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读章节 扁庆子说:“你就不曾听说过那至人即修养到家的人的德行吗?他们内里忘却自己的肝胆,向外也遗忘了自己的耳目,无所用心地纵放于世俗尘垢之外,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不求建树的环境中,这就是虽然有所作为但并不自恃,有所建树但并不自得。如今你把自己打扮得一才华出众的范儿,简直把人唬得半死;一副洁身自好的做派,能照出他人的污浊;你光芒四射的样子,就像在高举着太阳和月亮走路。你得以保全形体和身躯,具备了九窍,没有中途遇上聋、瞎、跛、瘸,一直还能处于正常人之中,也真是万幸了,你还有什么闲暇抱怨上天呢!你还是走吧!” 孙休离去以后,扁子回到房里。不多一会儿,扁子仰天长叹,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长叹呢?”扁子说:“刚才孙休进来,我把至人的德行告诉给他,我真担心他会惊慌失措以至更加迷惑。”弟子说:“不会吧。难道孙休所说的是对的?先生所说的是错的?错的本来就不可能迷惑正确的。要么孙休所说的是错的,先生所说的是对的?他本来就因迷惑而来请教,你教导他几句,又有什么不是呀!” 扁子说:“不是这样的。从前有只海鸟飞到鲁国都城郊外,鲁国国君很喜欢它,用‘太牢’来宴请它,奏’‘九韶’乐来让它快乐,海鸟竟忧愁悲伤,眼花缭乱,不敢吃喝。这叫做按人的生活习性来养鸟。假若是按鸟的习性来养鸟,就应当让它栖息于幽深的树林,浮游于大江大湖,让它吃泥鳅和小鱼,这本是极为普通的道理而已。现今这位孙休,乃是管窥之见、孤陋寡闻的人,我却告诉给他至人的德行,就好像用马车来托载小老鼠,用钟鼓的乐声来取悦小□雀一样。他又怎么会不惊慌呢!” 3.“以人养养鸟”则鸟死。以人所不能理解的话语去开导人,只会把人的心性扰乱,自己也会弄得很累。我的一位师姐信佛多年,她曾经跟我讲过一句话,可以作为扁子师徒对话的一个旁通。她说,佛家都讲菩萨只度有缘人。对于跟你没有缘分的人,你不可以去勉强其接受你的说法。她是告诫我在各地开讲时不要和跟我无缘的人多作纠缠。 鲁侯养鸟的故事,在《庄子》一书中出现过两次。一处出自《达生》篇里的扁子之口;而另一处出自《至乐》篇孔子的嘴中。这个故事可以作多种解读,比如,“己之所欲,施之于人”,往往是行不通的;,比如,读古人之书,不能想当然,否则就是“以人养养鸟”,而不是“以鸟养养鸟”,像读《庄子》,我们要以庄子之心体悟庄子之说,而不要落入“以俗心悟道心”的迷障。 清人林云铭和胡文英(著有《庄子独见》),可谓深谙“以鸟养养鸟”读庄之法。作为佐证,笔者分别抄录几则他们的心得如下: 庄子命意之深处,须以浅读之;为文之曲处,须以直解之。若一味谈玄说妙,只管附会,入心性里而去,便成一部野狐禅矣。今人蹈此病者,什之八九须痛绝之。 庄子似个绝不近情的人,任他贤圣帝王,矢口便骂,眼大如许。又似个最近情的人,世间里巷,家室之常,工技屠宰之末,离合悲欢之态,笔笔写出,心细如许。 ——林云铭《庄子因》 庄子人品德性,学问见识,另有一种出人头地处,另有一种折中至当处。后人只在语言文字上推求,何从窥其寄托? 庄子开口就说没有要紧的话,人往往竞算作没要紧看。要知战国是什么样的时势风俗,譬如治伤寒病的一般,热药下不得,补药下不得,大寒药下不得,先要将他一团邪气消归乌有,方可调理。这是庄叟对病发药手段。看作没要紧者,此病便不可医。 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肚。