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心相依(中华56个民族散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杨盛龙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草原的臂膀

十六的月亮斜挂在西边天空,草原上祭敖包的酒气熏得满天星斗渐渐隐去。随着圆月西沉,草原坦荡的胸怀、驼峰般凸起的胸肌、强劲的臂膀渐渐明晰,一片蜿蜒起伏的群山升起来,升起来。

那不是连绵的山岭,那是草原那达慕大会上摔跤手们臂膀搭臂膀的众志成城。

草原的胸怀广阔坦荡,养育着草原儿女。草原的臂膀坚强刚毅,任尔狂风暴雪,巍然挺立。

在万人汇集的那达慕大会上,众多摔跤手身着袒胸露臂的“昭得格”摔跤服,挥舞着臂膀,以雄鹰展翅英姿,在悠长的呼号和浑厚的歌唱声中跳跃上阵,像猛虎下山,以排山倒海之势,踏得草原颤抖,震得地动山摇。摔跤手一个个膀阔腰圆,随着刚健的跳跃步伐,展示雄健的臂膀、健壮的体魄。摔跤,一座座大山两两壁立,力的较量,意志的角斗,技艺变化多端,臂膀的架、推、拉、压、摔,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精彩的摔跤比赛往往不是很快就把谁摔倒,而是长时间的对峙,臂膀拧着臂膀,两人都喘着粗气,四目喷射灼光,肩头凸起的肌肉随着起伏。两山对峙,在蓝天背景上树立一幅力与勇的永久雕塑,时间是永恒的。

那达慕好汉三项竞技摔跤、射箭、赛马,都是臂力的较量,意志的比拼。弯弓射箭,先得有过人的拉力,猿臂满弓,拉放自如,跑马射箭,百步穿杨。练射增强臂力,取胜全靠臂力。蒙古族精骑善射,对赛马进行精心的调教,讲究把马匹调控得“脂膏凝聚于脊,其腹小而坚,其臂大而实”。驯烈马,双手勒马,双臂强劲,最需要臂力、勇气、技术和毅力。越是烈马,越想征服它。烈马如奔腾的河水,骑手展臂飞跨,就是一桥飞架。骑马放牧,挥动套马杆,整个草原都在举手展臂之间。跨马轻骑,悠闲地漫步在草原上,昂首挺胸,晃动着肩膀,满心怀骄傲自豪都在轻松抖动的不言中。草原上奔腾的骏马是那样的矫健如飞,风驰申掣。马背上的骑手昂首挺胸,上身前倾,双肩前挺,手握缰绳,直射远方。

蒙古族雄居于塞北草原,大山般雄伟,草原般坦荡,面对暴风雪的横吹斜打,大山般的臂膀适于抵御,勇于进击,如雄鹰搏击长空,似骏马驰骋疆场。南方民族特别是山区少数民族,生活在道路崎岖的深山峡谷,世代肩挑背负,受到来自环境和生活的重压,受力的肩背如扁担般的坚韧。北方草原马背上的游牧民族,一副草原般坦荡的胸怀,山梁般强健的臂膀,张开双臂,抵挡风雪,强劲如乒乓球拍的接、抵、推、拉、扣,激烈似足球赛场的奋勇角逐。连打草也是那样地挺胸亮臂,挥舞长刀,一把一把,挥挑起边关的冷月。

蒙古族舞蹈以雄健飘举为主导风格,其中最典型的是抖肩动作。绝大多数民间舞蹈和创作作品都有甩臂、展臂、耸肩、抖肩、拉肩、揉肩、双臂的灵活扭摆等动作,显示出北方大草原的雄伟壮阔。蒙古族民歌是那样的节奏舒展,音调高亢,气势广阔,内在深沉,歌舞相配,展现骏马奔腾和雄鹰展翅般的豪迈。女子“盅碗舞”,着力表现蒙古族妇女端庄贤淑、柔中带刚的性格气质和柔美典雅的情趣,在高亢激烈的音乐节奏中,柔臂摇摆,挺胸抖肩,展示民族的胸怀和意志。男子群舞“奔腾”,音乐铿锵,动作激昂,一派万马驰骋草原的壮阔气势,以下肢大幅度圆线条动作,与上身拧身后仰、双手勒马的动势相结合,显不时代在飞腾,充分展示蒙古民族英勇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

