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攀升,糖尿病防治的报刊书籍也纷纷上市,数量繁多,说法不一,使读者很难挑选与判断。因此,一本科学、专业、权威而又能将糖尿病防治内容写得深入浅出的书籍,既是市场的需要,也是董汉良、裴新军写作《扫除糖尿病》力求达到的目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扫除糖尿病/健康大字报系列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
作者 | 董汉良//裴新军 |
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攀升,糖尿病防治的报刊书籍也纷纷上市,数量繁多,说法不一,使读者很难挑选与判断。因此,一本科学、专业、权威而又能将糖尿病防治内容写得深入浅出的书籍,既是市场的需要,也是董汉良、裴新军写作《扫除糖尿病》力求达到的目标。 内容推荐 《扫除糖尿病》是“健康大字报系列”之一。 编者董汉良、裴新军在《扫除糖尿病》中采用一种交谈、讨论的方式,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述糖尿病的注意事项和治疗方法,力求解决读者的各种疑惑。所以,与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糖尿病专著不同,相信您读了本书之后,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 目录 第一章 认识糖尿病 糖尿病的危害 1.糖尿病离我们有多远 2.糖尿病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糖尿病的病因、分型和诊断标准 1.糖尿病的病因 2.糖尿病的病因学分型 3.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4.糖调节受损(IGF)的标准 5.不同年龄糖尿病的特点 中医看消渴症的病因病机和分类 1.糖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2.糖尿病的中医辨证 3.糖尿病在中医典籍中的名称 糖尿病常见认识误区 1.糖尿病患者的尿为什么不甜 2.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吗 第二章 西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概念 1.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概念 2.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3.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4.糖尿病的预防办法 5.糖尿病防治的关键问题 糖尿病的口服药物治疗 1.磺脲类降糖药物 2.双胍类降糖药物 3.α糖苷酶抑制剂 4.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5.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 糖尿病的胰岛素疗法 1.胰岛素种类 2.胰岛素的起始治疗 3.胰岛素的使用方法 第三章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糖尿病的辨证论治 养阴润燥法论治糖尿病 实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1.治疗糖尿病的名家医方选录 2.治疗糖尿病的单方 3.具有降糖作用的首选中药 4.具有降糖作用的一般中药 5.中药降糖的机理 糖尿病并发症的控制 1.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中医治疗 2.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的中医治疗 3.糖尿病并发肾病的中医治疗 4.糖尿病并发阳痿的中医治疗 5.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中医治疗 6.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 7.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 8.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并发化脓性皮肤感染 糖尿病伴发症状的辨证论治 1.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的中医治疗 2.糖尿病多汗症的中医治疗 3.糖尿病伴发心悸失眠的中医治疗 4.糖尿病伴发步行困难的中医治疗 5.糖尿病伴发强中的中医治疗 6.其他常见症状的中医治疗 第四章 糖尿病的自然疗法 针灸治疗糖尿病 1.针灸治疗糖尿病的历史沿革 2.针灸治疗糖尿病的原理 3.针刺治疗糖尿病 4.耳针治疗糖尿病 5.灸法治疗糖尿病 按摩治疗糖尿病 1.按摩治疗糖尿病的原理 2.按摩治疗糖尿病的手法 气功疗法治疗糖尿病 1.气功疗法治疗糖尿病的原理 2.治疗糖尿病的常用功法 贴脐疗法治疗糖尿病 1.贴脐法治疗糖尿病的原理 2.辨证运用贴脐法治疗糖尿病 第五章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食疗药膳 饮食控制与糖尿病的治疗 1.饮食控制的原则 2.如何用饮食疗法治疗糖尿病 3.饮食疗法的注意事项 4.糖尿病如何吃糖及水果 药膳与糖尿病 1.糖尿病常用药膳 2.用于糖尿病的主要食物 3.用于糖尿病的一般食物 4.动物脏器疗法治疗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菜谱 1.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菜谱需掌握的原则 2.