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时代已过千年,天庭新一代当家早就换人做了!活泼好奇的孙小圣、善良勇敢的猪小能、一群古灵精怪的好朋友,奇妙的法宝、神奇的咒语,九重天到十八层地狱都变成他们的游乐场,这会发生趣事、蠢事,还是麻烦事?且看他们发挥机智、勇气、友情,上天下地来场精彩的大冒险!
中国童话名家周锐,从中国经典小说《西游记》中吸收文学精华,在肥沃厚实的文学基壤中,发挥绝佳的想像力,为经典注入新的生命力,带领新一代的小朋友,以不同的眼光,重新认识《西游记》,也以全新的角度,迈向另一场属于孩子世代的奇幻冒险。
赶快翻阅《幽默西游:雷神的地下宫殿》吧!
“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周锐系列”是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该套书在四大古典名著的基础上,根据儿童的阅读趣味、审美特点,精心进行了新编。该套书强调的是“幽默”与“名著”效应。其特点在于:人名、地名及其人物关系均取自原著,但讲述的内容却是结合现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全书情节设置巧妙,内容生动有趣,借古喻今,极具当代意识。
《幽默西游》讲的是孙悟空的儿子孙小圣和猪八戒的儿子猪小能和财迷二郎神,李天王引逗出的一段段搞笑故事。
本书是《幽默西游:雷神的地下宫殿》,内含让爸爸上一个小当;荧光金甲蒙面人;开门风车和翻眼戒指;道袍成了马褂;试试李天王乖不乖;山本来就比房高;不偷好朋友的东西;哮天犬衔来字条等29个小故事。
《幽默西游:雷神的地下宫殿》由周锐编著。
在孙小圣生日那天,他得了一件好宝贝,叫
“乾坤望远珠”。这宝珠原是孙悟空过生日时,太上老
君送的。太上老君哪儿来的珠子?却是他过生日时弥
勒佛送的。那,又是谁送给弥勒佛的?嗯……咱们就
别管了吧,反正现在宝珠归小圣了。
这宝珠有鹅蛋大小,只要拿它对准你感兴趣的方向,万里之外的景色人物全都会清清楚楚地在珠中映现。靠这宝贝,小圣可以看到西天如来佛怎样讲经,王母娘娘怎样搽粉,张果老怎样驯驴,二郎神怎样喂狗……太有意思啦。
现在,小圣想知道海上发生了什么事。他将望远珠对准海面,只见一片波涛滚滚、滚滚波涛。再细看,看见波涛中有一座礁石,礁石上孤零零坐着一个男孩儿。
这不是好朋友小白龙吗?他应该住在东海,怎么跑到南海来了?瞧他呆呆的样子,出什么事了?
小圣立刻驾云前往南海。
他准确地在那座礁石上降落。
小白龙见小圣来了,一下子高兴起来,问小圣:“你也是跟爸爸闹了别扭,从家里跑出来的?”
小圣说:“不是的。”
但小圣也就知道小白龙为什么一个人坐在这里了。
“有什么不痛快,跟我说说吧。”
小白龙正要找人说说呢。
那天,小白龙在练习他的飞轮神功,那八宝飞轮将当做靶子的珊瑚礁打得稀里哗啦。
这时龙王走来:“跟我走,爸爸有话对你说。”
小白龙跟着爸爸走进水晶宫。
宫中大厅里,靠墙蹲着一头大石龟。它只有一只眼睛,生在额下正中。龟嘴横衔一支箭,龟颈套着一张弓。
龙王命侍卫等人全都退出,便指着石龟对小白龙说:“去把弓箭取来。”
小白龙上前将弓和箭拿在手中。
“走出九九八十一步。”
小白龙照办了。
“瞄准它的独眼。”
小白龙弯弓搭箭。
龙王一挥袖子——
“当!”射出的箭不偏不倚,插入龟眼。
只见那龟壳“嘎嘎”作响,缓缓向后掀起。
原来这是个暗道机关。
龙王领着小白龙走下暗道。
暗道弯弯曲曲通向一座秘密宫殿。
小白龙抬头一看,宫门匾额上写着“万宝馆”:“咦,我从没来过这儿。”
龙王用钥匙打开门锁。推门以前,他提醒小白龙:“当心别刺伤了眼睛。”
宫门一开,光芒四射,小白龙一边用手遮挡眼睛,一边惊叫:“哇,这么多宝贝!”
龙王得意地说:“各家神仙中,数咱家宝贝最多。我有心搞一个比宝大会……”
“这可有意思!” 龙王带着儿子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小白龙完全着迷了,看不够,玩不够,被爸爸再三催促才勉强离开。
出了暗道,龙王又把小白龙带到书房。
龙王拿了厚厚一本书递给小白龙。
书名是——《龙宫宝册》。
“咱家的宝贝一样一样都记在这上面。”龙王说。
小白龙翻开宝册:“热风扇,隐形项圈,秃头梳子……”有字有图,十分精彩。
龙王问儿子:“你能把这些宝贝全记住吗?”
小白龙一边翻书,一边随口答:“这有什么不能的。”
“好,”龙王指着身后堆得满满的一个书架,“你得把咱家的宝贝都记住。”
“啊?!”小白龙大吃一惊,“这些都是宝册?我的天!”
