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国(公元220年-公元280年)/中国通史故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徐潜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袁绍杀宦官、曹操割发代首、袁尚救邺丧师、曹冲称象、周瑜诈死诱敌、大意失荆州、诸葛亮鞠躬尽瘁、七擒孟获、司马懿篡权羊祜以诚待人、王濬楼船破吴……本书以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了三国里面53个精彩的故事。

内容推荐

三国英雄的最大业绩是人为谋划三分天下,并真正实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历史舞台上上演了生动的话剧。三国风云人物的这一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财富,研究三国人物,可增长才智,吸取他们的教训,可以少犯错误,运用三国谋略,可以增加事业成功的概率。三国英雄,可歌可泣,三国历史,值得借鉴。

目录

袁绍杀宦官

曹操起兵

王允计除董卓

曹操割发代首

曹操巧施离间计

官渡之战

孙氏称霸江东

袁尚救邺丧师

巧计胜乌桓

满宠一畏权贵

杜畿守河东

三顾茅庐

张飞粗中有细

刘备撤军不弃民

周瑜宽宏雅量

火烧赤壁

孙权察人

名医华佗

王朗救孤

是仪节俭奉公

曹冲称象

周瑜诈死诱敌

刘备占益州

杨修才智过人

赵子龙一身是胆

张辽合肥在战

吕蒙笃志求学

大意失荆州

曹操移风易俗

曹丕代汉

魏文帝借画杀人

管宁割席

夷陵之战

诸葛亮鞠躬尽瘁

七擒孟获

诸葛亮教子有方

杨阜辞宴

吕岱闻过则喜

胡质父子清廉

诸葛亮北伐

秋风五丈原

蒋琬豁达大度

司马懿篡权

诸葛恪添字得驴

新城奏捷

文钦兵败乐嘉

偷渡阴平

司马昭之心

陆抗除奸

羊祜以诚待人

王濬楼船破吴

建安文学

竹林七贤

三国——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羊祜以诚待人

羊祜是汉末大儒蔡邕的外孙,司马师的内弟。他从小喜欢读书,学识渊博,很有辩才,说起话来条理清楚,说服力强。因他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人们都把他比做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

司马氏灭蜀后,灭吴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这时,吴主孙皓在位,他是孙权的孙子,十分残暴,杀人如麻。他整日沉湎于酒色之中,不问政事。他还随意奸淫大臣的妻女,有人进谏,他竟将进谏者的人头用锯锯掉。他杀人成性,有时剥掉人的脸皮,有时凿瞎人的眼睛。不久,便上下离心,人心思叛了。

自汉末天下大乱,到这时已近百年,人心思治,统一已是大势所趋。

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司马炎任命羊祜为荆州都督,屯兵南夏。南夏是靠近东吴边境的小镇,过去十分荒凉。羊祜早有灭掉东吴、统一中国的远大抱负,他决心把南夏治理好,作为伐吴的基地。

羊祜初到南夏时,士兵没有口粮。他在南夏屯田,让士兵开荒八百多顷。经过一年的努力,粮食获得大丰收,可供十年之用,解决了军粮问题。

羊祜认为“兵不厌诈”不仅与他的性格不符,而且在这里也是用不上的,必须待人以诚,取得吴人的信任和对晋朝的好感。他每次与吴人作战,总要等到日出之后,从不偷袭。

羊祜对投降过来的吴人都给予奖励,而且来去自由。有些投降过来的人回到东吴,对吴人讲述羊祜如何优待他们,有很多人听了,也跟着来投降了。

羊祜为人随和,能够与士兵同甘共苦。他经常穿一身便服,带几个随从去打猎。有时候,他一个人去察看士兵的营房,对士兵们嘘寒问暖,因此士兵都很爱戴他。

晋武帝得知羊祜在南夏的政绩,提升他为车骑将军,还要为他在洛阳建造住宅。羊祜推辞说:“东吴未灭,国家尚未统一,我的政绩微不足道,请皇上多奖励那些对国家有更大功劳的人吧。”武帝和朝廷里的文武官员听了这话,都深受感动。

