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培养积极的个性、发现自我、忠于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你眼中的孩子、学生、同事、下属就会优秀。
贾悦等编著的《人人人都要懂的九种个性(九型人格通俗版解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了人们通常所属的九种个性类型。让你学会九种个性,快速掌握读心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人都要懂的九种个性(九型人格通俗版解读)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贾悦//丁文浩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从“心”出发,培养积极的个性、发现自我、忠于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你眼中的孩子、学生、同事、下属就会优秀。 贾悦等编著的《人人人都要懂的九种个性(九型人格通俗版解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了人们通常所属的九种个性类型。让你学会九种个性,快速掌握读心术! 内容推荐 为什么你总感觉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另一半和你的想法不合拍,同事总是看你不顺眼?你真正了解你的孩子、伴侣和同事吗?你可能既缺少对自己个性的认识,对周遭人的个性亦难以判断,所以在为人处世过程中才时常感到无所适从,力不从心。《人人人都要懂的九种个性(九型人格通俗版解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了人们通常所属的九种个性类型,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九种个性测评问卷,让你轻松了解自己和他人属于哪种个性。弄清楚了“我是谁”和“他是谁”,所有的人际关系问题必将迎刃而解! 《人人人都要懂的九种个性(九型人格通俗版解读)》由贾悦等编著。 目录 前言 第1篇 识人识己的九种个性 第1章 九种个性的历史与发展 1.1 九种个性在国外的脚步 1.2 九种个性在中国的兴起 1.3 前景广阔的九种个性 第2章 与九种个性相关的心理学常识——个性与气质、性格 2.1 无法回避的个性 2.2 各具特色的气质 2.3 左右命运的性格 第3章 九种个性是怎样形成的 3.1 神奇的九种个性结构图 3.2 那样的你与这样的你——核心个性与社会个性 3.3 你为什么是那样的——核心个性成因 3.4 你为什么是这样的——社会个性成因 第2篇 看看现实中的人——九种个性的识别 第4章 以小见大——小故事所反映的九种个性 4.1 可爱孩子趣事多 4.2 幼儿园里的真实场景 4.3 听其言,看个性——幼儿教师测评前的自述 第5章 你的核心个性是怎样形成的——话说童年 5.1 童年环境与核心个性的形成 5.2 不同核心个性的童年烙印 5.3 影响核心个性形成的典型案例 第6章 告诉你最通俗的九种个性 6.1 九种个性的不同特征 6.2 九种个性的具体分类 6.3 九种个性的命名 第3篇 科学解读九种个性 第7章 九种个性的测评方法 7.1 个性测评与因素分析法 7.2 编制九种个性测评问卷 7.3 九种个性测评问卷的质量评估 第8章 判断自己的个性类型——九种个性测评分数解释 8.1 除了自己,你还会像谁?——九种个性的翼型 8.2 怎样使自己更优秀——九种个性的整合与疏离 8.3 鉴别你是谁、他是谁——九种个性测评分数 求和的经验公式 第9章 九种个性之间的区别 9.1 一眼洞穿——不同个性区别的关键点 9.2 不同个性的最终确认——四步确定法 第4篇 万变不离其宗——九种个性变化规律分析 第10章 九种个性与自我调控系统 10.1 九种个性自我调控系统的概念 10.2 九种个性自我调控系统的形成 10.3 九种个性各类型的自我图式——反射模式 第11章 人人都能扬长避短——九种个性的整合与疏离 11.1 找到左右你情绪的原因——九种个性的整合与疏离解说 11.2 不同个性的调整方法——九种个性的整合与疏离规律 附录九种个性倾向自测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2.1无法回避的个性 人,作为地球上最高级的动物,总是在试图解释关于自身的诸多谜团。人的个性也是人类颇具兴趣的探究内容之一。早在数千年前,关于人的个性问题就已经成为哲学家们讨论的话题。什么是个性?它是如何构成的?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几千年过去了,令人满意的回答仍未出现。多年来,许多心理学家都试图对个性问题进行解释,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取得了诸多卓有成效的成果。但是,关于个性研究的最基本问题,即个性的概念界定,到目前为止,心理学界仍无统一认识。 1.个性概念的界定 在给个性所下的定义中,有的侧重于外在表现,有的侧重于内在特征,还有的兼顾两方面。个性心理学家对个性所下的定义多种多样,奥尔波(G.W.Allport)曾对个性的定义进行统计,结果发现有不下50种之多。从目前看,关于个性的各种定义已不下百种,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定义为所有心理学研究者所接受。国内的一些权威个性心理学书籍对个性的定义,尤其是西方心理学家所下的定义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与总结。叶奕乾、孔克勤在其《个性心理学》一书中把西方对爪l陛所下的定义概括为罗列式的定义、整合式的定义、层次性的定义、适应性的定义和区别性的定义5个方面;高玉祥所著的《个性心理学》中把西方对个性所下的定义概括为以下6个方面:列举个人特征、强调个人独特性的定义,总和式定义,整体性定义,从适应方面下的定义,操作性定义,统和机能性定义。