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编著的《季羡林精选文集(2人生感悟)》内容侧重于“人生”二字,以指导当今青年一代树立崇高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美好的人生理想。全书以“修身”、“治学”、“寄情”、 “旷达”为题,将季老对人生的感悟、理解与智慧箴言集于一书,这些文章里我们能读到学者的探究思索、长者的淡薄磊落、智者的睿智明悟,这些文章里我们能读热情与追求、甜蜜与苦涩、遗憾与困惑、诚实与坦荡。在这本书中始终贯穿着季老对世事人生的深情。这些文人散文无论是回忆往事、记述师友,还是写物抒情、感时言志,篇篇都洋溢着至深的真情,字字都流露出推敲的匠心,因此感人肺腑。
季羡林编著的《季羡林精选文集(2人生感悟)》收录季羡林先生论述和侃谈人生的杂文、小品、回忆录、序跋等各类文章百余篇,涵盖季先生对人生意义、价值取向的思考、对人情世事、伦理道德的评判、对青年一代成长的关注,对新世纪新千年的展望,等等。
《季羡林精选文集(2人生感悟)》读了这些文章,老人家生前的音容笑貌、精辟之言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田,催人猛醒,激人奋进,“世纪老人”的非凡人生经历,宝贵的人生感悟,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堪为真正的人生宝典
人生哲恩
人生/2
再谈人生/4
三论人生/6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8
不完满才是人生110
世态炎凉/12
走运与倒霉/13
缘分与命运/15
做人与处世/17
牵就与适应119
谦虚与虚伪/21
容/23
三思而行/25
尊师重道/27
傻瓜/28
毁誉/30
论压力/32
论恐惧/33
漫谈撒谎/35
爱情/37
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40
人间第一爱/42
谈孝/44
中国的民族性/46
谈中国精神/48
文字之国/50
文得学养/52
芝兰之室/54
老年/56
长生不老/57
长寿之道/59
人生寄语
希望在你们身上/62
对少年同学们说几句话/64
多读一点中外文学作品/67
颂海晏堂/69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70
我和书/72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73
我的书斋/75
我和北大图书馆/77
我们面对的现实/79
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一切问题/82
谈中国的“学统”/84
老马识途/88
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90
一寸光阴不可轻/92
我眼中的清华园/94
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97
拿来和送去/99
学人寄语/101
获奖有感/102
我对未来教育的几点希望/105
人生回首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108
我的童年/129
我的中学时代 /136
我提心吊胆的一年/142
去故国——欧游散记之一 /145
我和北大(节选) /148
我看北大/151
我和人民文学出版社/155
写作《春归燕园》的前前后后/158
《牛棚杂忆》自序、缘起、余思或反思、后记/163
空谷足音/177
百年回眸/180
回眸五十年/182
《罗摩衍那》全书译后记/184
《家庭中的泰戈尔》中译本译者序言/194
《东方文化集成》总序/198
人生展望
八十述怀/206
新年抒怀/209
1995年元旦抒怀——求仁而得仁.又何怨!/213
虎年抒怀/215
兔年万福/219
千禧年我干了些什么/220
欢送北大进入新世纪新千年/222
迎新怀旧——乏1世纪第一个元旦感怀/224
九十述怀/228
新世纪开始时我想做些什么/236
在一个“人生漫谈”的专栏中,首先谈一谈人生,似乎是理所当然、未可厚非的。
而且我认为,对于我来说,这个题目也并不难写。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在人生中已经滚了八十多个春秋了。一天天面对人生,时时刻刻面对人生,让我这样一个世故老人来谈人生,还有什么困难呢?岂不是易如反掌吗?
但是,稍微进一步一琢磨,立即出了疑问:什么叫人生呢?我并不清楚。
不但我不清楚,我看芸芸众生中也没有哪一个人真清楚的。古今中外的哲学家谈人生者众矣。什么人生意义,又是什么人生的价值,花样繁多,扑朔迷离,令人眼花缭乱;然而他们说了些什么呢?恐怕连他们自己也是越谈越糊涂。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
哲学家的哲学,至矣高矣。但是,恕我大不敬,他们的哲学同吾辈凡人不搭界,让这些哲学,连同它们的“家”,坐在神圣的殿堂里去独现辉煌吧!像我这样一个凡人,吃饱了饭没事儿的时候,有时也会想到人生问题。我觉得,我们“人”的“生”,都绝对是被动的。没有哪一个人能先制定一个诞生计划,然后再下生,一步步让计划实现。只有一个人是例外,他就是佛祖释迦牟尼。他住在天上,忽然想降生人寰,超度众生。先考虑要降生的国家,再考虑要降生的父母。考虑周详之后,才从容下降。但他是佛祖,不是吾辈凡人。
吾辈凡人的诞生,无一例外,都是被动的,一点主动也没有。我们糊里糊涂地降生,糊里糊涂地成长,有时也会糊里糊涂地夭折,当然也会糊里糊涂地寿登耄耋,像我这样。
生的对立面是死。对于死,我们也基本上是被动的。我们只有那么一点主动权,那就是自杀。但是,这点主动权却是不能随便使用的。除非万不得已,是决不能使用的。
我在上面讲了那么些被动,那么些糊里糊涂,是不是我个人真正欣赏这一套,赞扬这一套呢?否,否,我决不欣赏和赞扬。我只是说了一点实话而已。
正相反,我倒是觉得,我们在被动中,在糊里糊涂中,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我劝人们不妨在吃饱了燕窝鱼翅之后,或者在吃糠咽菜之后,或者在卡拉OK、高尔夫之后,问一问自己:你为什么活着?活着难道就是为了恣睢的享受吗?难道就是为了忍饥受寒吗?问了这些简单的问题之后,会使你头脑清醒一点,会减少一些糊涂。谓予不信,请尝试之。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