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者关注的重点仍然在于从正式制度角度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特别注意吸收和引用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在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非正式制度不是被作为一种外生变量,就是被当作由正式制度所决定的次生变量,或者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理论当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既定的假定前提来加以研究。中国社会学者和人文学者则注重从伦理道德和文化传统等角度来研究非正式制度,这些研究并不是在经济学的框架下进行的,所以,将非正式制度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尤其是纳入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来展开分析仍然是一种尝试。非正式制度一般性是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非正式制度具有哪些特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非正式制度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哪些作用等。对这些问题的解释构成伍装编著的《非正式制度论》的研究结构。
第一篇 非正式制度性质
第一章 绪论/3
第二章 非正式制度的起源和特征/7
第三章 非正式制度的功能和作用/32
第四章 非正式制度变迁的两种模式/45
第二篇 非正式制度中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
第五章 作为非正式制度内核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59
第六章 价值观念的创新、融合、传承和转换/71
第七章 国家意识形态/81
第八章 技术进步、组织结构与意识形态变革/93
第三篇 非正式制度应用
第九章 意会知识与非正式制度/103
第十章 “情结支撑”与预期/114
第十一章 “观念先行机制”及其约束条件/129
第十二章 现代化的非正式制度解释/146
第十三章 非正式制度视野中的“国家悖论”/157
第四篇 非正式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四章 市场经济体制中若干非正式制度变量/169
第十五章 非正式制度与企业产权制度/179
第十六章 非正式制度环境中的政府与市场/192
第十七章 非正式制度与市场经济发展模式/205
第五篇 非正式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八章 作为市场经济体制制度基础的非正式制度/223
第十九章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耦合与互动/238
第二十章 非正式制度与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257
第二十一章 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79
参考文献/290
后记/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