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问题的独特性和紧迫性,将给中国学者以广阔的发展空间。杨瑞龙主编的《工资形成机制变革下的经济结构调整--契机路径与政策》以中国经济问题为切入点,强调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来探究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本书以学术为生命,以促进中国经济与中国经济学的双重发展为己任,选题论证采用“双向匿名评审制度”与专家约稿相结合,以期在经济学界培育出一批具有理性 与探索精神的中国学术先锋。中国是研究经济学的最好土壤,在这块土地上只要勤于耕耘,善于耕耘,就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第1章 总论
一、生存工资法则向市场议价型工资法则转变
二、工资上涨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三、市场导向型经济结构调整机制的开启与培育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2章 农民工工资上涨趋势的经济学分析
一、中国的农民工工资上涨现象引入注目
二、对农民工工资上涨原因的批判性回顾
三、农民工工资上涨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四、中国将长期面对农民工工资上涨压力
五、结论性评语
第3章 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与劳动要素价格变化率分解
一、引言
二、关于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与劳动要素价格变化率分解的分析框架
三、劳动报酬变化趋势及增长率分解
四、对劳动要素价格变化的进一步讨论
五、劳动边际产出变化成因与劳动要素价格变化趋势
六、要素收人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
七、总结
附录 劳动报酬增长率的分解
第4章 工资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数据的经验研究
一、工资上涨带来的成本变化及对价格的影响
二、工资上涨对出口的影响
三、工资上涨对技术与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
四、简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5章 我国工资水平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一、世界各国产业结构比较
二、我国工资水平状况及增长趋势
三、我国低工资水平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四、工资水平上涨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
五、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6章 劳动力成本提高下的贸易结构转换
一、引言
二、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空间
三、劳动力成本与贸易结构转换——来自跨国制造业行业的证据
四、结论
第7章 劳动报酬上涨背景下的地区间产业转移研究
一、引言
二、劳动报酬变动特征分析
三、劳动力转移趋势分析
四、制造业各行业产业转移趋势分析
五、产业转移的空间检验与分析
六、结论
第8章 劳动争议上升的因素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二、我国劳资关系的现状
三、国内外劳动争议及劳动保护状况的研究成果
四、对中国劳动争议变化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五、劳动争议的区域特征
六、结论
第9章 “刘易斯转折点悖论”与户籍—土地—财税制度联动改革
一、导论
二、农村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城市劳动力短缺
三、户籍制度改革:误区和实际内涵
四、户籍—土地制度联动改革的框架和突破点
五、结论
第10章 产业发展:理论基础、国际经验与中国模式
一、产业发展的微观理论分析框架
二、产业发展与结构演化的美国经验
三、中国产业发展模式与产业结构取向
数据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