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力(默多克如何获取权力和话语权)》(作者:大卫·麦克奈特)零距离解密默多克的政治掌控力。从平民到大亨,默多克做了什么,没有做什么,说了什么,没有说什么?令里根、撒切尔、奥巴马、卡梅伦望而生畏,默多克可以操控大选和政策走向。从星球大战计划到伊拉克战争,从英国首相竞选到白宫国家政策,默多克就是操纵政治家的木偶大师。默多克已经在操控你了!媒体代表的民意;西方政治的扩张;环境问题的争辩……你以为和你无关,其实,你也是默多克的一个棋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操控力(默多克如何获取权力和话语权)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澳)大卫·麦克奈特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操控力(默多克如何获取权力和话语权)》(作者:大卫·麦克奈特)零距离解密默多克的政治掌控力。从平民到大亨,默多克做了什么,没有做什么,说了什么,没有说什么?令里根、撒切尔、奥巴马、卡梅伦望而生畏,默多克可以操控大选和政策走向。从星球大战计划到伊拉克战争,从英国首相竞选到白宫国家政策,默多克就是操纵政治家的木偶大师。默多克已经在操控你了!媒体代表的民意;西方政治的扩张;环境问题的争辩……你以为和你无关,其实,你也是默多克的一个棋子! 内容推荐 《操控力(默多克如何获取权力和话语权)》由大卫·麦克奈特编著。 《操控力(默多克如何获取权力和话语权)》简介: 如果是默多克来电,总统或首相都会接听。 默多克是媒体大亨,更是幕后政客 沸沸扬扬的窃听丑闻让我们知道,这个传媒帝国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但默多克的秘密远不止此。默多克商业上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但人们对他政治目标的追求了解甚少。 掌握了媒体,就掌控了话语权,更掌握了权力 从里根到奥巴马,从撒切尔到卡梅伦,默多克一直在用媒体帝国推进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大卫·麦克奈特历时四年,调查默多克与编辑们的私人会议、对政治团体和智库机构的赞助、与奥巴马的冲突、新闻集团在全球的采访活动,证明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已经影响了全世界的每一个人。 目录 代序 权力与财富 自序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第1章 十字军型企业 独一无二的政治影响 独一无二的商业手腕 独一无二的商业理念 第2章 局外人的影响力 默多克家族 以媒体影响政治 以媒体操纵政治 第3章 默多克与里根 《纽约邮报》之战 权力首战 媒体自由和理念之争 美苏冷战 丢了金箍棒的孙悟空 第4章 闯入英国政界 默多克和撒切尔夫人 言人所不能言 捆绑英、美 秘密资助政府智囊团 直到最后 第5章 掌握了媒体,就掌握了权力 《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转型 见解与理念 颠覆体制 下层社会是洪水猛兽 默多克的智囊团 广播业的私有化 平民主义的胜利 第6章 战胜自由派 文化战争 “自由”的新闻频道 第7章 “太阳王”的统治 被“太阳”灼伤 默多克与布莱尔 工党政府投桃报李 第8章 通往巴格达之路 资助共和党的未来 拉克兰·默多克的护教战争 为伊拉克战争摇旗呐喊 与全世界对抗 报道一定要“正确” 总统的辩白 第9章 气候变化的虚假黎明 气候变化否认者的声音 虚假的黎明 否认变化,反抗正统 事实与政治正确性 后记默多克王朝的前尘后世 致谢 试读章节 2004年的纽约麦迪逊广场,共和党正为布什总统的大选胜利而庆贺。布什总统当年被尊为对伊战争的英雄,并在总统大选中一举击溃竞选对手约翰·凯里。