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胡文英《庄子独见》 4.都到这儿了,是该简要介绍一下本书的写作缘起和体例。 《庄子》一书,历来同《老子》和《周易》一起并称“三玄”,也就是三本最为玄秘难懂的书。自从笔者写完《破玄:老子的密码》之后,一直有读者追问什么时候写“庄子的密码”。和写作《破玄》一样,在写《化蝶:庄子的密码》之前,我也在市面上稍稍做了一下调研,发现用白话文写的《庄子》注译读物,讹误失考、字词失诂、句读妄断、义理妄解也是“满谷满坑”。想找出一两本硬伤能少点、译文能通顺点的,很有难度。这背后涉及文本的问题,注译作者视野的问题、知识结构的问题,还有责任心的问题等等,在这里笔者也不便展开多谈。 我只想说,我写此书的目的,是希望我的《化蝶:庄子的密码》,能成为坊间数不胜数的庄子读本中最特别、最好看,硬伤不能自夸最少但起码是较少的一种。否则,那不就成了小王卖瓜、“佛头着粪”了。我的自信来自我的专业、职业和敬业。我大学本科念的是图书馆学专业,所学专业课程有“古代汉语”、“古籍整理”等,可以说知识储备相对夯实;我十余年在香港媒体工作,媒体新锐凤凰卫视的东西方交汇、华人大视野,百年老报《大公报》的厚重与严谨,让我具备了职业的质疑精神和逼近真相的能力;在多年的文字生涯和读经岁月里,我始终铭记“行胜于言、止于至善”8个字,不喜欢故弄玄虚或糊弄对付。读者那一关不是靠混就能混过去的。我曾在一个国学论坛看到有读者在鄙视某知名老作家,“越写越没干货”。我还年轻,更要引以为戒。 其实,从本书体例和内容编排上可以看得出来笔者的认真和用心。本书体例依然分为三大板块:解经闲谭、庄子心解和读经杂拌。对于这三板块的定位与分工,我打过这么一个比方:闲谭好比餐前的甜点,心解就是正式的大餐,而杂拌则如餐后的果盘。在最重要的正餐——“庄子心解”里,我主要依照庄子内七篇的顺序,将每一篇分为“释要”、“砚池堂本《庄子》”、“转述与解码”以及“砚池堂夜话”四个部分,并将每一篇分成若干章节进行转述和解码。力求做到:转述没有不优美的,解码没有不有料的。有料才能特别,优美才能好看。我的《庄子》经文版本,博采众本之长,并参以个人识见,在章句断分、字词校订上有态度,故标明为“砚池堂本《庄子》”,以示有别和担责。P17-19 书评(媒体评论) 在20世纪墨西哥最伟大的诗人、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克塔维奥·帕斯眼中,庄子是一个可以和法国文坛领袖蒙田相提并论的心灵导师。他活出了值得他人效法的人生。我很喜欢王扉的这本《化蝶》,他是真懂得庄子的浪漫蝴蝶梦。作为他曾经的媒体长官和老友,我看着他这么些年一路走来,从深圳到北京,又从北京回到深圳,谋定而动,适时身退,恰如他译的奥克塔维奥’帕斯的诗句:“蝴蝶不会疑惑,它自在飞舞。” ——周志兴(香港《领导者》杂志社长、共识网总裁) 我第一次见到王扉是2011年9月,他来北京参加广西师大社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之前我们俩在微博上时有互动,却未曾谋面。见面一聊,方知我在南风窗时期,他就曾给我们写过约稿。这个世界真的很小,相逢的人在有意无意之间会再度相逢。王扉是青年才俊,文笔又好,在国学研习上颇有心得。他的国学密码书系,读来引人入胜,堪称精品。 ——朱学东(北京《中国周刊》总编辑、《南风窗》前总编) 写书者常有,写好书者也常有,然能持续写好书者不常有。王扉的第四本书《化蝶》依旧是本深入浅出、启迪心智的好书。好就好在他能解疑、释惑、明理,不浮躁、不矫情、不说教,娓娓道来、细细品味、受益良多。