东吴西陵督军步阐,见羊祜待人以诚,便约好率领全城士兵过来投降。羊祜正要去接应,不料东吴大将陆抗已经得知消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西陵,消灭了步阐。这事传到西晋朝廷上,有人乘机散布流言飞语,中伤羊祜,说步阐被擒,罪在羊祜。不久,羊祜受到了降职的处分。

羊祜不计个人得失,灭吴决心毫不动摇,反而加紧了灭吴的准备工作。

羊祜对东吴军民进一步采取攻心战术,有意识地表示友好。一天,他的部下为了贪功,抓了两个东吴的牧童,作为俘虏献给他。羊祜说:“两国交战,小孩子有什么罪?快把他们放了。”他派人把牧童送回东吴,当面交给他们的父母。牧童的父母高兴极了,到处称颂羊祜的恩德,不久举家前来投降。

有一次,吴将陈尚、潘景前来进攻,被西晋的军队杀死了。羊祜说:“两军交战,各为其主,他们是忠臣,应当买两口上等棺木装殓他们,让他们的子弟前来迎丧。”陈尚、潘景的子弟果然过来迎丧,羊祜亲切地接待他们,劝他们说:“请节哀,要为国家统一努力,避免再出现死人的事。”

有时,羊祜的部下过境作战,因没有粮食吃,割了吴人的稻谷,羊祜知道后,叫部下送绢给吴人,作为补偿。羊祜的行为使吴人深受感动,他们在提到羊祜时,都不再叫他的名字,尊称他为“羊公”。

在不知不觉中,羊祜把吴国的人心争取过来了0由于羊祜在荆州的功劳,司马炎提升他为征南将军。在争取人心的同时,羊祜加紧了灭吴的军事准备。在他的推荐下,武帝任命益州刺史王溶为龙骧将军,命王溶在长江上游督造战船,训练水军,准备顺流而下,灭掉东吴。

在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晋武帝咸宁二年(276),羊祜上书武帝,请求伐吴。

羊祜向晋武帝提出了灭吴的建议,他分析说:“吴主荒淫无道,残暴嗜杀,已经失去民心。如果趁此机会攻打吴国,吴国纵然有长江天险,也无济于事。灭亡吴国,统一天下就在眼前了。”晋武帝正想接受羊祜的建议出兵东吴,不料秦、凉二州的少数民族首领秃发树机能因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聚众造反了。这样,出兵东吴的事就耽搁了。

羊祜又写了一份奏折说:“秦、凉二州的动乱是小事,统一天下是大事。灭了东吴,携胜利余威再去平定秦、凉二州,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请陛下迅速作出决定,不要再犹豫了。”

羊祜的建议受到杜预、张华等人的支持,但武帝的宠臣贾充坚决反对伐吴。因此,羊祜的主张虽然得到晋武帝的赞许,却不得实行。羊祜仰天长叹说:“当断不断,恐怕将来没有这样的好机会了。”

羊祜无法实现统一大业,心中闷闷不乐,不久就生起病来。他要求带病进京,当面对皇帝和文武大臣陈述灭吴的计划。

咸宁四年(278),羊祜进京。武帝见羊祜身患重病,让他坐着车子上殿,免去朝见之礼。羊祜在朝廷上谈了自己的意见,强调说:“我这次进京,面见皇上,就是要定计灭吴,统一天下。”羊祜为统事业操尽了心,武帝非常感动,但是怕他累坏身体,便劝他去休息,让他和中书令张华共商灭吴大讥

过了几天,张华向晋武帝详细汇报了羊祜的灭吴方略。晋武帝很高兴,准备派羊祜带病出征,羊祜辞谢说:“灭吴虽是我的愿望,但我有病在身,不便带兵。杜预可以担任灭吴大军的统帅。”晋武帝接受了他的建议,拜杜预为平东将军。杜预是员儒将,足智多谋。他满腹学问,出谋定计,往往出人意料,因此时人誉为“杜武库”。他的夫人是司马昭的妹妹,他当时在朝中担任度支尚书。

