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年间,苏州名士洪钧游幕烟台,得识烟台名妓李蔼如,二人海誓山盟,结为红粉知己。李蔼如倾尽家产,资助洪钧科考成功,同治皇帝亲笔点中洪钧为天下第一状元。然而“暴得大名则不祥”,就在他大魁天下,准备明媒正娶李蔼如为妻时,竟惹起了京城中的一场轩然大波……状元娘子,一枕黄粱,状元娘子李蔼如爱恨情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状元娘子(高阳文集珍藏版)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高阳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清同治年间,苏州名士洪钧游幕烟台,得识烟台名妓李蔼如,二人海誓山盟,结为红粉知己。李蔼如倾尽家产,资助洪钧科考成功,同治皇帝亲笔点中洪钧为天下第一状元。然而“暴得大名则不祥”,就在他大魁天下,准备明媒正娶李蔼如为妻时,竟惹起了京城中的一场轩然大波……状元娘子,一枕黄粱,状元娘子李蔼如爱恨情史。 内容推荐 故事发生在晚清太平天国刚刚失败之际,一个落魄的苏州文人洪钧为了讨生活在山东烟台官府做一个小差使,偶遇当地名妓李蔼如,一个有才,一个有貌,自是一见钟情,无奈生逢乱世,洪某生活窘迫,家中又有妻儿,而蔼如又是红拂之流的风尘奇女子,不齿为人妾室,二人清深缘浅,很是苦恼,蔼如目光深远,不计得失,在精神和金钱上无私的支持洪钧,而洪钧也不是个负心忘义之人,虽然前途未卜,但已经打定主义,走科举入仕之途,将来定不负美人知遇之恩。匆匆三年,二人情丝缠绕,一个有情,一个有义,只等洪钧进京科举,而洪某也在家乡得到老母和贤妻的谅解,准备以一子兼挑的名义迎蔼如为正室。 试读章节 登莱青道的辖区甚广,西起益都,东迄荣城,北自蓬莱,南至崂山,这三面环海的整个山东半岛,也就是当年齐桓公称霸的大部分地区,都归登莱青道潘蔚所管。 道台衙门一向设在登州府治的蓬莱。在明朝,这里是防倭的要地。倭寇的克星戚继光,便生长在蓬莱。人清以来,蓬莱帆樯云集,商务极盛。因此,咸丰十年的《天津条约》,迫于英国的城下之盟,在原定的“五口通商”之外,南北加开十三个“口岸”,其中便有登州的蓬莱——北方新开口岸三个,是牛庄、天津、登州;特设“三口通商大臣”,专责管理这三个地方与洋人通商的事务。 哪知到了同治元年,勘察新开口岸之时,洋人对蓬莱忽有异议,认为港口太浅,巨舶出入不便,要求另换一处。 这另换的一处,也在登州,属于登州府福山县管辖,土名叫做“烟台”。而《大清一统志》不载其名,洋人就只好以山为名,管它叫芝罘。芝罘却是个大有来历的古名,秦始皇二十八年登芝罘立石;二十九年登芝罘刻石;三十七年至芝罘射巨鱼。《封禅书》巨斤记八神,第五位名叫“阳主”,祀于芝罘,都是这个地方。到了汉朝,武帝太始三年登芝罘,浮大海而还,亦就是这个地方。 这曾为千乘万骑的帝舆大驾之所集的芝罘,在明朝沦为滨海的一个荒凉的渔村。由于在此曾设烽火嘹望台备倭,所以土著称这个渔村为烟台。如今,盛极而衰、默默无闻达千余年之久的芝罘,终于沾了洋人的光,又大交红运了! 烟台三面负山,一面临海;芝罘山环抱于西北,烟台山兀峙于东南,崆峒岛屏障于东方海面,港湾内水深风静,是栖泊巨舟的上佳地点。所以,一向是苦力的“下关东”或者漂洋过海去闯天下的这个出口,随着艨艟巨舶的不远千里而来,一下子变成商贾云集、五方杂处的大地方。不过两年的工夫,市面繁荣得非蓬莱所可望其项背了。 烟台的风水一转,也为登莱青道潘蔚带来了好运。因为烟台新设一个海关,称为东海关,归登莱青道所管。这个缺虽不比管江海关的苏松大道以及管津海关的天津道那样日进斗金,却也算是一个肥缺,有足够的力量在幕府中养几个吃闲饭的门客。 潘蔚的门客,大都是他的苏州同乡。其中之一,名叫洪钧。 洪钧字文卿,原籍安徽歙县东乡人,是宋朝名臣洪皓的后裔。到了洪钧的父亲,迁居苏州,卖酒为业,早就下世。洪杨造反,洪钧奉着寡母辗转流离,最后到了山东。 山东的市面,相当安定,不必担心“长毛”会打过来。只是洪家母子俩有限的资费,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必得想个谋生的法子,才不致流落他乡。 洪钧的书读得很好,而且已“进学”成了秀才。“秀才乃宰相之根苗”,这话一点不假,所以洪钧耻于继承父业;再说卖酒要本钱,亦是一大难事。想来想去,只有走一条读书人不得意时常走的路子:游幕。 