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毛泽东的爱国情怀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作者 张鹏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毛泽东的名字,同他博大如天、精深似海的才学;同他的举天拔地、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气魄;同他的料事如神、运筹帷幄的军事才能;同他的气势磅礴、吟颂世传的诗词;同他的以民为本、天下为公的伦理风范;同他的彪炳千秋、光照后人的功绩紧密相连。他的名字为中外反动派敬而远之,甚至惊畏恐惧,使敌手成为败家;他的名字,也为一些人感到神奇,去了解、追随、预测大势和历史的走向……

由张鹏编著的《毛泽东的爱国情怀》共有56篇故事讲述毛泽东的爱国情怀。真实生动,可读性强,适合青少年阅读使用。

内容推荐

正如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一样,毛泽东的一生,也是一位伟大爱国者的一生。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立志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奋斗终生。在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过程中,毛泽东同一批优秀的共产党人一起,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英勇奋斗,推翻三座大山,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了真正由人民当家作主的、独立自由的新中国,终于实现了百余年来无数革命先烈和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率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奋斗,顶住了国际反动势力的军事干涉和经济封锁,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捍卫了国家的领土完整。毛泽东以自己孜孜求索、艰辛开拓和不懈奋斗的光辉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爱国主义史诗中最为灿烂的篇章。《毛泽东的爱国情怀》共有56篇故事讲述毛泽东的爱国情怀。真实生动,可读性强,适合青少年阅读使用。

《毛泽东的爱国情怀》由张鹏编著。

目录

一 《盛世危言》唤起爱国之情

二 崇拜康梁言报国之宏志

三 长沙求学师生情深谊长

四 “二十一条”何以雪耻报仇

五 游学千里忧天下之民众

六 教育救国实践工人夜校

七 五四狂潮领导湖南学运

八 参加一大点燃救国圣火

九 发动工农主张国共合作

十 秋收暴动开辟工农割据

十一 身处逆境争取多数拥护

十二 北上抗日反对分裂逃跑

十三 决策东征唤起民众抗日

十四 局部统战实现西北联合

十五 会见记者敞开红色大门

十六 不计前嫌争取国共合作

十七 研读理论掌握救国工具

十八 反对投降坚持独立自主

十九 彻夜争辩讨论国家前途

二十 指示打井为民排忧解难

二十一 凤凰山下关爱国际友人

二十二 反对摩擦注重斗争策略

二十三 窑洞烛光伴随巨著诞生

二十四 坦率真诚感动爱国侨胞

二十五 接受批评解决农民问题

二十六 采纳建议实行精兵简政

二十七 自力更生打破经济封锁

二十八 重视历史弘扬中国文化

二十九 钟爱小说评点古典名著

三十 怒斥美蒋击破双簧表演

三十一 深入虎穴争取和平民主

三十二 植根民众凝结深情厚爱

三十三 东渡黄河惜别陕北民众

三十四 批驳“和谈”号召勇追穷寇

三十五 义正辞严斥责英舰暴行

三十六 维护正义戳穿美帝谎言

三十七 据理力争维护民族利益

三十八 送子参军永铸民族丰碑

三十九 宴请嘉宾情洒天山沃土

四十 粉碎阴谋西藏和平解放

四十一 厉行节约坚持勤俭建国

四十二 惩治腐败纯洁党的队伍

四十三 治理淮河造福子孙后代

四十四 考察三峡绘制宏伟蓝图

四十五 视察黄河发出伟大号召

四十六 念念不忘振兴钢铁工业

四十七 奋发图强发展科学技术

四十八 自力更生研制尖端武器

四十九 加强国防建立强大海军

五十 谋福民众根治血吸虫病

五十一 眷恋故园寄情韶山山水

五十二 绝不让步维护国家主权

五十三 调查研究探索建设规律

五十四 建好班子防止和平演变

五十五 以礼相待召唤游子回归

五十六 广交朋友开拓外交局面

后记

试读章节

一 《盛世危言》唤起爱国之情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严父慈母铸就了他最初的人生信念、不屈的性格和同情劳苦大众的天性。

1902年,刚满8岁的毛泽东被父亲送人私塾读书。

私塾离毛泽东的家不远,在200米远河边的一座祠堂里。老师叫邹春培,五十开外,一位传统的老先生。开学那一天,毛泽东被老师带到祠堂东墙下的神龛前,邹老先生指着神龛里的一张写满字的大红纸对毛泽东说:“这是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之位,从明天起,你每天早上进来,都要对它作揖。今后你定会文思发达,连中三元。”毛泽东照着老师的话,对着神龛作揖行礼。从那以后,孔子,这位2000多年前的圣贤的书,成为毛泽东初读私塾的启蒙读物。

同当时所有的私塾一样,毛泽东也是从读《三字经》开始的。其后便是《论语》、《孟子》、《诗经》、《春秋》、《左传》、《史记》等。他读书非常刻苦,往往废寝忘食,即使回到家还要劳动,也要见缝插针,挤出时问来看书。白天看不了就晚上看,夏天钻在蚊帐里看,冬天围在被子里看。所以,六年的私塾生活,他熟读经书,各门功课都完成得很好。由于他天资聪颖,悟性又好,大家给他起了个诨名“省先生”。

