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英彪、易志强主编的《媒体信号编码》系统地介绍媒体信号编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标准。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如数字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等)的高年级本科生以及上述专业的教师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媒体信号编码(高等学校信息工程类十二五规划教材) |
分类 | 计算机-图形图像 |
作者 | 姚英彪//易志强 |
出版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姚英彪、易志强主编的《媒体信号编码》系统地介绍媒体信号编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标准。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如数字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等)的高年级本科生以及上述专业的教师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内容推荐 姚英彪、易志强主编的《媒体信号编码》是作者根据近几年的媒体信号编码教学实践及音视频等媒体信号的压缩编码国际标准编写而成的,试图系统地介绍媒体信号编码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标准。 《媒体信号编码》共9章,分三大部分:媒体信号编码的基本理论、媒体信号常用编码方法和媒体信号国际编解码标准。第一部分包括前3章内容,主要介绍媒体信号数字化方法、媒体编码系统的评价方法、媒体信源编码基本理论。第二部分包括中间3章内容,主要介绍媒体信号的熵编码、预测编码和变换编码方法。第三部分包括最后3章内容,主要介绍语音、音频、图像和视频的编码理论和典型编解码标准。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如数字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等)的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适合于从事多媒体通信、广播电视、消费类电子、媒体信号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等工作的科技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数字通信的一般模型 1.2 常见的媒体信号 1.3 媒体信号编码的必要性 1.4 媒体信号压缩编码的分类 1.5 媒体信号压缩编码标准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 媒体信号分析及编码系统评价 2.1 媒体信号的量化 2.1.1 媒体信号的数字化 2.1.2 量化的基本概念 2.1.3 压扩量化 2.1.4 矢量量化 2.1.5 矢量量化的最优码书设计 2.2 媒体信号的数字化 2.2.1 声音信号的数字化 2.2.2 图像信号的数字化 2.2.3 图像的色彩空间 2.2.4 计算机常见图像格式 2.2.5 视频的YCC1采样格式及制式 2.3 媒体编码系统的性能评价 2.3.1 编码质量的客观度量 2.3.2 编码质量的主观度量 2.3.3 其他性能指标 2.3.4 媒体编码与通信系统的性能空间 习题与思考题 第3章 信源编码理论 3.1 离散信源的熵 3.1.1 自信息量 3.1.2 离散信源熵及其性质 3.1.3 互信息及其性质 3.1.4 有记忆信源的熵 3.1.5 信源冗余度 3.2 编码的基本概念 3.2.1 编码的数学定义 3.2.2 常用码的定义及分类 3.2.3 平均码长与编码效率 3.3 唯一可译码的判断与构造 3.3.1 克劳夫特不等式 3.3.2 唯一可译码的判断准则 3.3.3 唯一可译码的构造 3.4 无失真信源编码 3.4.1 无失真定长编码定理 3.4.2 无失真变长编码定理 3.5 率失真函数与限失真信源编码 3.5.1 失真函数 3.5 2率失真函数R(D) 3.5.3 率失真函数的性质 3.5.4 率失真函数的计算及其指导意义与不足 3.5.5 限失真编码定理 习题与思考题 第4章 熵保持编码 4.1 Huffman编码 4.1.1 Huffman码的构造 4.1.2 截断Huffman编码 4.1.3 自适应Huffman编码 4.2 游程编码 4.2.1 二值图像的游程编码 4.2.2 