在庆功宴接近尾声之时,许多代表正纷纷准备离场,此时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电视中播放着CNN①主持人朱迪·伍德拉夫和沃尔夫·布里泽的访谈节目,见此情景,一些代表大喊道:“转福克斯新闻频道!转福克斯新闻频道!”在共和党的心目中,福克斯是挚友,而CNN却是宿敌。 CNN曾是默多克的眼中钉、肉中刺。当他每天骑自行车外出锻炼时,他总是眉头紧缩,深思着如何缔造一个成绩斐然的电视网,以和“自由左翼”的CNN相抗衡。今天,默多克成功了。作为CNN的一大劲敌,他不但成绩斐然,更在总统大选中给CNN以沉痛一击。默多克旗下的福克斯新闻在美国政坛更是举足轻重,不仅其忠实观众深受其影响,甚至整个美国电视的基调都因福克斯新闻而改变,形成了一种所谓的“福克斯新闻效应”。每日傍晚,福克斯新闻的主播便向其300万受众散步噩耗,有恐怖主义的、自由党派的、同性恋的,当然也包括民主党的,在音乐和图片的衬托下,所有这些“福克斯新闻速报”显得尤为声形并茂。 巴拉克·奥巴马总统一直以来都是福克斯的攻击对象。2007年,当奥巴马竞选民主党提名时,福克斯新闻的评论员就大散厥论,称在印尼长大的奥巴马曾就读于伊斯兰学校。在美国,自“9·11”恐怖袭击后,大众的脑中就将伊斯兰学校和伊斯兰恐怖主义画上了等号。在之后的总统竞选中,福克斯电台的另两位评论员又大下妄论,其中一位称奥巴马和其妻子米歇尔·奥巴马都以“恐怖主义刺拳”方式相互问候,另一位则故意将奥萨玛·本·拉登改写成奥巴马·本·拉登,使其忽然变成了美国的追杀对象(这两位记者后来都正式道歉)。在整个竞选过程中,福克斯新闻最具攻击力的主持人肖恩·汉内提每晚都对奥巴马加以抨击,称他是一位“得意忘形的贵族”,并与恐怖主义及黑人激进分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奥巴马虽然对此不屑一顾,只当其是汉内提个人的“咆哮之声”,但对他夫人的影响,他还是深表忧虑。 在总统大选中期,默多克、奥巴马以及福克斯新闻的首席执行官艾罗杰举行了一次会面。会中,奥巴马与默多克谈了点琐事,包括他和他父亲的关系,但对于艾罗杰,奥巴马表示不想在福克斯是否会继续抹黑他们夫妇俩的形象上浪费时间,并表示福克斯正在不遗余力将他冠以“可疑的、外国的、可怕的恐怖主义分子”的头衔。针对这一质问,艾罗杰提议奥巴马出席福克斯的节目,而后双方的关系才逐渐缓和。默多克的传记撰写人迈克尔·沃尔夫曾在书中提及此次会面,并称当奥巴马以福克斯的种种做法为不耻时,默多克和艾罗杰则都表示了愤慨。虽然默多克总是否认福克斯新闻与政治为伍,但在2011年卢斯奖的演说词中,还是称赞艾罗杰“为保守派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 那年,默多克与另一名共和党总统竞选人也有种种联系。默多克的一位编辑在“万军之中发现”了萨拉·佩林,为她套上了共和党内一颗闪耀的巨星的光环,并将她和麦凯恩一起推上了总统候选人之列。《旗帜周刊》的编辑比尔·布里斯托尔曾与一群美国当权的保守党派共同搭船前往阿拉斯加,与当时还是阿拉斯加州州长的佩林会面,之后没多久,在共和党人“全军一片惨淡之时”,佩林以“优异的政绩”出现在了《旗帜周刊》的版面中。 形势终比人力强,虽然福克斯新闻对麦凯恩和佩林不遗余力地支持,并对奥巴马施行了诸多无情的抨击,但最终难以抵挡住民主党获胜的大浪。但斗争并未因此而结束,福克斯的打击目标也未有改变。诚然,奥巴马的当选使许多美国人重拾信心,但其在用以应对80年未遇的金融海啸的巨额政府开支,却使得饱受责难的众多保守派人士找到了反击的机会。在奥巴马宣誓就职后的数月间,美国政坛上就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出现了一个被称为“茶叶党”的派别。该党派的目标直指政府的巨额开支,以及为了应对危机所实施的增税政策。在行动上,保守党派多年来第一次采用了上街游行的政治手段。福克斯新闻则是其背后的推手:在福克斯的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不遗余力地呼吁观众支持游行,其官方网站更是详细罗列了游行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细节。