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静、孙彩虹编著的这本《新生来了:一年级新生教师及家长必读》是全国唯一一本对一年级新生全方位教育的书,它将改变你和孩子的命运。
如果你是新生教师或新生家长,或终将成为这个角色,这本书,你不得不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新生来了(一年级新生教师及家长必读)/名师大课堂 |
分类 | |
作者 | 苏静//孙彩红 |
出版社 | 湖北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苏静、孙彩虹编著的这本《新生来了:一年级新生教师及家长必读》是全国唯一一本对一年级新生全方位教育的书,它将改变你和孩子的命运。 如果你是新生教师或新生家长,或终将成为这个角色,这本书,你不得不读。 内容推荐 《新生来了:一年级新生教师及家长必读》是一位儿童教育学、心理学资深学者与一位资深一年级教师,经过十年的论证和实践,历时两年倾情打造的合力之作,献给所有经历过苦恼和正在苦恼的一年级新生教师,也献给所有充满期待又满心困惑的一年级新生家长。 《新生来了:一年级新生教师及家长必读》将用最直接的方式和方法告诉教师如何轻松应对一年级新生,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告诉家长你的孩子将在学校接受怎样的教育,应如何配合学校工作,营造家庭氛围,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新生来了:一年级新生教师及家长必读》由苏静、孙彩虹编著。 目录 第一章 前期准备篇 【基本工作不可少】 巧记姓名招数多 个性差异提前知 了解情绪很重要 安抚情绪有良策 【各种资源巧利用】 装扮教室有学问 学校资源利用好 同事经验是良方 国外经验巧借鉴 本章特别分享 新生家长必读——入学前该为孩子准备什么 第二章 新生入学篇 【新生报到第一天】 迎接新生须注意 报到流程一一讲 熟悉环境好成长 表扬批评有方法 【新生入学第一天】 精心准备第一课 各种姿势巧练成 迅速站队有妙招 有序就餐显涵养 放学注意事项多 本章特别分享 新生家长必读——如何做好孩子入学后第一晚的谈话和交流 第三章 习惯养成篇 【常规教育及养成】 常规训练有方法 课堂常规是核心 课间常规莫大意 集会常规很重要 文明常规成自然 安全常规日日讲 【学习习惯及养成】 听说读写严要求 预习复习有方法 主动合作学习好 学习卫生莫忽视 习惯培养讲方法 本章特别分享 新生家长必读——如何纠正孩子在家庭中的不良学习习惯 第四章 课堂教学篇 【组织教学攻略】 小小奖品作用大 口号应答要练好 评比竞赛显神通 调控课堂有方法 【课堂指导攻略】 大班教学需注意 个体差异要关注 帮助树立自信心 纠正书写坏习惯 引导审题有耐心 批改作业讲方法 【课堂教学攻略】 拼音教学掌握好 识字教学方法多 指导写字要规范 教好教学有方法 练好口算用处大 本章特别分享 新生家长必读——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第五章 班级管理篇 【班级常规巧设立】 首要工作抓德育 正确舆论创班风 奖惩制度要完善 【班级干部巧培养】 素质能力很重要 方法要求需周到 出现问题巧引导 【班级活动巧组织】 活动设计要新奇 主题班会内容新 参与奖励相结合 偶发事件处理妙 本章特别分享 新生家长必读——如何培养孩子的各种必备能力 第六章 家校沟通篇 【家长会准备秘籍】 班级布置不可少 特别资料共分享 体态仪表要良好 【会议内容面面观】 班级情况先介绍 管理要求细点好 建议提示不能少 【日常沟通秘籍】 沟通内容多元化 沟通方式讲技巧 家长沟通三步走 本章特别分享 新生家长必读——如何与孩子的老师进行有效沟通 第七章 成长综合篇 【教师问题攻略】 幼小衔接莫忽视 家长礼物要婉拒 家长支持不能少 无理要求巧处理 干群关系处理好 预防常见职业病 【家长问题攻略】 做事磨蹭要杜绝 爱看电视巧疏导 虚荣攀比要制止 孩子撒谎不纵容 老师不亲必有因 受了委屈冷处理 如何报好辅导班 安全教育不能少 本章特别分享 新生家长必读——如何与孩子进行入学第一年的亲子共读 试读章节 国外的许多教育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那么就让我们放开眼界,看一看国外的教师和家长是如何帮学生顺利度过小学第一年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的小学教育世界 在美国,一年级的孩子和我们的孩子学习的知识并不相同,这里的孩子通过一年的学习,需要掌握的知识大致有如下几部分:在数学方面,会数百以内的数,知道什么是奇数、偶数,能够计算简单的加减法。在生物学方面,能够举例证明生命的演变过程,并且了解自然界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生活上,学会观察,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事物和物品,会使用图画等形式来表达文字以外的意思。另外,孩子们要懂得衣、食、住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并且学会与家庭成员以及邻里之间构建和睦的关系。 美国一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天,任教的教师会开心地和他们打招呼甚至拥抱他们,未向他们传递友好。并且在开学的前一段时间,教师们都会热火朝天地布置自己的新教室,把教室装扮得特别漂亮,五颜六色的地图、漂亮的小白兔、芬芳的花草等等,精心的打扮让学生一踏入教室就会立刻喜欢上这里。另外,教师们美丽的笑容、言论自由的开放的环境,都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开始新的征程。 在开学第一天,美国的教师通常都会送给一年级新生12件见面礼。每件礼物都有着不同的寓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慢慢成长。这12件见面礼通常包括:牙签、橡皮筋、创可贴、铅笔、橡皮擦、口香糖、棉花球、巧克力、面纸、金线、铜板、救生圈形糖果。听上去怪怪的,但是每件礼物都蕴含着教师的深意。例如第一件礼物是牙签,就是要提醒学生要学会挑出别人的长处。第二件礼物是橡皮筋,这是在提醒学生要学会保持弹性,尽力完成每件事。第五件礼物是橡皮擦,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犯错,没关系的,能改就好。