王扉提倡的是幸福国学,国学我不敢妄论,但幸福却可以体会。所以,国学解码的事还是让王扉去钻研、去破译,有福的我们可以读王扉,品味幸福。 ——帅克(南昌人民广播电台知名主播) 作为庄子的后人,说来惭愧,鄙人对老祖宗庄子的学问研究不深。王扉兄是我清华EMBA媒体班的同学。他是个文章高手,也是一个真正的学者、智者和行动者。这是一个到处都有“大师”的时代,也是一个缺乏真正大师的时代。已出版多部国学著作的他,在我看来,是位非常有潜力成为大师的现代国学才子。扉兄加油。 ——庄春光(庄子后裔、“联想之星”创业联盟秘书长) 想穿越吗?所有志在穿越回唐朝的女子必读此书。友人王扉教你如何穿越宫心计,疗愈身心的失衡状态,像庄子一样活得自在逍遥。这是一本写给这一代的中国人看的《庄子》读本。好看,耐看,值得看。其实,读《庄子》不应该只是一种风潮,而是一种真正的心灵滋养。你的人生你自己可以做主,你的幸福你自己可以祝福。 ——番茄女王(网络达人、知名影评人) 后记 《化蝶:庄子的密码》是我的第四本书了。 记得小的时候,家里有一个很大的书架,足足占了大半面墙。是父亲让小城里的木匠打的。父亲是小城里的中学语文教员,很喜欢买书和读书。他认为一个人最大的美德是手不释卷。我是他的第一个孩子,自然在家教上格外用心,盯着我从小就背很多他认为值得一生反复诵读的诗文。比如陶渊明的这首《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摇头晃脑,学着父亲的腔调,像唱歌一般朗朗上口……小时候的这个画面,在我成年之后常常会在不经意间闪回在眼前。或许是因为生活际遇突然有了某种感悟,或许是读书看报时无心遇上“似曾相识燕归来”。那种情形,就像牛儿在早间吃下了大量的好草,到了上午的时光自然会开始消化、反刍。 前些日子有位甘肃的读者在网上问我,他现在开始陪孩子读经了,开始只是读不理解可以吗,慢慢会不会理解?我回复他说,古代的经典对孩子而言,开始读是不要求他们理解的,只要求他们能熟识。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差但记忆力很强,大人理解能力强但记忆力变差,所以在小的时候让孩子们记诵经典,只须背不用理解是可以的,因为长大后他们慢慢地自然会领悟。比如一个6岁的孩子是不可能理解什么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他16岁、26岁、36岁……自然会慢慢领悟。 在我6岁的时候,我已经学会自己踩着小矮凳,在父亲大大的书架上找书看了。念小学时被父亲的同事那些叔叔阿姨们问到你的理想是什么时,我居然回答长大以后要当作家。那些叔叔阿姨又问,当作家可是要写很多书的,著作等身,你知道要写多少本书吗?我那个时候还不懂“著作等身”这个词,但我的脑海里浮现的是父亲的大书架,我比画着说,我长大以后要写这么一架子的书。这个回答让父亲又惊又喜。父亲摸着我的头说,先好好读书吧,你长大以后能写出书架上一小格子的书就很好了。 我深圳的砚池堂书斋,在客厅的一个大书架上,专门留着一个小格子放我写的书。那个小格子可以放12本有一定厚度的著作。在写这篇后记时,那里面正放着第一版、第二版的《破玄:老子的密码(德经卷)》各3本,《破玄:老子的密码(道经卷》以及《大爱:(孝经)的密码》各3本。《化蝶:庄子的密码》出来后,自然也会放进去。日后,还会陆续有新书放进去。总之,我已经慢慢看到父亲对我的“一格子书”的寄愿,已渐渐成真。