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经谋略全本(国学新读图文版)》由赵蕤所著,与教训,探讨安邦治国,“御世理人”办法的著作,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作者赵蕤主张变通,反对因循守旧的思想,主要包括了五方面内容:识人用人的真谛、是非反正的论辩、历史经验的总结、人生智慧的杂说、用兵谋略的归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长短经谋略全本(国学新读图文版)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唐)赵蕤 |
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长短经谋略全本(国学新读图文版)》由赵蕤所著,与教训,探讨安邦治国,“御世理人”办法的著作,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作者赵蕤主张变通,反对因循守旧的思想,主要包括了五方面内容:识人用人的真谛、是非反正的论辩、历史经验的总结、人生智慧的杂说、用兵谋略的归纳。 内容推荐 《长短经谋略全本(国学新读图文版)》由赵蕤所著,本书成书于唐开元初年,是一部站在统治者立场,集儒、道、法、兵、阴阳各家思想为一体,总结前人经验与教训,探讨安邦治国,“御世理人”办法的著作,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作者赵蕤主张变通,反对因循守旧的思想,主要包括了五方面内容:识人用人的真谛、是非反正的论辩、历史经验的总结、人生智慧的杂说、用兵谋略的归纳。 《长短经谋略全本(国学新读图文版)》通过活泼实用的形式,把比较深奥的《长短经》通俗化,而且通过每篇附录的古今中外政治、军事、外交、营销方面的经典案例,大大扩展延伸了《长短经》的内涵,使它由一本古代的偏重治术的著作,发展成一部具有现代政治学、管理学、经营学意义的著作。 目录 自序 卷一 大政 大体第一:知人者,王道也 任长第二:任长之道,不可不察 品目第三:劳聪明于品材,获安逸于任使 量才第四:辅佐左右所欲任使者,存亡之机,得失之要 知人第五:知人识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 察相第六:富贵在于骨法,喜忧在于容色 论士第七:得人则兴,失士则崩 政体第八:欲论长短之变,立政道以为经 卷二 德行 君德第九:理国之本,刑与德也 臣行第十: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德表第十一: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 理乱第十二:明道理乱,匡世辅政 卷三 权变 反经第十三:物极必反,明察秋毫 是非第十四:是非难断,唯心而已 适变第十五:继往开来,遇变则通 正论第十六:顺乎潮流,光明之道 卷四 霸纪上 霸图第十七(节选):远佞人,去僻恶 卷五 霸纪中 七雄略第十八:修德以镇之,择贤而使之 卷六 霸纪下 三国权第十九(节选):地利不如人和 卷七 权议 惧戒第二十(节选):安不忘危,存不忘亡 时宜第二十一:随时变通,不可执一矣 卷八 杂说 钓情第二十二:将语者,必先钓于人情 诡信第二十三:诡谲之行,忠言之本 忠疑第二十四:凡听言不可不察 用无用第二十五:无用之为用也大矣 恩生怨第二十六:恩也者,怨之所生也 诡顺第二十七:释利以循道,居方以从义 难必第二十八: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 运命第二十九: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大私第三十: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败功第三十一:因祸为福,转败为功,自古然矣 昏智第三十二:自公心言之,自公心听之 卑政第三十三:任道以通其险,立法以理其差 善亡第三十四:善也者,在积而已 诡俗第三十五:俗之好恶,与事相诡 息辩第三十六:行有本,事有迹 量过第三十七:观过,斯知仁矣 势运第三十八:数事者,皆势运之耳 傲礼第三十九:以傲为礼,可以重人矣 定名第四十:名实相符 卷九 兵权 出军第四十一: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练士第四十二: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结营第四十三:法天结营,物莫能害 