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台湾三十余年,获奖最多得历史读物:台湾金鼎奖推荐奖;台湾金鼎奖优良出版品;台湾中国文艺奖章;台湾优良儿童图书“金龙奖”;台湾国立教育资料馆评鉴特优青少年课外读物;台湾民生报“校园好书排行榜”票选第一名;台北国际视觉设计展插画类金奖。 刘墉、罗兰、林清玄、傅佩荣、林海音、宋楚瑜、郭为藩、侯文泳等一众名家倾力推荐!吴涵碧女士编著的《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这套书,可以说是及时弥补了戏曲、说唱等民间艺术逐渐被大众忽略所造成的缺憾,它不但给青少年读者带来丰富而完整的历史知识,就连成年读者,也一样地乐于把这套极具功力,可读性又高的书,放在案头,作为随时补充自己历史知识而又轻松可喜的一份读物。所采史实,皆出自信史,对流传甚广的野史及民间传说,偶有采择,皆指明其非为史实,并以信史与相对照;所选史材避开艰深的历史问题,选取其中意义浅白易懂、富于情趣的故事,务使读者轻松明了其中要义;故事标题皆富于意趣、亲切可观,内容富于情致、浅易畅晓,不以森然面目以待读者;故事皆两千字以内,读者略有空闲即可进入,开卷即有收获。《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第15册明1368年-1643年)》为第15册,讲述明代的历史故事。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第15册明1368年-1643年)》为台湾畅销时间最长、得奖次数最多的历史读物。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内容上起远古,下终明代中叶,作者选取这段漫长历史中富于教益的人和事,写成一系列轻松而富于情致的短篇故事。全书凡 1075篇,200万言,故事之间相互勾连,前后贯通,连缀起来,即成一部规模颇大的中国通史。
作者吴涵碧女士,台湾著名学者、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以“吴姐姐讲历史故事”为题,在台湾《中华日报》、《国语日报》开辟专栏,连载历史故事,每周一篇,21 年未有间断,本书即这些专栏文章结集而成。
专栏读者对象原定为青少年,却得到成人和青少年的一致喜爱。
吴姐姐一生埋首典籍,深知历史的严肃性和学术性,讲历史故事时,不曾妄开言论,不曾逞才使气,未曾沾染纤毫意识形态之论调。
见解之持正,论史之谨慎,与中国历代史家所恪守准则一脉相承。即使是对于残暴的独裁者,吴姐姐也不吝排列他们的良政和善行,指责与激赏、恶行与善政,并行不悖;吴姐姐希望读者放下成见,客观地认识人和事物。
吴姐姐的最大目的,是希望本书能成为全家共读的好书,行文之中,一叙一议,非惟多趣,亦极富见地,风流蕴藉,埋伏于轻松的历史故事当中,抹平成人与孩子阅读兴致的沟壑。
全套书共分15册,《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第15册明1368年-1643年)》为第15册,讲述明代世宗、神宗朝的历史故事。
说真话与打屁股
明世宗经年累月的祈求神仙,迷信扶乩与祥瑞之事,每天过着昏昏沉沉、自我陶醉的生活,自然没有心情处理国家大事。但是,如果哪一个臣子胆敢出来表示反对的意见,明世宗一定大大的发威。
可是,中国历史上,就是有那么多读过书、热爱国家的知识分子,明明晓得说出来的话皇帝不爱听,而且后果严重,却还是不顾一切地说真话。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秋天,明世宗听信方士陶仲文的话,建一个“祜国康民殿”在太液池西边。工部员外郎刘魁认为,这又是劳民伤财的事,他决心站出来劝阻。
明世宗是个很专断的皇帝,他两只眼睛仿佛站立起来,眼中喷着火道:“这个小子莫非不要命!”