他们在对西方个性定义进行归类的基础上,客观地指出了各种定义的不足。前苏联的个性定义中,主要强调个性的整体性和社会性,而我国心理学界对个性所下的定义较为权威的是朱智贤教授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对个性所下的定义,即“个性,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学大词典》中将能力、气质、性格、活动倾向(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都纳入到个性定义中,这与前苏联对个性所下的定义有一些相似性。 我们认为,个性作为一种自然与社会的产物,不仅受遗传的影响,同时又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其自身在客观上具有复杂性、多层面性和多系统性,而心理学家对个性所下的定义正是从不同的层面、角度来阐述的,因此各种定义都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由于个性自身的特点,试图对其下一个全面的、包罗个性所有方面的定义是难以实现的。 韩进之在总结各种定义的基础上,从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角度提出:“个性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动力性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杨丽珠进一步将个性的概念概括为“个性是在生物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调控能力的、具有倾向性、动力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系统。”该定义既客观地反映出个性的先天制约性,又反映出个性的巨大社会性,同时还反映出个性自身的多系统性、多功能性、多关联性以及稳定性,它兼顾了人的心理的整体性、共同性、独特性、多面性和动力性等多种特征,是较为理想的个性定义。 2.个性的特点 个性的概念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及各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构成完整的个体统一体。如果其中某一部分发生变化,其他部分也将发生变化。 (2)个性的稳定性 人的行为中比较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体现个性,偶然的行为和心理不能体现个性。比如,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偶然表现出的冲动性购买行为,并不表明他是冲动型购买者。 (3)个性的可塑性 个性并非一成不变的,个性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个性在主观条件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也在这个过程中变化。儿童的个性不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大;成年人的个性稳定,但也受环境的影响。比如,长期处于一个不友好的环境中,外向型的性格也可能变得内向。 (4)个性的独特性 每个人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都与他人不同,世界上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心理面貌都不可能完全相同。个性在遗传、环境、成熟和学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发展变化,这些影响因素、作用方式、作用程度及相互关系不可能完全相同。 (5)个性的社会性 个性的独特性并不否定人与人之间在个性上的共同性。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之中,个性的形成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具有人类的共性、种族与民族的共性、地域或群体的共性。离开了人类社会,人的心理就无法形成和发展。所以说,社会环境是个性发展和变化的决定因素。 (6)个性的生物性 生物性是个性的生理基础,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个性的社会性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 3.个性的成因 个陛是怎样形成的?研究个性的形成就离不开一个古老而又争论不休的话题: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作用。当代心理学家的共识是:个性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换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1)生物遗传因素 心理学家对“生物遗传对个性具有何种影响”的探讨已经持续了很久。由于个性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个性研究者更注重遗传因素的作用。 我国一项双生子研究经历近20年的时间(1964~1982年),研究者于1964年通过各种生理指标确定了22对同卵双生子和18对异卵双生子,并进行了追踪研究。1982年又对这些双生子进行了《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验》,并计算了每项个性分量表的遗传率(Jaeritability,简称H)。结果显示,个性的许多特征都有遗传的可能性,详见表2.1。