草原壮阔博大,可以抵御一切狂风暴雪。草原马背民族的美,美在肩,在于坚强的抵挡和英勇的进击。

沙漠踏花

我们首都作家采访团到内蒙古巴林右旗采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旗领导说,巴彦尔灯苏木治理流动沙漠是个奇迹,很值得到实地看一看。  几个人分乘两台吉普车,从大板镇出发。跨过查干沐沦河,经过一段土路之后,车开进草地。草地上一道“约定俗成”的路,两条车辙向前延伸。我坐在后一辆车上,见前面的吉普车像在碧海上踏浪而行,路中间的青草如浪花般不断从车底盘后冒出,两边的青草、小灌木扑扫着车窗。翻过两道小山坡,路中间和两旁开紫红色小花的像草本又似灌木的植物越来越多,一蓬蓬扑扫着车窗,一棵棵从车肚子下面钻出来。这是一种什么植物呢?

两台车停在一个地势较高的坡上,领我们考察的巴彦尔灯苏木王彦飞书记从前面那辆车上跳下来,介绍说:这就是号称“八百里瀚海”的科尔沁沙地源头浩绕钦沙带,这些两米多高的植物叫踏榔,我们以栽植踏榔为主治理这片流动沙漠。

身前身后,都是叫踏榔的豆科植物,多数植株比人高,有的齐腰深,小圆叶子碧绿,开满紫红色的小花,有的已经结成小豆荚。放眼望去,一大片地方都披上了绿装,沙丘都被绿色植物固定住,不远处晚植的那一片还能看出沙漠的痕迹。王彦飞书记手指绿洲,向我们介绍几年来的治沙情况。P2-5

后记

我从事民族事务工作三十年,办公室桌上摆着民族事务阅件办件,书柜陈放的大多是民族图书资料,出差调研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中生活中总是与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人与事打交道,沉浸在多民族的多彩生活中。

各少数民族大都聚居在边疆地区,我的足迹遍及祖国边疆以及边境线各个角落。

穿行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雪峰似乎伸手可触,在草原上塔吉克族居室里,我和塔吉克同胞围着火炉,从天窗口遥看中国最晚西沉的月亮。

在祖国最东部有“东方第一渔村”之称的赫哲族渔村,我吃着刨冰鱼,听那位讲“伊玛堪”的老大爷讲乌苏里江雪原冬钓的情趣。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过年保玉则,一路看过黄河边一米多厚的冰立方,夜宿海拔4100米的地方,听藏族老牧民讲,他们从外面回草原,最先想到的是雪山,然后是牛羊,最后是亲人,那种天人合一的理念,那样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童话仙境。

我驱车顺着长江的一条支流追呀追,把那条滔滔激流追得可以一步跨过,追得只有手腕粗,一直追到一处标示为长江与黄河分水岭的地方,看另一条支流起步,小水泉嘀嗒嘀嗒……遥看滔滔东来的黄河转而掉头西去。

驱车河西走廊,时速190公里,就像是在月球上飘飞的感觉。越过嘉峪关城楼,看漫漫驼队悠悠摇过。听一位边民讲儿时偷苹果过程:只要听得守果园老头高喊两声“谁呀!我打断你的腿!”这就可以动手了,因为他喊落句就午睡了。

我乘车翻越喜马拉雅肩头,仰望珠穆朗玛峰旗云,顺着满是瀑布和云雾的山涧下行,在一处被泥石流冲毁的路段下车,看着山顶上轰隆隆石块翻滚,提着鞋,高挽起裤管,瞅空急速涉过泥浆,到樟木。

在喜马拉雅南麓,我走到藏南门巴族聚居的达旺河谷上游的勒布河谷,山间云雾蒙蒙,云雾大幕拉开、合上,又徐徐拉开,露出莽莽苍苍原始森林中的茶园。同行的错那县长对我们说:这样记几个门巴族乡地名:吉巴、贡日、麻玛、勒。

怒江河谷,山高谷深。八十年代那次驱车横跨峡谷。从江岸这边山头下河谷再爬到那边山头,用了四个多小时。进入新世纪这次顺河谷而上,沿江一条路,峡谷陡峭,梯田如同沙发重叠摞放,一丘田只有洗澡毛巾宽,只能栽十几棵秧。上午8点半从呈贡县城出发,到福贡、泸水,连续行驶,凌晨4点半赶到兰坪县城。

