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华智慧书全读本(超值白金版)/经典文史珍藏书系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智华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条妙计,可以赢得一场战争;一计良策,可以成就一桩事业;一番心机,可以反败为胜、化险为夷。从古至今,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无论领袖人物抑或芸芸众生,无不倚重智慧,用心、斗智、出奇、弄巧,从而达到预定的目的。

由智华编著的《中华智慧书全读本(超值白金版)》尽揽古代经典的智慧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妙趣横生,读者可以从中看到古人如何振兴国家、统军作战;如何经营产业,富甲一方;如何塑造品格,成为处世的典范……一则则饱含前人智慧的故事,汇聚成见微知著、借古鉴今的智库,读之不仅会对历史事件的横经纵纬有所了解,而且还能对其中的是非成败有所认识,进而启迪智慧,增长才智,增强应变能力,切实地指导自己的人牛。

内容推荐

由智华编著的《中华智慧书全读本(超值白金版)》以独特的视角用故事说古道今。集中展现古人在治国安邦、治军用兵、断案决讼、平定动乱、经营产业、为人处世等方面的高超智慧。讲一则故事,阐发一种智慧,点拨一点道理,融哲理性、故事性、趣味性于一体。书中的故事蕴涵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和文韬武略。战场、商场、官场、情场;奇事、奇情、奇计、奇谋,纵横捭阖,无不包罗其中。《中华智慧书全读本(超值白金版)》既可启迪智慧、增长才智,亦可供随意翻阅,平添阅读休闲之乐趣。

目录

第一章 生活的真谛

景公饮酒

剪发退鱼

蔡京试孙

友情

冯玉祥择偶

危机就是商机

晏子辞婚

拒子入门

珍惜

乐师巧谏魏文侯

鲁婴泣卫

心中无妓

管宁割席

忠义之臣

护子心切

相命师

丞相公孙弘

戴高帽

徒手斗虎

胡石塘的斗笠

五十步笑百步

治驼背

孙登评嵇康

傅嘏不与小人为友

人云亦云

以为是水鬼

人品至上

谨于言而慎于行

节俭的葬礼

古琴高价

量体裁衣

贪小便宜吃大亏

对朋友要真诚

楚人有二妻

焦尾琴

伊尹为厨

百担榆柴

文子治盗

酒足饭饱的方法

落井下石非君子

王述性急

不义之财

千万买邻

南橘北枳

李离伏剑

吴裕与公孙穆

唐伯虎佯狂保命

卫人迎新妇

废物也是宝

桓公喂蚊

一捆箭

寻梦中仇人

齐侯之鞋

第二章 心态的力量

回报

九方皋相马

敢跳楼的人

贪心的下场

献宝灭蜀

孙膑脱困

题字留念

郑公伐胡

修德平叛

大度的吕端

韩信甘受胯下之辱

才智需用谦虚镶嵌

意志坚定成大器

士会死谏救苟林父

买鹿弱敌

瘦羊博士

杞人l尤天

为何不称“左曾”