毛泽东所读儒学经典几乎都能背诵,但他并不完全理解这些经书。他曾说:“我过去读过孔夫子的书,读了‘四书’、‘五经,,读了六年,背得,可是不懂。”即使如此,这些书籍依然对他的思想有着一定的影响。此时毛泽东已不再信佛,因为在儒家思想中,关注的焦点更多的是现世的生存,而拒绝思考死和鬼神的问题。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自身的完善要比寄托于神灵更具意义。孔子认为:人只有注重自我的修养,通过克己一复礼一成仁这三个步骤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毛泽东当时非常崇拜孔孟,认为这些圣贤具有改造社会的巨大的人格力量。他之所以刻苦地学习,就是想努力达到一个目标:做一个完善的人。

然而,冗长的说教,死记硬背的方法却时时使毛泽东感到厌倦。虽然他的学习经常受到老师的赏识,但他已对读经书产生了反感。同时经书也不再能满足他求知的要求了。而另一种情节紧凑,内容生动的书则紧紧抓住了毛泽东。他说:“我熟读经书,可是不喜欢它们。我爱看的是中国旧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事。”在当时,中国的古典小说是被视为杂书的。因为这些小说大都首先是在民间长期流传,后经说书艺人补充丰富,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小说概括的是民间文化的精华,反映的也多是下层民众的利益和要求。在价值取向上和儒家经典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私塾里除去“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以外,那些古典小说是不允许阅读的。然而毛泽东却乐此不疲,偷着读它们。每当在私塾里上课的时候,毛泽东就把经书和小说都放在课桌上,老师在上面讲课,。他就在下面津津有味地读他的小说,老师一走过来,毛泽东就把经书盖在小说上,假装在读经书。可时间一长,老师还是发现了他的“阴谋”,便想办法来惩罚他。有时在课堂上,老师会突然叫毛泽东背某一段经书,而且故意让他多背,毛泽东却对答如流,让他背的,他也都能背诵出来。老师拿他无可奈何。就这样,尽管老师严加防范,毛泽东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三国志》、《封神演义》、《西游记》等。书中英雄豪杰那种气势盖人、英勇无比、神威强悍的高超本领和造反精神深深地震撼感化着毛泽东。他说:“许多故事,我几乎背得出,而且反复讨论了许多次。关于这些故事,我们比村里的老人知道得还要多些。他们也喜欢这些故事,常常和我们互相讲述。我认为这些书大概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龄里读的。”

在读了大量的旧小说之后,毛泽东却发现了一个问题,书中描写了那么多的武将、文官、书生,却从来没有一个种田的农民作为书中的主人公。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毛泽东两年。他问了许多人,有老师、同学、朋友、长者,但他们都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经过反复的思考,他终于找到了答案。他说:“后来我就分析小说的内容,我发现他们全都颂扬武士,颂扬人民的统治者,而这些人是不必种地的,因为他们拥有土地,并且显然是迫使农民替他们耕作的。”他由此看到了社会的不平等。一方面压迫者、剥削者占有土地,高高在上,农民穷困潦倒,终年劳苦;另一方面农民的疾苦和低下的地位只有通过造反和抗争才能获得解脱。毛泽东时常对身边的小朋友们说,我长大后,也要写书,写关于农民的书。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毛泽东会在日后写出一部中国农民革命的大书。

当毛泽东见识初开的时候,整个中国社会正处在激烈的动荡之中,帝国主义正从中国沿海迅速侵入中国内地,他们和当地的地主老财、土豪劣绅相互勾结疯狂搜刮民脂民膏,残酷压迫劳动人民。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日益尖锐。1909年湖南发生严重的水旱灾害,农民颗粒无收,开始逃荒,大量饥民不断拥入长沙城。他们饥寒交迫,朝不保夕,在死亡线上挣扎着。而豪绅地主、投机商人和外国洋行却大量抢购谷米,囤积居奇,导致湖南长沙、湘潭、衡阻等地米价暴涨。一时间,市场粮食奇缺,长沙城饿殍遍地。有一位叫黄贵荪的挑水工好不容易凑齐一些钱,让他的妻子去买米,米店老板以钱中有几枚不通行的货币拒不卖给,等黄贵荪的妻子再向邻居借够了钱又去买米时,米价又上涨了。她悲愤至极,想想面黄肌瘦的一家老小可能正在满怀希望地盼望着她的归来。真是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走投无路之中,她跳进了湘江。黄贵荪闻讯,如晴天霹雳,绝望之中带着几个瘦弱的孩子也一起投江自尽。惨讯立刻传遍了长沙城,饥民们怒不可遏,冲进巡抚衙门请愿,并放火烧了官府衙门,捣毁了帝国主义在长沙的领事馆。清政府大为恐慌,忙调集来军队,美、英、日、法、德五国也从厦门、上海、汉口等地调来十几艘战舰,残酷的镇压开始了。长沙城血流遍地,被捕饥民不计其数,许多人的头颅被挂在高高的城墙上示众。这件事传到韶山:对毛泽东触动很大,他第一次感到了民众的反抗力量,感到了人民群众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中的伟大作用。同时他也在思索:为什么洋人、地主老财、贪官污吏能为非作歹?为什么勤劳善良的百姓却贫困交加任人宰割?他由此产生了一种改造社会解救劳苦大众的社会责任感。毛泽东说:“这件事情影响了我的一生。”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2: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