瑞丽,中缅边境村,两国边民同舀一井水,缅甸的母鸡到中国来下蛋,中国的南瓜藤牵到缅甸去结瓜,我的绵绵思绪顺着一根陆地边境的长藤触摸两国边民交往的瓜蔓,坐在一挂秋千上荡去荡来,一分钟出国十八趟。

西盟佤族木鼓节,一群又一群佤族小伙子簇拥着大木鼓,“咚咚”敲击,拉向会场中央,姑娘们激情甩发,发舞腾腾,跳啊跳啊,直跳到圆月西沉,我还在会场边缠着佤族县长讲,他给讲“司岗里”,讲拉木鼓……

中越界河北仑河畔,汽车长龙排队,一船又一船货物淌过激流,忙碌的边民互市贸易,东兴涌潮,激荡着两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去阿鲁克尔沁旗,帮助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人物满都拉整理他的先进事迹宣讲材料。满都拉经商贩运先富起来,将所有积蓄买羊贷给贫困户,三年后新发展的羊只归牧户所有,归还本钱,不计利息。他的事迹在草原上轰动,也感动了九州I大地。

我作为民族事务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参加了几届不同形式的大型文化活动,在其中做筹备、策划、组织、协调、宣传等工作。每五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每四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少数民族艺术为主的第三届“中国艺术节”,等等,都是55个少数民族的大会聚,中华56个民族的大团圆。开幕式或艺术大游行最能体现多民族会聚的盛况。五彩服饰,不同风格的乐曲旋律,多姿多彩的舞蹈,多彩的河流,淌过我的心上,使我心潮激荡,不由得泪流满面。

我为这些活动为一些会议起草领导讲话稿,起草领导署名文章、部门署名文章。我起草人民日报社论,撰写《嘹望》评论,参加制定国务院有关法规,起草国务院有关文件,撰写民族理论政策研究论文和研究著作,提出政策性建议和意见。在民族事务工作中,各少数民族许许多多的人和事使我备受感动,除了写工作文稿“正产品”,也写“边缘”文字,这就是描写各民族风貌风采的散文,我工作之余留下的“副产品”。其中有的是报刊和出版社约稿,我应约而写的。

这部散文集的大部分作品已经在2000年以前发表,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海南大学文学院李鸿然教授在《中国民族》2003年第3期的文章《杨盛龙:真诚的边地歌者》中称,中国当代作家“像杨盛龙这样写了五十多个民族的作家,绝无仅有。只此一端,就应给予充分肯定,更何况他的写作严肃而又真诚,其作品也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力度”。(此文收入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李鸿然著《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

中国作家协会审核批准这部散文集为2010年度重点作品扶持篇目(原来呈报和核批时题为《黄河远上——中华56个民族讴歌》,后来改为现题),给予重点扶持。我工作的单位国家民委一直关注和重视我的民族题材文学创作。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副主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尹汉胤先生欣然作序。作家出版社那耘先生为此书出版给予大力支持,付出了心血。我衷心感谢!

目录

第一辑 草原放眼

草原的臂膀

沙漠踏花

草原觅红

由点到圈

孕育作家的土地

白露草原

查干湖波光

草原浩特

请把我的羊带回你的家

回到草原

我在北京有个“会”

传统体育撷英

第二辑 彩云南现

阿佤三题

哈尼梯田接云天

生命之树

同心怒江

怒江一条路

峡江万年旗

峡谷飞渡

独龙族古风

独龙江野牧

吉祥水

竹楼情话

大理三月

金江佩带

翻过澜沧江

“目瑙”寓情

欢快之跳

火海刀山刀杆节

在户撒刀的故乡

布朗山日出

大年节喜庆

大家庭奇观

束河问渠

第三辑 天山咏叹

夏日牧场

走近玛纳斯

塔什库尔干写意

古稀单骑万里行

娘家婚与四十份水礼

太阳西行

月亮船

奔放的求爱

甜蜜新疆

草原的翅膀

第四辑 青藏漫步

吉祥拉萨

沿着雅鲁藏布江

锅庄舞缱绻

空降勒布沟

隐秘的莲花

才召村的变迁

勇敢礼赞

守望拉姆拉错

超级大锅饭

错,错,错!