各自的本事

楚王见利忘义

城濮之战

忍常人所不能忍

持之以恒方能气定神闲

平常心即道

朱克融败绩

黄公嫁女

别用外表衡量人

宓子贱舍麦有道

楚人过河

心的斋戒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谢安破敌

美与丑

自私的结果

真心无价

宋真宗亲征

薛谭学歌

肉食者鄙

齐人偷金

敬姜劝子

惊弓之鸟

鹳乌移巢

熊渠子射石

渔夫辞赏

伸虺谏成汤

第三章 品格的魅力

楚地梁浇

皇甫绩守信求责

诚实守信的君子

忍让

宽严适度

罪与功

子罕不受玉

丢弓与拾弓

邹忌比美

烽火戏诸侯

商鞅守诺

朱云冒死直诔

冯骥买义

晏子移风

孔子毁盟

杀猪教子

祁黄羊荐人

不失约

河阳猪肉

为官清廉

纣王的筷子

五德四恶

迂腐的陈仲子

舔痔得车

晏婴讥笑齐景公

列子学射

社稷之臣

有功不居

好好先生

不轼降民

正人先正己

邓禹之德

打即是不打

讳疾忌医

墨子劝退鲁班

好坏之分

具有善心的人

谄媚丢命

清正的夏统

周处自新

柳季与岑鼎

嗟来之食

巫马其买鸩

请君入瓮

范宣子减赋

不拾遗金

日偷一鸡

盼枭成凤

第四章 处世的风范

虎会答赵鞅

曹彬对付小人

自以为是

列子家贫

宣王好射

固执是祸

东施效颦

不说人之过

得陇望蜀

齐景公求雨

诸发使魏

戏妃

晏子赎越石父

庄王禁欲

鼓声

糟糠之妻不下堂

孔子闻言识曾皙

为王之道

丑恶有什么可爱的呢

特长

给螳螂让路

赵简子涕泣

晏婴劝主

道法自然

子孔专权

得饶人处且饶人

刚正不阿的吴良

晋献公灭虞

散财结客

屠羊说拒赏

私恩与公法

冒牌父亲

留母降子

释车而走

揖让救火

三种不幸

致富之道

梁鸯饲养禽兽

乐羊食子

负荆请罪

罚人吃肉

梁上君子

放火与点灯

天子之怒与百姓之怒

志在四方

解不开的结

囊萤和映雪

装老虎

恃胜失备

高价马鞭

秦人好古

携技去越

第五章 励志的人生

孟母教儿

铁杵磨针

山海关的“一”字

断机诫夫

爱书的人

周谷画虎

抄袭的呈文

歧路亡羊

孔子训子贡

孔子训诫子路

天道酬勤

三个比喻

老翁捉蝉

孔子学琴

熟能生巧

后来居上

所树非人

申子请罪

一鸣惊人

洛阳纸贵

造父学驾车

轮扁论读书

凿壁偷光

项橐难孔子

伤仲永

石勒读汉书

越人造车

贤者当为愚者师

颜回学划船

因材施教

王羲之练字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食鱼无反

不鼓不陈列

更珍贵的东西

纪夫人解难题

二人学弈

江淮大儒

祖莹之才

吴下阿蒙

两小儿辩日

李贺作诗

第六章 生命的真义

天时地利人和

呆若木鸡

次非逃生

曹刿论战

所求何奢

两虎相争

望梅止渴

纸上谈兵

宋之富贾

子夏胜肥

张良捡鞋

秀才与铁匠

乐不思蜀

巨鹿决战

心平气和的刘铭传

两个书法家

施氏与孟氏

晋文公称霸

王含之死

三兄弟的选择

让口水自己干

直钩钓鱼

破罐不顾

区寄杀盗

王翦出征

快刀斩乱麻

林类论生死

张佳胤擒盗

祸福无门

楚王学箭

蒯通劝韩信

实心葫芦

张耳能忍小愤

老鼠洞中的白银

断箭

毛遂自荐

摔琴成名

楚童学齐语

和氏璧

郭君出逃

第七章 明辨的哲思

狐假虎威

围魏救赵

田忌赛马

楚丘除贼

海大鱼

凿湖容水

卫玢问梦

炒栗子

同样的靴子

有用和无用

好人坏人

逆境识颜回

阳虎的报答

欧阳询读碑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三人成虎

百闻不如一见

孔子索马

曾参杀人

说大话

爱吃水果的梁王

会走的石狮子

周瑜论势

鲁国少人才

师徒唱歌

大意失荆州

听于无声

爱人与害人

鲁庙里的怪酒壶

顾左右而言他

床头捉刀人

心不在马

季咸相面

煮鱼

郑燮改诗

杨布打狗

疑心之祸

司原氏打猎

食鸡之猫

詹何钓鱼

文彦博抗命斩奸

韦诜择婿

幼女配老翁

二老钓鱼

宓子贱论过

钟响磐鸣

真假伏神

远水不救近火

鲁侯养乌

澄子寻衣

郭橐驼种树

第八章 谋略的天空

为社稷忍羞

煮酒论英雄

二桃杀三士

曹>中称象

鼠屎断案

半文钱的官司

华佗拜师

杀身之祸

以愚挫智

智者郗超

王戎谈李

两追曹军

卦者识贵贱

巧探实情

妙改佛像

刘郇金蝉脱壳

宇文宪诈取晋州

计解秦围

忠孝之人

放弃念佛

开门退敌

巧计救主

老马识途

假借外力

御史察奸

巧计废太子

任文公避难

子胥破麦城

唐太宗嫁女

赵咨答曹丕

完璧归赵

曹玮破敌

晏子智斗楚王

王僧虔评字

阮籍避祸

王羲之巧谏“放粮”

