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史长智慧(王者之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俊峰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俊峰编著的《读史长智慧:王者之》内容介绍:无古不成今,帝王都把研究历史当成人生的必修课。以古通今,古为今用,古今之间,智慧如泉,喷涌而出。急功近利者,驭人以术;胸怀远大者,驭人以道。帝王从道不从术,天下人才都乐于为其所用,助其成就伟业。正确的意见,人人乐于接受。困难在于,如何判断是否正确?帝王的高明之处,在于找到了判断方法。

内容推荐

中华帝王文化,曾经煊赫几千年。历代帝王或以盖世雄才称霸天下,或以绝妙文采震铄古今,或以雄韬伟略彪炳史册,或以荒淫残暴被千古唾弃……研究他们的是非功过,探寻不同朝代盛衰兴替,可以更好地解读中国历史,解昨日之惑,悟今日之非。

王俊峰编著的《读史长智慧:王者之》以史实为依据,以事件为主线,详尽分析了历朝帝王的治国之道,《读史长智慧:王者之》字里行间再现他们往日的雄风和智慧。虽然帝国已矣,输赢俱归尘土,但品读此书,以史为鉴,你将成为今日之赢家。

目录

第一篇 以古为鉴,以前人为师

 ◎“立子杀母”,大仁也

 ◎人才乃强国之根本

 ◎借鉴前人的经验

 ◎广开求贤之路

 ◎出师有名先赢一筹

 ◎礼贤下士尊人才

 ◎守弱为立身之本

 ◎一个好汉三个帮

 ◎勇者无惧,智者不惑

 ◎爵赏以酬功,刑罚以惩恶

 ◎公平,为君的重要准则

 ◎行“法治”避免“人治”

 ◎先得人心,而后得天下

 ◎守“大信”不拘泥“小信”

 ◎不重用宦官

 ◎失民心者失天下

 ◎亲小人远贤臣,国必亡

第二篇 驭人有道,制人攻心

 ◎左手恩仁,右手刀枪

 ◎赏固信,罚必严

 ◎杀鸡给猴看

 ◎不避亲仇,唯才是用

 ◎代人受过,笼络人心

 ◎用人不拘泥于形式

 ◎道义感召的用人谋略

 ◎疑而勿用,用则勿疑

 ◎不拘一格用人才

 ◎容人所短,用人所长

 ◎一针见血治人

 ◎以“仁义”驭人

 ◎重用有才德之人

 ◎满足人才心理需求

 ◎一视同仁收服民心

 ◎不问出身,有才就用

第三篇 从谏如流,锐意进取

 ◎汉文帝虚心纳谏

 ◎及时纳谏,称雄一方

 ◎善纳忠言,从谏如流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不听忠言失良将

 ◎拒谏饰非,身死国灭

第四篇 善用韬略,掌控全局

 ◎审时还需度势

 ◎准确地把握局势

 ◎用信任攻破谣言

 ◎不被搬弄是非者利用

 ◎以情动人而不以权压人

 ◎见其一,还要见其二

 ◎让步是为了进步

 ◎先打出头鸟

 ◎少年英主护大臣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不感情用事

 ◎鱼目混珠,以假乱真

 ◎“装疯”也是韬光养晦

 ◎随机应变,从容面对

 ◎危急时刻不乱方寸

 ◎审时度势,冷静分析局势

 ◎先静观其变,再伺机下手

第五篇 高瞻远瞩,励精图治

 ◎取他人之长为我所用

 ◎创业要懂得节俭

 ◎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法不可违

 ◎反其道而行之

 ◎加强中央禁军

 ◎不惜一切谋利益

 ◎择业不如创业

 ◎准确预测,有效决策

 ◎乱世安邦,教育先行

 ◎知其难为巧为之

 ◎有自己的主见

 ◎抓典型,树威望

 ◎先天下之忧而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成由勤俭败由奢

第六篇 应天修德,顺应民心

 ◎过而能改

 ◎使民知信、义、礼

 ◎立储看人心归属

 ◎因势利导,因人制宜

 ◎做好最后的“功课”

 ◎把不正之风扼杀于摇篮之中

 ◎光武何以中兴

 ◎不违农时

 ◎做好思想宣传工作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不偏不党,畅行王道

第七篇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从善如流

 ◎以仁义治天下

 ◎容天下难容之事

 ◎忍,王者之利器

 ◎成大事者不计私怨

 ◎宽厚仁义,四方臣服

 ◎忍辱负重终成大业

 ◎以退为进征服众人

第八篇 兴衰转变,胜败有道

 ◎给对手一个台阶下

 ◎破釜沉舟,方显英雄本色

 ◎与其坐以侍毙,不如铤而走险

 ◎“远交近攻”灭六国

 ◎关键时刻看清形势

 ◎大义当前,虽败犹荣

 ◎纵容敌人自取不义

 ◎牵着敌人鼻子走

 ◎最笨的办法,熬

 ◎堡垒最怕从内部攻破

 ◎迷惑对手使其放松警惕

 ◎出其不意的反间计

 ◎看清形势,把握机会

 ◎扰乱视听,兵不厌诈

 ◎攻城先攻心

 ◎斗智斗勇借机行事

 ◎斗争的智慧——善抓弱点

 ◎透过现象看本质

试读章节

公元前88年秋,已七十高龄的汉武帝体弱多病,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但自太子刘据死后,尚未立储,刘家江山由谁继承,常让武帝感到困扰。