老龙王满怀期望地说:“要知道,我不光让人家来看宝贝,还要让他们看看我有这么一个聪明的儿子。”
于是,小白龙每天都得坐在书房里背诵《龙宫宝册》——
珍珠帘,珊瑚床,
七宝项链闪金光……
每天晚上,龙王都来亲自检查。他会捧着书认真对照:“今晚从第十三册背起……”
小白龙苦恼地想:“真受不了,得想个办法。”
办法想出来了。
“爸爸,”小白龙说,“到万宝馆里边看边背,也许会记得更牢些。”
龙王觉得有道理:“好吧,给你钥匙。”
小白龙就又从石龟暗道来到万宝馆,从众多宝物中取出两件:一个隐形项圈,一个传声筒。
小白龙出了暗道,冈0刚盖上石龟背壳,就听见呼喊声:“哥哥——”
是妹妹龙女。
小白龙眼珠一转,悄悄戴上隐形项圈。
龙女跑过来:“咦,明明看见哥哥的,怎么一下子不见了?”
这调皮的哥哥又拿起传声筒,一个不像是宝贝的小圆筒:“我再来试试这玩意儿。”
他把传声筒贴在嘴边,对准龙女。
“我是小白龙,你别想找到我!”
奇妙的是,小白龙的话竞从龙女嘴里说出来。
小白龙哈哈大笑,现出本相。
龙女捶着哥哥:“你搞什么鬼?”
小白龙向妹妹悄悄提议:“今天晚上,咱们让爸爸上一个小当……”
晚上,龙王照旧坐在夜明珠旁,翻开宝册督查小自龙:“今晚从第二十七册背起。”
他没想到,他的女儿戴了隐形项圈,正躲在他身后偷看宝册。
他见儿子只是看着他眯眯地笑,便催促道:“怎么啦?快背呀!”
那龙女一边朝书上偷看,一边读出来。只是她用了传声筒,使小白龙能够毫不费力地“背诵”到最后一个字。
……
如意瓶,月光壶,
三十六颗镇海珠。
龙王摸着胡子,听得很满意。
龙女开始还觉得有趣,但时间一长就乏了,倦了。
她说:“哥哥,我不想再玩了。” 可这话经过传声筒,仍然从小白龙嘴里冒了出来。
这就显得不正常了。龙王训斥儿子说:“你昏了,叫我哥哥?!”
龙女摘下隐形项圈。
这出“双簧”戏结束了。
龙王气得龙须倒竖:“小白龙,我叫你背书,你却这样——”
小白龙嬉皮笑脸地说:“爸爸,能使用宝贝,比光会死背名目强一些吧?”
“哼,死背就是本事!”龙王指望用这节目震惊四座呢。
P2-8
名著的生命力
我清楚地记得,在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奶奶带我去书店,我挑了一本《猪八戒吃西瓜》,这是薄薄的图画书,说了一个猪八戒因为馋嘴被孙悟空捉弄的故事。我很喜欢这个故事,我找了个本子!边画边写(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为猪八戒和孙悟空编了个新故事。情节我已记不清了!反正猪八戒又被孙悟空捉弄了一次。
后来我才知道,猪八戒和孙悟空是古典名著《西游记》里的人物,被称为古典名著的还有《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而《猪八戒吃西瓜》是当代作家包蕾写的。
后来我又知道,这些写古典名著的古典作家!也是像包蕾这样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在前人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创作。先有《三国志》、《大宋宣和遗事》等著作,才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梁山好汉从原来的三十六条衍。化成后来的一百零八条。别人使过的空城计,被编成诸葛亮的故事。“羽扇纶巾”原是周瑜的打扮!这打扮太潇洒了,也被用在诸葛亮身上。比起以前的《大唐三藏取经记》,吴承恩的《西游记》走得更远。孙悟空、猪八戒以及妖魔鬼怪们被凭空添加到唐僧周围。《红楼梦》算是最原创的吧,但书中林黛玉的那首《秋窗风雨夕》也是模仿唐诗《春江花月夜》的……
经常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你为什么要改写古典名著?”
我就无数遍地回答:这不是改写,这是创作。就像《金瓶梅》,它虽然也有《水浒传》里的武松、西门庆、潘金莲,但不能说它改写了《水浒传》,它是创作。
有的读者问我:“你书里的诸葛亮、周瑜为什么会说现在的语言,比如‘怕怕’什么的?”这不奇怪呀,唐僧取经是唐朝的事,但写在明朝的《西游记》却用了很多明朝的俗语。在这方面,鲁迅的《故事新编》也对我有所启迪。他笔下的上古时代已经出现了“OK”。
在外国也是这样,他们的古典名著《哈姆雷特》被拍成了动画片《狮子王》,披着动物的皮,说着现代的语言。
这种现象体现了名著的生命力。
我从创作《孙小圣和猪小能》的系列故事开始,后来又写了《水浒怪传》。在此基础上,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于2003年成套出版了《幽默西游》、《幽默水浒》、《幽默三国》、《幽默红楼》。这套书当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推荐的一百种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优秀读物,并且受到读者喜爱,频繁重印。
有人问过我:“你写这些书是不是受了周星驰《大话西游》的影响?”
《孙小圣和猪小能》最初的故事创作于1987年,比《大话西游》要早得多了。
周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