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飞船艇/他们有爱又文艺/他们活泼又调皮/他们自由自在遨游在那国学的大海洋l/他们真实善良相互都欢喜俄,有爱的飞船艇/吗戋,大爱的飞船艇/他们破玄化蝶读书上瘾从来不臭屁/他们唱歌跳舞幸福多欢喜……” 这是一位四川的读者在得知我写完《化蝶:庄子的密码》之后,给我写来的一首粉丝之歌,模仿经典动画片《蓝精灵》的主题曲“蓝精灵之歌”填的新词。她盛赞我的国学密码系列是狠狠拆了围在艰涩典籍外的高墙,让经典不再是听过而没有看过、看过而没有看懂过的那些书。 其实,每一本书的完成,背后都寄托着很多师长、亲友以及读者们的关爱与热忱。比如当我日前在读者群里发布消息说《化蝶:庄子的密码》已确定很快就可以面市了,有位常州的读者留言说,我们又有福了。更有读者开始期待我的再下一本书:是写孙子、《论语》还是《易经》? 我曾在北京接受媒体访谈时透露,国学密码系列中,多本经典心解的案头准备工作我是同时进行的。我的方法是搂草打兔子,写老子的时候,庄子的笔记整理工作就已同步在做。写《孝经》的时候,《论语》的笔记整理工作也并行不悖。写老、庄、孝的过程中,涉及易经、孙子、孟子的部分也就顺手分类摘录存档。深圳的一位企业家得知我《庄子》写完了,于是劝进我写《易经》,说古人所言的“三玄”,你已破玄、化蝶拿下两城了,再下最后一城就圆满了。 这样的激赏和期待,对我而言是加持的力量也是鞭策的力量,让我不敢懈怠,不能不勉力而前行。 今天动手写这篇后记时,原本没有想要写童年回忆,要写读者故事,要这么感情用事。原本是想讲一两个幽默而又有深意的段子,以显得自己很能深入浅出、手艺不错。最后还是献上一个备好的外国笑话收尾吧。 美国有一个好人去世了,两位各欠他一万美元的老友终于满怀内疚地出现在灵前,在封棺前瞻仰遗容的一刻,老友甲从裤袋里掏出了一万现金,放在死者的胸前!再掏出手帕,擦了擦泪。轮到老友乙上前时,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掏出支票本来,开出一张两万元的支票,塞在死者的手里,然后找回了一万元的现金。 我很喜欢这个笑话,它让我联想起庄子借粮的故事。庄子家贫,某日因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便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行,我将要得到封地上的赋税。那时,我借给你300两黄金,好吗?”哎呦喂,人生在世,中西皆然,人人身边都有口惠而不实,爱开空头支票的老朋友。 我不知道笑话中的那个美国佬看到老友在灵前的如此举动,会不会上演大劈棺。而庄子面对老友监河侯的推搪时,讲了一番妙语。庄子说:“我昨天在路上听见大呼救命的声音,一看,原来东辙里有一条快要干死的鲋鱼,便问:‘你叫什么呀?’鲋鱼答道:‘我是东海的水官,你能给我一升水救救我吗?’我便说:‘行。我将到南边去拜访吴越的大王,请他发西江的大水来迎接你,好吗?’鲋鱼气愤地说:‘我今身陷绝境,只需斗升之水便可活命,阁下却言引西江水来救,倒不如提早到干鱼市场寻我吧。”’ 据说香港有名的黄大仙灵签,其中第七十一签就是“中下——庄周活鲋”。签文为:涸辙之中鲋困之,穷通自可卜当时。若能引得西江水,他日成龙也未知。这首签文的确是灵签,写出了人生大智慧。当一个人放下情执,看淡得失,学会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梦想定会慢慢成真,岁月也会慢慢成画。 鲋鱼可以成龙,庄子可以化蝶。虔诚你的大梦,就是庄严你的人生。逍遥你的心境,就是成全你的自由。要知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要知道“黄菊嫩,晚香枝,一般同是采花时”,只见蜂儿多辛苦,而“蝴蝶花间自在飞”。 