在塔尔寺过灯节

雄浑青海多元西宁

第五辑 黄河远上

花儿情韵

遥远的地方有多远

五彩互助

祁连守望

东乡晨曦

清清骆驼泉

天上黄河

七彩霓裳

老大哥风采

第六辑 长江放歌

酒乡漂

歌唱人生

赶年抢年

这里卡拉不OK

羌笛酒歌伴年节

追踪溯源

少数民族印象

干栏式建筑掠影

江南龙舟竟渡

邛海这杯酒

梦幻九寨沟

第七辑 黔桂行吟

石板寨漫步

八桂歌海荡心扉

壮乡门开

吊楼滴翠

小七孔游历’

花山花杆花伞

沿着先人拓荒的足迹

烈焰腾腾的激情岁月

歌圩盛会

织女舞星

芦笙歌舞芦笙节

侗乡丰碑

田园欢歌

情爱走坡节

寄情花竹帽

第八辑 天涯踏浪

椰林歌月夜

竹竿舞编织

日月潭畔杵乐声

京家歌潮漫三岛

东兴涌潮

适彼乐土

反气候衣食

欢乐之火

达斡尔风情美

放歌兴安岭

东方第一渔村

后记

序言

湘西龙山地处武陵山腹地,连荆楚系巴蜀,位居三省要冲。境内群山耸立,峰峦跌宕,酉水、澧水流润其间。湘西四大古镇之一“里耶”,坐落于酉水畔。“里耶”土家语意为“开拓这片土地”。经考古发现,在里耶出土有大量新石器文物及战国古城遗址,并在山洞中发掘出一具人体残骸,残骸覆有标志地质特征的板结石,专家认为有可能是古人类的残骸。更令人惊讶的是在一口古井中,发掘出了36000余枚秦简牍。一枚枚沉睡千年的秦简牍,为后人留下了解读不尽的秘密,同时也为龙山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杨盛龙便出生在这开拓之地的湘西龙山。

不知是湘西孕育了太多的生命秘密,还是这方水土本来就是生命的起源。生息繁衍于莽莽群山的土家人,世代守候在这片土地上,顺生达观,韧力不屈,心中充满着生活的梦想。悠悠酉水,千百年来负载着乡人的憧憬顺流东去,又从外面载回时兴百货世道见闻,为生活增添了几声笑语,随后一切又重归往日的平静。新中国成立,为湘西带来了新的生活。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刚满5岁的杨盛龙,就迫不及待地进入了学堂,每日清晨,崎岖山路上跋涉着他求学的小身影,艰辛与快乐伴随着他成长。然而生活之路,亦如坎坷的山路,好学上劲的杨盛龙,在文革的喧嚣中,在拿到一纸油印的初中毕业证书后,便戛然终止了。回到乡间的他,以14岁的瘦弱之躯,开始了每日挣3个半工分的生产队劳动。在起早贪黑抢收抢种、割草放牛、打柴挑担,劳动与困顿中,使他尽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承当。那时的他,只想通过自己的劳动,赢得大家的认可,从而在下一年度为自己增加一个分值。然而即便是拿到最高的10工分,在当时也只有两三毛钱。身体的劳累,生活的窘迫,他都可以承受。父亲对文革发了几句牢骚招致批判,家庭受到的精神歧视,使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原本善良和睦的人们,在那个年代,竟变得如此冷漠,心里善恶的天平紊乱了。或许,从那时起,杨盛龙便在心里默默期待着,期待着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及家人的境遇。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他与5个公社的1000多名考生一同走进了考场,而最终只有他一人被录取。知识改变了他的命运,升华了他的生命。大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在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后,他开始了文学创作。最早出现在笔下的作品,当然是湘西的山水、人物。故乡作家沈从文的文学之路,笔下宁静纯美的湘西,深深地打动着他的心。他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人生感悟,写出了《山乡小桥》、《深山锣鼓声》、《蜂趣》、《渔乐》、《流动的篝火》、《酸甜记忆》等散文。文学创作为他开启了一扇心灵之窗,由此使他更清晰、真切、深刻地认识了故乡,触摸到了故乡的内心灵魂。由此他的文学创作一发而不可收,生活视野也愈加开阔。特别是他调到国家民委工作后,他的创作也随之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立身在雪域高原、戈壁草原,于雄浑天地间感悟沉思;深入边疆少数民族村寨,在浓郁的民族风情中,感受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使他的散文创作,特别是表现少数民族生活题材的作品日益增多,最终成为了他散文创作的主体。十几年积累下来,他写下了几十个民族。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一个“开拓”想法浮现在他的心中,并强烈地吸引激励着他,他要将中华56个民族写遍,创作一本囊括我国56个民族的散文集。这一愿望的实现,对他来说,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在国家民委工作,每年都要下到各个民族地区,但要在工作之余,翻阅浩繁的资料,再经过深入的采访写作完成这部作品集,所要付出的辛劳,当不为常人所知。但这一切困难反而成为了动力,激发了他作为少数民族作家的责任感。经过几年辛勤的采访,韧性的笔耕,盛龙终于完成了这本《心心相依——中华56个民族散记》。