乡下人的志向

暗度陈仓

巧言救父

第九章 妙语的智慧

一样

少说废话

胆战心惊的猴子

安知鱼乐

楚王葬马

晏子论罪

獐鹿之辨

诋毁机智避祸

十里桃花万家酒

不死之药

一副对联

说话的艺术

范缜驳斥因果报应

不以口才论人才

忠臣与直士

白马非马

惠施的比喻

鼓盆而歌

行不在服

猎苑嫌大

身教重于言教

君子能受穷

公孙仪不受鱼

管伸直刺君过

鼻子上的白粉

快要干死的鱼

目不见睫

墨子说话有点笨

孔子之贤

变换角色

踊贵鞋贱

五种昏暗

知足的人

蜗角之战

国有三不祥

苛政猛于虎

“真诚”的问题

第十章 寓言的哲理

东郭先生

人为财死

以金赎尸

屠夫遇狼

负暄献曝

曲突徙薪

和尚安在

取勺尝羹

一叶障目

牛缺遇盗

完美的弓

揠苗助长

燕石珍藏

棘刺雕猴

狗猛酒酸

守株待兔

南辕北辙

鹬蚌相争

截竿进城

塞翁失马

杯弓蛇影

城门失火

郑人买履

畏影恶迹

画蛇添足

邯郸学步

最甜的水

卜妻为裤

两盲相诟

疑人偷斧

滥竽充数

悲泣不遇

朝三暮四

郢书燕说

自相矛盾

赤刀火布

叶公好龙

田父弃玉

凿壁移痛

不识车轭

黔驴技穷

专修皇冠

盲人坠桥

割肉相啖

荒野中的野鸡

斥魏笑鹏

鼯鼠的本领

老虎与刺猬

乌龟训I子

搬家的蛇

虱子吵架

巧舌如簧

狡猾的老鼠

猴子逞能

猫头鹰的叫声

翠乌移巢

河豚发怒

一匹马和一头驴子

鹦鹉灭火

国马与骏马

截冠公鸡

爱背东西的小虫

大鲸

橘树的蛀虫

乌贼求全

东海巨鱼

夔与鳖

八哥与知了

猱搔虎首

仁义的鹘

牛联宗

雁奴

猕猴分鲤

鸩与蛇

乱叫的八哥

蜈蚣、蛇和鼻涕虫

九头乌

第十一章 圣者的传奇

扁鹊施换心术

埋两头蛇

指南车

鲁班刻凤凰

若石之死

望洋兴叹

鬼怕恶人

昭支显买牛

射箭的故事

夸氏国的老师

南柯一梦

龙王选婿

点石成金

画龙点睛

官癖

大脖子病

玄石好酒

蛇做的腊肉

杀龙的本领

后羿失手

太阳的样子

纪昌学箭

神龟

壶中天地

夸父追日

高山流水

许由拒掌天下

愚公移山

第十二章 管理的迷思

黄帝迷路

不皲手之药

四肢无心

陪葬何益

因小失大

富弼拒赏

挥泪斩马谡

王珐鉴才

神偷请战

贤淑的长孙皇后

宓子贱放权

县令买饭

我也喝醉了

如鱼得水

班超治西域

扁鹊论医

曹操博大成霸业

苏掖买房

二王比“宝”

孟子教育公孙丑

赵云拒赏

一张一弛

不以一眼废双眼

不拘小节

用人所长

释鹿得人

网开三面

齐桓公散谷

攻原得卫

刘邦得天下之因

曹操虽胜责己

老仆役教育范讽

燕昭王求贤

以身作则

曲直不相容

以盗治盗

秦昭王五跪得范雎

留才留心

赵奢秉公执法

西门豹罢官

上行下效

设置盐场的祸患

领导的修养

五张羊皮换回百里奚

宋王与使者

指鹿为马

试读章节

第一章生活的真谛

001 景公饮酒

春秋时期,齐景公好酒贪杯,有一次宴请群臣,竟然一连喝了七天七夜。

大夫弦章看到后非常担忧,觉得再这样下去的话,齐国早晚会成为奴隶之国,于是就向景公进谏说:“您喝了七天七夜的酒,我希望您停止!不然的话,就请赐我一死。”

002 剪发退鱼

东晋人陶侃的母亲湛氏是一位贤淑仁慈、德行高尚的人。她经常告诫自己的儿子,一定要争取与品德高尚的人交朋

景公见到这种情况,就说:“你是寡人的爱臣,寡人怎么舍得赐你死呢?让寡人再想想。”

一会儿,晏子朝见,景公告诉他说:“刚才弦章劝诫寡人:‘希望您停止饮酒!不然的话,就请赐我死。’如果听他的劝告,那我就被臣下控制了;假如不听,我又舍不得处死他。”

晏子听罢,很感慨地对景公说道:“弦章遇到您这样的国君,真是幸运!”