第九件礼物是面纸,提醒孩子要学会帮助别人擦干眼泪。第十二件礼物是救生圈形糖果;告诉孩子,当你需要谈一谈时,你可以来找老师,而不需要有顾虑。 每一件礼物都充满浓厚的人文气息与教师的温暖情怀,使我们的心底无比感动。美国教师不会喋喋不休地提醒孩子做作业、考试、安静、遵守秩序,而是告诉学生“你是有价值而且特殊的”,提醒学生要“挑出别人的长处”,要“记得帮别人擦干脸上的泪水”。在这里没有那些严肃的老生常谈的大道理,只有让学生欣喜、感动的小礼物,但是他们会从这些礼物中领悟到更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小中见大,可见美国教师的巧妙用心。 接着,孩们再去德国参观一下,看看那里的新生是如何学习的 德国人的严谨众人皆知,德国制造的钟表可以使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坏,这种严谨性在他们的教育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德国的教师非常善于营造欢乐的学习环境,他们抓住了一年级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开学初会对教室进行精心的布置。德国的小学教室宽敞明亮,大大的玻璃窗可以射入充足的光线。墙上的字母表、学生自画的彩色图画等,都反映出学生快乐愉悦的学习生活。窗台的一角有小动物,有花草,有彩带,有小纸条,上面写有温馨的话语。 另外,德国的教师格外注重与学生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他们对待学生,就像对待成人和朋友一样尊重、关心,而且非常信任学生,所以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亲密无间,学生有些小秘密不对父母讲,却会对老师袒露无遗。教师在遇到问题时也与学生一起商量,会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并让学生参与解决问题。整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成员之间互相鼓励,互相照顾,教师从不挫伤任何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德国的一年级教师真正做到了和蔼可亲,把学生当做独一无二的个体来看待,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想法。其实每个学生都是聪明可爱的,有些学生因为不能很快适应小学生活,会成为个别教师眼中的“差生”,作为一年级的教师,我们一定不能轻易给学生定性,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用自己的耐心去帮助学生。 最后,日本的心灵教育会让我们受益许多,获得启发 很多人都说日本有世界上最成功的基础教育,包括国家的重视程度、资金投入、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我国。日本民众有着强烈的受教育意识,他们的教育培养出了一代代守纪律、有团队精神、坚韧不拔的日本人。哪怕是最偏远的山区,那里的小学也都建设得非常漂亮,足以看出日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日本的教育非常重视细节,举个很小的例子,学生中午在校内午餐的时候,学校会安排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起用餐。一年级的学生在吃饭的时候,就可以得到大哥哥大姐姐的帮助,也会在交谈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关于学校的信息,这有利于一年级新生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另外,学校每年都会邀请很多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和学生一起用餐、交流,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学会与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沟通,从而达到“心灵教育”的目的。 日本非常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品格,包括与他人、大自然、集体生活和社会等方面的联系。所以一年级的小学生一开学就会接受到这样的教育:①要学会思考自己的生活,在做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时要充满勇气,并且有责任去完成自己的学业。②信任别人、关心别人并对别人友好,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加深友谊。③信守承诺和遵守社会规则,有一颗尊重公共利益的心,积极参与日常集体活动,主动合作和勇于承担责任。 由此可见,日本的教育之所以能使人才辈出,离不开坚实的基础教育。与我国的教育相比,日本的教育更加注重孩子品格的培养,而非知识的掌握量,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呢? 总之,每个国家对一年级的新生教育都是比较重视的,通过了解国外的一些教学经验,我们可以从中汲取营养,更好地教好自己的新生,为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的栋梁之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P14-16 序言 如果说,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那么,一年级刚刚入学的孩子,就是天使中最可爱也最难捉摸的一群。他们天真懵懂,对校园充满了好奇和梦想:同时又个性飞扬,带着小小的“叛逆”和“嚣张”。所以,对于每位一年级新生的老师来说,这一年都是莫大的挑战。沙哑而疼痛的喉咙,疲惫而无奈的眼神,忙乱而焦虑的心灵,构成了许多一年级新生老师不堪回首的记忆。 同样,对于一年级新生的家长而言,这一年也非同寻常。看着自己的宝贝终于告别幼儿园,走进校园,成为小学生,家长兴奋、欣喜,同样也茫然、不安。