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涨,涨,随着猪肉、鱼等食品价格的一路飞涨,“涨”已然成了2011年的一个流行词,尤其是在“当家掌勺”的大妈与精明主妇们之,间。每每谈及物价,大家先是纠结,之后是不解——为何物价上涨得这么快?谁是物价上涨的无形推手呢?
事实上,价格上涨是多种因素交织叠加综合作用的恶果,既有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的内在原因,也有国际市场大宗商品涨价的外部因素。当然,也深受自然灾害多发的影响。而坊间流传最多的一个原因,亦是由游资炒作这个罪魁祸首造成的。
什么是游资呢?顾名思义,就是闲散的可以随时动用的资金。游资炒作,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就是集中社会闲散资金炒作货物商品谋利。此外,游资还有另一种含义,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短期借贷资本。通常在没有任何积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各种纯技术性的手段,如银行业务的扩大和集中、流通准备金的节约等方式形成这种流动性的货币资本。此外,一部分利润和其他个人收入也可暂时形成游资。
具体来说,游资就是利用各种关系和资源,不局限于行业、地域、时间,只要有利可求,某种产品或商品随时都有可能成为炒作的对象。
中国有句俗语叫“无利不起早。”炒游资的目的,显然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就是牟取暴利。能够炒游资的人,当然不是寻常百,姓,而是有钱人。比如,身家过千万或过亿的企业经营者、银行家、货币资本家等。
在股票市场中,所谓的游资炒作者,理所当然指那些庄家、大户。他们动辄坐拥几亿甚至十几亿的资金,想炒什么就炒什么,而且多是快进快出,手法凶悍,如浙系涨停敢死队等游资。据业内人士披露,他们前一天在涨停板上吸货,第二天高开就抛,出手相当快。
游资不仅活跃于股市等资本市场,在房地产业更是大有人在。因而,尽管国家相关部门严厉调控房价,但去年全年居民房产消费指数依然上涨了4.5%,12月份上涨了6.0%。
游资炒作是如何成为物价上涨的罪魁祸首的呢?
游资炒作者为牟取暴利而利用游资从事货币投机,一旦这种投机活动越出国界,就易形成热币,即老百姓所说的热钱。随着热钱不断地流出流人,其总量就会在同现实积累完全无关的情况下有所增加,随之就有可能打破原有经济结构与价格的平衡与稳定,从而造成物价上涨。
游资炒作者常用的手段是:与不法经营者一起狼狈为奸,采取欺诈、串通、哄抬、囤积等不正当手段,来操纵相关商品的价格。据说,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上涨,并且居高不下,游资炒作就是直接推手。这种炒作属于典型的投机倒把行为。
近年来,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房地产的“吸金”能力减缓,游资炒作者便开始瞄准农产品市场,并利用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盲区,瞄准一些易炒作、不起眼的小品种趁机推波助澜,获取一时暴利。比如对绿豆、大蒜、生姜等进行炒作。
具体方法是:从农民手中大量收购农产品,囤积起来,然后将价格抬高。2010年上半年,在绿豆、大蒜、生姜、棉花、食糖和成品油等产品的价格上涨背后,均有游资在炒作。
由绿豆、棉花到成品油,由农产品到房产领域,游资炒作者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2011年3月份,在传言食用碘盐可防核辐射而引发的“抢盐”风波中,依然有游资炒作者的身影。
据某媒体的报道显示,有超过5000万浙江游资从2011年3月22日起在股市大量买入云南盐化等个股,并在收盘后到浙江各地抢盐,随后又散布谣言,3月24日游资将云南盐化拉至涨停而大幅获利。
在费尽心机的炒盐者大赚了一笔的笑声之后,是一些人无奈且愤怒的叹息。因为受到谣言影响,一些人便产生了恐惧心理:怕盐价涨得太高,于是到超市抢了很多高价盐。据说,有些人抢到的盐三年都吃不完。面对家里堆积如山的食盐,相信他们最痛恨的人就是那些游资炒作者吧!
