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华为王朝/基业长青系列
分类
作者 刘宏飞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华为王朝/基业长青系列》由刘宏飞所著,以任正非作为个案进行研究,不是为了追捧成功者,更不是为了看明星企业家的笑话,而是希望通过书中事件来解答大家关心的3个重要问题:一是任正非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二是作为一个国际化商业帝国的王者,任正非究竟为何而战?三是年过花甲的任正非将来会把华为的权杖交给谁,华为能否顺利渡过这权力交接的难关?

当然,本书不单单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一个代表,华为有很多共性问题值得大家去思索。

作者长期深入采访华为的离职高管全面解读你不知道的任正非和华为大胆华为继承人风波揭密背后的真相。

内容推荐

《华为王朝/基业长青系列》由刘宏飞所著,2011年,《财富》世界500强发布,华为以营业收入273.56亿美元排名351位,是500强中唯一没有上市的公司,也是中国大陆上榜企业中仅有的两家民营企业之一。2010年,华为销售收入达1852亿元(人民币),位列全球第二大综合通信设备提供商。如果2011年华为继续保持20%的增长,华为将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综合通信设备商。

伴随着华为的崛起和声望日隆,华为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被披露出来。其中既有对任正非爱国、敢赌敢干、杀伐果断等优秀企业家品质的赞扬,又有关于他霸道、任人唯亲的非议;对于华为,许多人则把它形容为一个王朝,而一贯低调的任正非正是这个王朝的掌权者。

再伟大的英雄,也有退出历史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流失,任正非因年龄关系将退居二线,华为继承人问题自然而然地被提上日程。那么,谁将会接过华为的权杖?离开了任正非这个掌舵者,华为的明天又将何去何从?

面对外界众多纷纭的猜测,《华为王朝/基业长青系列》将为你揭开不为人知的华为面纱。

目录

序 我们为何而战?

第一章 华为权力交给谁

 大厦将倾?

 血雨腥风

 企业家都该学学

 一个女人的世界

 学习IBM好榜样

 谁说华为是朝鲜?

 卿本佳人,奈何从“贼”?

第二章 谁认识华为

 奇迹,原本始于微末

 名与利,华为应有尽有

 狼性、床垫、冬天、基本法

 车队、食堂、卫生间

 华为员工赚多少?

 对手和员工眼里的华为

 低调造就神秘

 不入江湖,江湖却都是他的传说

第三章 寒门之子,苦其心志

 火腿生意经与青年爱国志

 贫寒屈辱

 活下去

 要帮助弟弟妹妹

 “右二代”的军旅生涯

 付出未必有回报

 致命打击

第四章 踉跄来时路

 倒儿爷起步

 绝非误打误撞

 华为的原罪

 历史不容戏说

 枪杆子:没有枪没有炮,有人给我们造

 笔杆子:替天行道,师出有名

 钱袋子: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第五章 揭竿而起,王朝初现

 财散则人聚

 空手套白狼

 从山寨到闯王

 从模仿到超越

 人走茶不凉

 人海战术和统一战线

 步子大了吞恶果

 既生瑜何生亮?

 供应链的斗争

第六章 奇招迭出,稳固王权

 王者蜕变·1996

 昔日的战友,今天的君臣

 金手铐和庞氏骗局

 华为法典,规范治军

 轮岗的暗示

 骂人政治学

 娃娃将领的妙用

第七章 征战天下,王者雄风

 外交开道,走出国门

 捷径堵死,咬牙死磕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树大招风,大佬狙击

 连横合纵,各个击破

 一将功成万骨枯

 没有结局的战争

第八章 剿灭叛党,威慑群臣

 曾经温情李一男

 黑锅你背,送死他去

 离开在冬季

 风险投资双刃剑

 不惜代价狙击港湾

 铩羽而归,受尽羞辱

 做有高度的事业

第九章 王权的传承

 何谓政治家?