这倒把景公弄糊涂了。“这话从何说起呢?”景公问道。

晏子回答说:“假使遇到夏桀王、殷纣王那样的暴君,弦章早就被处死了。”

于是齐景公就停止了饮酒。友,以便学习他们的长处。陶侃谨记母亲的教诲,虚心向品德高尚的人学习。同郡的孝廉范逵是一位贤达之士,陶侃对他很仰慕,与他结成了好朋友。

有一年冬天,范逵因为有事要去洛阳,途中经过陶家时,恰巧天色已晚,他想在陶家住下,但陶家房屋太小,又无粮米,当时正在下大雪,无法外出借贷。范逵有仆从多人,还有马匹牲畜。一时间,陶侃感到十分为难,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到里间去问母亲。

陶母听后,稍稍考虑了_一会儿,就对他说:“你只管到外面招呼客人,我自有办法。”等儿子出去后,陶母就开始准备。她的头发本来又长又美,因此引起了很多人的羡慕,这时,为了能够很好地招待客人,她毫不犹豫地将它剪了下来,托邻人拿到市上卖掉,换了_一些米和蔬菜。

她又把房内的柱子从中间锯开,劈下半边来烧柴,把床上铺的草苫子拿下来,切碎给马吃……就这样,饭菜马料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了,范逵及其仆从都受到了款待,马匹也吃得很饱。

范逵知道内情后十分感动,他赞叹说:“这样的母亲实在让我敬佩!”范逵到洛阳后,向一些亲友谈起此事,他们对陶母也都称赞不已。

不久,陶侃被征聘为浔阳县县吏,做了个管理渔业的小官。

有一次,鱼汛到来,陶侃指挥渔民连夜捕捞,捕获了很多鱼。陶侃看着那活蹦乱跳的鱼,不由得想起了自己贫困的母亲,于是派人送了一罐腌鱼回家。管鱼的官员送点鱼回家,这在当时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但让陶侃没有想到的是,一天之后,腌鱼又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

来人还带来了一封陶母的信,信中说:“你身为一个官员,竟然拿公家的东西送给我,你这样做,并不是孝顺我。不但不能使我得到好处,反而增加了我的忧虑!希望你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以后一定要廉洁奉公,再也不要做这样的事了!”

陶侃时刻牢记这次的教训。后来,他由一个小官吏,逐步升迁为武昌太守、荆州刺史及都督八州诸军事等高官,但他总是克制自己,廉洁奉公。他的军队纪律严明,士气旺盛。在行军打仗时,他能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凡有所获,陶侃都分给士卒,自己绝不会私藏一点。

003 蔡京试孙  蔡京是北宋的奸臣,人称“六贼之首”。

他的一群孙子都是膏粱子弟,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蔡京常常在客人面前夸奖孙子们个个聪明非凡。

这一天,蔡京忽有兴致,就把孙子们叫到客厅,要当众试一试。

蔡京问:“你们每天都要吃饭,试着说给我听,白米是从哪里来的?”一个孙子抢着回答:‘‘是从石臼里出来的!”

“你懂个屁!”另一个孙子在旁边大声喊,“我看见白米是从草席里出来的!”因为当时京城里运米,都是用草席口袋包装的。

004 友情

管仲和鲍叔牙年轻的时候就非常投缘。两人曾合伙做买卖,管仲家里穷,拿不出多少本钱来,鲍叔牙也不在乎。如果买卖赚了钱,管仲要多分一些,鲍叔牙也心甘情愿。因为他知道管仲不是贪财,而是穷得急等钱用。他俩还一起当过士卒,打仗冲锋时,管仲在后,鲍叔牙在前;败退时,管仲在前,鲍叔牙在后。别人都说管仲是胆小鬼,但鲍叔牙却替他辩护说:“管仲在家中是独生子,家里还有一个老母亲,需要他奉养,他可不是胆小,他是个做大事的材料。”管仲曾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后来,管仲因为错保公子纠而得罪于齐桓公,鲍叔牙在齐桓公面前力保管仲,并推荐管仲当了齐国宰相。后来管仲病重,临死时,齐桓公到病榻前询问谁可继任为宰相,管仲并没有推荐鲍叔牙,而且说:“鲍叔牙为人贤良,但过于疾恶如仇,不是当宰相的材料。”后来,一些小人把这话传给鲍叔牙,本来是要挑拨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的关系,没想到鲍叔牙却说:“管仲说得对,如果让我当宰相,我会首先把你们这些小人杀干净。”