目录 自序:蝴蝶飞过谁的梦? 解经闲谭 给你一个好看的庄子 他是武侠小说第一人 王羲之庄子心得《兰亭序》 欧阳修“山寨”庄子成经典 《庄子》应该这样读 庄子心解 逍遥游第一:给自己一个飞的理由 1.1 商汤问逍遥,臣棘说鲲鹏 1.2 尧帝让位许由竟然被拒 1.3 楚狂接舆是不是大话王? 1.4 庄周与惠施,两人爱抬杠 [砚池堂夜话]秋雨来了,河海对话 齐物论第二:人生就是一场大梦 2.1 南郭子綦版《风继续吹》 2.2 迷失的人生生来奔命 2.3 儒家墨家都是大嘴巴 2.4 朝三暮四侮辱谁的智商? 2.5 伟大领袖唐尧有不爽 2.6 禽兽怎懂得天下美色 2.7 丽姬为什么后悔其泣 2.8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 [砚池堂夜话] 鲁国之大,只有一儒 养生主第三:就让一切顺其自然 3.1 娱乐至死,死在爱纠结 3.2 庖丁解牛,解的是禅机 3.3 泽雉“不自由,毋宁死” 3.4 庄子想象的老子追思会 [砚池堂夜话] 生死遗言,非诚勿扰 人间世第四:何不潇洒走他一回 4.1 孔子颜回纵论“心斋” 4.2 饮冰的人,求去内热 4.3 爱马如仕,依伤不起 4.4 散木托梦,诘问散人 4.5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 4.6 楚狂接舆一曲“凤兮” [砚池堂夜话]见利忘害,步步惊心 德充符第五:如何才能气场强大? 5.1 独脚老师魅力压孔子 5.2 独脚学生妙语训相国 5.3 无趾之徒不扛自枷锁 5.4 嫁人就嫁哀骀它 5.5 原谅世人的红尘颠倒 5.6 天若有情天亦老 [砚他堂夜话] 不食腐鼠,不舔屁股 大宗师第六:谁最有资格值得顶礼 6.1 真人到底长得啥模样 6.2 给大道写一首赞美诗 6.3 道姑女偶凭什么装嫩? 6.4 道友之间竞如此探病 6.5 他们把丧事办成演唱会 6.6 是真名士还是假专家? 6.7 尧和许由谁更会洗脑 6.8 孔子要跟颜回学打坐 6.9 认命不会让你更苦逼 [砚池堂夜话]孔老峰会,其鸣锵锵 应帝王第七:领导人应该这样做 7.1 累者不会,会者不累 7.2 英明领袖不是炫技派 7.3 谁让神巫不敢再相面? 7.4 僚忽好心,害死浑沌 [砚池堂夜话] 天德自然,行云施雨 说剑篇:武林大会来了不速之客 天下篇:庄子评说学术风流巨子 主要参考书目 读经杂拌 庄子与惠子不是断背山 是谁搞得国王无话儿? 你不知道的庄子和“庄严一家亲” 郭沫若谈庄子 林语堂谈庄子 司马迁谈庄子 后记:我必庄重,我必虔诚 序言 20世纪墨西哥最伟大的诗人、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克塔维奥·帕斯曾说过:“我最崇拜的散文家之一是位中国人,庄子。我的确认为他对我们有用。我推荐所有人都读读庄子的书,它与蒙田的著作一样重要。” 奥克塔维奥·帕斯将庄子与蒙田相提并论,可谓独具慧眼。蒙田是16世纪法国的文学大师,他的随笔有“生活的哲学”之美称,几乎影响了培根、帕斯卡、卢梭、普鲁斯特等一大批西方文学巨匠,他也因此被后人尊为随笔的鼻祖。而庄子则是早期中国文化史‘上最耀眼的一位怪才,先秦诸子中散文成就最高者。用郭沫若的话来说就是“汉代的辞赋分明导源于这儿,一般的散记文学也应该推他为鼻祖”。 1964年奥克塔维奥·帕斯在印度与法国姑娘玛丽·何塞结为百年之好,在此后不久他写了一首题为“两个花园的故事”的诗,将庄子引入了自己的婚礼—— 庄子为了他的葬礼 向天神要长明灯, 向风要钹。 