打乱了她们原本井然的上下班,而且我早产妻儿的安危对她们同样是一次严峻考验。
大约一个小时,产房里出来一位护士,拿着一张《病危通知单》,隔着白口罩用局促又低沉的声音冲着我说:“保大人还是小孩?”
我的汗“哗”的一下又全下来了。在催促中,我在家属告知书上强作镇定地签下了我的名字:何烈胜。
握笔的手心全是水。
护士从我手中抽走《病危通知单》那一刻,我的身体徒然感觉抽空了,老婆和孩子,两条生命仿佛就附在这张纸上,轻得随时能够飘起来。我甚至后悔不应该签那份“卖身契”。
一切恍惚起来,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木疙瘩似的站在那里,脑子里闪现着各种可怕的结局……怎么会是这样?我心如火燎,却又于事无补。
其实我很喜欢孩子,只是没有我的父母亲显得那么急切。
父亲是江苏省委干部,离休后一直在我的厂里做事。母亲是普通的纺织女工,一辈子操持家务。他们年过七旬,身体还算硬朗,对我们何家第三代的期盼成了他们精神世界的一大包袱,同样压在我的心头。我们兄弟二人,大哥早已成家立业,孩子也已上了高中,而我这些年生意场上起起伏伏,心思并没有放在家里。
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统思想压得我常喘不过气来,对父母我同样怀有很深的歉意。新生命的到来,无疑对我是一次减压,心里充满了期待。
我的确到了该有一个孩子的年龄了。一定意义上讲,他将是我生命的延续,我打拼下来的产业希望在他手里能够发扬光大。
我是教师出身,执鞭七年后没有按父母希望的那样,做一辈子中学物理老师。我选择了下海经商。先后开过超市,电脑画像,代理背背佳、保暖内衣,最后选择了礼品行业。十几年的奋斗,创下了一块不小的产业。然而我错过了优生优育的最佳年龄,我学的是物理学,自然崇尚科学,,尊重规律,我的老婆比我小许多。
回想老婆刚刚怀孕时,我生意上很忙,但还是设法抽出时间,经常潜水各种育儿论坛,网购大量育儿方面的书籍,还把里面的重要内‘容摘抄下来,让老婆遵照执行。老婆更是如履薄冰,生怕不小心伤了胎儿。
“我们即将出生的宝宝会是怎样的呢?”“他漂亮吗?”“他聪明吗?”我常常怀着憧憬之情,和老婆谈论我们未来的孩子,心里充满了喜悦。
我常想:我们的孩子一定是聪明的,他一定是一个令人满意的宝宝。
第一次做彩超后,我甚至梦见他朝我们挥着小手。
然而,上帝似乎一定要给我开一个小小的玩笑。孩子要提前来到这个世界。
一切乱了套。
现在,我必须要接受的一个事实是,我们的孩子是一个早产儿。如果能平安降生,母子平安,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先前那个护士再一次出现在我面前时,离我在《病危通知单》上签字已经过去整整两个小时。可能口罩戴得太久,呼吸不畅,她一把扯开口罩,我看到的是一张疲倦却很阳光的脸庞,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底。她果然告诉我:“你老婆已脱离危险。”略作停顿,说:“是个男孩,早产三个月。你可以进去看看。”
终于有儿子了。
这一年,我41岁。
怀着一丝忐忑,我急不可待地想去看看自己的作品。
护士把我带到“暖房”外。隔着厚厚的玻璃,我的心再次收紧。里面有一溜至少二三十个早产儿正在接受救治。看上去,这些孩子都明显小于正常新生儿,也不好看,干瘪得像个小老头。一旁的护士解释说,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最后两个月是长脂肪的,由于他们提前溜出来,没来得及长脂肪,所以才皮挂挂的。
顺着护士手指的方向,我的目光终于捕捉到我的儿子。他蜷缩在靠近玻璃墙的一个“暖房”里。刚刚出生的儿子更加可怜。他紧闭着眼睛,脑袋如橘子大小,小脚比成人拇指大不了多少,皮肤薄得像一张油纸,满头满身捆了许多“皮线”。
护士说他有脑积水,一出娘胎就给他做了腰椎穿刺,他也不啼哭,浑然不知。就在我准备转头的一瞬间,感觉到小家伙突然努力地动了一下,好像知道他的爸爸正在偷偷地看他。
隔着厚厚的玻璃,我的眼泪忽地就出来了。
初为人父的欣喜,很快被对儿子的担心、怜爱所稀释,这种情感也渐渐占满我的整个心室,传导给我全身的每一寸神经。
那一刻,我就决定要担负起一个父亲的责任。
P3-5
让“裸跑弟”在纽约的雪地里跑步,只是何烈胜非凡的鹰式教育的一小部分。鹰爸的目标是,儿子10岁的时候进最好的大学——比如清华大学。鹰爸何烈胜还曾前往剑桥大学考察,剑桥大学也是他心目中儿子将来可能的落脚点。
——英国《每日邮报》
有人说,中国孩子真不容易,前有“狼爸”、“虎妈”,今天又来个“鹰爸”。有人大骂虐待孩子,拔苗助长。
——《中国教育报》
中国趋向于宽松自由的家庭教育潮流,开始向“狼虎教育”回归。在“虎妈狼爸”引爆家庭教育之争后,理念更强健、方法更系统的鹰爸,又横空出世。鹰式教育,能让中国一代孩子强。
当下的家庭教育问题,正是因为缺少了鹰式教育——舍不得孩子吃苦,舍不得孩子受累,只要学习好,一切皆可妥协,造成几亿“小皇帝”、“小公主”,怎么办?!