他们俨然变成了另类的“一年级新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孩子角色的变化,不知道孩子在校园里将接受怎样的教育,不知道该如何与老师沟通交往,也不知道在家里该如何配合教育,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 如此种种,让我在多年前就萌生了写一本书的愿望,题目就叫《新生来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中国千万一年级新生的老师和家长不再困惑,团结起来,共同呵护一颗种子的成长。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承载着每位一年级新生的老9币和家长的梦想,让教育回归平和、唯美,还孩子一个了无遗憾的童年。 很幸运,我找到了本书的合作者,我的同窗挚友孙彩红老师。她是资深的低年级班主任,从教13年,更重要的是,她爱孩子。于是,我们用16年坚不可摧的友谊,历时两年的辛勤写作,终于,有了眼前这本或许不完美但很朴素的小书。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这本书来自民间,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每个细节都散发着草根的味道。即便是理论,也透着泥土的芬芳。我们更注重问题的解决和方法的归纳,所以,随意翻看,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总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我们,拒绝作秀。 同时,这本书也是我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院校学前教育师资研训做一体化研究”(课题批准号GJAl04026)的阶段性成果。书里的部分内容,可为学前教育师资提供“幼小衔接适应性”等方向的研究课题,部分理论和案例可以作为师资培训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的专项内容,同时对学前师资的实践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和丰富“研训做一体化”的内涵。 最后,我要感谢一直以来给予我心灵支持和无私帮助的人。 感谢我敬爱的导师,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他赋予我无比的智慧和向善的心境,让我的生命充满意义。 感谢我崇敬的恩师曾天山教授,他的人生境界永远令我高山仰止。 感谢我的老校长郭青伟先生。 感谢我的忘年挚友,恩师陶继新先生。 感谢我的人生导师田建国教授。 感谢我的同门师兄王胜博士。 感谢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的钱国旗院长。 感谢我的父母、先生和所有至爱亲朋。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长沙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的董事长谢庆先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本书也是为他和所有诺贝尔摇篮人而写的。我们九年的友谊早已走出了老茧,他的君子风范和名±之风让我心向往之,而他为中国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所付出的心力,更让人感佩万分。 这本书还要送给最小的读者,我最爱的小侄女苏若骞,2010年的教师节,她像天使般降临到这个世界,为我们这个四代师表的家庭平添了莫大的欢乐和荣耀。 无论如何,希望这本小书,不仅为一年级新生的老师和家长,更为所有爱孩子的人带去一点启示和慰藉。 是为序。 后记 在小书《新生来了》即将付梓之际,我要奉上由衷的谢意: 感谢我的同窗挚友,本书的合作者,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系的苏静老师。正是有了她的引领和帮助,我才会在人生之路和教育之路上奋力前行,是她给予了我追求梦想的力量和机遇。 感谢长沙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董事长谢庆先生,他的知遇之恩,让我顿生了无穷的自信,更加坚定了为教育奉献终生的信念。 感谢青岛城阳教体局王先良局长,他的肯定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感谢青岛城阳第二十中学的孙永朴校长,感谢他为我提供了宽松的研究环境。 感谢青岛城阳第二实验小学的矫伟校长,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让我对小学教育有了更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感谢青岛城阳艺星幼儿园的邱娜园长,她一心为了孩子,不断追求卓越、锐意进取的精神打动了我,让我有了更强的使命感。 感谢青岛城阳棘洪滩小学的魏秀艳老师、城阳中华埠小学的王正胜老师,他们为本书整理了大量的资料,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特别感谢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本科生志愿者团队。感谢张敏、宿红雷、徐樱菊在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书稿的校对方面的辛勤付出:感谢范雪梅、韩欣欣、曲文文在部分资料的收集方面付出的努力。 还要感谢我的姐姐孙红,挚友董兴利、孙芳、朱向利、张志芹、李桂平,是他们给了我思路的启发和心灵的温暖。 感谢青岛城阳第一实验小学的孙红波、第二实验小学的矫爱敏、南万小学的杜海峰、桃源小学的张均兰、实验二中的蔺霞、十五中的韩萍萍等老师,她们的良好建议让我收获颇多。 感谢湖北教育出版社的章宗裕、刘艺老师及所有的工作人员,正是因为他们的勤勉与专业,才使这本小书顺利出版。 最后,感谢我含辛茹苦的父母,感谢我深爱的先生及公婆,他们的支持与呵护是我一生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孙彩红 2011年干吉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