 王权下的臣民们

 分权与否的纠结

 绝妙的股权架构

 财富的转移

 独裁的魅力

 储君初长成

尾章 长空箫声去?权杖伴英豪

试读章节

“俗话说得好:举贤不避亲。不是说因为有血缘关系,就一定不能进入华为任职,就一定不能占据关键岗位。作为创始人,尤其是成就辉煌的创始人,基本上是规矩你想怎么定就怎么定,别人也不好说什么;但关键是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自相矛盾啊!不能嘴里说让员工无私奉献,自己搞一己之私啊。”肖知兴无奈又忿忿不平。

作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知名教授、著名管理学讲师,肖知兴最纠结的倒不是替孙亚芳打抱不平,而是“以后到底应不应该再把华为当成民族企业的成功案例给学生们讲呢?诺基亚、爱立信会不会笑掉大牙?哪里还需要去专门研究怎么对付华为的战略?他们等着任正非退休就是了”!

照着这种苗头发展下去,恐怕不用等到任正非退休,华为人心就散了。

华为,2009年全球销售额1491亿,是入围世界500强企业的三家中国民企之一;另两家是传统制造业的联想和沙钢,仅有华为是打着高科技旗号的。截至2009年底,华为累计申请专利达42543项,其中国际专利申请量居全球第二,它是中国在世界上为数不多拿得出手的高科技企业。在电信领域,使得西门子、爱立信、思科等世界巨头望而生畏。

以“狼性文化”形容其凶,以“床垫文化”彰显其辛勤;“华为基本法”树立企业规范标杆,“华为的冬天”昭示居安思危的理念;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海外扩张,都成为中国民族企业的榜样。一句话,华为已经成为民族的骄傲。

古人云:“内圣而外王。”大家平日里津津乐道的不是华为的成绩,而是支撑它辉煌业绩的企业文化。他们强调爱国主义,标榜民族自豪感,说得最多的是“不让焦裕禄累出肝病,不让雷锋穿破袜子”,鼓励让员工做甘干奉献、勇于牺牲的雷锋和焦裕禄。据说,在海湾战争打得最厉害的时候,华为面试毕业生最后一道题都是:“如果派你去伊拉克工作,愿意不愿意?”回答否的人就会直接被拒绝,毫不手软。

华为强调大公无私的精神在2008年达到巅峰。以任正非为代表的华为管理层发表了“自律宣誓”,杜绝以关联交易为核心的各种不良行为。任正非的誓词是:“只有无私才会公平、公正,才能团结好一个团队;只有无私才会无畏,才能坚持原则;只有无私,才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去除自己的不是;只有无私才会心胸宽广,境界高远,才会包容一切需要容纳的东西,才有能力肩负起应该承担的责任。我郑重承诺,在任期间,决不贪腐,决不允许亲属与公司发生任何形式的关联交易,决不在公司的重大决策中掺杂自私的动机。”

如果不是“接班人事件”浮出水面,任正非“大公无私”的招牌或许能扛得更长久。

1944年出生的任正非,已经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华为公司内部的“心声社区”论坛上题为《如果任总退休了,华为的好日子还能继续下去吗?》的帖子,已经盖到了了1739楼。无需举例,无论对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公司,领导人永远是独立于制度外最重要的变量”。

P3-4

序言

2010年10月26日,网上传出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华为总裁任正非逼走共事16年的董事长孙亚芳,为儿子任平顺利接手华为铺平道路;任正非给孙亚芳的分手费,据说高达10亿元人民币。

在传闻愈演愈烈的时候,一向低调的任正非主动出面辟谣,指出华为不会简单地子承父业,并号召全体高管主动与媒体接触,并将此事列入业绩考核指标,这才把事情压了下来。

但这种姿态,并没有打消人们对华为的疑虑:华为权力传给谁?中国民企的“劣根性”到底能不能被克服?中国人尊敬祖先,重视血统,对待继承人问题大都十分敏感和关注。

这种关注反映了一个本质问题:我们到底为何而战?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一切胜负都已经看破的时候,自己的后代混得比别人好是否成了唯一关心的问题?还是说,让儿子来继承就是保护自己个人成就威望不受后来者侵犯的最稳妥手段?