在游行的队伍中,有一位特殊的信徒,他就是福克斯新闻主持人格伦·贝克,他曾强烈指责奥巴马是一位“种族主义者,对白人及其文化深恶痛绝”。这一煽风点火似的言论,曾在大选期间影响了许多选民。在2()()9年4月首次游行前夕,福克斯新闻就对游行大加称颂,并鼓动观众尽量“释放他们的不满”。游行当日,数位备受世人瞩目的主持人悉数到场,并做了现场演讲,其中就包括了肖恩·汉内提、尼尔·卡夫托、格里塔·凡苏斯特伦和贝克(默多克旗下的《纽约邮报》自始至终都是“茶叶党”的支持者,在它的网页上也罗列了游行的时间和地点)。 白宫因“茶叶党”的游行而深为困扰,并将福克斯新闻定义为是共和党的羽翼。奥巴马发言人安妮塔·邓恩说,当奥巴马上福克斯电视的时候,他就知道“这并不只是一家新闻机构”。数日后,默多克对此回应道,奥巴马政府的“反商业”名声由来已久,对于针对福克斯的抨击言论,默多克则蓦然一笑道:“我无意就白宫对福克斯新闻数位评论员的指责做任何评论,我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样做的确提高了他们的支持率。”P2-5 序言 权力与财富 鲁伯特·默多克无疑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人之一,但人们对他却有着诸多误解,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仅将他视为一名商业奇才,实际上默多克无论在财富上还是在权力上都有很大的建树,而最令人费解的无疑就是默多克是如何使这二者浑然天成的。一方面,默多克运用他在政坛上的影响力为他的商业帝国添砖加瓦;另一方面,他又运用他的媒体影响力使他的政治仕途更上一层楼。正如大卫·麦克奈特在他的书中写到的,对于默多克而言,财富和权力不再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而是鱼与水,相辅相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默多克的财富和权力逐渐显现出了相辅相成、互为映照之势。一方面,他所掌控的权力越大,就越容易说服政客将法律向他的媒体帝国倾斜(我们在本书后所列举的英国工党托尼·布莱尔执政期间的数次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另一方面,他的媒体影响力越大,就越容易使他直接参与民主政体的日常运作之中。在澳大利亚豪奇政府执政期间,默多克的媒体帝国掌控着全澳大利亚70%的报刊。而在25年之后,这些报刊的主要记者和编辑又齐聚默多克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卡梅尔的家中,共同商讨如何处理吉拉德工党的问题。 正如麦克奈特在书中所说的,默多克的媒体帝国在三个英语国家的影响力最为稳固,它们分别为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但在这三国中,默多克在权力和金钱之间的权衡方式,却大相径庭。在澳大利亚,默多克专注于运用新闻报纸的影响力来左右政治走向。由于澳大利亚对跨媒体企业所提出的拥有权的限制,要想在澳大利亚赢取丰厚的利润尤为困难。在英国,默多克利用其在卫星电视上所取得的政治力量,来为他的帝国添金加银,直到近期的窃听丑闻爆发,这一事态才有所停缓。而在美国,在经历了一连串的长期失败后(正如麦克奈特在书中提到的),默多克最终将权力和金钱这两者有机结合,使之互为依靠。 20世纪90年代中期,默多克和艾罗杰共同创办了福克斯新闻,而现在福克斯每年的利润高达数十亿美金。同时,它还是美国共和党的主要政治宣传工具和民粹保守主义的主要源头(民粹保守主义在过去15年间是美国政治文化的主流思想)。福克斯新闻是默多克成功路上的第一块基石。在它之上,默多克成功地将金钱和权力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但这种成功是美国特殊政治气候下的特例,还是默多克在向其他英语国家(或非英语国家)进军的试金石?目前尚未可知。 麦克奈特对默多克媒体帝国理想化风格的剖析独辟蹊径。