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社会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美术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传统学科的基础上,应用型艺术设计学科已成为高等院校美术教育发展的方向,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等美术教育成为中国社会当代美术发展的主流,多元化学科的设立,使美术教育蓬勃发展,与历史相比,中国的美术教育进入了大美术学科时代。在学科建设上,以历史的视角对中国美术教育史的形成进行回顾、总结、归纳后由汪洋等编写出适应当代高等美术教育教材的中国美术教育史——《中国美术教育史(高等院校十二五美术学系列规划教材)》。
《中国美术教育史(高等院校十二五美术学系列规划教材)》分为古代美术教育和近现代美术教育两个部分,古代美术教育从先秦至晚晴,对中国美术教育形成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做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梳理出古代美术教育的成因、形态以及历史成就;近现代部分的美术教育从民国开始至新中国成立以后,民国初期中国社会处在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转型期,这一历史阶段的中国美术教育在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指导和国外美术教育的影响下,留学归国的艺术家徐悲鸿、林风眠等将先进的西方美术教育引入中国,开启了学习西方的历史转变,中国的美术教育开始在中西结合、兼容并蓄中走向了学科化的学校教育,这阶段的历史转变对民族解放运动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美术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政策的指导下,美术教育以继承传统、洋为中用的教育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的艺术家,他们讴歌社会、弘扬主旋律,为中国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繁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有些作品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化艺术史的丰碑。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美术教育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和学科多元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社会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美术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传统学科的基础上,应用型艺术设计学科已成为高等院校美术教育发展的方向,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等美术教育成为中国社会当代美术发展的主流,多元化学科的设立,使美术教育蓬勃发展,与历史相比,中国的美术教育进入了大美术学科时代。在学科建设上,以历史的视角对中国美术教育史的形成进行回顾、总结、归纳,编写出适应当代高等美术教育教材的中国美术教育史,是学科建设亟待进行的工作,以此为出发点,汪洋主编的《中国美术教育史(高等院校十二五美术学系列规划教材)》编写以史为纲,在参阅了中国美术教育史论、文献和有关专著的基础上,力图比较完整地编写出适用于高等美术教育的史论方面的普读性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