阅读《心心相依》几十篇清逸文字,首先会使你获得一种卧游祖国大好河山,领略民族风情的愉悦。循着他的笔之所向,会带你走进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世界。知晓围绕大昭寺一轮一轮的修建,才形成众星朝北斗的古城拉萨,领略到蒙古族雄居塞北草原,大山般雄伟,草原般坦荡的勇武性格,听到刘三姐连情会友,风情万种的山歌,壮乡巾帼瓦氏夫人与军民发出的松涛般呐喊:还我河山,复我安宁!回望塔什库尔干通往欧洲古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体会“马是哈萨克人的翅膀”的内涵,并由此演变出激情雄武的赛骑术比勇敢的刁羊比赛,裕固族世代沿祁连山北坡游牧定居的历史。走进土家独特的丧歌丧舞闹人生,苗家盛情待客的“酒卡”,曲栏回廊环绕,山间风雨吊脚楼。看到鄂温克、鄂伦春猎人精骑善射,生性强悍的狩猎生活,赫哲族渔歌互答,凿冰钓鱼坐如禅定。椰林深处跳动的黎族青年,日月潭波光粼粼,槟榔树下歌声阵阵,作客布依家中,石屋中细听雨滴敲打屋顶的交响乐章,芦笙曲中,花裙飞飘,花山颔首,其乐融融的苗族歌舞……一篇篇散记,集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宗教、性格、风俗、风光、建筑、歌舞、工艺、饮食、民间传说无不涉及,地域、时空、风情、人物不停地转换,如同一个民族万花筒变换着。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56个民族以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构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宝库。文化是沟通不同民族心灵的桥梁,当今社会,各民族之间由于文化的隔膜,才造成了民族之间的心理距离,要消除这种距离,只有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通过文化的交流,消除误解,肝胆相照,心灵相通,才能使各民族在新型的民族关系中和谐团结。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带来的现代化生活,并不能使人的心灵得以安宁,灵魂得到救赎。人们在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痛苦后意识到,人类彼此心灵的相通才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各民族间的尊重、平等、理解、沟通,通过文化构建起心灵的桥梁,才能实现社会民族的和谐。

杨盛龙的《心心相依》,无疑是他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作家,以文学的形式,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所作出的一次文学实践。他以一个作家的视角,经过多年的思考,深入的考察,走访了56个民族,以精美的文字,感人的各民族生活,纯美的各民族心灵,为我们奉献上了一本了解我国56个民族的文学全景图。对他的这一文学努力我从心中充满着敬意!同时希望越来越多的作家,肩负起作家的责任,将自己的创作投注到时代的大背景中,为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付出我们作家的努力。

在此书即将付梓之际,我衷心地祝贺杨盛龙完成了这样一本具有特殊意义的散文集,同时希望他在今后写出更多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好作品!

内容推荐

56个民族,56朵花。不同的地域,有特色的文化。作者是有福的,因缘际会,走南闯北,充分领略了祖国大家庭的绚烂多彩;读者也是有福的,追随作者的脚步,照样可以分享四季牧歌,八方风情。文化的多元性,山川风物的美轮美奂,流诸作者笔端,感染力极为强烈。

《心心相依》是作者几十年间在民族地区调研,采风的文学结晶。对五十六个民族风俗习惯,多有独特角度的细致观察,内容真实生动,妙趣横生。对了解我国各民族现状,很有裨益。

《心心相依》由杨盛龙编著。

编辑推荐

杨盛龙的《心心相依》,无疑是他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作家,以文学的形式,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所作出的一次文学实践。他以一个作家的视角,经过多年的思考,深入的考察,走访了56个民族,以精美的文字,感人的各民族生活,纯美的各民族心灵,为我们奉献上了一本了解我国56个民族的文学全景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