鹰式教育这样的强子家教理念、个性教子法,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新出路、新方法。“少年强,成人则强。”多一些“裸跑弟”,启动鹰式教育,才是今日父母教子的当务之急。
——“挺鹰派”网议
偶知“鹰爸”就是何烈胜,他对“裸跑弟”的训练,我并未多少惊讶,缘于知晓他创业的艰难经历。不守传统规则,拥有激情梦想,敢于实践创新,是他的特点。理解了这点,就明白他的鹰式教育和他的创业历程其实是一回事。
——《非诚勿扰》主持人 孟非
作为知名企业家的鹰爸,一直是风云人物。在中国,何烈胜堪称江南商人的代表。他的发家手段、掘金智慧极具个性和华商传统底蕴,对读者很有启发。鹰爸的创业传奇是近10年中国草根力量抬头的写照,精彩跌宕,悬念充足。
——经管图书策划人 李晨曦
像鹰爸一样驯子、创业
本书是鹰爸何烈胜和我奉献给读者的,与大家分享鹰爸的教子经验和创业经验,首次公开自己的鹰式教育和鹰爸的传奇人生。
2012年1月22日农历除夕夜21:30,正是美国纽约清晨8:30。
纽约法拉盛大街下着暴雪,室外白皑皑一片,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3℃。一位三岁中国男童突然出现在视频中,他赤裸上身,下身只穿黄蓝相间的裤衩和一双球鞋,近乎全裸地开跑。
视频中一个浑厚的男声在催促:“快跑,往前快跑。”男童带着哭腔,冲着镜头请求:“爸爸,能不能抱抱我?抱抱我!”男声没有理会,继续催其快跑。35秒钟后镜头切换——男童身后雪地上深深浅浅的小脚印。
男童速度降下来。严厉的男声命令:“往下倒(指做俯卧撑)!”男童犹豫了一下,还是照口令做了,小小身板很快沾满雪花。男声:“笑一个,笑一个!”男童嘴巴咧成一条缝,太冷了,神情啼笑皆非。
网络视频迅速蹿红。人们在暖和的屋里看着这段触目惊心的视频,使劲敲打着键盘,骂娘:“这哪是人干的事?!”
千夫所指的那个“男声”叫何烈胜,雪地裸跑的是他的亲儿子何宜德,乳名多多。
最初老何在美国把视频传过来,就是想让我们这些好友见证一下——关于雪地裸练计划,之前他也不止一次和我们提过。意想不到的是,其中一好友把裸跑“分享”到互联网后,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这段视频产生的冲击波,抢占了包括英国《每日邮报》,法新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图片报》,中国香港《南华早报》等国内外2000多家媒体的重要版面和黄金时段。雪地里可爱而又勇敢的小多多,被大家呼为“裸跑弟”、“雪小弟”。老何更因其“鹰式教育”理论,被媒体称为“鹰爸”。
对于中国的教育,尤其是“421式”家庭温情教育倾向,何烈胜的观点十分清晰而尖锐:温室花朵何以经历风雨?民族大梁何以扛起?!他说自己的儿子一定要做出一个示范。
然而,上帝对有着从教从商双料经验的何烈胜开了一个玩笑,赐给他一个七个月的急性子天使。这个被他起名何宜德的孩子,顽强、健康地活了下来,并在“鹰式教育”驯练下茁壮成长——被医学判为可能脑瘫的早产儿何多多,被培养成为智商潜能218分,超过爱因斯坦智商分的小男子汉。
老何对中国教育体制早有怨言。写作本书时,老何也曾考虑多多还小,自己的许多驯练方法,到底有什么样的效果,下结论尚早。但是鹰式教育施于小多多已有四年,老何最终决定,把自己驯练儿子的鹰式教育方法及其实践写成书,好与众多家长、“围观”粉丝们分享。
鹰爸何烈胜其实一直是一位风云人物。
他一直在以一个创业者的姿态,领跑着中国一个特殊行业——礼品业。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学生的一片泪水挽留中,何烈胜放弃教师职业,下海打拼,与后来大红大紫的《非诚勿扰》“孟爷爷”孟非等人一起打拼,在南京开出江苏首家超市。几度沉没、崛起再沉没。极尽曲折,才在中国礼品业一路狂奔,且越来越强大,十年的努力成就他行业翘楚的宏愿。这段充满个性化的成功史,透着股一骑绝尘、人不可追的霸王劲。
在一个新兴行业中成功地自创体系,鹰爸的发家策略、全国一盘棋、客户手段、集团软硬体制,将江南华商的传统底蕴施展得淋漓尽致,比如“合肥妙计安深圳,百万现金购东北”,这些都将在本书中一一公开。他的经营智慧和市场技巧,都是从最底层摸爬滚打出来的。也正因为这种“土”劲,他的成功可以复制。