我们则求尼姆树为我们主婚…… 奥克塔维奥·帕斯崇拜中国的哲人庄子,爱法国的妻子玛丽·何塞,以致在他的诗中我们时不时地可以看到这两个人的名字。他甚至将这两个名字放进了庄子最浪漫的蝴蝶梦,放进了一首题为“例子”的小诗—— 一只蝴蝶在汽车丛中飞来飞去。 玛丽·何塞对我说:那一定是庄子, 正路过纽约。 但那只蝴蝶, 不知道是梦见成为庄子的蝴蝶, 还是梦见成为蝴蝶的庄子。 蝴蝶不会疑惑, 它自在飞舞。 民国时期致力于向西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大师林语堂,曾用英文写过一本《生活的艺术》,把介绍一些中国哲学家的思想、观念的那一章,命名为“谁最会享受人生”。他介绍的第一位中国哲入就是庄子。林语堂说,庄子告诉我们,不要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要去寻求那势不可得的物事,不要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得以平和地工作,旷达地忍耐,幸福地生活。 林语堂认为,中国人与美国人不同的是,美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劳碌者,中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悠闲者。中国人这种爱悠闲的性情,是由于酷爱人生而产生,中国人的血液里有着道家哲学的种子。在中国,悠闲生活并不是富有者、有权势者和成功者独有的权利。一个人只要有丰富的心灵,有简朴生活的爱好,就有资格享受悠闲的生活。总之,享受悠闲生活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平民化的。 在《生活的艺术》里,林语堂先生还向西方入介绍了清代文人张潮的《幽梦影》。这不是一本归纳总结成功之道、做青年导师励志状的语录体著作,而是一本教人澄澈人生、享受生活的格言集。圆融其间的不少观念,就是源自庄子。比如,“愿作木而为樗,愿在草而为蓍,愿在鸟而为鸥,愿在兽而为鹿,愿在虫而为蝶,愿在鱼而为鲲”。 这位生活在17世纪中叶,声称“花乃美人之别号,蝶为才子之化身”的才子张,曾经毕半生心力,尽八斗之才,汲汲于官道,却只做了一个翰林孔目这样的从九品小官。苦辛坎坷,境遇多违,壮志雄心消磨殆尽。直到某天大彻大悟,不愿再让名缰利锁系縻天赋,他对曾经的漆园小吏庄周,有化蝶这样的美梦甚为神往,而他只有如影的幽梦。 三 2010年年底,我正式开始写作《化蝶:庄子的密码》,第一次读到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的《例子》。帕斯在其诗中提到了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地名——纽约。当时我的一位异性好友正游学纽约。 圣诞夜,她发微博说:“晚上11点,刚从影院看了娜塔丽·波特曼主演的《黑天鹅》,惊悚得有点超过我预期……”我跟她打招呼,祝圣诞快乐,并随口问了一句:“你那里下雪了吗?”她回复我说:“今年只下过一场雪,还属于落地无踪的那种。期待一场真正的鹅毛大雪!”我突然跟她开了个玩笑,说:“真正的鹅毛大雪的话,那俺考虑一下——走路去纽约。”当时的我正在听台湾艺人陶晶莹的《走路去纽约》:“突然很想不要飞,想走路去纽约/看看这一路,我曾经忽略的一切/走路去纽约,也让感情在时间里/有机会沉淀自己……” 由世界著名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执导的《黑天鹅》,讲述的是一个有关芭蕾舞的超自然惊悚故事。