JPEG图像量化系数的编码 4.3 Golomb编码与通用变长码 4.3.1 一元码 4.3.2 Golomb编码 4.3.3 指数Golomb码与通用变长码 4.4 算术编码 4.4.1 算术编码的起源 4.4.2 算术编码的基本原理 4.4.3 算术编码的码字计算与编码效率 4.4.4 二元算术编码的实现 4.5 字典码 4.5.1 LZ码的基本概念 4.5.2 LZW算法 习题与思考题 第5章 预测编码 5.1 预测编码的基本原理 5.1.1 DPCM基本原理 5.1.2 最佳线性预测 5.1.3 常用预测编码方法 5.2 语音信号的线性预测编码 5.2.1 基于语音短时和长时相关性的语音生成模型 5.2.2 LPC声码器 5.2.3 特征参数的提取 5.3 JPEG图像无损/近无损预测编码 5.4 活动图像的预测编码 5.4.1 图像信号的统计特征分析 5.4.2 电视图像中典型景物的类型 5.4.3 帧间预测编码方法 5.5 图像的运动估计/运动补偿 5.5.1 块匹配准则 5.5.2 块匹配运动估计/运动补偿面临的主要问题 5.5.3 全搜索法 5.5.4 快速运动估计算法 5.6 基于内插预测的图像编解码技术 5.6.1 基于内插预测的图像编解码方案概述 5.6.2 APT图像编解码方案 5.6.3 APT的优势及其局限性 习题与思考题 第6章 变换编码 6.1 变换编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6.1.1 变换编码的概念与历史 6.1.2 正交变换与正交矩阵 6.1.3 正交变换的压缩原理 6.2 KLT编码 6.3 DCT编码 6.3.1 DCT概述 6.3.2 DCT定义 6.3.3 快速算法 6.3.4 基于DCT的图像编码 6.3.5 修正离散余弦变换(MDCT) 6.4 时-频局部化对变换的要求 6.5 小波变换 6.5.1 连续小波变换 6.5.2 离散小波变换 6.5.3 第二代小波变换 6.5.4 图像的小波变换 6.6 DCT与小波变换的性能比较 习题与思考题 第7章 语音编码技术 7.1 语音信号统计特性 7.1.1 语音信号的产生 7.1.2 语音信号的时域统计特性 7.1.3 语音信号的频域统计特性 7.2 语音信号处理 7.2.1 语音信号的数字生成模型 7.2.2 语音信号的预处理 7.2.3 短时平均能量、幅度和过零率 7.2.4 短时自相关函数和平均幅度差函数 7.3 语音波形编码器 7.3.1 ADPCM与G.721语音编码器 7.3.2 SBC与G.722编码器 7.4 语音参数编码器 7.4.1 参数编码的类型 7.4.2 LPC-10声码器 7.4.3 LPC-10e声码器 7.5 语音混合编码器 7.5.1 语音混合编码器的基本原理 7.5.2 码激励线性CELPC预测编码 7.5.3 美国EIA/TIA标准8 kb/s的VSELPC声码器 7.5.4 G.728建议的16 kb/s的LD-CELPC声码器 7.5.5 G.729建议的8 kb/s的CS-ACELP声码器 7.6 变速率语音编码 7.6.1 变速率语音编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7.6.2 变速率语音编码关键技术 7.6.3 常见变速率语音编码器 习题与思考题 第8章 音频编码技术 8.1 音频编码概述 8.1.1 音频编码技术分类 8.1.2 几种常用的音频编码标准 8.1.3 音质比较 8.2 感知音频编码理论 8.2.1 绝对听觉阈值 8.2.2 关键子带 8.2.3 同时掩蔽 8.2.4 非同时掩蔽 8.2.5 感知熵 8.2.6 心理声学模型2 8.3 SBR 频带复制技术 8.4 子带编码与滤波器组 8.4.1 子带编码技术 8.4.2 时频分析滤波器组设计原则 8.4.3 音频编码中常见的滤波器组和窗函数 8.4.4 前回声失真和前回声控制 8.5 MP3音频标准分析 8.5.1 MP3音频压缩码流的组成 8.5.2 MP3音频压缩码流的比特池技术 8.5.3 MP3音频压缩码流解码流程 习题与思考题 第9章 图像视频编码技术 9.1 视觉生理与心理学 9.1.1 失真可察觉门限 9.1.2 运动察觉和时间掩盖 9.1.3 视觉心理理论运用 9.2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9.2.1 视频压缩编码概述 9.2.2 视频标准化组织 9.2.3 视频编解码标准发展 9.3 H.264视频压缩标准概述 9.3.1 编/解码器框图 9.3.2 档次与级别、宏块和片 9.3.3 技术特点 9.4 H.264视频压缩标准关键模块 9.4.1 帧内预测 9.4.2 帧间预测与运动补偿 9.4.3 整数变换 9.4.4 量化 9.4.5 CAVLC 9.4.6 CABAC 9.4.7 H.264编码的码率控制 9.4.8 去方块滤波 习题与思考题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