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旷世才女李清照/走进先贤普及读本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刘巧巧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代词宗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女作家、词学批评家。她坎坷多话的生活经历令人拍案惊奇。刘巧巧编著的《旷世才女李清照》通过发掘史料赏析作品,全面如实地勾勒出李清照曲折的一生,包括她的生活、创作、思想、爱情及其与时代或现实的关系,匡正了历代相关评论中的种种错误和不实之词,也对历史之谜进行了新的诠释,它是广大读者深入了解和研究才女李清照的一部最佳读本。

内容推荐

旷世才女李清照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而她毕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帽,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

《旷世才女李清照》由刘巧巧编著。

目录

引言 李清照其人

第一章 名门闺秀

 清照故里

 书香世家

 才华出众

 金玉良缘

 夫妻情趣

 情深意笃

第二章 多舛命运

 政治风云

 难言风月

 武陵人念远

 靖康之变

 再嫁与梦魇

 遗志与顺变

第三章 旷世奇女

 酒神梅骨词满飞

 李清照与“李三瘦”

 新桐初引

 夏日绝句

 一多憾人生

 诗文与诃章

 易安居士

 易安体

 漱玉词

 词论

 艺术家的气质

 半世孤苦流落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清照故里

推开李清照故乡的大门,里面可谓是色彩斑斓。这里的色彩斑斓你可以理解为环境好、气候好、人文好,关键是有泉水洗涤的轻灵与神韵。济南多名泉,那么李清照的故乡到底是济南的哪个地方呢?

一般说来我们有一个常识,不会的、不懂的、不清楚的问百度。于是在百度的词条里输入李清照输入李格非,得到的答案却是相互矛盾的。李格非就是李清照的父亲,其中百度中记载李清照为山东章丘人,而李格非则被记载为济南历下人或历城人。章丘、历下、历城均为济南的下设县区,说他们均为济南人是可以的,但当你发现闺女与父亲竟然不是一个故乡不是一个庭院,那就说明有些问题需要查实,有些东西需要考察和认证了。

首先,我们先来解决历下与历城的问题。它们现均属于济南市区。为什么会有文字的差异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历下在历史上的沿革。秦始皇建立郡县制时,历下属济北郡,称历下邑;西汉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设历城县,治所在历下,历下属济南郡历城县;宋代属济南府历城县。也就是历下曾经是历城县的一部分。

清楚了历下与历城的关系,我们是不是在清照的籍贯上可以直接在章丘与历城两者之间进行排除。清照与这两地的千丝万缕联系都有文献诗句证明,我们所做的只是从细微处去伪存真,从而找出最佳准确的答案。

从古至今,把清照故里与济南的柳絮泉联系在一起的诗句文献不少见。比如清朝顺治年间的著名诗人田雯在《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的诗里写道:“跳波溅客衣,演漾回塘路。沙禽一只飞,独向前洲去。清照夕年人,门外垂杨树。”字里行间,清照门前的清泉、沙禽、垂柳、荷塘仿佛就在眼前,而这些美景正是清照词句里常见的景象,于是让人心生联想,部分肯定它的真实性。到了乾隆年间,编著《趵突泉志》的任宏远先生参观过柳絮泉后也赋诗一首,名为《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只是内容与前面田先生的有所不同,其诗曰:“为寻词女舍,却向柳泉行。秋雨黄花瘦,春流漱玉声。收藏惊浩劫,漂泊感生平。往昔风流在,犹传乐府名。”如果说前者田先生的诗是对清照故乡的赞美,渲染一种良辰美景的画面的话,那么后者任宏远先生则是把词人的经历、生平都写在里面。句中的“为寻词女舍,却向柳泉行”应该是他从文字里读到词女的故乡是柳絮泉,然后直奔柳絮泉来的;我们可以理解为他也只是听说并没有见过可以作为凭据的东西。东晋有一个叫谢道韫的才女,曾经写过这样的名句“未若柳絮随风起”,意思就是说没有落到地上的雪花被风又吹走了,因为这形象生动的表达而使句子多了份灵动,故广为流传。后人也把柳絮比作才女。