读书人的得意,自是从科场中直上青云。头一年秋天乡试中了举人;第二年春天会试中试,便是两榜进士出身,称为“联捷”。等殿试下来,发榜授职,至不济也是个“遇缺即补”的“老虎班”的州县“大老爷”。不足周年的工夫,一名白丁可以一跃而为傲视“风尘俗吏”的新贵。无奈江南为“长毛”所“蹂躏”,咸丰十一年辛酉正科、同治元年壬戌恩科的乡试,都不曾举行。洪钧自知秋风得意的日子,为时尚远;死心塌地作不得意的打算。想起同住在客栈的一位同乡,老于世故,正好请教。 他这位同乡姓朱,是个捐班的县丞,分发在山东候补,缺未补上,却派了两回“河工”上的差使,狠搂了几文。单身一个人住在这隆发客栈,夜夜有流莺相伴。洪钧去得太早些了,惊动了双宿的野鸳鸯,不免抱歉。 “不相干,不相干!”朱县丞是很放得开的性情,居然将洪钧延入寝室,而且唤起“姑娘”来见客:“金凤,你总说我生得又黑又胖,不像苏州人。喏,现在你来看看,苏州的白面书生是啥样子?” 那金凤娇小玲珑,一张脸生得极甜,与人高马大的北地胭脂,风致大不相同。此时嫣然一笑,向客人问道:“贵姓?” “我姓洪。” “洪少爷请用茶!” “算了,算了!”朱县丞拦她倒茶,“你不想想,你那双手干净不干净?” “缺德!”金凤笑着骂了一句,扭转腰肢,转到床背后去了。 “今儿这么早!”朱县丞定睛看了洪钧一眼,又说,“我猜你必有心事。” “是的。”洪钧答说,“想请朱大哥指点迷津。” P1-3 序言 从事历史小说写作以来,二十余年心血所积,得书若干,计字又若干?说实话连我自己都不甚了了,约略而计,出书总在六十部以上;计字则平均日写三千,年得百万,保守估计,至少亦有两千五百万字。所谓“著作等身”,自觉无忝。 上下五千年,史实浩如烟海,所以我的小说题材,永远发掘不尽;更堪自慰的是,以台湾为中心的世界华人社会,无一处没有我的读者。有些读者奖饰之殷,期勉之切,在我只有用“惭感交并”四个字来形容心境。 行年六十有五,或许得力于凡事看得开,更应庆幸于生活在自由自在、不虞匮乏的大环境中,所以心理与生理两方面,可说并未老化;与笔续盟,二十载可期。不过今后的笔墨生涯,一方面从事创作;另一方面亦须整理旧稿。新作单行本将仅交由联经及远景两家出版事业公司印行。 与远景出版事业公司合作的开始,在个人的创作历程中,是一块很重要的里程碑,更是一种极愉快的经验,特缀数语,敬告读者。 是为序。 后记 高阳(1922-1992),一说生于1926年。台湾已故著名作家。高阳以历史小说的创作,享誉当代文坛,其作品的最大特色是“以历史人小说,以小说述历史”,从考据中探索历史的真相实况,并将求证索据所获的资料运用于小说之中。高阳著述丰富,一生著作约90余部,105册,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有人以“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来描述高阳作品在华人社会的受欢迎程度。高阳过世的时候,友人挽联云:“文章憎命达,诗酒风流李太白;才学著书多,古今殷鉴罗贯中。” 由于种种原因,祖国大陆读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缘知晓高阳这位浙籍著名历史小说巨擘。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高阳作品的陆续翻印以及研究工作的徐徐展开,祖国大陆读者、研究者才逐渐有机会一睹其艺术风采。在20世纪90年代掀起一股高阳热,许多出版社陆续出版高阳作品,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高阳作品的出版分散于多家出版社,很不完整。基于这些考量,我们计划出版一套比较系统和完整的《高阳文集珍藏版》。 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地域,语言风格与我们现在的阅读习惯有所不同,但出于对高阳先生作品的尊重,我们在稿件编辑过程中,采取了非常审慎的态度,除了对原文中明显差误作了更正,极个别地方略有删改,尽量保留文章原貌。 书评(媒体评论) 写人情,高阳写出了怨而不怒、冷静客观的气质;写斗争,高阳切中了权力欲望对人性的腐蚀;写风格,高阳更为读者勾绘出一幅绚丽壮阔、气质非凡的景致,堪称一部民俗变迁史。然而,高阳的作品不仅在质上获得了肯定,产量更是惊人。 ——杨明(作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