女主角是一个资深芭蕾舞演员,她发现自己被困在了与另一个舞者的竞争状态中。随着一场重大演出的日渐临近,许多的麻烦也随之加剧。并且她不确定竞争对手是一个超自然的幻象,抑或只是她自己出现了错觉……这个电影故事有着深深的东方哲学的味道。正如奥克塔维奥。·帕斯在提到他崇拜的庄子时,所高度认同的是,‘这位东方的哲学家对自我与他者、梦境与现实、存在与生成之间的区别一律加以怀疑。帕斯说,其实,“我们大家都在某一时刻怀疑过自己的身份”。正如林语堂所说的,我们往往在生活的追求中忘记了真正的自我。 2011年9月,我在北京接受一家媒体的视频采访时,我曾说我为什么标举“幸福国学”。其实中国人的学问,大多是关于生命的学问,关于人生的学问。《论语》都是教你为人处世,《庄子》叫你如何看透世事。现代人生活得太忙碌太焦虑。汉字很有意思。比如我们说今天大家都很忙,其实“忙”这个字,一个竖心,一个亡,就是心丢了。其实,慢下脚步来,对自己以真,对他人以善,去发现生命的美,你的心会变得很静,你会体会到一种尘世的幸福。 在那个采访结束后,我突然想起电影《黑天鹅》,想起那位心为形役、紧张到神经质的女芭蕾舞演员,她整个的状态,其实就是庄子所说的“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齐物论》)用我老家湖南的土话来形容,就是“她怕是被鬼捉起,掉魂了吧?”在《黑天鹅》这个电影中,有两句台词让人印象深刻:一、Every great career has tocome an end.(每个伟大的事业都有结束的一天)二、The only personstanding in your way is you.It’s time to let it go.Lose yotlrself.(你内心的“我执”在阻碍着你。丢掉它,释放你自己。) 四 当年宦途失意、恍然觉悟的才子张,对庄子天性里的那份洒脱和自在,那种羡慕嫉妒恨啊,曾不经意地流露在笔端:“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而在张潮身后,有一位名叫黄九烟的文人,在张潮的这句格言后,加了一个自己的评注:“惟庄周乃能梦为蝴蝶,惟蝴蝶乃能梦为庄周耳。若世之扰扰红尘者,其能有此梦乎?” 2011年10月,一个悠闲的下午,当我终于将要写完这篇长长的自序,顺手翻开书桌上的《幽梦影》时,正好看到这么一段文字:“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笔者随手在其后续了两句:庄子不可以无“化蝶”,吾辈不可以无庄子。 不要追问:蝴蝶飞过谁的梦?蝴蝶不会疑惑,它自在飞舞。 是为序。 王扉 内容推荐 《化蝶(庄子的密码)》内容介绍:赶得太急,活得太累,欲望太多,知足太少。总在不停地往前冲,以为前面有很多东西在等待你。其实,很多美丽的风景就在你身后,而真正的幸福和自由是在你的内心。 庄子的蝴蝶梦,是中国人最浪漫的大梦。人世间的事,不是一味执著就能得到。留一点空间给自己转身,余一点时间给自己逍遥。甩开沦为各种控各种奴的悲催,你可以是你自己的大宗师和养生主,从容自在地过你自己的人生。 《化蝶(庄子的密码)》的作者是王扉。 编辑推荐 写书者常有,写好书者也常有,然能持续写好书者不常有。王扉的第四本书《化蝶(庄子的密码)》依旧是本深入浅出、启迪心智的好书。好就好在他能解疑、释惑、明理,不浮躁、不矫情、不说教,娓娓道来、细细品味、受益良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