旁边的太监说:“似乎是的,刘魁已经先买好了一口棺材准备放尸体。”
明世宗更生气了:“没这么容易让他轻易死掉,先廷杖再说。”所谓的廷杖,廷是朝廷,杖是用杖打人,意思是说在朝廷之上打屁股。在明朝之前的皇帝偶尔脾气一发,会当场打屁股。到了明朝开国帝王朱元璋,因为他有强烈的自卑感,生怕别人嘲笑他是和尚出身,经常使用廷杖。无论多大的官员,只要皇帝一不高兴,立刻拖下去毒打,打死也是活该。
通常的情形是,司礼太监监视,拿棍子打人的则是锦衣卫的校尉,例如文穆曾经被打八十棍,记忆深刻,他曾写下亲身经历。
司礼太监大声喝道:“带上犯人来!”底下干百人大声呼应:“带上犯人来!”声震屋瓦。文穆被带上来,太监大声宣布:“着着实实打八十棍,每五棍换人。”也就是说一共换了十六个人打屁股。打的时候,一个人抓着文穆两只脚,不得动弹;头朝地,吃了满嘴灰尘。
明太祖朱元璋火气很大,常常在朝廷上打人屁股,当场把人打死。当时官员每天上朝,都与妻子儿女话别,交代遗言;谁也料不准,今天上朝,皇帝老爷会不会大发雷霆,当场打人,甚且打死人。到了晚上,官员若是侥幸回到家,又与妻子儿女抱着头痛哭流涕:“唉,又多活了一天,该庆祝庆祝。”谁也料不准第二天的事。
在明宪宗以前,除了明太祖朱元璋下手特别重外,多半还会用厚厚的棉布盖在屁股上,然后再打。被打的人,多半也事先知道,先服一些药。即使如此,这几十棍,结结实实打下来,也得在床上躺几个月。
有一个叫姜贞毅的被打惨了,整个人昏厥过去,怎么也醒不过来,姜.家的人十分着急。
有人说:“听说喝人尿可以醒过来。”
姜妻对小儿子说:“赶快去撒一泡尿来救父亲。”
尿端来了,姜妻努力把尿灌到姜贞毅口中,也许是尿骚味太恶心了,姜贞毅手一推,人就醒过来了。
家人好开心,找了姓吕的名医来看诊,“嗯,还好,受伤的淤(yu)青痕迹没超过膝盖,应该可以救活。我先用刀把打烂的肉割掉,你忍耐一下。”说着,吕医生就动手割伤。后来,姜贞毅人是治好了,却也成为一拐一拐的残废了。
被打的人是死是活,就得看锦衣卫下手是轻是重;锦衣卫手下是否留情,就看司礼太监的指示。
司礼太监与锦衣卫之间有个默契,据明朝《万忠贞传》中的记载,例如司礼太监的两只靴尖成外八字,锦衣卫下手就轻一些;假如两只靴尖向内一收,那么,休想活命了。
不过,碰到明世宗,就算司礼太监想网开一面,做做好事也办不到。明世宗经常自己问案,自己监刑,锦衣卫不得不努力执行任务,因此杨言的手指少了一根;张选更惨,锦衣卫为了讨皇帝欢心,竟然打断了三根木杖,张选被打得皮开肉绽,活活被打死。
尽管明世宗如此凶狠,照样有不怕死的朝臣批评朝政,尚书杨爵就不止一次上书,劝谏皇上不要迷信扶乩之事。世宗下令逮捕,打得血肉横飞,在牢中关了七年,最后杨爵仍然心平气和地说:“这是我该做的事。”
因为说真话,反而挨了打,甚且送了命,这些知识分子总是在想:也许因为我的真话,终于让皇帝良心发现,改正缺失。因此,冒着生命危险站出来说话,他们是可敬可佩的,代表着中国历史上高贵的灵魂。
P1-3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讲的全是真真实实、有凭有据、经过再三详密考证的历史。绝不止是将文言文译为白话,更不是传说演义、戏说小说,几乎每一段我都可以翻回原文,一一找出原始资料。只是读者往往很难相信,涩口寡味的浩瀚史书之中,竟然暗暗珍藏如此生动好玩的片段。
——吴涵碧(本书作者)
写这套“历史故事”,实在非常考验作者的学养与功力。它既要忠于历史,又不能不加选择与剪裁j既要把历代大事的前因后果,做完整的交代,又不能庞杂拖沓,牵缘攀藤。而吴涵碧小姐却能把这套书写得如此清灵自然,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只觉其顺畅丰富,趣味盎然,而不会想到作者在下笔以前的钻研博览,而后化枯涩为晓畅,化繁复为简明,所需的时间与心血。
——罗兰(台湾著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