005 冯玉祥择偶

1923年秋,冯玉祥将军在任陆军检阅使时,原配夫人刘德淑因病逝世,曹锟曾想招冯玉祥为婿,但因为冯玉祥的生活非常艰苦而作罢。这时候,有些原来抱独身主义的北京姑娘,放弃了永不嫁人的主张,想成为陆军检阅使夫人。

冯玉祥将军选择配偶的方法,可谓标新立异。他采取当面提问的办法以定成否。他和她们谈话时,首先问对方:“你为什么和我结婚?”这个问题,看似容易,但答起来却很困难。许多姑娘羞涩地回答说:“因为你的官儿大,和你结婚,就是官太太。”或是说:“你是英雄,我崇拜英雄。”P1-3

序言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代典籍数量之多、品种之繁简直浩如烟海。走进琳琅满目的中华文化宝库,我们会发现到处点缀着串串晶莹璀璨的明珠,它就是历代丰富的哲理故事。

中华古代哲理故事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名家名篇数不胜数。这些作品凝聚着作者呕心沥血的至情,熔哲学、文学、艺术于一炉,蕴涵着深邃的哲理、智慧的思辨和宝贵的生活经验,凭借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叩动读者的心灵,带给人们借鉴和启迪。千百年来,这些故事在社会各阶层广泛流传,并影响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岁月流逝,创造这些哲理故事的时代早已远去,但是这些本身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故事,却成为人们代代流传的共同精神财富。

哲理故事以简洁、概括、明快见长,但是它语言简洁却不失优美动人,议论明快却不失深湛精辟,描写概括却不失生动形象。它善于抓住人物或事件的本质特征,将一个普通的概念和现象夸张到很高的程度,寥寥几笔,勾画得惟妙惟肖。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最先见于先秦诸子的著作,之后则散见于历代各类文史典籍和笔记中。如一些哲理寓言故事,有的取材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有的则是典籍上记载的、确曾有过的历史事件,这些故事虽然来源不同,但在历史上同样对社会、政治、哲学和文学等各个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把小说、戏剧等鸿篇巨制比做富丽丰饶的花园,那么古代哲理故事则宛如细巧精美、充满诗意的小盆景,使人读后产生无穷的意味,特别是它那浓郁的生活气息,更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打开书本,我们可以看到庖丁解牛时运刀如神,哗然作响,富有音乐节奏的劳动镜头;又仿佛听见夏日深林中一片蝉噪,佝偻老汉正在全神贯注地捕捉知了;坎井之蛙听罢大海的辽阔,“规规然自失”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使人嗤笑;而那个走在老虎前头耀武扬威的狐狸,也不禁使人深思,以至于有意识地在生活中捕捉这样的形象。

历代哲理故事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性格和典型人物。有违反禾苗的自然生长规律,揠苗助长的宋人;有守株待兔,放弃努力,坐等时机的机会主义者;还有人孤陋寡闻,囿于主观,闹出了负暄献曝的笑话;而齐景公、齐宣王、晏子、淳于髡、东方朔等也都在书中反复出现。另外,历代的文人学士,良臣名相,民间的饱学之士,其人其事反映出来的哲理思辨,都跃然于纸上。当读者看到这些人物活灵活现地再现于历史舞台时,或幡然深省,或愤懑填胸,或忍俊不禁,无不觉得这些人物事件真实可信,并产生现实生活中似曾相识的感觉。

历史的长河波涛汹涌,大浪淘沙,沉淀保存下来的文献乃是片金碎银,尤为珍贵。本书广采博取,精选了这些广泛流传的哲理故事,直接反映了人们当时所倡导的道德理想,全面地阐述了古人立身处世、立志成才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系列准则,更涉及为官、治国、治学、修身、养性各方面内容,以及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思考,间以按语点拨,说出意旨所在,以引人思考。

全书援引资料丰富,内容广泛,选择精,架构巧,观点鲜明,是一部独具匠心的历代哲理故事经典读本,不仅能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读者提供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能引导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妙趣横生的故事中体悟到深刻的哲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22: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