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骑楼/岭南文化十大名片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作者 叶曙明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岭南文化名片所标示的文化形成,是千百年来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广东人民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现象,更承载着广东文化的灵魂。

《骑楼/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由叶曙明所著,侧面展示了岭南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岭南文化的金字招牌,表现出了旺盛的文化张力,不仅将告诉世人广东厚实的文化家底和滋长的文化软实力,而且将烛照广东文化发展的未来。

内容推荐

《骑楼/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由叶曙明所著,《骑楼/岭南文化十大名片》是“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系列丛书的其中一本。

近代骑楼是岭南传统民居与西方建筑艺术相结合演变而成的一种商住建筑形式,它是城市生态的一部分,记录着城市成长的过程,生动地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人文风貌。广东骑楼之美,早已跳出建筑学的范畴,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一个经典符号。

目录

城市的韵律

追寻第一座骑楼

从干栏建筑说起

广州最早的骑楼街

北京路,那一楼的风情

繁华与沧桑的印痕——人民南路

艳惊天下的收官之作

上下九、恩宁路的绝代风华

陈白沙故乡的老骑楼

迈过岁月的门槛——赤坎骑楼

梅家大院的风景

是谁在雕刻时光——东莞骑楼

潮汕地区的“五脚砌”

阅读骑楼,阅读历史

试读章节

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幕了。以“金色骑楼、绿色生活”为展示主题的广东馆,正式向世界展示她的芳容。

广东馆用散发着岭南风情的“骑楼”为主要原型,在制作工艺上,吸取传统潮汕剪纸艺术的表现手法,用金属薄片镂空,将骑楼外观抽象成精致华丽的图案。缕缕光线从金属外壳的缝隙散射出来,如梦如幻,晶莹剔透,显出一种非常迷人的金色剪纸效果。在骑楼的走廊内,用光栅图像手法处理的广东生活场景剪影,使参观者就像搭乘着一辆时空列车,穿梭在岭南美丽的大地上。

广东馆分为“绿色生活”、“绿色城市”和“绿色神话”三大展区。其中“绿色生活”区,就是以骑楼街市为原型,进行等比例复制,人们步行于其间,就和行走在原汁原味的岭南骑楼街市里一样,感受到缕缕南风,扑面而来。

2010年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举行前夕,新浪广东的网站上,举办了“迎亚运十大特色街”的评选,在候选名单中,有历史底蕴深厚的上下九、长寿路、耀华大街、横沙书香街、安宁西街、车陂古村、大岭村、花都塑头村等,涵盖面非常之广,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得票率高居榜首的,竟然是广州人很熟悉的南华西街和广州人很不熟悉的白云区江高镇骑楼街。

可见,在广东人的心目中,骑楼的情结,是多么的深长。

在老一辈广州人的记忆之中,每当夜幕四垂,星斗张明之际,城市总是伴随着骑楼下清脆的木屐声,渐渐消失于深曲的巷中,结束了一天的繁嚣。而第二天东方微明,晓雾渐散时,又往往是骑楼下的木屐声,一声一声,唤醒了沉睡的城市。

骑楼,英文叫building overhang,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成为岭南地区最常见的城市民居形式之一,广泛分布于广州、佛山、汕头、潮州、中山、东莞、江门等大中城市。建筑物一楼临街部分建成行人走廊,可以遮阳挡雨,走廊上方为二楼的楼层,犹如二楼“骑”在行人走廊之上,故称为“骑楼”。

对于路人来说,骑楼就像一轴长长的水墨风情画。走不尽的长廊,看不尽的风景。人们在骑楼底摆张小桌子,摇着葵扇,悠闲地品茗聊天;孩子们在骑楼下专心做功课,不管外面风吹雨打;小男孩坐在一只大木盆里冲凉,一双小手不停地往人行道上舀水;小女孩在跳橡皮筋;卖糖果烟酒的小店开在骑楼下,店主与顾客都是左邻右里的街坊,大家互相认识,对各自的家庭生活、需求习惯都很了解,顾客几乎不用开口,店家也知道他想买什么,找赎之间,聊几旬家常,倍觉亲切;卖“飞机榄”的小贩挎着装满甘草榄的玻璃箱,晃晃悠悠地走过,高亢的唢呐声破空而起;住楼上的人从窗口探头出来,叫住了小贩,把钱扔下来,一包包“有辣有唔辣”的飞机榄,便从小贩手中准确地飞进二楼的窗口;黄昏时分,一家老少围坐在骑楼底吃饭;有人在生煤炉,有人在逗相思鸟,有人躺在竹椅上看晚报……家庭生活的许多温馨片段,都在骑楼下一一展现,如此鲜活。