P8-11 序言 不得不承认,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心理焦虑已经成为较普遍的心理现象。造成这种焦虑的原因很多,也涉及不同层面的各种因素,但就个体而言,每一个人能否使自己的焦虑得到缓解或消除,进而真正实现人们常说的心态平和呢? 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胜人者力,胜己者强”。为什么说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是真正的强者?因为战胜自己的前提必须是真正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和改变自己,这样才能不断地丰富与完善自己。同样的道理,当我们想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平和稳定状态的时候,当我们想让自己的适应力和竞争力达到更高程度的时候,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我是谁”和“他是谁”。 九种个性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每个人都可以借助九种个性来解决“我是谁”和“他是谁”的问题。 当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以后,我们会发现,以往困扰我们的许多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有的家长很疑惑,在同一所幼儿园、同一所中小学长大的两个孩子,几年后的差异竟然会那么大,为什么?一对夫妻,在单位中都是大家公认的好人,可是在家庭中却总是争吵不休,为什么?一个部门中,两个年轻人的学历、能力和业绩,乃至背景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差异,但其中一个年轻人却能够脱颖而出,为什么?职场中类似的困惑就更多了,为什么领导总是不喜欢你?为什么你的能力不错,也很敬业,却总是难以成功?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处理不好同事间的关系? 不妨学习一下九种个性吧,学习会使你豁然开朗。 九种个性不是深不可测的玄学,而是可以掌握的、行之有效的、了解自己和认识他人的认知方法;九种个性不是研究者特有的专利,而是普通人可以很好地进行心理调节的杠杆;九种个性不是单一地局限于自我认知的范畴,而是管理者在沟通、协调层面构建管理体系的工具。 当然,九种个性不是灵丹妙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它所揭示的最简单的道理却让人受益匪浅。当我们在真正意义上认识了自己的时候,才能实现有效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当我们在真正意义上认识了别人的时候,才能实现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当我们在真正意义上解决了“我是谁”和“他是谁”的问题的时候,才能实现卓有成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只有舍得才能获得,只有看破才能突破。 只有付出才能杰出,只有磨炼才能老练。 与人为善,与己为善。 作者 后记 在多年的探究和教学培训中,作者对九种个性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作为一种认知方法,如何从科学的角度对九种个性加以验证,怎样才能使九种个性真正成为人们不断认知自己、提升自己的工具,以及能否把九种个性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管理之中,这是一直萦绕在作者脑海中的一个话题。 有梦想是件快乐的事情。完成《人人都要懂的九种个性:九型人格通俗版解读》,既是作者对九种个性的探究、验证和积淀,也是作者实现梦想的一种表达方式。 与国内同类著作相比,本书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借助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理论对九种个性进行了深入、系统和规范的科学化研究,从而弥补了以往九种个性研究中的关键性不足。 二是在提出核心个性与社会个性概念的同时,研发了判断九种个性的分数求和公式,有效地解决了九种个性的类型混淆问题,从而弥补了以往九种个性研究中的技术性不足。 三是科学地运用统计检验、心理测量及个性测评等方法,创设并修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九种个性测评问卷,从而丰富了九种个性的测评技术与方法。 为便于不同群体的阅读使用,在编写体系和整体结构上,涉及理论阐述、实例分析、方法说明、具体操作等不同方面,较完整地涵盖了九种个性测评的核心理论技术与方法。本书在满足读者各取所需、阅读学习的同时,也可以作为各管理层以及培训部门的相关教材。 此前,本书曾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类博士生和硕士生课程进修班的学习材料。在教学运用中,本书得到了北京京师师慧教育咨询中心王洪力(中科院儿童心理发展硕士研究生、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老师的大力支持。 在本书付梓之际,特别感谢北京科技大学的施大德教授。先生不仅在本书构架、布局和取舍上宏观指导与把握,而且逐章修改。编著本书,既是作者学习研究的过程,更是感受先生学品、人品的过程。 师之德惠,仰之受之;师之教恩,记之传之。 感谢所参考的诸多著述的作者;感谢任婷小姐所做的大量的核对、统计工作;感谢为本书出版而工作的所有人员。 我们将怀揣一颗感恩的心继续前行。 作者 2011年10月 北京牡丹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