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从研究成果看方言学者笔下双宾语的描写
OV型藏缅语连动结构的类型学特征
现代汉语与维吾尔语致使句型比较
日语和汉语叙述基点转换情况比较
——以由整体与部分充当的叙述基点为例
语义类型相配论与多种语言形名结构之研究
汉英因果复句顺序的话语分析与比较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假设性条件句比较
汉英反问句比较
汉英小句宾语的对比研究
现代汉语自反结构的跨语言察看
感叹句标记手段的跨语言比较
句子中心的跨语言差异和词类与句法成分的是否对应
假设句句法操作形式的跨语言比较
起动/致使动词的类型学研究
“来/去”带宾现象的类型学考察
大冶方言的有定成分“a”
汉语方言语序变化的两种动因及其性质差异
——语言接触与内部演化
湘方言中的“V+X+趋向补语”结构
——兼与相关方言比较
“重”和“沉”
——兼论语法成分的叠置层次研究
VP前的“给”及其方言类型比较
“临界环境一语法化项”关系刍议
论《二拍》和现代汉语“从来”的语法差异
明清山东方言句式特点研究
汉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变化
——对先秦汉语与现代汉语位移事件的对比分析
由“是”构成的三种附加问比较研究
独立“的”字结构的意义
“透顶”与“绝顶”的句法功能与搭配选择
汉语全称量化副词/分配算子的共现和语义分工
——以“都”、“各”、“全”的共现为例
“形义错配”与名物化的参数分析
“的”的句法地位及相关理论问题
双宾结构与两种特殊句式的生成
题元准则,非宾格假设与领主属宾句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