正当杜预接受任务,招集兵马,准备粮草的时候,羊祜病情恶化。这年十一月,羊祜与世长辞了。

羊祜死后,没有为子孙留下任何遗产。两年前,他的女婿曾经劝他置办一些产业,以便传给子孙。羊祜对子女说:“一个人应当大公无私,如果整天为私产打算,就会忘记国家大事的。”

荆州百姓听到噩耗,无不痛哭,为他在岘山树碑立庙,四时祭祀。

这时,老将王溶已经七十多岁了,深感时不我待,特地写了-一篇情词动人的奏章,要求伐吴。他说:“吴主孙皓残暴荒淫,正是伐吴大好时机。老臣奉旨造船,已有七年之久,因长期闲置不用,有的船已经朽烂。老臣年已七十,来日无多。万一吴国贤主即位,发愤图强,则我悔之晚矣。”

这时,杜预也上表请求伐吴,张华也一再劝武帝及早兴兵。最后,武帝终于下了伐吴的决心。

西晋太康元年(280),晋武帝派大将杜预率领二十多万兵马,兵分六路,一举灭了吴国。

羊祜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P160-163

序言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是-中国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发展的灿烂时代。大致可以分为群雄逐鹿、赤壁鏖兵、三足鼎立、三家归晋四个时期,长达六十多年。曹操统一北方,发展了黄河流域以及西域的经济和文化。孙权少领江东,将江南变为富饶的鱼米之乡,是长江流域发展的开端。刘备进军西蜀,平定南方叛乱。这段时期,是后人研究中国的一个重要时期。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萧瑟秋风观沧海,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孙权领江东,诸葛亮治蜀辅孤,周瑜赤壁破曹军,关羽威震荆襄,张飞义释严颜,都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三国时代的金戈铁马,令人神往。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荆州之战,以及魏灭蜀、晋灭吴之战,无不是群英荟萃,斗智斗勇,精彩异常。三国风云人物演绎了一个气吞万里、英雄创世的时代。他们的人生智慧与人格魅力,千古之下,令人心向往之。

东汉末年,全国人口有六千万,西晋统一时,全国人口仅一千五六百万。也就是说,全国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人口在战乱中丧失,总计四千多万。《三国志》记载了四百四十一位三国人物,平均十多万人的牺牲才产生了一个英雄人物,何止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三国时代是“一将功成,枯骨十万”,时势造出了三国英雄,但百姓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几百位三国风云人物,他们不是百里挑一,而是万里挑一,十万、百万中选一。因而,三国英雄们的人生无比精彩,他们的人格魅力与智慧谋略,给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人们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受到很多启发,这就是三国故事经久不衰,三国人物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

三国英雄的最大业绩是人为谋划三分天下,并真正实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历史舞台上上演了生动的话剧。陈寿撰《三国志》,只有纪传,而无表志,着重记载三国形成时期的风云人物,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这·巨大历史转折时期的风云变幻。《三国志》记载的人物传记,最耀眼的是谋略人物而不是军事人物。三国人物传记的排列组合以类别与时序相结合,重点突出的是政治谋略人物。如曹魏的五虎上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按类为一传,他们排在程昱、郭嘉等谋士传之后。蜀国的五虎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为合传,列在诸葛亮传之后。吴国以张昭、顾雍、诸葛瑾、步骘等政治人物合传居前,程普等十二员虎将合传在后,文武双全的周瑜、鲁肃、吕蒙等人合传在二者之间。陈寿论人,重在阐释人物的器识,时常作比较。如将刘备与曹操相比较,认为刘备“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又将蜀汉的庞统和法正与曹操的谋臣相比较,认为庞统与荀或不相上下,法正与程昱、郭嘉比肩。三国风云人物的这一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财富,研究三国人物,可增长才智,吸取他们的教训,可以少犯错误,运用三国谋略,可以增加事业成功的概率。三国英雄,可歌可泣,三国历史,值得借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