默多克并没有多少的原创思想,他的成功在于他能将他的市场基本教义和美国的霸权主义,通过他的媒体帝国在英语国家中进行强制传播。正如麦克奈特在书中指出的那样,尽管默多克有着巨大的财富和足以创建或颠覆一个政府的能力,但反传统、反权威却一直是他的指导思想。在里根一撒切尔夫人时代前,默多克所反对的是老旧的阶级力量。但在这之后,一种被称为“新阶级”的“自由派精英”以及他们的反西方价值体系,就成了默多克的新宠。 在与“自由派精英”长期的文化争斗中,默多克深谙质量上乘的大报(如《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和《澳大利亚人报》)以及大发行量的小报(如《太阳报》、《世界新闻报》、《纽约邮报》、《太阳晚报》和《每日电讯报》)的重要性。虽然默多克本人对市场的力量坚信不疑,但在必要的时候,他仍然很愿意资助出版业和保守派智囊团,来为他的政治生涯铺路。如果没有默多克的慷慨资助,《澳大利亚人报》撑不过一年,而被奉为美国新保守主义思想源泉的《旗帜周刊》也会在一月内偃旗息鼓。 这些资助给默多克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虽然历史无法重演,但正如麦克奈特在书中强调的那样,如果没有默多克媒体帝国的鼎力支持,伊拉克战争是否势在必行,确实难以预料。本书还问接地向读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默多克的福克斯新闻每天都对石油公司大加赞颂,美国是否还会对气候变化不遗余力地大肆抗争?在我看来,这实在是个非常切合当下的时事问题。 麦克奈特这次的调查起始于默多克的政治影响力如日中天之时,他当时就作出判断,默多克的媒体帝国终将轰然崩塌。乐观来看,本书只是记录了英语国家这些年民主政体中黑暗的一面;悲观来看,则是勾勒出了这些民主政体在今后所会遭遇的大难题。本书对媒体力量泛滥和政府懦弱之间的相关性做了一次深入的研究。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书,应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后记 在完成本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鼓励与支持。我很感谢我在研究期间所工作的两所大学:悉尼科技大学以及新南威尔士大学。要写一本实事求是的书,好的图书馆是必不可少的。我非常感谢悉尼大学费舍图书馆以及新南威尔士大学图书馆的全体员工。华盛顿国会图书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巴特勒图书馆以及伦敦的BBC图书馆也为我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本书的许多原始研究是由澳大利亚国家研究基金会(澳大利亚国家研究基金会隶属于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的项目研究基金所许可并资助的,对此我非常感谢! 我特别感谢简·米尔斯的明智意见及鼎力支持,还有罗德·蒂芬、伊丽莎白·维斯、皮特·保茨曼、佩妮·曼斯利以及朱莉·克拉克。在协助研究方面,我要感谢鲍勃·巴顿、山特·法波利科陶瑞、约翰·费舍、玛德莲娜·海丽、米歇尔·霍布斯、克雷格·麦克林、大卫·史密斯以及亚历克斯·斯图尔特。我想在此特别记录下我对已故的凯西·凯瑞的感谢,她对我的帮助非常之大。在采访、建议及其他方面,我要感谢罗杰·埃尔顿、史蒂夫·巴奈特、尼尔·希诺维斯、克里斯·弗格、杰拉德·高金、莫瑞·古特、克里斯·赫德、马克·霍林斯沃斯、乔伊斯·柯克、菲利普·奈特利、罗德·莱沃、凯瑟琳·拉姆比、布莱恩·麦克亚瑟、布莱恩·麦克奈尔、丹尼斯·麦克塞恩、罗伯特·曼尼、帕特里克·马斯特、安德里安·蒙克、理查德·奈维尔、佩妮·奥德奈尔、布鲁斯·佩吉、罗宾·兰塞、马修·里克森、大卫·罗、林赛·塔芬、西恩·塔尼以及格瑞米·特纳。同时,我也要感谢那些为新闻集团工作过的、帮助过我却不愿留名的人们,谢谢你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