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与文学史学》作者陈伯海80年代出版的《中国文学史之宏观》一书在学界颇有影响,本书在其基础上新加入了近三十年的的新的研究成果。反映了作者有关文学史学的思考过程。既富于思辨性,又紧密联系实际,当能引起文学史研究者们的广泛兴趣与积极思考。
《文学史与文学史学》由陈伯海编著。
《文学史与文学史学》是对于中国文学史的宏观研究。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围绕中国文学是什么和如何是展开讨论,涉及民族文学传统的多方面性质及其发展的动因、动向等重大议题;下部就文学史学建构的历史经验与理论原则加以总结和探讨,对文学史研究的对象、意义、途径、方法等均有所质疑和反思,既富于思辨性,又紧密联系实际,当能引起文学史研究者们的广泛兴趣与积极思考。
第一部 宏观视野下的中国文学史
引言 宏观的世界与宏观的研究
上编 本体论——中国文学是什么
第一章 传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
第二章 民族文学的特质
【附录一】杂文学、纯文学、大文学及其他——中国文学传统中的“文学性”问题探源
第三章 文学史之鸟瞰
【附录一】宋明文学的雅俗分流及其文化意义
【附录二】艰难的转折——19世纪中国文学文化的反思
【附录三】自传统至现代——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变迁论
第四章 汉语及其文学功能
第五章 中国文学与世界
下编 方法论——中国文学如何是
第六章 传统文学史观之演进
第七章 近世文学史观之变迁
第八章 文学动因与三对矛盾
【附录一】文学史动力结构刍议
第九章 文学动向与一串“圆圈
第十章 文学史上的进化
结语通向宏观文学史之路
【附录一】寻求宏观与微观的会通
第二部 从文学史到文学史学
上编 文学史学的历史建构
第一章 中国文学史学史编写导言
第二章 “返本可以开新”、——传统文学史学之一瞥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文学史学之检讨
【附录一】从“清点”到“盘活——世纪之交古典文学研究的风景线
下编 文学史学的理论探讨
第四章 文学史观念谈——综述与评议
第五章 文学史的哲学思考
【附录一】文学史研究随谈
【附录二】文学史与文学史学——陈伯海研究员访谈录
参考引用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