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每周菜谱举例 3.老年糖尿病患者菜谱选介 保健品与糖尿瘸 1.糖尿病食品、保健品和用品的区别 2.老年糖尿病患者保健品的选择 3.如何认识媒体关于糖尿病治疗物品的广告 第六章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保健 运动对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 1.运动治疗的原则 2.糖尿病要强调劳逸结合 如何用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 1.糖尿病的主要运动疗法 2.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有益体育运动 3.如何用运动疗法治疗老年糖尿病 第七章 糖尿病患者的生活保健 糖尿病患者的四季调养 1.糖尿病患者的春季调养 2.糖尿病患者的夏季调养 3.糖尿病患者的秋季调养 4.糖尿病患者的冬季调养 糖尿病的日常保健 1.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起居保健 2.老年糖尿病不治自愈的秘诀 3.青年糖尿病患者的工作与休息 4.青年糖尿病患者的烟酒嗜好问题 糖尿病的生育保健 1.糖尿病患者过性生活要注意什么 2.患糖尿病者能否妊娠、生育和优生、优育 3.糖尿病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 第八章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保健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1.糖尿病不是不治之症 2.糖尿病患者可以延年益寿 3.糖尿病患者应提高精神生活质量 心理疗法对老年糖尿病的意义 试读章节 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老年糖尿病多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糖尿病是指发病原因尚未确切明了的糖尿病,又称特发性糖尿病或原因不明糖尿病,占绝大多数,一般所称的糖尿病即指原发性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是指由其他的疾病引起的糖尿病,占少数。原发性糖尿病分为两种类型,即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下,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及儿童;2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0%以上,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因此绝大多数老年糖尿病为2型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常无“三多一少”症状。 “三多一少”为糖尿病的典型症状。而老年糖尿病在临床上很少见到如此典型的症状,因此起病缓慢、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情轻,有些病人常在体检时才发现,或在治疗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肾病时才知道。由于没有典型症状,所以此病常常被忽视。为了防止糖尿病的发生,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并发症,故凡老年人需定期检查血糖、尿糖。 老年糖尿病常伴发其他疾病。由于老年肾气衰惫,五脏亏损,因此老年糖尿病常伴发其他脏器的病变,最常见的是冠心病、肾脏病、肝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等。这些疾病有的为代谢紊乱,有的属脏腑功能衰退,所以很少单独出现,而即使已发现老年糖尿病,若治疗不及时,迁延日久,亦常有并发症出现,如糖尿病性肾脏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脂肪肝等等,因此老年糖尿病必须全面检查,综合治疗。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消渴病之范畴。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在世界医学史中,中医学对消渴病的认识最早,且论述甚详。 本病的发病内因为素体阴亏、五脏虚损,或禀赋不足、后天失调。外因主要是饮食不节,过食厚味;精神刺激,情志失调;生活安逸,形体肥胖;外感邪毒或毒物所伤;劳欲不节,暗耗肾精等。这些因素均可导致阴津亏耗,燥热内盛。因此消渴病的辨证应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标本互为因果。而阴虚则生内热,内热则销烁阴液,形成恶性循环。 ①饮食失节:包括过食甘肥、醇酒、辛辣、烧烤等。中医认为饮食不节可损伤脾胃,内生湿热、痰火,导致胃肠积热t内热伤阴,可发生消渴。如《丹溪心法·消渴》中说:“酒面无节,酷嗜炙焯,于是炎火上熏,脏腑生热,燥热炽盛,津液干焦,渴饮水浆,而不能白禁。”说明长期过食醇酒厚味,辛热油熬之物,容易酿热灼津,故饮食不节与糖尿病关系甚密。 ②情志失调:郁火伤阴,如刘河间的《三消论》说:“消渴者,耗乱精神,过违其度,而燥热郁盛之所以也。”说明过度的精神刺激,可致郁怒伤肝,郁久化火,火热燥盛,则上耗心脾之血,下竭肝肾之阴,而致阴虚燥热之消渴病。 ③脏腑衰弱:先天不足,脏腑衰弱,尤其五脏衰弱,精气不足,则阴虚内热,而发为消渴,《灵枢·本藏》篇中就有五脏虚弱而致消瘅的记载。因此《医贯》中赵养葵论消渴病时说:“人之水火得其平,气血得其养,何消之有?”说明人体正气强弱与糖尿病发病有密切关系。 ④肾精暗耗:生活荒淫,肾精暗耗,则水因火灼而枯,火因水竭而烈,形成肾虚肺燥胃热之三症。嗜服壮阳春药,而致燥热伤阴,希图一时之快,而成燥热内生,久则阴津亏损,发为消渴。 糖尿病的病理变化上是阴津亏损,燥热内生,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标本互为因果。此病变虽与五脏有关,但主要累及肺、脾(胃)、肾三脏,尤以肾脏为主。肺为水之上源,敷布津液,肺热叶焦,不能输布津液,直趋膀胱,故尿多而频,肺不生津则口渴多饮,因此上消多责之于肺。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水谷,并为胃行其津液;脾胃燥热,胃热伤津,’脾阴不足,则口渴多饮,消谷善饥;脾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则水谷精微直趋膀胱,故尿甜而多,水谷精微不能输养肌肤,则日见消瘦,疲倦乏力,故中消常责之脾胃。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肾阴亏则虚火盛,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消谷善饥,下失固摄则水谷精微下世为尿,故尿甜或混浊如脂膏,一故下消多责于肾。肾寓元阴元阳,《景岳全书·三消干渴》中有:“有阳不化气,则水精不布,水不得火,则有降无生,所以直入膀胱,而饮一溲二;以至泉源不滋,天壤枯涸者,是皆真阳不足,火亏于三消之症也。”说明肾与三消的发病密切相关,肾是消渴病发生之根本,所以陈无择在《石室秘录》中说道:“消渴之症,虽分上中下,而以肾虚致渴,则无不同也。” 综上所述,中医认为消渴病此病为本虚标实之证i并按此辨证施治。正是由于从根本上认识此病的发病实质,全国各地糖尿病专科医院皆以中医中药为主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许多扶正固本的中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中医的活血化瘀疗法对根治糖尿病亦起到了推陈出新、除去病根的疗效。因此从这里可见到治愈糖尿病的希望之光。 中医与西医治病最大区别是:中医主张辨证施治,不同证候不同疗法,即使同一病,治法也会各异,这叫“同病异治”,而不同病,如果证候相同,治法也会相同,这叫“异病同治”,这就是中医特色。而西医强调辨病施治,即同一种病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不像中医那样灵活。所以由于糖尿病的各种不同证候,运用中医的“同病异治”方法就会出现各种不同治法,这就是中医的分型辨治的方法。 糖尿病的辨证要点主要是辨脏腑病位(即哪个脏腑的病变为主)和辨标本虚实(即虚证为主还是实证为主)。 辨脏腑病位:一般认为,多饮症状较突出者属肺燥,为上消。多食症状较突出者属胃热;能食易饥,消瘦疲乏者属脾虚,均为中消。多尿症状较为突出者属肾虚,为下消。三消脏腑虽有侧重,但常相互兼见,不能截然分开。 辨标本虚实:本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一般初病多以燥热为主;病程较长者则阴虚与燥热互有侧重;日久则以阴虚、气虚为主,或出现气阴两虚、阴阳俱虚之证。血瘀是消渴的基本病理因素之一,可贯穿于本病的始终,尤其在后期出现多种并发症时,淤血尤为突出。P15-18 序言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攀升,糖尿病防治的报刊书籍也纷纷上市,数量繁多,说法不一,使读者很难挑选与判断。因此,一本科学、专业、权威而又能将糖尿病防治内容写得深入浅出的书籍,既是市场的需要,也是我们写作本书力求达到的目标。 裴新军博士在自己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专题研究中认为:糖尿病的防治必须密切结合个体差异,将中医的辨证论治运用到西医辨病为主的对症治疗中,防治结合,标本兼治,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使其可以如常人一样生活,带病延年。这也是本书编写的初衷和特色。 我们在书中采用一种交谈、讨论的方式,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述糖尿病的注意事项和治疗方法,力求解决读者的各种疑惑。所以,与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糖尿病专著不同,相信您读了本书之后,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 全书按八章分述,第一章是认识糖尿病,介绍一些关于糖尿病的入门知识;第二章讲西医如何防治糖尿病,尤其对治疗糖尿病的一些西药作了重点介绍,便于读者了解与操作;第三章讲中医如何控制病情和保健,其中对治疗糖尿病的主要中药作了介绍,包括现代研究和古代经验。前三章是全书的重点内容。后面的第三至八章介绍了糖尿病患者的自然疗法、食疗、运动、生活、心理保健等内容。这些内容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治知识,以临床常用、有效、方便、实在为标准整理编纂而成。 本书中节选了一些古代治疗糖尿病的医案,这是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方法,因为它是最原始的治疗记录,可靠性和可信度比较高,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正所谓“读医不如读案”“有如随师临证”。所以,本书重在实用,以人为本,绝不是照本宣科,滥竽充数之作,惟愿读者能从书中得到一些有益的方法和参考,即是作者写作本书最大的安慰。 由于笔者年事已高,精力不济,虽有裴新军中医博士的积极协助,但定会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出,是为幸矣! 董汉良 2011年6月18日于上海雅阁寓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