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实业家的教育救国梦(张謇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作者李建求)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变迁、远古与先秦时期:自然形态的功利主义职业教育、秦汉至隋唐时期:职业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诞生、宋元明清时期:近代意义职业教育的萌芽、中国古代职业教育的主要范式:艺徒制、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的建立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诞生等。
《一位实业家的教育救国梦(张謇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适合教育、教学工作者阅读。
序
引言
第一章历史视角下的中国职业教育
一、中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变迁
(一)远古与先秦时期:自然形态的功利主义职业教育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职业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诞生
(三)宋元明清时期:近代意义职业教育的萌芽
(四)中国古代职业教育的主要范式:艺徒制
二、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的建立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诞生
(一)实业教育机构与制度的诞生
(二)兴办实业教育的主要群体
(三)清末实业教育:滋生与发展的因素分析
第二章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现实选择:“实业为教育之母”
一、实业起步:举步维艰的大生纱厂
二、大生企业集团的鼎盛春秋
(一)棉纺织企业
(二)盐垦公司
(三)金融业
(四)连锁企业
(五)大生企业集团早期成功的因素分析
三、大生资本集团的衰落
第三章大职业教育:“实业之所至,即教育之所至”
一、大职业主义教育
(一)动因:振兴实业,培育人才
(二)路径:“实业之所至,即教育之所至”
(三)理念:“普及为本”,“生计为先”
(四)特色:融职业教育与地方自治为一体
二、职业教育机构的个案分析
(一)南通农业专门学校
(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
(三)女工传习所
(四)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第四章与世界竞争文明:对中国职业教育的思想贡献
一、职业教育的根本宗旨
(一)“开民智,明公理”
(二)培养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操
(三)传授谋生的实用知识和技能
(四)“救惰力”,改造国民精神
二、职业教育的两大原则
(一)“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
(二)“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
三、职业教育的育人理念
(一)“德行为重,而艺次之”
(二)“学问兼理论与阅历乃成”
(三)“教育管理尚严格”
四、职业教育的办学态度
(一)“善取法于各国参究之后”
(二)“审时所当”,“察地方之所宜”
第五章张謇投身实业、教育的诸因素分析
一、苦修举业与游幕生涯的历练
二、传统价值体系的解体
三、甲午战争的刺激
四、东游日本的启示
附录1张謇牛平教育活动大事年表
附录2主要征引参考史料与论著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