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与社会/中学人文读本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谢泳//王宇
出版社 四川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学时代是人的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需要健康的营养。作者精选了一些曾经感动过许多人、影响过许多人的经典美文,在人与社会的主题下,分若干小专题汇编;每一专题后面,又以朋友的立场写了心得交流,予以点题和引导。力图通过这样一些文章以及所设立的主题,以助于培养人的最基本的素质,来解决真善美的问题。

《人与社会》由谢泳、王宇编著。

内容推荐

《人与社会》试图通过一些富含幸福生活的文章以及在“人与社会”的大前提下所设立的多个主题,来呈现这个世界的图景以及与自我之间的各种关系,展示一个人精神成长的各个维度,提高我们的人文素质。《人与社会》所精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曾经感动过许多人,影响过许多人的。期望同学们能够从该书中汲取精神成长的营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人,一个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的人。

本书由谢泳、王宇编著。

目录

我来到人间 父母 朋友

我的母亲/胡适

傅聪的成长/傅雷

朋友四型/余光中

两代人的良师益友——忆顾准伯伯/徐方

交流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谢泳

我的校园 学校 师长

无尽的感激/谢冕

我为什么乐此不疲/彼得.贝德勒

幻想与激情——我的初中生活片断 /朱永新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徐沛然

教师与士兵/余杰

回忆梅贻琦校长二三事/华道一

平生一面旧城东——纪念胡适之先生 /周汝昌

交流 学校是另一个家/谢泳

我与他人 宽容 诚实

容忍与自由 /胡适

论老实话/朱自清

论人类的不宽容/房龙

多数与少数/安希孟

宽恕伤害过自己的人/张守管

科学家的道义责任——给“意大利科学协进会”的贺信/爱因斯坦

交流 宽容是一种美德/谢泳

我的气质 美育 教养

我和诗/宗白华

谈美/爱默生

“黄金律” /苏霍金

谈谈洋画的鉴赏/倪贻德

中国书法/林语堂

交流 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谢泳

我的困惑 金钱 苦乐

荣誉与爱荣誉/罗家伦

为新入学的学生讲几句话/任鸿隽

学问与趣味/粱实秋

没有信誉就没有生存/叶公

老外劝我们别作弊/铁铧

交流 去过寻常的日子/谢泳

我踏进社会 平等 公正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南方周末》

左拉和左拉们/林贤治

椰子树与平等/王小波

特里萨修女的故事/王毅译

交流 平等是我们一生的理想/谢泳

我是公民 责任 权利

英国采风录/储安平

自由之邦的传统/费孝通

论人权/罗隆基

昂山素季/亚历山大·阿里斯

交流 班长应当竞选/谢泳

我的祖国 历史 传统

我们如何研究历史/葛剑雄

儒家的根本精神/罗庸

《中国近代史》片断/蒋廷黻

中国生活面面观/蒋梦麟

交流 读史使人明智/谢泳

我的世界 灾难 和平

全球伦理普世宣言/斯威德勒

《联合国宪章》片断/

纪念碑/朱学勤

陪都重庆/王康

关起门来,民主就死了/丁林

精神路标/王开岭

交流 和平是怎样到来的/谢泳

试读章节

我为什么乐此不疲

你为什么要教书呢?当我告诉一位朋友我不想谋求行政职务时,他便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所有美国人受的教育都是长大成人后应该追求金钱和权力,而我却偏偏不要明明是朝这个目标’“迈进”的工作,他为之大惑不解。

当然,我之所以教书不是因为我觉得教书轻松。我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藉以谋生:机修工、木工、作家,教书是个会令人熬红眼睛、手掌出汗、精神沮丧的职业。说熬红眼睛,这是因为我晚上无论备课备到多晚,总觉得备得还不充分。说手掌出汗。这是因为我跨进教室之前总是非常紧张,自信学生一定会发觉原来我是个傻瓜蛋。说精神沮丧,这是因为我一小时后走出教室时,确信这堂课上得比平常还是平淡无味。

我之所以教书,也不是因为我认为自己能够解答问题,或者因为我有满腹学问,觉得非与别人分享不可。有时我感到很惊异。学生竟真的把我课上讲的东西做了笔记!

这样说来,我为什么还要教书呢?

我教书,是因为我喜欢学校的步调。6月、7月和8月提供了一个供思考、研究和创作的机会。

我教书,是因为教学是建立在“变”这一基础上的职业。教材还是原来的教材,但我自身却变了——更重要的是,我的学生变了。

我教书,是因为我喜欢有让自己犯错误的自由,有自己吸取教训的自由,有激励自己和激励学生的自由。作为教师,我可以自行做主。如果我想要求一年级学生通过自行编写课本的办法来学习写作,谁能说我不可以那样做呢?这样的课程也许会彻底失败,但我们都可以从失败的尝试中获得教益。

我教书,是因为我喜欢向学生提出必须绞尽脑汁才能回答的问题。我们这个世界有无穷无尽的正确答案来对付拙劣的问题。何况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也会想到一些出色的问题。