关于任正非的文章很多,关于华为的书更多,研发、资本、销售、人员管理、海外市场、企业文化等。透过大量的资料,我们知道任正非原是一个壮志未酬的转业军人,是一个毛泽东思想的标兵,是一个有魄力、有成绩、有野心的企业家,是一个有私心、有爱心的父亲。

除此之外,他还是什么?由于任正非的一贯神秘和低调,很多人只能凭借现有的书籍和报道,获得对他的一些模糊认识。但是,我采访的许多前华为高管均认为,目前市场上关于华为和任正非的书都不能真正解读华为,不能反映任正非的内心,对任正非和华为的认识只是管中窥豹。由于没能全面地解读,广大读者了解的任正非和华为自然只是其冰山一角。在和任正非有过长久亲密接触的高管眼中,华为不像外人看待的那样是一个明星企业,而更像~个铁蹄王朝;而任正非不仅是一位成绩卓著的企业家,更像是一位深谙政治的“君王”。为此,笔者将本书命名为《华为王朝》。

本书以任正非作为个案进行研究,不是为了追捧成功者,更不是为了看明星企业家的笑话,而是希望通过书中事件来解答大家关心的3个重要问题:一是任正非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二是作为一个国际化商业帝国的王者,任正非究竟为何而战?三是年过花甲的任正非将来会把华为的权杖交给谁,华为能否顺利渡过这权力交接的难关?

当然,本书不单单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一个代表,华为有很多共性问题值得大家去思索。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可与世界企业巨头一较短长的企业仍不多,除了国有垄断企业如中石油、中国移动外,民企中能发展壮大的,简直是凤毛麟角。“中国制造”已经获得世界级的影响力,但靠的大都是低成本劳动力;在高科技领域,在世界范围内成绩显著的,唯有华为。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发生世界金融危机后,对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思辨一直在持续。相当一部分人开始从传统文化中寻求答案,从中国历史悠远的孔孟之道、官场文化中寻找发展的内在力量,更多的人则在探讨究竟什么是中国模式?企业能不能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升华出独特的企业发展理念?

华为之所以能够崛起,是得益于先进的组织模式,还是领导人的个性魅力?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还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范本?同时,华为的成功是可持续的,还是昙花一现?关于继承人的问题,是子承父业的家族式管理能长久,还是职业经理人模式更为科学?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值得大家去思索。

在本书中,笔者试着跳出原有模式,把任正非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人,还原他人生中的心路历程,把任正非个性的形成与他对华为发展的种种决策对照起来,解读任正非。

在漫长的写作过程中,笔者不仅收集了大量材料,还采访了很多华为员工以及与华为密切接触的合作伙伴,他们为本书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素材,并提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在此,我对为本书提供帮助的所有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由于笔者知识面的狭窄和信息量的局限,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足,敬请各位批评指正,笔者将不胜感激。

刘宏飞于北京

2011年12月

书评(媒体评论)

“华为将来最大的司题,是钱多得不知道如何花。你们家买房子的时候,客厅可以小一点、卧室可以小一点,但是阳台一定要大一点,还要买一个大耙子,天气好的时候,别忘了经常在阳台上晒钱,否则你的钱就全发霉了。”

——任正菲在鼓励研发人员时说

“开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要做好投入几十个亿,几年不冒泡的准备。”

——任正菲在联想杨元庆来华为取经时说

“华为没有院士,只有院土。要想成为院士,就不要来华为。小改进,大奖劢:大建议,只鼓励。”

——任正菲批评部分研发人不顾市场,只顾埋头钻研时说

“你最近进步很大,从很差进步到了比较差。”

——任正菲评价某务总监

“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任正菲批评一位刚进华为就给自己写“万言书的”北大学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