道德第四十四:积恩不已,天下可使 禁令第四十五:刑上极,赏下通 教战第四十六:金鼓约令,整齐士卒 天时第四十七:知地知天,胜乃可全 地形第四十八:地形者,兵之助 水火第四十九:水火之变,可以制胜 五间第五十:五间俱起,莫知其道 将体第五十一:将者,勇智仁信必也 料敌第五十二:两国治戎,必先探于敌情 势略第五十三:善战者恒求之子势 攻心第五十四:绝其所恃,是谓攻其心也 伐交第五十五:连鸡不俱栖,可离而解 格形第五十六:攻其所必趋 蛇势第五十七:齐勇若一,政之道也 先胜第五十八: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围师第五十九:围师必阙 变通第六十:因形而作胜于众 利害第六十一: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 奇正第六十二:兵以正合,事以奇胜 掩发第六十三:始如处女,后如脱兔 还师第六十四:还军罢师,存亡之阶 试读章节 从这部分文字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种认识: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善于识别人才和重用人才的素质。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不是自己凡事亲力亲为,而是如何协调和任用自己的下属,使他们人尽其才,这才是真正高明的管理之道。 知人善任的李嘉诚 香港首富李嘉诚能把长江实业公司(以下简称长实)由一间破旧不堪的山寨厂,发展成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正是得益于他的用人之道。 在长实的各个发展阶段,李嘉诚都做到了知人善任。上海人盛颂声、潮州人周千和,都是长实的老臣子。这二人从20世纪50年代初就跟随李嘉诚了。在工作分配上,李嘉诚安排盛颂声负责生产,周千和则主理财务。后来,长实的规模越来越大,业务扩展得越来越广,李嘉诚又让盛颂声负责地产业务,周千和主理股票买卖。在对他们委以重任的同时,李嘉诚也给予他们优厚待遇,提拔他们为董事、副总经理。而盛、李二人则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尽力辅助李嘉诚。 随着长实的发展,霍建宁、周年茂、洪小莲三人成为集团内新型的“三驾马车”。李嘉诚是这样进行职务安排的:霍建宁擅长理财,负责全集团的财务策划;周年茂负责地产发展;洪小莲负责楼宇销售。此三人的分工。充分体现了李嘉诚的用人观。 毕业于港大又赴美深造后回国的霍建宁,被传媒称为“浑身充满赚钱细胞的人”。他负责或是参与了长实集团大部分的重大投资安排、股票发行、银行贷款、债券兑换等。这些项目,动辄涉及数十亿资金,是亏损还是赢利都在于最终决策,因此主管者的责任十分重大。李嘉诚对于霍建宁的决策一直都是全力支持,充分信任。而长实的投资在霍建宁的管理下。大部分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对于霍建宁的付出,李嘉诚更是给予了充分回报:在长实,霍建宁的年收入在1000万港元以上。 在英国专修法律专业的周年茂,曾一度被人讽刺为“全仗其父的荫庇”。为什么?因为周年茂的父亲周千和是长实的老臣子。众人都说是李嘉诚念旧,“爱屋及乌”才任用了周年茂。但其实,具有识人之才的李嘉诚是在发现周年茂是个人才后才用心培养他的。周年茂回国后,李嘉诚任命他为副总经理,负责长实的地产发展。而周年茂也不负所托。在茶果岭丽港城、蓝田汇景花园、鸭月利洲海怡半岛、天水围的嘉湖花园等大型住宅屋村发展项目中,充分展露了他的才华,因此得到“雏凤清于老凤声”的好评。如今,李嘉诚已经基本转到幕后,在长实参与政府官地的拍卖上,除非金额过大,否则皆由周年茂一手操办。而周年茂表现出的大将风范,临阵不乱,该弃则弃、该争则争的才干,也证明了李嘉诚的识人之明。 负责楼宇销售的洪小莲,虽是位女性,但其才华和能力都令业内人士佩服。在长实这个超级商业帝国里,相关工作和服务人员数以万计,业务范围也跨越大半个地球。这些大大小小的事务,都在洪小莲这里汇总,也一一得到解决。务实派的洪小莲不管大小事务,都一定落实到底,甚至就连面试一名信差,她都要过问。李嘉诚正是通过洪小莲任命,使得集团上下井井有条,促进了事业的发展。 正是由于李嘉诚放手放权,在各个阶段都选拔、起用了合适的人才,尽管长实的管理层进行了新老交替,但公司仍稳定地向前发展,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 在用人方面,李嘉诚还注意回避东方式的家庭化的企业管理方式,大胆起用“洋人”,通过任命,使得一些有才华的外国人进入自己的事业中心。