除了游资炒作,还有什么原因会对物价上涨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呢?当然,“黑手”还有很多,其中一个最大的“黑手”就是翘尾因素。2011年年初,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对2011年带来的这种翘尾因素将会达到2.6个百分点左右。
P18-20
物价上涨,你的生活HOLD住了吗?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这是已故诗人海子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曾经在诗歌爱好者及一些文学青年中广为流传,但不知何时起,它却成了众多上班族的QQ或MSN签名。
为什么一向关心时尚与八卦、紧盯品牌与流行趋势的白领们,会把关注的焦点聚集在粮食和蔬菜上呢?当然是由于时下愈演愈烈的涨价潮。
近年来,我国物价不断上涨,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一路攀升,先是“蒜你狠”(大蒜价格疯涨超过100倍,甚至比肉、鸡蛋还贵)、“棉花掌”(棉花等纺织原料的价格大涨)等粉墨登场,之后“豆你玩”之土豆,也开始亮相于物价上涨的舞台。于是,“涨价”成了2011年的流行语。成品油涨了、食用油涨了、白酒涨了、猪肉涨了……
涨、涨、涨,除了存折上的钱以及每个月的工资不涨,什么都在涨。不经意间,很多人进入了“被涨价”的通胀时代。
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复杂的,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高物价下可以说众生百相,有人叹息,有人抱怨。据相关部门的某项调查显示,有68.2%的人认为当前物价水平“高,难以接受”。这当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日常饮食开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人们明显地感觉到了生活压力的加重。
在这个“除了涨价,什么都是浮云”的时代,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想必是物价下降,或工资上涨吧!可工资啥时能涨呢?也许涨了工资,但其涨幅根本跑不赢CPI呢!至于物价何时能下降,一要看政府的调控政策,二要看市场的运行情况。
为调控居高不下的物价与房价,政府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比如,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布楼市限购令和限价令、约谈预期涨价的企业、上调工人最低工资标准等,来遏制一路高歌的物价,保障老百姓的“菜篮子”,减轻老百姓的生活压力,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盼望着,盼望着,到2011年8月份时,CPI终于小幅度回落至6.2%。尽管回落幅度很小,但至少是回落了。这意味着CPI这匹脱缰的野马,终于收住了上涨的步伐。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上涨的趋势被遏制住了,但高涨的物价一年半载甚至长时间内,也无法回落到原先的低价位。因此,在期待政府宏观调控的同时,我们自身也需转变消费理念,注重节流或设法进行投资创收,做好对抗通胀的准备。
可是,如何节流或投资创收?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相信一些平时习惯花钱大手大脚、没有什么投资经验的80后年轻人,肯定是一脸的茫然和不知所措。基于此,我们策划了这本《物价天天涨,我们怎么办》。
本书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入手,层层深入地盘点了2011年上半年一些商品的上涨趋势,用生动的案例和简单易懂的语言,一一阐述了每种物品上涨的最根本原因,并综合了80后白领一族及邻家大妈、大婶的省钱或投资理财经验,“对症下药”地向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些对抗通胀的策略,技巧。
这些策略、技巧不仅简单易操作,实用性强,可以现学现卖,而且比较时尚,比较“潮”。掌握了这些策略、技巧,你就可以迅速变身为“账客族”、“囤囤族”等十大省钱族群的一员,轻轻松松对抗通货膨胀的威胁。当然,在变着法子省钱过日子的同时,丝毫不会降低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在物价飞涨的时代,如果你不关心物价上涨趋势和物价上涨原因,你就OUT了;如果你不看本书,不做“账客族”、“囤囤族”,你更OUT了。
《把通货膨胀彻底说清楚》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入手,层层深入地盘点了2011年上半年一些商品的上涨趋势,用生动的案例和简单易懂的语言,一一阐述了每种物品上涨的最根本原因,并综合了80后白领一族及邻家大妈、大婶的省钱或投资理财经验,“对症下药”地向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些对抗通胀的策略,技巧。《把通货膨胀彻底说清楚》由孙玉梅、陈兴建著。
草根P民看懂通货膨胀,捍卫钱袋子的第一书!
《把通货膨胀彻底说清楚》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入手,层层深入地盘点了2011年上半年一些商品的上涨趋势,用生动的案例和简单易懂的语言,一一阐述了每种物品上涨的最根本原因,并综合了80后白领一族及邻家大妈、大婶的省钱或投资理财经验,“对症下药”地向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些对抗通胀的策略,技巧。
这些策略、技巧不仅简单易操作,实用性强,可以现学现卖,而且比较时尚,比较“潮”。掌握了这些策略、技巧,你就可以迅速变身为“账客族”、“囤囤族”等十大省钱族群的一员,轻轻松松对抗通货膨胀的威胁。本书由孙玉梅、陈兴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