当时,武帝尚有三个儿子,比较起来,少子弗陵的品行气度相貌颇似武帝,武帝有心立他为太子。但弗陵年仅七岁,其母钩弋夫人年轻貌美,颇有心计。武帝怕日后幼子为帝,其母出面干政,再出现第二个吕后,盗窃刘氏江山。

武帝经数日深思,心中有了主意。首先,他选择一位重臣,以交付托孤重任。在武帝看来,只有霍光、金日碑二人,忠厚老实,可托大事。但金日碑身为胡人,不同于其他大臣,恐难服众,因此,只有将弗陵托付给霍光。于是,武帝令黄门绘了一图,赐给霍光。

霍光是骠骑将军霍去病之弟,由霍去病携入都中,得授郎官,后官至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霍光为官二十余年,小心谨慎,从未犯过大错,受到武帝信任。霍光拿图回家,展开一看,见是一幅周公负命辅成王图。霍光顿时会意,将图小心收藏起来。

武帝见霍光受图后,没有来问自己,知他已解己意,甚感欣慰。辅佐幼子之臣已经找到,武帝准备除掉钩弋夫人。

数日后,武帝见到钩弋夫人,故意为一件小事大发雷霆。钩弋夫人惯受武帝宠幸,见武帝一反常态,慌得束手无策,忙脱簪谢罪。武帝不加理会,喝令左右侍女,将其扯出,送入宫廷监狱。

钩弋夫人犹如晴天响起一个霹雳,又惊又怕,不由珠泪盈眶,频频回顾武帝。武帝心觉不忍,连忙催促道:“快走!快走!别让我看见你!”钩弋夫人还欲再言,已被侍女牵出,送入大狱。翌日,武帝将其赐死。

不久,武帝问左右道:“对钩弋夫人之死,外人有什么议论?”左右道:“人们都说,陛下将立其子,又莫名其妙地杀其母,不知是什么意思?”武帝叹道:“其中道理岂是迂腐之辈所知?古来国家生变,多是由主少母壮造成,难道你们没听说过吕后之事吗?”左右听了,都低头不语。

【评析】

立太子之前,先赐死其生母,这种残忍的传位方式,史学界称之为“立子杀母”或者“子贵母死”。开此先河的,是汉武帝。汉武帝并非不爱钩弋夫人,爱之却杀之,看似残忍,实是“仁心”的体现,为日后消除了隐患,受惠的不仅是刘家子孙,还有天下百姓。所以,某种角度来说,立子杀母,乃大仁也。

战国时期,燕国被齐国打败后,燕昭王以厚礼聘请有才能的人,准备报败齐之仇。

他对谋士郭隗说:“齐国趁着我国内乱而打败了我们,现在,我很清楚燕国势单力薄,无力复仇,然而,如能得到贤明之人与我共商国是,以雪先王之耻辱,那将是我最大的心愿。请问先生,如何才能招到贤能的人呢?”

郭隗说:“成就帝业的君主以贤者为师,成就王业的君主则以贤者为友,成就霸业的君主则以贤者为臣,而亡国的君主就以低贱的小人为臣。您如果能恭敬地侍奉贤者,超过自己百倍的人才就来了。先于别人劳动,后于别人休息,先去请教别人,然后.再深思默想,那么超过自己十倍的人才就来了。与别人一样辛勤劳动,并且能够平等地对待别人,那么和自己才能一样的人就来了。如果以十分蛮横的态度对人,随便发怒,任意呵斥,那就只能招来奴隶那样的人。这就是自古以来侍奉有道德的人和招致有才能的人所应注意的。大王如果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就应到他们门下去拜访,天下人很快就会知道大王拜访贤臣,那么天下的贤士,一定会跑到燕国来了。”

燕昭王又问郭隗:“我应该去拜访谁呢?”郭隗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

古代有个想用千金求买千里马的君王,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侍者对君王说:“请让我去买千里马!”君王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这个人找到了千里马,但那匹马已死了,他就用五百金买了马骨,回来报告了他的国君。君王大怒,说:“我要买的是活马,哪能用五百金买个死马?”那个人非常镇定地回答说:“买死马尚且肯用五百金,何况活马呢?天下必定都以为大王真要买良马,千里马很快就要来到了。”于是,没过一年,就有三匹千里马送上门来。

郭隗对燕昭王说:“如今大王要真想招揽人才,就请从我开始。我尚且被任用,更何况比我有才能的人呢?难道那些人才还惧怕数千里的路途吗?”

于是,燕昭王筑起高台,拜郭隗为师,并筑黄金之台以待贤者。一时之间,乐毅、邹衍、剧辛这些人才均从自己的国家来到了燕国。

经过众多贤人智者二十八年努力,燕国殷实富足,军队的战斗力加强,人强马肥。于是燕昭王派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及三晋联合谋划进攻齐国。经过一场大战,齐军溃败,齐闵王逃到了国外。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