其中,英国人马世民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例子,他曾对李嘉诚感慨地说:“目前来说,我的经验及能力还有待于边干边学。但香港就是这样,当你拿出真本事做生意时,你就学得很快。”当时,这句话给李嘉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便对马世民这个人也格外关注。1984年,李嘉诚认为任用马世民的时机已经成熟,便收购了马世民的公司,并将当时还没有什么名气的马世民提升为自己旗下和记黄埔的董事兼总经理。而后来马世民的出色表现也充分地回报了李嘉诚的重用。 在总结自己的用人心得时,李嘉诚曾经这样说过:“要想合理地使用人才,就一定要知人善任。一般人都是同时有长处和短处,大象的食量以斗计,而蚂蚁却只要一小勺就足够了,我用人就是这样。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以量才而用为原则。” 所以说,李嘉诚事业上的成功也是他用人上的成功。长实的不断发展,充分证明了李嘉诚识人、用人的能力,也验证了“知人者,王道也”的道理。 P7-9 序言 在浩瀚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关于谋略的著述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有侧重于政治领域的法家谋略,如《韩非子》;有侧重于军事领域的兵家谋略,如《孙子兵法》;有侧重于外交领域的纵横家谋略,如《鬼谷子》。但是能够真正融合这三家所长,集中国古代谋略思想于大成的当推唐时赵蕤所著的《长短经》。 关于赵蕤其人,刘煦的《旧唐书》和欧阳修的《新唐书》中皆未为之立传。北宋孙光宪编著的《北梦琐言》和清代纪晓岚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曾简单列举了此人的生平和重要事迹。 赵蕤,字太宾,梓州盐亭人(今四川省盐亭县两河镇赵家坝人),大约出生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卒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赵蕤为人德行高尚,视功名如粪土,朝廷屡次征召,他都不愿做官,而是潜心学问。赵蕤熟读百家之书,“博学韬衿,长于经世”,并且“任侠有气,善为纵横学”,在帝王学方面尤其有独到的见解。著名诗人李白对赵蕤推崇备至,曾经跟随他学习过帝王学和纵横之术,当时人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将此二人视为“蜀中双璧”。 赵蕤对当时的大唐王朝有着极大的影响,据说朝廷中有一大批文臣武将都是出于他的门下。由于熟读典籍,他的思想能够博采各家芝长,并且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主张变通,反对因循守旧,“三代不同理,五霸不同法”,“御世理人,罕闻沿袭”。 赵蕤纵观尧舜至隋唐的历史沿革,将活生生的历史事实加以剖析,探究成败得失,深刻地总结了历史经验和前人的智慧,并且扩展开来,总结出了自己的谋略思想,作《长短经》一书。 《长短经》成书于开元四年(716),原为十卷六十三篇,后来第十卷缺失,今存九卷,共六十四篇。《长短经》集儒、道、法、兵、阴阳各家思想为一体,以谋略和历史为主要架构,包括了五大方面的内容:识人用人的真谛、是非反正的论辩、历史画面的展示、人生智慧的杂说、用兵谋略的总结,被历代帝王将相共同推崇,甚至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 据说,清朝乾隆皇帝在读过《长短经》之后,曾发出“既是梓州善经济,不应辟召又何焉”的感叹,对赵蕤未能出仕表达了深深的惋惜之情。在兴奋之余,他还欣然作诗,盛赞此书: 郭县创为救弊论,爱憎殴业匠和函。 向时虽类纵横说,忧末原归理道谈。 宋刊奔自教忠堂,通变称经日短长。 比及乱时思治乱,不如平日慎行王。 从古至今,人们对《长短经》的评价,都足以证明此书中对谋略的剖析是非常深刻的。我们今天再读《长短经》,依然能够从中学习到深邃且实用的道理,从而“慎察既往,以戒今失”。使自己在为人处世、奉上御下、结盟御敌、公关游说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