李清照在历史上是有名的才女,于是道光年间的诗人范炯在《易安居士故宅诗》中写道:“漱玉清词玉版笺,易安居士有遗编。远齐道韫应无愧,故宅犹称柳絮泉。”诗里透露出两个信息,一个是漱玉词一个就是柳絮泉。清道光学者俞正燮正是依据诗人们的结论,在《癸巳存稿》中断定为:“易安居士李清照,宋济南人,居历城城西南之柳絮泉上。”即便他不是从先前的诗句里提炼而是亲自去探究也未必能找出清照的院落。经史子集、经典学术、人物典籍、历史地理、医药风俗等在《癸巳存稿》中都有记录,可以称得上是一本百科全书。后来的《山东通志》卷三十四《疆域志第三·古迹一》采用了俞正燮的说法。1956年,“李清照纪念堂”在济南趵突泉的东北侧落成,郭沫若先生还题了词,这样一来,李清照似乎就成了铁定的“济南历城人”,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历史是什么?是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总结评判。历史的不一定是正确的,什么是历史,历史只是对过去的一个概括性总结,除非当事人亲自总结撰文,否则他人总结的都不一定真正符合当事人的实际情况,而我们是没有办法去追溯去亲自跟当事人交谈的,除非时光能够倒流,我们能够穿越时空。

P1-3

序言

李清照其人

初识清照是因其词,再识清照是因其句,清照虽号易安居士,但是她的一生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幼年丧母,虽其继母贤淑温良但终无血缘,清照善感,多敏感于周围其他人。不管是对待生活还是对待历史,她都能够敏锐地发现其中的一些深意。

出嫁前,还是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就因其才华出众而轰动汴京。所以赵明诚才会弄出个“词女之夫”的谜面向父亲暗示其喜欢的对象。而这个才女也确是不同凡响,连远远地看见未婚夫的样貌,也不是羞红了脸赶紧跑进屋子,而是边佯装赏梅,边试图看清未来丈夫的样子。一副天真浪漫的少女形象。

过了不长时间,有情人终成眷属,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了。但是好景不长,婚后不到两年,他们就因朝内的政治斗争而夫妻分离。虽后来大赦天下,夫妻得以团圆,但赵明诚一家却因为赵明诚刚刚过世的父亲得罪了丞相蔡京而锒铛入狱,后来虽幸免于难,却在京城无了落脚之所,最终赵明诚携妻李清照暂时回青州老家屏居,可真真印证了那句“炙手可热心可寒”。自此,李清照的生活就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从那时起,李清照屏居青州十年,一直粗茶淡饭,勤于金石书画,日子虽贫苦,夫妻却和睦。后明诚被重新起用,这一起用可不要紧,又是“天台之遏”又是“章台路”的,令清照万分痛苦。为了寻回往日的美好,她只身前往莱州寻夫,只可惜遭受冷遇。最终在她的坚持与感化下,赵明诚回心转意。可惜好景不长,不久金兵入侵,汴京失守,北宋灭亡。夫妻二人开始了南渡的流离生活。不幸的是,赵明诚在一次上任的途中因病而死,自此之后,李清照独自过着客居他乡、流离失所的孤独生活。其词风其性情也开始发生转变。

我们通过阅读能够了解作者,了解作者所生活的年代以及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与心情。我们读作者的自序能够解读历史,验证其作品的主题与年序。他人的点评也好,传记也罢,大都是在作者死后所作,其真实性精确性自然不如作者自序。但是作者的自序并不多,那么,通过他人对作者的描述与记录或许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作者、理解作者、读懂作者。

要知道,历史也不过是对过往之事的追忆、记录与思索,其多多少少加上了一些自我的主观感受。历史的不一定是正确的.历史也不仅仅指一个人一件事,而是古、今、你、我,我们大家都包容在内。所以在阅读时不妨抛开正解去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所知将其融会贯通,从而使印象更加深刻。正解是用来考试的,有标准答案;而思想是无限自由的,人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所以作为我们每个人来讲,一定要有独立的思想与意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1:2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