我教书,是因为我喜欢想方设法使自己和我的学生从象牙塔里走出来,步入现实世界。我曾经开过一门叫做“在工业技术里如何自力更生”的课程。我教的十五位学生读了爱默生、梭罗和赫胥黎的作品,记了日记,还写了学期论文。

除此之外,我们还办了一个公司,借钱买下一所破旧的房屋,通过这一建筑的整修翻新,我们就自力更生这一课题进行了一次实践活动。在期末我们把房子卖掉,还清货款,缴了税,余下的收益分给了参加实践的学生。

所以说,教学使我的工作进程有了规律。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教学向我提出了挑战,也给了我不断学习的机会。

不过,我教书的最重要的几个原因还没有讲到呢。

其中一个原因与维基有关。维基是我的第一个博士生。她精力充沛,孜孜不倦地撰写她那篇论述十四世纪一位不知名诤人的学位论文。她写过一些文章,寄给了学术刊物。这一切都由她独立完成。我偶尔从旁略加指点。我亲眼看到了她完成论文,看到了她得悉自己的文章被采用。亲眼目睹她找到了工作并获得了在哈佛大学当研究员的职位。

再一个原因与乔治有关。他开始学的是工程学,后来他深信自己爱人胜过爱物,所以改学英语。

还有珍妮。她中途辍学,但是她的同学把她拉了回来,因为他们想让她看到自力更生整修旧房这一项目的结果。我亲眼看到她回来了。我亲耳听到她对我说,她后来对城市贫民产生了兴趣,继而成了捍卫公民权的律师。

还要提一提清洁女工杰基。她凭直觉了解的事情比我们多数人通过分析弄清的东西还要多。杰基已经决定读完中学,然后还要上大学。

这些在我眼前成长、变化的人,便是我要当教师真正的原因。当一名教师意味着是创造的见证人,他目睹人体开始呼吸,开始了生命。  弃教“另谋高就”,也许会给我带来金钱和权力。可是我现在也有钱。我拿了薪金去做自己乐意做的事:读书、交谈、提问,比如问: “做个富翁有什么意思呢?”

我现在还有权呢。我有权启迪,有权激发才智,有权开出书目,有权指点迷津。还有其他什么权力更值得考虑呢?

此外,教书还会带来金钱和权力以外的东西:那便是爱。不仅是爱学习、爱书本、爱思想,而且还有老师对出类拔萃的学生的爱。这样的学生走进了老师的生活,自己也开始成长了。爱这个字也许用得不恰当,说是魔力可能更为贴切。

我教书,是因为与开始成长的学生朝夕相处,我有时感到自己也和他们一起开始成长了。P29-31

序言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师范毕业走上讲台的第一节语文课,面对着一群初一年级学生,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什么叫精神生活?”显然,对于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这个问题过于深奥了。他们别出心裁的回答可爱且可笑。

不过,今天回忆起来,我仍然为自己当年稚气的激情和使命感而感动。我后来的语文课,也由于这个有些深奥的问题而打上了一层不自觉的底色,或者说,奠定了某种基调。而今,当年的一些学生仍然与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个别甚至成了密友。前些天。一个朋友告诉我,他有一个熟人的孩子今年博士毕业进了中国社科院某研究所。他从一位在该所工作的朋友那里得知。这个年轻人是近年所里招进来的“唯一一位还有人文关怀”的博士生。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在今天的中学生眼里。 “人文关怀”这个词可能显得有些抽象和陌生。也许,我们可以引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中的一段话来诠释: “……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可见,“人文关怀”可以理解成关心他人,关心世界,关心人类的生存处境并对此怀有悲悯与同情之心:同时,也指关心自我的生存价值和追求自我价值的最大实现。两者是并存不悖的,统一的。而爱因斯坦这段话,最好不过地说明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不过,对于一个人来说,还有一重关系——那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与自然便建立了一种血肉相连的关系。大自然不仅给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想象力和灵感的源泉,同时也是哲学和宗教追思的起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境界。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两重关系构成了一个人的精神家园。而构建这样一个精神家园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自我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从中学阶段就开始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广泛的阅读。

我们编的这套书,就是试图能让终日埋头于题海中的同学们暂时抛开考试和分数,看一看在教科书之外。还存在着这样一个广大的世界。它远比教科书中的世界要多彩多姿。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得幸福与否,都与这个世界的幸福和安宁息息相关。它需要我们去了解,去关注,去思考,并为之付出我们的才智和力量。我们认为,丰富的人性,丰厚的学识,坚韧的信念,对公平公正的不渝追求,是构成人文素质的基本要素。而我们这套书,就是试图通过这样一些文章以及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大前提下所设立的多个主题。来呈现这个世界的图景以及与自我之间的各种关系,展示一个人精神成长的各个维度,提高我们的人文素质。因此。我们所精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曾经感动过许多人,影响过许多人的——当然,其中也包括我们自己。我们期望同学们能够从这套书中汲取精神成长的营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人,一个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的人。

另外,基于高中新课程改革即将全面展开的这样一个背景,这套书也可以作为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辅助教材来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2: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