更为传奇的是,老何不仅是一位知名企业家,业内领军的泰誓集团掌舵人,还是一位出手阔绰的慈善家,早被誉为南京“中国好人”。
鹰爸就是鹰爸,有和凡人不同的想法。他持续多年实施“五个一”工程——每年捐助一百名孤寡老人、一百名下岗职工、一百名失学儿童、一百名残疾人及一百个生活困难家庭。汶川地震,他捐款物750万元,捐拍中国第一部志愿者抗震电影《重生》。他作为公益家和志愿者,曾被高层接见。
鹰爸常说一句话:“男人就得扛起。”
本书中,鹰爸“登报寻10年前债主”的故事,他感叹债主们“对困难者的宽容之心,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恩情”,他对弱势员工、患危症员工的不断救助,真能让你触碰到,这位走近后不得不称奇的稀奇男人。
鹰式教育,家人和朋友曾说“狠心”,鹰爸照样我行我素,不改其酷。“雪地裸跑”,媒体的长枪短炮,网上“公议”、拍砖来得凶猛,鹰爸气定神闲,在本书中侃侃回应。这些,与本书中悬念充足、影视剧般的创业传奇,特立独行的慈善义举,构成了一个强悍的男人形象。
鹰爸与我订交数年,同在南京,我对何氏“那点事”和其人风气,早有濡染。几个寒暑,老何和我为这本书苦心孤诣,几易其稿,基本定型。同时,我们的朋友插画家阿焦为本书一幅一幅地琢磨着插画。
在这个过程中,鹰爸持续溶入着对自己的反思和事业的思考。这期间,老何与我对书的脉络日渐清晰——沿着书中一个人的成长之河,读者或许能发现:
儿时的经历、教育对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事风格有怎样至关重要的影响?
鹰爸1995年下海创业,2003年“非典”时才掘金百万,却在随后几年财富骤聚、事业猛膨,奥妙何在?有义务告诉每一个人何处是金(老何一直以来的愿望之一),那么,适合草根们的创业密码和掘金智慧是什么?
我们应该以何种视角去看待企业家的一掷千金、仗义疏财?作为一个中国男人,究竟怎样活着才有价值和意义?
最纠结的或许是——鹰式教育,行吗?!
华诚
2012年5月8日于南京
鹰爸横空出世的鹰式教育,把可能痴呆的早产儿“裸跑弟”,培养成为智商潜能218分、超过爱因斯坦的小男子汉。鹰式教育培养“裸跑弟”小多多,已有四年。面对热议和拍砖,鹰爸首次全面公开自己独特的鹰式教育理念和方法:我这样驯练“裸跑弟”!讲述对儿子的大爱:我为什么要让儿子“雪地裸跑”?告诉众多家长、“围观”粉丝们:鹰式教育,我觉得行!具体讲述这一史上最残酷的教子法:如何能让你的孩子强!
鹰爸传奇,让你进一步走近这位稀奇男人。华诚、何烈胜所著的《我是鹰爸:鹰式教育与鹰爸传奇》公开鹰爸的泪奔发家史和人生里外,告诉每一位草根、粉丝:何处是金!鹰爸与后来《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等一起创业,几度沉没、崛起再沉没,极尽曲折,才在中国一特殊行业一路狂奔,十年努力成就行业翘楚。鹰爸个性满满的成功史,透着股一骑绝尘、人不可追的霸王劲。如何在一个新兴行业中成功地自创体系,鹰爸的发家策略、全国一盘棋、客户手段、集团软硬体制,以及强悍的慈善义举,尽展《我是鹰爸:鹰式教育与鹰爸传奇》中 !
华诚、何烈胜所著的《我是鹰爸:鹰式教育与鹰爸传奇》——鹰爸首次全面公开鹰式教育和鹰爸传奇,中国唯一官方版本。《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真情推荐!
史上最残酷教子法,能让你的孩子强。
2012年农历除夕,本书作者鹰爸何烈胜让年仅4岁的儿子在纽约零下13度的暴雪中裸跑。裸跑弟视频上网后,全国爆红,英国《每日邮报》等2000多家媒体热烈报道,点击量天文数。
鹰爸用鹰式教育,把可能痴呆的早产儿子裸跑弟,培养成为智商潜能218分、超过爱因斯坦的小男子汉。
鹰式教育——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就会狠心地把幼鹰赶下山崖。幼鹰往谷底坠下时,拼命地拍打翅膀,趁此掌握了基本的本领——飞翔。这就是残酷的鹰式教育。其实任何动物,均首先要学会生存本领,否则就只能遭受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