P2-6

序言

文化之根基,在于脚下沃土;文化之硕果,在于阳光雨露。两千多年岭南文化,枝繁叶茂至于今,不外得益于两点:根深与吸收。

珠江流域位于五岭之南,但它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文明发祥地。岭南一带依山傍海,河涌交错,古百越先民生于斯长于斯,从早期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到后来商贸文明,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无不烙上深深的本土印记,彰显岭南水文化旺盛之生命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粤菜、广东凉茶、骑楼等,得天独厚,彰显岭南人生活中特有之文化风韵。

百越之地与中原虽关山阻隔,但自秦以降,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之交流,便从未间断,特别是唐梅关古道凿通之后,来自母体之文化养分,更是源源不断输入岭南,消化吸收,成为岭南本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发源于本土之粤剧,其唱腔发展过程中,便吸纳了弋阳腔、昆腔、秦腔、汉剧等外来剧种精华,博采各家所长,自成一格。而韩愈贬潮,东坡谪惠,这些文人之难,却是岭南之福,他们推动了岭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也让南北文化相得益彰。

岭南文化之开放与包容,不仅表现在对待同族同根之中原文化上,更表现在对舶来文化之高调“拿来”。自秦汉开通海上丝绸之路以来,岭南作为始发地及通商大港,千百年来独居中外文化交流之最佳平台。清政府对海关是开了又闭、闭了又开,反复无常,但广州却一直对外开放,即便是闭关政策最严之道光十一年(1831年),广州街道上洋商依旧熙熙攘攘。经济往来必定挟带文化交流,文化舶来品纷纷从岭南登陆引进,消化吸收之后,再影响全国。广式骑楼、开平碉楼,便是中西建筑艺术之完美结晶。惠能创立了南禅,其《六祖坛经》被誉为中国人的佛经,推进了佛教的中国化、民族化和世俗化。

广东毗邻港澳,历来是对外开放的窗口,近现代百年来成为时代的方向标,引领时代潮流,成为最重要的革命策源地。近代中国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岭南人中之翘楚如康梁、孙中山等,执改良与革命之牛耳,推翻帝制,建立亚洲第一共和国,都得益于岭南人对世界先进文化快人一步之认同。进入20世纪,广东又一次领潮争先,成为改革开放先行地,不但创造了一系列经济之奇迹,而且孕育了改革开放时代文化精神,广交会成为海上丝路的新的里程碑,既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见证,又是商都文化的一个新标志。

历史进入了21世纪,文化在综合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吹响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号角,提高文化的创新力、辐射力、影响力和形象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任务,评选岭南文化十大名片,正是提升广东文化形象之举。在这一重要历史契机下,整理、挖掘、打造岭南文化名片,就显得尤为紧迫。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化名片,是增强文化凝聚力的需要,是提升文化影响力的需要,是塑造文化形象力的需要,对于提升广东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名片,是代表一个地方最具特色度、知晓度和美誉度的整体形象、领域形象、特色形象的标志。岭南文化名片所标示的文化形成,是千百年来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广东人民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现象,更承载着广东文化的灵魂。“岭南文化十大名片”正是岭南文化精华的浓缩,彰显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经过广大网民、市民和专家,历经10个月的票选角逐,终于决出了代表岭南文化的十大名片——粤菜、粤剧、广东音乐、骑楼、黄埔军校、端砚、开平碉楼、广交会、孙中山、六祖惠能。同时评出了十大提名名片——陈家祠、南越国遗址、南海1号、岭南画派、石湾陶艺、潮州工夫茶、客家围龙屋、广东凉茶、粤绣、康梁(康有为、梁启超)。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岭南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岭南文化的金字招牌,表现出了旺盛的文化张力,不仅将告诉世人广东厚实的文化家底和滋长的文化软实力,而且将烛照广东文化发展的未来,《岭南文化十大名片》丛书的出版,也适逢其时地为宣扬广东的文化影响力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春风润南粤,文化展新姿。在文化强省建设的浩荡春风中,在盛世倡文兴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的诞生,将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对文化建设工作的参与热情,不断掀起关注岭南文化的传承、发展、成长的社会热潮。

是为序。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4:5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